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课的铃声响了,刚才老师读的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却仍旧萦绕在我的耳际,像那温馨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像那哲人的经典语录引人深思。人们往往是刻意地追求幸福,努力地追寻自己的幸福,有的人为之奋斗了一生,到头来却发现原来幸福就在自己走着的路上,而自己却无法享受幸福。那么,有人要说,幸福在哪里呢?每天早晨,白色的窗帘在随风飘荡,温暖的阳光透过窗帘照到你的身上,这时候你翻身下床,打开窗户,看着那蓝蓝的天,白白...
作文《感受幸福》
下课的铃声响了,刚才老师读的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却仍旧萦绕在我的耳际,像那温馨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像那哲人的经典语录引人深思。人们往往是刻意地追求幸福,努力地追寻自己的幸福,有的人为之奋斗了一生,到头来却发现原来幸福就在自己走着的路上,而自己却无法享受幸福。那么,有人要说,幸福在哪里呢?每天早晨,白色的窗帘在随风飘荡,温暖的阳光透过窗帘照到你的身上,这时候你翻身下床,打开窗户,看着那蓝蓝的天,白白...
音乐伴着我的人生,已经十多年了,在生命的过程中,我曾丢失过什么,也曾放弃过什么,只有音乐,每一天我都离不开。她常抚摸我的心灵,叩动我的心扉,让我为之痴醉,为之入迷。
音乐像黑夜里的烛光,像朗空中的明月;像清晨的露珠,像黄昏的余晖;像春天里的微风,像冬日里的火炉;像亲切的问候,像甜蜜的微笑;像恋人的心扉,像母亲的抚摩;像久别重逢者的狂热拥抱,像依依惜别时的绵绵回望……音乐的魅力,让我无法抗拒,让我深深沉醉。感受音乐,就像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灵魂在与我的心灵亲切交谈。
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抚摸音乐,同时也被音乐抚摸了。我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闭上眼,细细品味,静静倾听,她款款而来,丝丝萦绕,袅袅展开,一遍又一遍……听吧,一曲《雨打梨花深闭门》正把你包围,那低沉哀婉的旋律触动着你的心。旖旎,婉约,无奈,有些缠绵,有些忧伤,缭绕,挥之不去,挥之不去的是那无尽的忧伤和缠绵。于是,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她轻轻巧巧,不费周折的俘虏了;你骨子里的那份孤寂,也慢慢弥漫开来,整个的被湮没,被沉浸……听吧,一首《悲怆奏鸣曲》正把你笼罩,开头那充满悲怆情绪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接着那如歌似的慢板,温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第三乐章的旋律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于是,贝多芬那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刚毅不屈的气度会使你热血沸腾。听吧,一支《站台》正在你耳旁跳动,音乐已化作一个个精灵,激动着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感受到了吗?血液正在燃烧;听到了吗?心跳正在加剧。于是,你在不知不觉间跟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
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房里感受音乐——享受;一个人,静静地走在湖畔感受音乐——享受;一个人,静静地站在竹林里感受音乐——享受。我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是:空气、水、书和音乐。这似乎有些夸张,而音乐,在我心里,的确如阳光般,不可或缺。因为它就这么神奇,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
感受音乐吧,只要有音乐相随,你的心将会永远年轻;感受音乐吧,只要有音乐作伴,你的人生将不再孤独、寂寞,“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
感受在春天,感受一份激情,感受一种宁静;感受生活,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生活里充溢的春天的美好!
首先,竖起耳朵,聆听一朵花开的声音,聆听一片叶子萌发的动静,聆听春天生机勃勃的快乐,聆听那份真、那份善、那份美。深深吸上一口春天里的寒气,用你火热的胸膛把它焐热,让它滚烫,呼出去,那白白的气是你沸腾的血的影子,春天里将昭示你生命的活力!聆听爱,当你觉得生活索然,前途渺茫时,请记住:聆听爱!
热爱这个世界,还有你成长的美好的生活,坚信一切的困难和挫折都会过去,想想你的亲人,想想那些爱着你、关心着你的人,聆听他们爱的语言与爱的声音,你还感觉到寒冷吗?你是幸福的。
然后,深深的嗅一嗅春日的清新。茫茫尘网中,我独爱春风。放弃对物欲横流的追求,打开自己的心窗,于一片美丽的沃野,呼吸着新鲜空气,沉醉在鸟语花香的气味中,不是为了别的,只喜欢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只喜欢依着自己的感觉生活。这是我所追求的,也是我最爱过的生活。有人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妆,是自然,它需要用心去化妆。生活亦然,它需要心的雕琢。固然,生活中不时地掀起惊涛骇浪,但每一次拍岸的冲击,都在心中留下某种回想,引起某种刻骨铭心。
最后,用自然的双脚触摸大地母亲最真实的面貌。一个春天宁静的黄昏,我远离了城市的喧闹,独自信步于校园那条熟悉而宁静的小路。双手插在口袋,低着头,默默地走着。什么都不想,只想心如这春水,流向天涯海角,但又不时地向远处眺望。优美的春色,也耐不住寂寞,被袭来的阵阵清风打破,刹时的凉意涌上全身。原来时间的执着也有柔情的一面。心久久不得平静。生活是什么?是每一天都有新的创造,是一种经历,是一个过程,是一幅画,等着你去观赏与品味。它是你每天一点一滴的发现,一点一滴的积累。春天,当暖风吹起,当你看到摇摆的树枝和叶子,你想些什么?是否思索着生命?做一个细心的发现者,生活确是让你去发现的。如果你每天只机械地吃饭、睡觉、学习,我觉得把它定义为简单的生活都是不恰当的。你要学会生活,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样你才会品得到生活的真味,或甘或苦。但你要记着,那是真正的,能够拥有这一份真,思索一份生命的善,找寻与发现一份生活的美,我想你的生活应该是幸福的。
其实,生活像什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对待。只有用心体会了,才是最美的生活。这就是我在春天的感受。
四川阿坝小金县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营盘小学六年级:韩鸿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情形司空见惯:在公交车吃早点、大声打电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吞云吐雾”等等。这些人只图自己方便、只顾自己需要,全然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独木不成林,每个人都是木,是社会这个大森林中的一个成员。每个个体,“他”是“自己”的同时,相对其他的个体来说又都是“他人”。置身于社会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人都会有所感受。正如一位妈妈告诫孩子不要在地板上乱跳乱蹦时所说的那样,“你的地板是别人的天花板”,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多多考虑他人的感受。
行事多考虑他人的感受,是人类社会交往中的一种良性品质,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尺度,也往往会成为一个人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指标。更进一步说,行事多考虑他人的感受,本质上是一种善意和爱心。在特定或具体的情境中,“考虑”和“被考虑”的双方都会有各自的感受,当自己的感受与他人的感受相冲突时,多考虑他人感受,可能就不能过多考虑自己的感受,这就对人性的趋利本能发起了挑战。我们经常听人说:“他舒服了,我就不舒服了!”或者“我考虑他的感受,那谁考虑我的感受?”此时,考虑他人的感受,就要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忽略自己的感受,收敛起自己的某些东西,对自己的言行和态度朝着有利于他人感受的方向修正和调整――这是一种对高尚人格的自觉追求,是对人性趋利本性的超越。
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行事时需要谨慎的态度和自我反省意识。凡事多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谨慎思考,是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的自我反省、自我改进,进而完善自己的行为。做事前“三思”方能言行谨慎,戒除狂妄、肆意,避免伤及周围人的感受。与此相反,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人,往往做事不经深思熟虑,行事草率,最终会殃及他人和自己。
如果每个人都学会顾及他人的感受,关注自己在公共场所的言谈举止是否影响了他人,或许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雅行为。我们的生活将更加文明,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
雏鹰要展翅,父母任其飞翔;雏鹰要换毛,痛乐其同感受。幼稚的我们还未完全洗去年少的梦魔,父母又把我们送到中学学习,感受新生活,陌生的新环境和陌生的新面孔这两股寒风向我迎面吹来,令我感到十分无助,但我在新的环境里却感受到无比的温暖,这都源于谌老师对我的爱,是那么深……
在刚来到中学的第三个晚上,大家都在自觉地进行晚修,教室里静极了,鸦雀无声,连大家地呼吸声都听得一清二楚。正当我刚想拿出数学书准备复习时,一道闪电划破长空,那亮度犹如灯光一样闪亮,这把同学们给吓坏了,紧接着,“轰隆隆,轰隆隆”的雷声更是大得惊人。女同学们不禁大声尖叫,顿时,教室里议论纷纷:“妈呀,要下雨了,我没带雨伞等声音从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里传来,在同学们纷纷讨论时,雨却无情的落了下来。晚修结束了,我与宿舍室友趁雨没那么大的时候,冒着雨冲回了宿舍楼下,只见一条举世壮观的“大瀑布”出现在眼前,原来是雨水顺着楼梯的阶梯从六楼一直流到一楼,而且水流速度很快,,我管不了三七二十一,一步作三步跑了上六楼的宿舍门口,当我进到宿舍时,早已全身湿透,鞋子也湿了,懒惰的我没换衣服就倒头就睡。“嘟”,手表传来报时音,我顺手打开手表中的灯光系统来看时间,哇,已经十一点了。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急促的敲门声令我很不耐烦,打开门刚想臭骂一顿时,原来是谌老师来看我们了,骂人的话赶紧收回肚子里,老师一见我开门便对我说:“小豪,你们一室的人刚来到中学适不适应啊?特别是你没去军训,没有在军训时认识新同学,哦,对了,因为今晚会有大雨,三更半夜去大小便要小心,千万别走出宿舍门,另外要擦干头才睡觉,千万别冷着…别忘记告诉你的室友哦!”顿时,我感到无比温暖,在中学,班上的同学我只认识几个,都是在小学互相学习的,但大部分的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各个学校,我很少在新环境下感受温暖,而老师对我却那么好。每天教育我们,鼓励我们尽快适应新生活,她竟然这么晚都不回家,来这里看我们,关心我们,我真是太感动了,忍着泪水,说:“谢谢您,老师,我会告诉我的室友的。”等老师走了后,我换了衣服,把事情小声地告诉室友后,睡在床上,等待着好梦的到来,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学生常说,老师是蜡烛,变成了灰,也无怨无悔,甘守清泪两行;老师在于燃烧自己,把别人照亮。感谢您老师,感谢您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让我感受到了温暖。我一定会努力学习,考上重点高中,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你的付出。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小学与你一起上学的同学,到了初中就没有多少了,到了高中,大学就更少了。其实每个人所经历的都叫"共同开始,共同经历,独自感受"。简单来说无论你是谁,总有人跟你同时做着一件事。这便叫做共同开始,共同经历。比如不管你是何时出生,那个时间从来都不会只属于你一个人,那一刻会有许多人与你同时出生。再比如你与同龄人同时入学上学。但当我们透过这些外在现象看到自己时便叫做独自感受。
你与一些人或许有着外在上的相似,可是你毕竟是你,一个独一无二的你。这就意味着你的经历在内在上也与他人的不同,所以是你自己选择了你的经历的内容,你的生活的方式。当你自己选择之后,你就要抛开“共同开始,共同经历”去独自感受。
独自感受是一个孤独的过程,就好像一只落单的大雁,离开了群体的大雁,心中会有焦急,躁动,害怕等各种复杂的情绪。所以独自感受是一场孤独者的旅行。而孤独者作为独行侠,仿佛如同一颗抛弃银河的恒星,独自发光,独自闪亮。
一个人他既然已经选择了,那么他就应该对他的选择负起责任,自己不愿负责而去寻求他人帮助,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一味的逃避只会使你自己变得空虚,没有充实感,那会使内心更加焦躁不安,抑郁寡欢。李小龙不是凭着叶问教他的成为一代宗师。而是他自己钻研才创造出了截拳道。勇敢面对才是最好的选择。
独自感受是一个必经过程,它给人的感觉应当是像《将进酒》中吟唱的那样: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种豪迈的情怀应当被赋予其中。当然只有内心坚韧才会让这个独自感受的过程变得丰富,有趣。遇到挫折要勇敢,遇到气馁要崛起,遇到放弃要坚持。像个战士一样完成自己的战斗,不放弃,不抛弃。
守得云开见月明。独自感受的人生是精彩的,当你真正完成了这个过程,你的人生才会真正与他人有所不同,一个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人生,因为这是你想要的人生,而你为此也付出了你自己的努力。这不是一个为了生存而工作的生活,这是一个为了享受而付出的生活,这里有你自己的味道。
独自感受是孤独者的旅行,这也是最让人有所收获的旅行,放开手去独自感受!
近几天来一直是阴雨绵绵,如同一张稠密的网,笼住了四周。终日游走于在校园的三点一线之间,滋味是枯燥单调的,在春雨的浸泡中,心里如蒙了一层灰般惆怅。
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周末,下午天公也做美般地止住了雨。我按惯例回宿舍收拾,准备回家。
在走廊间,无意间眺望远方,却不由得止住了脚步。校园内的绿树草坪,在雨后显得格外明绿柔和,在凉爽的雨后清风中摇曳,好似绿色发出的天籁之音。这是前所未有的体会和感动,它使我感到莫名的幸福。很久以来,我一直向往着旅游节目中展示的欧洲绿色田园风光,从来没有想过能在校园里找到这种感觉。此刻我才猛地明白:只要用心去感受,其实美就在身边,感动和幸福就在身边。
不由得想起了不久前和同学踢球的场景。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温度适宜,22个人穿着简单朴素的球衣在绿茵场上奔跑着。阳光泛在每名队员快乐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轻风拂过,我不由的停止了跑动,嘴角轻扬,环顾这令自己陶醉的场景,幸福充斥了身体的每个角落。不为功利的结果,用心体会在艳阳下踢球的乐趣:这是我所向往的生活,自由自在,轻松快乐。而过去,总是看得太表面,总在抱怨草皮质量不够好,颜色不够鲜艳,踢球装备不够精良……想来实在是太浮躁。
我曾经和许多人谈过各自的理想。大家所向往的,或远大,或纯朴,或天真,或独特,但实质都是相同的:追求幸福。去法国旅行,是一种浪漫的幸福;开法拉利,
是成功的幸福;在家睡觉睡到自然醒,是安逸的幸福。只是看到他们在生活中的那份忧愁,我不由得叹息:其实每个人都是阳光开朗的,只是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带来的压力和逐渐形成的物欲,使我们忘了幸福其实就在身旁。谁说不是呢?小时候能得到一根冰棍我们就会感动的找不着北,而今有几个人会从这五毛钱的玩意中收获幸福?
孟子说“:人性本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我想这求和舍,就是是否用心吧?用心,人才会感受到生活的美,才会愿意去热爱生活,去尊重生命。而一个人不懂得用心,那生活就总是那么枯燥无聊甚至黑暗,他又怎么会去珍惜生活?最后只能自暴自弃,泯灭了善性。
“我感觉到生活是那么美好”。景仰海伦·凯勒的文学才华,更景仰她那颗善于感受的心。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感受到的,是海伦对生活崇高的热爱。印象最深的是她有一段描写花园的文字,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柔和的阳光,洒在一座典雅的花园里,曲折的鹅卵石路两旁,开满了繁盛的鲜花:紫罗兰,百合,蔷薇,矢车菊……上面有许多五彩斑斓的蝴蝶和蜜蜂在嬉戏,忙活,发出嗡嗡的声音,清脆的鸟鸣声也不时地从树丛里飘来……而我,则独自坐在喷泉边欣赏,聆听着这一切。失去光明的海伦,用心感受生活,让自己的世界充满了阳光和色彩,而生活在光明世界里的我们,真的没有理由不感到幸福……
用心感受,幸福就在身旁。
慢步走下了楼梯,穿过校园里的小路,我迎来了雨后的阳光,虽然已薄西山,泛着红晕,但仍觉得亲切异常。我深深地吸了一口这雨后的空气,微笑着走出了校门。
一位母亲,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儿子,从此脸上不再有笑容,终日对儿子的思念,使她脸上的暗色越来越重,每天阴晴不定,人显得日益憔悴。对于母亲来说,孩子是她生命的全部。
她的邻居,是一位被截去双腿的妇女,身体上的残缺让她的生活上有许多不便,别人异样的眼光更是如影随形地跟着她。可出人意料的是,妇女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无论见谁,都是一脸真诚美丽的微笑,她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优雅、坚强的气质。
母亲不明白邻居为什么可以乐观面对生活,可以在遭到打击之后仍笑对人生,于是决定去邻居那里讨教幸福的秘诀,在没有希望的日子里,如何快乐的活着。
她问:“在你最悲伤、最无可依靠的时候,你是如何度过的?”
邻居这样回答:“刚开始,我痛不欲生,认为自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事事要人服侍,生活无法自理,在碾转难眠的黑夜,我靠着吃安眠药睡去,整天活在梦里,把一切美好、向往托诸与梦。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我慢慢的发现,是梦就总会苏醒,而且,人也不能一直活在梦中啊!如果是那样的话,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分别?在自我鼓励和朋友的开导下,我渐渐回归现实,如果一个人想要幸福地活着,就要学会感受爱!”
“感受爱?”一直在旁边静静听邻居诉说的她苦笑,“我的日子里,哪里还有爱?没有爱,我又如何感受它呢?”
“不,生活中的爱有很多,关键是你要会懂得、发现它,比如,宁静的夜晚,一阵微风拂过,送来阵阵凉意,你要想着,这是风给你的爱;盛夏时的阳光徜徉在你的发梢,你要想着,这是阳光给你的爱;种类繁多的花花草草在你的花园尽数盛开,你要想着,这是花草给你的爱;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你要想着,这是食物给你的爱……”邻居说完了,看着她说:“你学会了感受爱,可以幸福,却未必能快乐!”
“为什么?”她不解地问,“幸福和快乐不是在一起么?”
“你错了,一个人,学会了感受爱,理解爱,就是获取了幸福;学会了给予爱,才能快乐!”
是啊,幸福是个人的感受,可以自己去追逐,去体会,而快乐却要做到给予别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快乐。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生活中,我们一味地为了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表面的享受上,内心未必有真快乐、真幸福。
如果我们给植物浇浇水,它们一定感受到了爱;如果我们细心照顾病人,他们一定感受到了你的爱;如果我们安慰痛苦的人,你,也给予了他们爱。生活中有太多的爱需要我们来感受,更有爱需要我们去给予。
学会感受爱、给予爱的人,终究离幸福和快乐不远了。
三门峡市实验中学初一:陈嘉敏
手执一袭书卷,于午后缱绻的阳光下,纵意畅游在诗词的海洋。品味淡淡墨香,于古人细腻的情怀中,感受诗词所带来的惬意与美好。
——序
对于古人来说,咏诗题词不仅仅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更甚是一种独特而雅致的生活方式。而对于我们来说,诗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将语言的韵律美感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或许正因如此,诗词所带给我们的不再只是文学知识,还被赋予以一种美的传递,于不同的境界中感受诗词不同的美学效果。
对于李清照的清丽婉约,我总是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位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词人可谓是真真切切的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尝尽了生活的甜美与辛酸。
早期生活颇为优裕的她,当年那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小姑娘,仍然对世事懵懂,怀着一份天真无邪的单纯与娇羞的可爱。年少时的她正如所有处于花季时期的少女一样,无忧无虑,毫不拘束的思想也在文学的世界里放任自如。很多人都以为她是位感月吟风,悲悲切切的黛玉葬花式人物,其实不然,她的性格中所流露出的是一种率性而洒脱的不羁。又正是这种性格造就了她少女时期独特的气质与才情——
钟情山水,爱慕自然的她曾以欢快明朗的笔调写下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闲情逸致,也曾以多愁善感的笔调写下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爱花惜花。
不过好景不长,婚后不久李清照就与其丈夫分居两地,后来丈夫又病死在异乡。境遇的困苦转变了她的写作风格,曾经的美好不复存在,或是离情别绪,或是哀婉悲凉,亦或是凄美忧伤。于重阳佳节留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叹息,于轻舟之上吟出“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无奈,于深深凉秋唱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哀怨。独自一人,孑然一身,正如她所写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真实写照。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她依旧笔耕不辍,以文字来诉说自己的凄惶。因而她后期的诗词尽管是处处流露出她沦落天涯的深沉的悲哀,但却也逼真性地重现了那个时代的凄惨场景。每首词甚至是每个字仿佛都经过了她的凝神提炼,悲叹却不落魄,感伤却颇典雅,尽显其卓越的才华。
其实,李清照的一生就仿佛是一场绚烂花事。不论是绽放还是凋零,似乎都在诠释着美学的意义。以诗词来诠释美学,就算是悲凉也是凄美的——
这大概就是她的诗词所带来的美学享受吧。
只可惜,彼年花事了。
已经晚上9点多了,我还是看不进书,数学题更本一道题也做不进去。脑子里想的全都是关于明天数学比赛的事情。一想到以前无数次的失败,想起天早上老师对我说过的话,又想到老师无数次的叹息,想到同学们的议论纷纷,我的心真的无法平静。索性出去逛逛书店。
每次看到老师无奈的表情,听到老师深沉的叹息声,我的心真的好难受,我恨我自己为什么每次都让老师失望,恨自己为什么一到比赛就紧张,我好害怕明天的比赛,好怕又要失败,好怕老师低垂的眼睛和颓废的眼神。我怕自己真的承受不起这一切的一切。
不知不觉中,沉重的脚步已经把我带到了书店,来到杂志栏边,随手翻开一本杂志。我被其中一篇吸引了;有一个富人,他很有钱,整天生活在人们的赞美,羡慕声中,但有好几次他把自己打扮成乞丐的模样,上街去乞讨。于是人们对他的态度就全变了,有的臭骂,有的甚至赶打,他开始很难接受,很恼火,但他还是忍住了。有一次他在扮乞丐的时候,被人们发现了,周围的人都很惊讶,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因为我想给自己一点挫折,以免以后失落后受不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乞讨,我现在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强多了。”我被这个可爱又可敬的主人公给打动了。他没有条件培养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懂得主动去创造机会,而我呢,上天给我创造了这么多次的机会,却要逃避。顿时,心理有了一点感悟,心理的害怕已经好多了,心情也舒畅了很多。于是,不再害怕明天的失败,应为就算我失败了就当时我的人生路途中又多了一次真实的经历。就当是上天又给了我一次锻炼承受心理压力的机会。
想到这里,心中的害怕早已无影无踪,有感悟了很多。走出了书店,外面的空气中仿佛夹着让人心旷神怡的芳香味让我沉醉其中。这次我有理由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因为我找到了坚强的理由,我迈着自信而轻松的脚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入明天的考场。
人生原本就是成功与失败的组合,是迷团与感悟交替,是心灵与心灵之间一次又一次的撞击。只要我们能够承受心理压力,坚强的理由够多,够充分,那明天再多的不幸我们也不会感到害怕,再多的失败与挫折我们也会勇往直前,因为压力永远都震不碎我们准备好的坚强和能力。
味在大街小巷散逸,沁入我的血液,正不自觉地在胸膛里快乐地跳动。
——题记
年味,一个惬心的字眼。年味是什么呢?我细细地去品味着,感受她那浓厚的乡间气息。年味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万象更新的景象;年味是林伯渠的“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热闹非凡的气氛;年味是范成大的“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其乐融融的气息……
也许,这就叫年味吧!在年的开端,人人都会为这喜庆的佳节书写下一个校标题,给自己生命的崭新日子一份心灵的承诺。一家人都团聚在家中,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大家边品尝着旧年里靠自己的双手取得的果实,边辞旧迎新。大人们总是有讲不完的话茬,小孩们总有吃不完的美味。
而我也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多么希望用自己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一颗诚恳的心去发现年味儿,感受年味儿!走在熙熙攘攘的五马街,望着络绎不绝的人,我略有所思。走进一家别具特色的饺子馆,店内座无虚席。一股股浓厚的饺子香味扑面而来,孤身坐在空余的一桌。不一会儿,热情的店员端上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旁边有些醋、香油等美味的佐料。店员还精心介绍道“饺子象征着团聚合欢,也有‘招财进宝’的含义……”,隔桌的吃客也津津有味地品味着,似乎饺子里包含着对来年的一种美好期盼。老老少少脸上笑意盎然,无忧无虑地感受着年味。
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们还向我问了声“新年好”,那种友好的感觉让人感到如此的温馨,真可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呀!但心中又有些无法讲述的悲伤和苍凉在心中回荡着,情不自禁地想起刚刚瘫倒在路边的乞丐,没有人来关心他,只有成群的苍蝇陪伴着他。
新年之际人人都是合家团圆,而他只能把此当作一种“奢侈的欲望”,并不是因为他心中年味越来越淡,他心里是非常想过年但找不着年味儿。因此,我觉得春节渐渐质变为一种具有内涵文化,但应让每个人都能得到享受,这样年的意蕴和风味才会遍布于社会!若这也是一种年味,那么它只让我感到丝毫的落寞与凄凉。
走出饺子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家的热闹店面。挂着喜庆的红灯笼,贴着洋气的年画海报,给温州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一些店面已经开始紧张不絮地打扫,到处洋溢着欢喜的气氛。一些人也在购买新的衣裳,热情井喷。
古语说的好:人靠衣装马靠鞍。人人都想让自己看上去更精神、生机。这样的话,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已买好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让我们告别过去,面向未来,感受年味儿!那浓浓的年味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