-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村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相信高鼎的《村居》也是儿时的我们最爱吟的吧!不错的,我们儿时经常会放风筝,与小伙伴一起比谁风筝飞得高,比谁的风筝漂亮,稍大些,风筝渐渐从我们脑海里隐去,次日,我们自己做了一个风筝。风筝的结构极其简单,几个支撑的骨架,加上一面极其轻的塑料图案纸,就成了一个简易式的风筝。按照这种做法,我与小伙伴,动手做了一个瓦片风筝。那天,老师给我们...
作文《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村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相信高鼎的《村居》也是儿时的我们最爱吟的吧!不错的,我们儿时经常会放风筝,与小伙伴一起比谁风筝飞得高,比谁的风筝漂亮,稍大些,风筝渐渐从我们脑海里隐去,次日,我们自己做了一个风筝。风筝的结构极其简单,几个支撑的骨架,加上一面极其轻的塑料图案纸,就成了一个简易式的风筝。按照这种做法,我与小伙伴,动手做了一个瓦片风筝。那天,老师给我们...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原来的老师没有来给我们上课。沈老师来代课。她带我们去校外放风筝。
我们走到学校南面的一片空地上就放起了风筝来了。我没有风筝,看到诸宇锋手里拿着一只风筝。旁边还站着顾继伟、范梅晨。我就走过去对他们说:“我也参加你们这一组放风筝,好吗?”“好呀!欢迎!”我就和他们一起放起了风筝来了。
诸宇锋拿着线轴。我帮助送风筝。很快我们就把风筝放了上去。这时,我看到旁边已经有几只风筝放了上去。李斌的风筝在中间。后来,顾继伟拔了一根草捆在风筝的连线上。他说这是“一级情报”。诸宇锋就慢慢地放线。这根“一级情报”居然慢慢随着风筝线上去了。我们看到以后都捧腹大笑了。
诸宇锋和顾继伟果然是高手,不久,在他们的合作下,风筝一点点地在上升,超出了一只又一只风筝。突然,汤超的风筝在半空中颠簸了一次,而且在向我们这儿飘来。我们笑了。后来,又有几只风筝飞到李斌的风筝旁边来凑热闹,好象是几个青年男子在追求一位美丽的姑娘。
不知不觉,两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我们只得排好队伍回学校去了。
在路上,我看见电线上挂着三只风筝,真是可怜极了!它们好象在埋怨自己的主人不应该这样粗心大意,让自己挂在上面示众。唉,小主人,快来救救我呀!也是为了电线的安全呀!
蔚蓝的天空中,白云悠闲的飘着,梳着自己飘逸又独特的白发。太阳高高的挂着,风儿温柔的吹着。时而可以看见几只风筝,在天空中遨游。美如仙境一般美好!
春天是大地复苏的季节,虽春意盎然,百花盛开,但也时常细雨绵绵。使人变得心情烦躁,但在下雨时看春景,也别有一番风味……
好容易等到天晴地干,我和死党(唐颖悟)买了风筝,去公园里玩。我挑了一只小鸟样的风筝,悟挑了一只蝴蝶样的风筝。我俩欢天喜地的向公园“进军”。公园里的人还真不少。同伴们放着各色各样的风筝。有:蜻蜓,大雁,蝴蝶……看的我眼花缭乱。别笑我没见识,从小到大我放风筝的次数一只手也能数出来。我之所以买小鸟,是因为眼羡他们能活的自由自在的。好不容易把风筝装好。悟就手把手的教起了我,放风筝时人该怎么跑,怎样才能使风筝放的高……过了好久我才学会,心里暗暗地想:原来放风筝也有这么多的讲究……
“我来帮你把风筝放上天。”悟说。
我在前边跑,悟托着风筝。没跑几步,悟一收手,风筝就飞上了天。在天空中无忧无虑的飞翔,无拘无束,让我分外羡慕。好想成为那只风筝哦!悟的风筝在他人的帮助下也飞了起来。我俩跑在一起。望着飞翔的风筝,发出铃铛般的笑声。回忆着小时候两人手牵手走在广场,看他人放风筝的情景。
咦,我这么感觉我是在原地踏步?回头一望,原来我和悟的风筝卷在一起,卡在一棵高大的树下……
虽然风筝没了,也不能放了。“陪了夫人又折兵”。但是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不仅放了风筝,还明白了人生如风筝。虽有许多磨难。挫折,但只要坚持,不怕失败,就会成功,胜利大门就会向你敞开。
回家的路上,我和悟一边喝着奶茶,一起约定明年春天再一起放风筝。夕阳照在我俩的身上金灿灿的,留下了我俩快乐的影子……
宋诏桥小学六年级:李玲艳
今天天气晴朗,正是放风筝的好时机。
下午第一节综合实践课的老师不在,沈老师来上。她说:“作业订正好以后就出去放风筝。”大家都很开心,已经完成作业的学生,就去教那一些没有完成的或者有错误的学生做作业。不久,大家都完成了作业,而且全部正确。老师就说:“现在我们出去放风筝!但是要注意安全……”
“出发了!”我高兴地喊着。
我们来到了学校南面的一块空地上,开始放风筝了。我和张雯、朱玲敏、胡紫薇一组,风筝是胡紫薇带来的。我们先用线轴上的跟风筝上的线连接起来,再用棒插进去。胡紫薇拿起了风筝往上托,拿线轴的同学立刻往前猛跑起来。风筝像听话的小鸟一样飞上了天空。
“快继续放线呀!”这时,胡紫薇在拿线轴了。她听了我的话,马上把线再放了出来。风筝越放越高。忽然,不知道怎么搞的,风筝往下落。胡紫薇急忙收线,同时往前跑,可是已经不不及了,风筝落到了地上。张雯与朱玲敏马上跑过去捡了起来。
第二次放风筝了。这一次我拿着风筝,胡紫薇拿线轴跑。她说:“一、二、三,你就放。”我说:“OK!”胡紫薇马上说:“一、二、三!”我立刻放开风筝。风筝就飞了上去。突然,郑燕的风筝从远处飘了过来。我立刻叫胡紫薇把风筝往旁边拉。但是,还是迟了一步,给它撞了一下。庆幸的是我们的风筝没有掉下来。而郑燕的风筝经不起撞,立刻掉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我们把风筝又往上放了一层。可是,线轴上的线放光了,不能够再往上放了。怎么办?难道就放这么高了?张雯她们马上去找线。这时,风筝又差一点掉了下来,幸亏拉线拉得及时,风筝又往上飞。“找到了,找到了!”张雯边喊边跑过来。我们也拉着风筝往她们那边靠。我们一会师,朱玲敏就说:“先把风筝收回来再接上线放。”胡紫薇说:“好的!”我就帮助胡紫薇一起收下风筝。
我们接好线后继续往上放风筝。可是,不知道怎么一回事,线却断了。风筝脱离了束缚飞走了。我们马上跑过去找。幸好有一位同学拾到了,他把风筝还给了我们。我们拿着风筝回到老地方继续放了起来。
今天下午的第二节课上,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野外放风筝挑野菜。这一次活动,让我们享受到了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来到野外,我和张雯、姚嘉莉、胡紫薇一组。胡紫薇拿着风筝。我们挑了一块空地。借着风力,我们很快把风筝放上去了。不一会儿,风越来越大,风筝失去了平衡,在空中翻起了跟头来了。翻了没有几个跟头它就往下掉。我和张雯立刻跑过去把风筝捡了起来。我们不灰心再次把风筝放了上去。这一次比较顺利。风筝在蓝天上面自由自在地飞翔着。风筝越飞越高。我们非常高兴。
放着放着,线在不知不觉中放光了。这可怎么办?我们急得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时,我看见郑燕走过。她手里拿着一个线团。我就向她借线。她说:“这是戴雅香的。”戴雅香十分慷慨,给了我们一大截线。我们把线接了上去。胡紫薇开始有点不愿意。但是经不住我们的劝说还是同意了。风筝又开始往高飞了。可是,这一次非常不幸。风更大了,接线的地方断了。风筝趁机飞走了。可是,这是胡紫薇的风筝。怎么办?追!我们看到风筝飞到学校方向,连忙向学校追去。
来到操场,我们看到这里到处都是风筝,不知道那一只是我们的断线风筝。正在这一个时候,我看到一个同学手里拿的是胡紫薇的风筝。于是,我就向他要了回来。
然后,我们又回到那里放起了风筝来了。这一次都怪我们没有吸取教训,又让线给风拉断了。风筝掉到了河里。不过幸运的是线留在了岸上。风筝还是捡了回来。可是,风筝湿了。我们只得不放了。
事后,我想想这一次放风筝真是有一点不幸。
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某个广场,仰望着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看着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广场两侧则是绿影婆娑、鲜花锦簇美丽的景色。然而,这些并非正真吸引我的,让我驻足观望的是一只在天空翱翔的风筝。看它的翩翩起舞、看它的随风飘扬、看它摆脱一切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瞬间,泪珠潸然而下,忽然起了小时候,小时候的时光;小时候的伙伴;小时候的快乐;还有那最难忘的童年时的风筝……
不住的哀伤流露出来,哀伤中带着苦涩的幸福、幸福中带着淡淡的悲伤。小时候的时光总是自在的:几个伙伴聚在一起,每逢春天,两只大眼睛总是看着无边无际的晴空,盯着那天空漫舞的风筝,激动不已。小时候家里穷,没什么玩具,也就只能是跟村里的伙伴在一起跑着玩。想想那时,春天里最快乐的事,无疑是大家凝首那天空的风筝,带着想象,触景生情了。
还记得,那次,我们又一起坐在田野上仰望风筝时,忽然看到一只风筝断了线,正在随风飘落,大家兴奋不已,迎着那风筝使劲儿跑。终于在奔忙一阵后捡到了那只流浪的风筝。从此以后,大家望风筝的情景就少见了,然而,更多的是,大家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放风筝:一个伙伴在前面牵着线,后面的一群小伙伴也跟着跑啊!叫啊!天上的风筝似乎也听懂了我们的心声,在空中摇摇摆摆,飘飘荡荡,仿佛在给我们伴舞似的!想想那时,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笑声的……
还记得,第一次学放风筝的时,无论如何,大家都不能把风筝送到天上去。大家都很难过(有了风筝,却不会放)。可大家却没有放弃,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琢磨。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那只风筝,它迎着风,飞上了天空……
那时!看着风筝起飞的我们总是异常幸福和快乐的。然而,望着现在天空中的风筝。那时的幸福仍旧燃烧,可快乐,却变成了永远的回忆。
在我的心里。风筝从来只有过起飞,从来都未曾有过落下,因为我相信,只有展翅腾空飞翔的风筝才是真正有生命的风筝,也正因为如此。现在,每每看到风筝落下,我的心总会又一次的悲凉……
“哎呀,快落了,快落了,快拉线,快拉线”,放风筝的小朋友在我身旁跑过,一下子把我从回忆中拽到了现实。
漫步在回家的路上,我仍在想,我有过如此快乐的童年、如此真挚的友情。真应该感谢那只飞翔在我心中而永远不落的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伴着暖阳和春风在长满青草的公园里放风筝。那是多么美好的是啊!
风筝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据说是我国的能工巧匠鲁班,用竹子和木头做了一只小鸟。这只风筝在天上飞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掉下来。
风筝为什么取名叫风筝呢?据说,有一个叫李业的人,他在风筝上面装了一个竹笛,风吹来,竹笛就会发出想古筝一样美妙的声音,人们就给它取名为风筝。
我来到公园里,只见草坪上,走廊上,空地上,到处都是人们的欢声笑语。天上的风筝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你看,那只蝙蝠扇动翅膀,瞪大了眼睛,在天空中巡逻;那边的蝴蝶闪动着它那对美丽的翅膀,在天空智能光翩翩起舞,像是在炫耀自己美丽动人的容貌,又像是在和白云姐姐比美;那边的福娃带着满脸的笑容,在迎接着奥运会的到来;那条威武的巨龙在天空中舞动着自己长长的身子向其他的风筝示威……这是天空像在开一场风筝似的,四面八方的风筝都赶来了。
春天放风筝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和运动,不仅可以怡情养性,而且对于强身健体、预防疾病都有很大的帮助。专家表示,放风筝的好处除了可以舒展筋骨、明目外,还可以有效治疗神经衰弱、抑郁症等疾病。因此,鉴于春天放风筝的好处多多,大家不妨在风和日丽的下午,呼唤朋友,一起去放风筝吧!
满天飞舞的风筝,离不开导线的牵引,也离不开峰的鼓动。烂漫的童年,充满幻想和幼稚,我行我素的自由,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会失去冲动的活力年轻的思维需要老师、家长的引导和鼓励。
其实生活中的一朵花,一棵草,都有它的哲理。要知道,世界的大道理,都源于生活。
这周星期五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只要一运动就会流汗。在这温暖的气息中夹着春的气息——杨柳抽出了新绿、迎春花再度开放、各种候鸟都会飞回来。在这春天里放风筝是再好不过的了!今天,我们敬爱的杜老师就带我们去融侨公园放风筝。 我们带着风筝从学校出发,穿过了马路,进入公园大约5分钟的路程就到了适合放风筝的地方。我们把书包放了下来,取出风筝。把折叠的风筝舒展开,拿出横杆,插入左枝杆与右枝杆的卡口内,把线系在风筝上就可以放风筝了! 我走在一个斜坡的上面,把风筝放在最高处,大约留了一米多长的线,我做好了准备:双腿绷紧、左手拿好了风筝线把、右手抓好了转轮把手。就连思想上都有了准备:小风筝你可要飞高点呀!不要让我在众人面前丢丑呀!“1!2!3!冲呀!”我还为自己喊起了口号。风筝好像明白我心思似的,一直都没有下降,而是越飞越高,我很高兴。突然前面的路由平路变成了上坡。天呀!怎么办?刚才我花掉了太多的体力没有力气跑上坡了!可是我不跑的话,风筝会越来越低,最后会落在地上。不管了!为了小风筝不掉下来,我用尽了浑身力气。还有40多米上坡,我的腿脚已经开始酸了!30米!20米!10米!只有十多米了!加油!加油!加油!只要这10米跑完了,小风筝就不会掉在地上了!我鼓励着自己。4米!3米!2米!1米!“跑完了!”我欢呼着,“小风筝就不会落在地上了!” 我慢慢地跑了回去,所有人的风筝都飞上了天,像天上的仙女洒下的五颜六色的花瓣、风筝们你飘过来我飘过去。大家挤在一起,有:龙、美少女战士、福牛乐乐,还有喜洋洋……各式各样的。看见了这些,我一身的疲劳全都没了。我跑了过去,和同学们一起跑着、一起笑着,很开心,很快乐。 我喜欢放风筝,因为风筝不但外表美观,而且还教会了我什么叫坚持!
重庆南岸区六年级:樊洋辰
今天班队课上放风筝。可是,由于早晨天气不太好,所以带风筝的学生不多。但是,我的好朋友周丽带了一只漂亮的风筝到学校里来了。我立刻跟她说:“等一会儿放风筝的时候我帮你放。”她说:“好的,谢谢!”
上班队课了,同学们迅速排好队伍,老师就带我们出发了。我们来到学校对面的一块空地上。那里已经有别班的学生在放风筝了。老师说:“自己找一个比较空旷的地方去放。不要挤在一起。”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知道了!”大家立刻跑到空地上找人少的地方去放风筝。我和周丽也找了一个人比较少的地方。她拿着线轴,我托着风筝往上送。风筝第一次给我们放到了天空中去了。可是,过了一会儿,风筝却往下掉了,怎么拉线也没有用,后来,它还是掉到了地上。唉,后面几次就更加糟糕了。
第二次,我们两个人合作刚把风筝放上去,它就像一只受伤的小鸟一样往下坠。第三次放就更加糟糕。这一次,风筝刚往上飞,就往下坠,而且挂在了电线上了。还是王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线剪断。一阵大风吹过,把风筝给吹了下来。我们的风筝得救了。第四次、第五次风筝的命运也好不了多少,还是没有上去就掉了下来。
唉,风筝没有放上去,可是,下课的时间却已经到了。我们只得收下风筝排在队伍里面回学校去了。
今天,我们虽然没有能够把风筝放到天空中去,但是,我们还是非常高兴,因为我们取得了一些放风筝的经验了!
郭训民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夜观风筝了。至今还能忆起当时的情景:黑黑的夜里,我们一群孩子簇拥着迎春哥,眼睛一眨不眨地凝望着神秘而美丽的夜空。高高的风筝已经完全被夜空吞没,但风筝尾部的火球却在夜空里闪闪烁烁,有时稀稀疏疏的火星中猛地一闪,一会便会听到一声清脆的爆响,那是火球中的爆竹响了。我们一阵欢呼后便计算着里面还有几个爆竹,还能响几回。
迎春哥那是大约20多岁,已成家立业的他却乐意领一帮小孩子玩,被戏称为我们的小孩头。他扎的一手好风筝,农闲时别人坐着喝茶拉呱他却忙活上了:找出上好的竹子,结实的绳子,按照自己的设计把它们组合起来,变成为美观漂亮的风筝。他扎八卦尤为拿手,附近村庄的风筝没有一个能高出他扎的八卦的。他也会扎蜻蜓、老鹰、蝴蝶等许多花样,但它们都没有八卦飞得高。迎春哥做风筝特别精细,绳子的长短粗细,尺寸的大小位置,花纸颜色的选择,总是一丝不苟。白天我们这帮小孩跟屁虫似的跟他去放风筝,若能帮他扯扯线或举举风筝,哪怕是在风筝和风筝线之间跑一趟也觉得是一种很荣幸的事。色彩艳丽的风筝在微微的春风中升起来了,迎春哥一边放线一边注视着风筝,那风筝如一架小型飞机在迎春哥的操纵下由低空升到高空,那么大的风筝在空中只剩下一个黑点,不时有白云从它身边飘过,路人们看见这么高的风筝,也会停下来看上几眼,赞叹道,“这风筝可真高呀!”
夜间放风筝比白天更有戏剧性,让风筝在空中“屙火”是迎春哥的得意之作。不过,这可得花费一番功夫,把风筝尾线上的纸花解下一些,用一块长方形的破布包上一些高粱穗上的空壳儿,把当时最响的“真五色”捻儿冲下放上几个,然后用绳子把破布卷起来扎紧,最后把这个“炸药包”放在风筝的尾端,重量要和解下的尾纸花相当。万事俱备,只等天黑,必须是没有月亮的夜空,这样才能更壮观。风筝升空前,先把那个包着爆竹的“炸药包”从下端点燃,接着这边说声起,那边扯线的便迎着风猛跑一阵,带着火的风筝便向黑沉沉的高空飞去,后面的那团火也一闪一闪地在空中亮起来,如天女散花般的美丽,我们的眼睛便一刻也不离开那团火,并认真地数着爆竹响过的次数,一脸神圣,一脸期待,直到深夜“屙火”结束,风筝落下,我们还有几分流连。
无情的岁月在我们脸上刻满了沧桑, 离开故乡单县已有30多年了,每到春天的夜里,便想遥望天空,还想再看看迎春哥魔术般的风筝屙火的游戏。远离故乡的我已不知道,年过六旬的迎春哥还做不做风筝,也不知自己还能不能提起当年看风筝屙火的兴趣。
吃完晚饭,大舅带着我到广场上放风筝。
那里放风筝的人可多了,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小的,只见他们仰望天上的风筝,一手拿着卷线的东西,另一只手则扯着线,有条不紊的放着。再看看天上,各式各样的风筝在天上翩翩起舞,也许是因为太远的缘故吧,不注意看,还以为天上的风筝是一只只飞舞的蝴蝶。
记得小时候,爷爷总喜欢给我做风筝让我放,我最喜欢的就是放风筝了。不过那时还太小,已经没什么记忆了。看着满天飞舞的风筝,我也等不及了,拿出了我的风筝,由于我是第一次放风筝,我还不会放,大舅就叫我在后面先看着。准备好一切后,我们开始放了。我在后面用手轻轻的提着而大舅则在前面拿着风筝线,先放出大约2米的距离,然后对我说:“你在后面慢慢地跑,我在前面跑,你慢慢跟着,我一喊放手你就放。”接着,只见大舅拿着先卷线的那个东西,快速奔跑起来,我看见大舅开始大步奔跑起来,我不敢怠慢,也跟着小跑起来。没跑多少步,大舅就大声喊:“放!”听了大舅的话,我便放开了风筝。虽然我放开风筝停下了,但大舅却还没有停下,他牵着风筝越来越快的往前跑,那风筝好像长了翅膀似的,越飞越高。这时,大舅停下了脚步,他一手拿着那个卷线的东西,一手扯着线,虽说风筝据我们很远,但天上的风筝全在他的控制之下,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
可好景不长啊,还没到一分钟,风筝就徐徐落下,再看看其他人的,也是一样,大舅说:“现在可能天上没有风,等一下再放吧。”听了大舅的话,我连忙去把风筝收回来。真是一波未平又一波,风筝刚刚放上去又落了下来,这已经使我懊恼至极,现在呢?那风筝不知怎么的,又落到了树上。经过我与大舅的努力,终于把风筝从树上搞下来了。
过了好一会儿,我与大舅有一次开始放风筝,这一次,风筝终于没有落下来,只见那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与别人的风筝比赛着谁更漂亮,谁更飞得高……抬头看着天上我们放上去的风筝,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自豪感。
放风筝真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