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有一节语言课,张老师走进教室,大声地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开个故事会,大家同意吗?”“同意!”大伙儿响亮地回答。张老师让大家准备了五分钟。故事会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曾亮,她可能很紧张,涨红着脸,声音很小,似乎不愿意让别人听到,还有点结巴。张老师鼓励她声音再响亮一些,她才顺利地把故事讲完。接着是韦耀上来讲他的故事,他可是咱班的故事大王,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听着。只见他气定神闲,滔滔不绝,娓娓...
作文《故事会》
今天下午有一节语言课,张老师走进教室,大声地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开个故事会,大家同意吗?”“同意!”大伙儿响亮地回答。张老师让大家准备了五分钟。故事会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曾亮,她可能很紧张,涨红着脸,声音很小,似乎不愿意让别人听到,还有点结巴。张老师鼓励她声音再响亮一些,她才顺利地把故事讲完。接着是韦耀上来讲他的故事,他可是咱班的故事大王,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听着。只见他气定神闲,滔滔不绝,娓娓...
每个人都有自己快乐、遗憾和感动的事,那些快乐的事令人难以忘怀,那些遗憾的事令人耿耿于怀,而那些感动的事却更让人萦绕于心。在我的记忆中,就有这样一个让我感动而至今无法忘怀的故事……
那是今年的3月31日,老爸一如往常下班回到家里时,笑嘻嘻地向我走来,说:“儿子,老爸给你带来了一个别具一格的礼物!”“什么礼物?”望着两手空空的老爸,我满脸疑惑。当当当当!老爸从裤袋里掏出了一份报纸。“靠,一份报纸也算礼物?汗!”老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现在认认真真地看看报纸上的这个故事,它不会让你大失所望的!”
听了老爸的话,我很是不屑一顾,但还是忍不住瞄了一眼标题, 4岁“小大人”:爸妈的拐杖,家庭的希望。咦,四岁小大人,这一定是个非同凡响的故事哦!强烈的好奇心让我欲罢不能,竟不住读了起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4岁多的女娃小熙熙,父亲因儿时得过小儿麻痹症,双腿和左臂肌肉坏死年底全身唯一健康的右臂又被车子打断,手术后手腕一直不能弯曲,并越来越严重。母亲是一名侏儒病患者,双腿肌肉经常性疼痛,已经无法下床行动。全家人靠每月几百元的低保收入艰难地生活。每天的清晨5点半,当别人还在睡梦中时,熙熙却已穿戴整齐,熟练地淘米煮稀饭。当同龄人还在长辈怀里撒娇时,小熙熙却开始学着洗衣,帮助父母做些简单的家务。为了省去每月600元的生活伙食费,小熙熙每天中午要赶回5里地之外的家中吃饭。为了让给奖品电动小乌龟玩具配5元钱电池,她一星期不吃鸡蛋……她就是这个多灾多难家庭的坚强“守护神”,还是班上活跃最积极的孩子,一张张“开心宝贝”“聪明宝贝”的奖状在她简陋的家中显得格外耀眼。村里人都称赞小熙熙是个懂事、坚强的好姑娘。
看完这个故事,我情不自禁感动得泪流满面。想想自己,我惭愧有加,我学习生活条件和小熙熙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可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学习上不愿吃苦,老想着如何少费劲把学习搞好,在生活中不愿分担,很少替爸妈干家务活。小熙熙的故事让我眼前一亮,突然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人要自立自强,发奋有为……
依然历历在目的小熙熙故事,不仅将永远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去,而且将为我的健康成长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
临放寒假之前,老师推荐我们在假期里读两本好书。妈妈带我到书店里挑选了《爱的教育》和《小故事大道理》这两本书。其中的《小故事大道理》正合我的阅读口味,书中共有860个小故事,虽然个个短小,却都非常精悍。每个故事都不落俗套,每个故事又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哲理,法理,亲情……
书中的故事总共分为17大类:真理与思想,见解与感悟,意志与信念,苦难与机遇,努力与收获等主题。其中“一枚钻戒”讲述了大学生小米,在珠宝店做售货员时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为了生存,为了保住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小米急中生智用真情感动了一名偷窃犯,使钻戒失而复得。也让人们明白了:面对犯了错的对方,理解,宽容永远比暴怒,惩罚更具力量,它不但能让你和对方都有后路可退,还能让一位失足者回头是岸。我想那些面对孩子错误,采取暴躁的武力手段处理问题的父母,是否可以从中得到感悟呢?
而另一则对我触动颇深的故事就是“抓住今天”,主人公爱德华。依文斯是个非常不幸的人。小时后家里条件差,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所以只能靠卖报纸,做杂货店员或助理图书管理员来维持生活。许多年后,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事业,却又经历了因朋友负债,银行倒闭,接着破产等所有的倒霉事儿。这沉重的打击让他一病不起,并让所有的医生无法医治。本来他是写好遗嘱等死的,却又因此豁然开朗,“反正也要死了,不如想些快乐的事情吧。”他一边安慰自己,一边回忆曾经快乐的时光。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不但没死,反而好了起来,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所以他不再去想以前的失败,也不再担心明天的打击,一门心思的做事,结果事业迅速发展起来。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人能改变昨天的事实,也没有人能预料明天的情况,但是今天却是谁都能抓住的。努力抓住每一个今天,我们的一生才能活得精彩!
其实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我都非常喜欢,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常读常新。读完这本书,让我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世间的美与力量,让我的头脑得到了智慧的启迪,其中的道理定会让我受益终身!
公滨小学四年级:灵魂的印记
流氓兔现在挺火的,长得一脸坏相还受欢迎得不得了,我没看过流氓兔的漫画,只是周围的朋友都在说可爱,也跟着附和几声。
这家伙现在蹲在一本书的封面上,书名叫《流氓兔的故事》。
书里没一个故事是发生在流氓兔身上的,因为有一大半的故事我在各种各样的杂志或书上看到过,在以前,我一定会跳起大骂编书的太没职业素质,抄了些文字改了改主角就拿出来骗银子,最低限度也要把书恶狠狠地扔到一边,再恶狠狠地说一声“呸!”但这次我不会。
我想夸夸他,编书的就算不是天才,至少也很聪明,他做了一件别人没想到的事。书里的故事每一个都值得一看,而且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那种,在这些故事里,讲述者悄悄地告诉你一些做人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对于一个正在躁动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们苦口婆心地传授自己的经验给他们,但他们天生反叛,仍然要摔一跤才明白家长们说过的话,有时候已经太迟。
让流氓兔来告诉他们这些道理无疑是个好主意,至少他们在进入时不再排斥,故事本身十分精彩,相信能让任何人有读下去的欲望,在前言里作者说到这样一个故事:编者把书交给一位姓陈的家长,让她把书带给她的儿子看,一周后,他打电话给她,问她儿子的看法,这位家长不好意思地说,因为书太精彩了,自己被迷住了,所以在自己看完之前,没舍得给儿子看。也许只是宣传,但我相信这个故事,并提醒想买这本书的家长们,跟孩子一起看看这本书,好过对他们说教一万倍。
书是本好书,不是因为流氓兔
世界上的大科学家,都是平凡人,他们可能生活在我们身边。这本书带领着我走进了科学名人们的世界,他们有的是数学大师、有的是物理学大师、还有的是化学大师……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他们生活中的小故事,学习到他们在科学道路上的小故事。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在1666年,23岁的牛顿总被一个问题所困惑,经过了苹果掉地的事件,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这个故事告诉我,要对平常的事物有好奇心,要勤于思考,通过努力证明自己的想法。我二年级上语文课时,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对老师的问题也不思考,现在回过头来想,我与科学家牛顿的学习方式相差太远了,他那么爱学习,那么爱思考,而我呢?却跟他相反,我要向牛顿学习,以他为榜样,勤于思考,经常动脑。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也让我感受深刻,这个故事讲:有一天,鲁班一个人上山寻找木材,经过了手指被草叶划破口子的事,鲁班发明了锯子,帮助木匠们更加容易地采集木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许一件小事,一次小的经历,但它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我觉得鲁班是一个留心观察生活的小事和勤动脑的人,我要向他学习,用我们的眼睛多去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从中学习,领悟到对于我们有益知识和技巧。
我们要以科学家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与生活习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年级:韶涵月
我从小就喜欢听爸爸妈妈讲故事,等我长大后,妈妈就给我买故事书,让我自己读书。最近妈妈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中外民间故事》,我刚一打开这本书就深深的喜欢上了它。
这里面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孟母三迁”、“孟姜女哭长城”、“木兰从军”、“月下老人”、“狠心的后娘”……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吉恩的明天”。故事是说美国有一位不爱读书的少年,还老偷东西,最后被学校开除了。他的父母也很不喜欢这个儿子,于是吉恩就成了流浪儿。有一次,他看到一家饭店上门上挂着这样一块牌子“明天吃饭不要钱”,可是第二天他来到这家饭店,没有免费吃上饭,而这家饭店仍然挂着那块“明天吃饭不要钱”的牌子,他反复读着牌子上写的这句话,突然想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从此他努力向上,变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孩子。这个道理是:虽然明天看着美好,但却是虚幻的,只有眼前的今天才是最美好的。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也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一到周末留的家庭作业,就总是希望明天在写,然后幻想着明天的美好,最终,这写家庭作业都堆到了周日的晚上,拼命的赶完了所有的作业你会发现,“明天”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只有珍惜今天,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努力,才能收获到真正美好的明天。
这本书里还有其他的很多故事,都非常有意义,我知道这些故事来源于民间,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洁、善良的心灵,体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思索。
总之,《中外民间故事》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很多人生道理,教我学会了坚强、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我真的太喜欢这本书了!
石景山区实验小学四年级:林轩琪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由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字家林汉达编写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合集,共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故事中有千金一笑、韩信拜将、三顾茅庐、暗箭伤人、完璧归赵......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韩信拜将,韩信没成名时,平时出门喜欢佩带宝剑。别人看着韩信文不文、武不武的样子,觉得很不顺眼。有一个屠夫的儿子就要挑起事端,对韩信说:“你敢跟我拼一拼?你敢,就拿起剑来刺我;不敢,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韩信看了他一会儿,就从他的裤裆底下爬过去了。周围的人都取笑他,还得了个外号,叫“钻裤裆的”。韩信当时虽当众受辱,可心怀大志,一心成就末来。后多亏遇到了承相萧何,由于萧何三番五次的向汉王刘邦推荐韩信,汉王同意重用,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智勇双全后来他就成为了大英雄。
本书的内容虽是讲述历史,但故事情节却深深的吸引着我,阅读时一点也不觉得枯燥。通过阅读让我了解到了我国的一些历史典故,丰富了我的文化知识。书里的每一个成语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我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故事书,特推荐大家都去读读这本有意义的书。
四年级:郑博文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有很多个美丽民间故事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行人,没有谁不被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吸引。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一望过去游船到处都是,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山,美丽的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但在这如明珠璀璨般的西湖里,若能再读上几个西湖传说,那更是一种享受。
爸爸给我在西湖附近的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在整个杭州都流传久远的《西湖民间故事》,让我全面地了解了杭州西湖的风土人情和每一个普通的地方不普通的故事。看着看着,我就被书中所描绘的人物所投入,更为通俗生动的语言所吸引。以前,我去过好几次杭州西湖,总觉得没有意思。但是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西湖到处充满着美景,到处都藏了快乐,这才让我深深着迷。
《西湖民间故事》的故事有很多,如《宋嫂鱼》、《寻太阳》、《白娘子》……听爸爸说,他觉得很好看,所以推荐给我。现在我也喜欢看这本书。
《西湖民间故事》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还让我更多地了解自己家乡的风情,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书。
四年级:啊啊啊
在我的书架里有一本书,它的名字叫《让男孩一生珍惜的好故事》。
在这本书中,有好多故事,比如:三打白骨精、尧的故事、舜的故事等等。我最喜欢的是《四个聪明的兄弟》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个老人家,有四个儿子,长大成人以后,按照父亲的话,他们要拜师学艺。他们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老大说:“我们就在这分手吧,四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回到这儿相聚。这段时间大家要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去学习谋生的本领了。”大家念念不舍的分散了
老大和弟弟们散了后,他上了拜师学艺的旅程了。他走了一会儿,遇上了一个人,这个人说:“你想去哪,想干什么?”“我想出去闯一闯,学一门手艺。”“那我教你做一个机灵的神偷。” “不不不这门不适合我!” “我只是教你做别人得不到的东西,你却能得到。”老大答应了。学完后,谁的东西都逃不过他的手心,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老二在路上也遇上了一个人, 那个人了解了他的目的后,就问他想学什么本领。老二回答:“我心里还没个谱呢。”那人意味深长的说道:“你就跟我学习占星学吧,因为当你了解了星相以后,就什么事情也瞒不过你。”老二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在老师的教导下,老二成了一名出色的占星家。临走前,老师送他一个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眼睛的望远镜。
老三遇到了一个猎人,最后,他成了一为技艺高超的猎人。临走前,老师送他一副能把什么东西都能射中的弓箭。老四成了一位裁缝,临走前,老师送给他一根什么东西都能缝起来的针。
他们来到他们约定的地点集合。他们的国家出了件大事—公主被一条大龙抓走了。四个兄弟准备救公主。老二说:“我马上就能发现公主在哪!”他用望远镜一看, “公主在一块山石上,大龙在他旁边。”他们造了只船, 通过老二的指点,找到了公主。可是老三不敢射箭,怕伤了公主。老大说:“我试试。”他跳到山石上,把公主偷了下来,他的步伐很轻,居然能瞒过大龙。不一会儿,大龙醒了,他向他们发起猛烈的攻击,老三抄起弓箭,一箭正中他的心脏,大龙的尸体掉在船上,一下把船砸暴了。老四拿出针,把船给缝好了。他们回国去了!
当我听着周德东的小说时,不禁想起了我与"恐怖故事"的接触。
二年级时的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我第一次听到爸爸听鬼故事,我跟着听了起来,不知不觉着迷了。我身子瑟瑟发抖,因为那个故事太可怕了,我简直不敢想象,可是我很想再听,于是我告诉爸爸,爸爸说我要是喜欢每晚都给我听,我高兴极了,于是,我每天晚上都听着鬼故事,渐渐与它们熟悉了。
三年级,我接触的第一篇长篇鬼故事,是曲北雁的《校北鬼事》,那让我印象深刻,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恐怖,我自从接触了他的小说后,我觉得之前的鬼故事根本不恐怖,让我胆子更加的大了起来,于是我对鬼故事更熟悉了,我们就像最好的朋友似的,分不开。
后来到了四年级,我知道了蔡骏这个作家,我心中更喜欢鬼故事了,现在我读的蔡骏的小说,叫作"悬疑恐怖小说",那些鬼故事根本就不恐怖。
现在,我又认识了个叫周德东的作家,他写的小说也叫"悬疑恐怖小说",和蔡骏写的小说味道相似,现在我最崇敬的作家就是他们俩,我现在甚至尝试着自己写小说。
这就是我和"恐怖故事",我喜欢"恐怖故事"!
——随笔
在这一百篇故事中,其中一个故事:《从流浪者到哈佛女孩》这篇文章让我大惊失色,记忆犹新。
还记得2003年,《风雨哈佛路》吗?这是一部美国电影,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讲述的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女孩用执着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改变自己,进入哈佛大学的故事,而这部电影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莉丝·默里。
莉丝·默里在1980年诞生在这个世上,但是不幸的是她的父母都染有毒瘾,使她从8岁就开始乞讨度日。10岁时,她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不愿母亲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15岁,她经历了母亲的离世和父亲进入收容所。从此她无家可归,流落街头,她下定决心,绝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莉丝·默里她开始了辛苦的求学生涯,17岁她废寝忘食地学习,用了两年完成4年的高中课程,并获得《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很快,她的故事被刊登在报纸上,深受感动的人捐款20万美元资助它上大学,经过严格筛选,她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哈佛大学的一员。
莉丝·默里的故事告诉人们:过去的贫穷与荣誉都只能代表过去,面对贫穷和苦难,有人只是一味地痛苦忧伤,有的人却将此作为通向未来的起点,我们要像莉丝·默里一样,坚强地选择后者,不要再沉沦于过去的苦难中,振作起来才能描绘美好的明天。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起起伏伏,我们需要不断地自我激励,才能督促自己不断地进步。这本书中的故事激励我们要满怀信心地面对生活,要有信心将不幸转化为幸福,将困难转化为成功。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样才会成为一个真正自信的阳光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