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道”指的是道理,“德”指的是好的品行。“道”的道理,都出现在“德”的身上,“德”的“品行”都产生于在“道”。所以,没有“道”,也就没有“德”,没有“德”,也就看不见“道”的存在。有道才有德,有德才有道,就是“道德”。自古以来,没有那一位伟人是没有“道德”的,也没有一个坏人有“道德”。道德,然而,今天我却看见了一件有损“道德”的事情。雨初停,我去买一...
作文《道德》
“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道”指的是道理,“德”指的是好的品行。“道”的道理,都出现在“德”的身上,“德”的“品行”都产生于在“道”。所以,没有“道”,也就没有“德”,没有“德”,也就看不见“道”的存在。有道才有德,有德才有道,就是“道德”。自古以来,没有那一位伟人是没有“道德”的,也没有一个坏人有“道德”。道德,然而,今天我却看见了一件有损“道德”的事情。雨初停,我去买一...
外貌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美;华丽的外衣并不是真正的美,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
美在于心灵。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就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他心中只有仇恨,生活从此而改变;一个人如果拥有了道德,就拥有了一切,关爱、温暖、快乐……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人生就如一颗宝石,如果用道德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光彩耀人。
在班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其中测试那天,我们都被紧张的气氛淹没着,空气也凝固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二场考英语时,监考老师发现自己坐的凳子上不知谁吐了痰。是谁?这个同学失去了最纯朴的美——道德,他丢失了一切。也许他没在乎这件小事,随意的,可从这件小事中却反映出了大道德。他不单单毁坏了自己,也丢失了一颗无价珍珠——道德。
美在于心灵。道德在人生旅途中是至关重要的:人生就像是一只船,道德便是船桨,只要拥有道德的人,船就会有前进动力,一步步到达成功的彼岸,到达人生的最巅峰;如果一个人没有了道德,船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慢慢地往后滑,越滑越快,最终回到原点,这个人的一生就没有任何意义、任何价值,彷徨一世,暗淡而平静,温饱而平庸;如果我们要想成功,就要有奋斗目标,就好好拿稳这块无价宝石,掌好这只船桨,不应该随意虚掷,稍不留神它就离你而去,但重新找到它却很难,就如大海捞针。
有这样一位60多岁的农场主,他种了600多公顷土地,尽管平时非常忙碌,但他坚持参加赞助青少年眼疾患者协会。除了每年捐款100美元外,还参加义务募捐活动,收入用来为青少年治疗眼病。“人们最大的快乐来自于对别人的帮助。”这位老人既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别人,这也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更是一笔无法比拟的财富。拥有道德是快乐的,是美好的。
小行为,大道德。的确,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质、思想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讲道德是一种美,最纯朴的美,它会给我们人生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完美,道德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拥有道德眼前一片晴空;从生活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你会快乐一生,终身受用。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店录取员工,又许多大学生都来应聘,却意义淘汰了。当轮到一名没有大学生文化高、学历偏低的年轻人时,他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废纸,便顺手拿起扔进垃圾桶里。然而,正是因为这看似平凡的举动是他被录取,其他大学生看不起这小事,把道德远远抛在了一边。从中我们看到了道德有时也会使你迈向成功的大门。看一个人并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而是看他品质如何、道德如何,这样的人才会成功,如果再有文化与知识,没有道德的支撑也是没有用的。
永远记住:美在于心灵,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
道德是什么道德是反映一个人品质与修养的准确词汇; 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体现一个和谐社会的有利标志; 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一双手,推开封锁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行为规范,获得别人信任的一个标准。记得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有些人以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要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也很简单,道德就是诚实守信用,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讲脏话,不打人,时时、处处、事事替别人着想。
记得有一次,我坐公交汽车去姥姥家给姥姥过生日,我刚找到一个位子坐下来,就看见一个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上车来,这时车上已经没有空位了,老奶奶的脸上露出一丝难色,不得不向一位青年发出让座的请求,那位青年不但没有让座,还强词夺理。我心里想:我该不该给老人让座呢?如果让了,别人会不会说我出风头?不让座,万一站不稳,摔着怎么办,老人的心里该多么失落啊!我心理就像有一个小天使和小恶魔一样:小天使说:“快给老人让座吧,做一个孝敬老人的孩子。”小恶魔说:“别听她的,万一让了座,别人说你出风头怎么办?再说了,坐这儿多舒服呀。”小天使说:“快给老人让座吧,老师上课时不是经常说要尊敬长辈吗?”这时,我突然想老师教我们,要做一个讲道德的小公民。我便鼓起勇气对老奶奶说:“奶奶,您坐这吧!”老奶奶感激的对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我决定以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突如其来5.12大地震,秒针再次动分,这厄运降临,顷刻间,8级大地震向四川飞奔而来,房屋轰然倒塌,路面更是被撕得四分五裂……满目所见,一片片瓦砾,一个个废墟。一幕幕,惨不忍睹。许多幼小的孩子在这场大灾难中失去了自己的父母,许多丈夫失去了妻子,许多妻子失去了丈夫……更多的家庭流离失所。 灾难的无情,人间却是有情。看到电视上,一支支救援队伍立下雄心壮志,一个个捐款箱排起长龙,一位位捐款的人们为了捐款有的甚至排上好几个小时的队,一个个医护人员精心照顾自己的病人,自己却几夜没合眼……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总有这么一种爱心叫道德,道德时时暖人心田……
道德有时是渺小的,多做一个动作,多说一句话,你就已经获得了成功。
有一次,我到超市买东西,结账时,计算机出现了问题,食品的价格没有出现在小票上,只需我付牙膏的2.8元钱,我毫不犹豫地对服务员提了出来,收取了我的食品的费用。走出超市,我异常兴奋,道德竟是这么一般美好的感觉。
在路上,一枚小小的螺丝钉,“屹立”在路中间,差点扎破我的轮胎,我没有抱怨,只是走下车去,捡起那枚螺丝钉,把它远远地抛远方……
道德是石,敲出星星之火;道德是火,点燃熄灭的灯;道德是灯,照亮夜行的路;道德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饥寒的年代里,道德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道德是理想。离乱的年代里,道德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道德是繁荣。道德其实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道德是一种爱心,当别人在需要帮助时,给予最真诚的帮助。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道德汇成的一个个心灵,它们照亮起未来迷茫的路,未来属于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隐藏在人们的心底,散发出它那迷人的清香。让我们携手起来,一起将这种精神传扬下去,道德之花将永远在我们的心间绽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 道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让座已经 成为道德意识提高的表现,并常常 为人称道。
然而,正如材料所反映出的问 题,面对道德,很多人还是习惯于抬 头仰望,不习惯于挪动身体。我们该 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道德,不得不 引人深思。
文明礼让作为一种关乎传统 的更高的道德要求,在此次让座事 件中却充当了一道社会命令,并被 实施“责任分配”———年轻人因为 其年龄小,被动地分担了更多“责 任”,那么不让座就让他自然而然地 成为众矢之的。其实,无论是众人自 身无承担道德的自觉,还是对年轻 人不问缘由的冷嘲热讽,都体现了 人们道德意识的看似到位而实际 行动的缺失。这些人将自身置于局 外人的位置,以仰望的姿态期待道 德、要求社会,并非真正对社会有诉 求、对自身有要求,只不过是一种动 机不纯的服从与命令。
所谓道德,标志着良知的底 线,而良知不过起源于人类最柔软 的体恤的冲动。安·兰德说:“道德只 能建立在个体理性的基础上,而不 是任何宗教、情感、社会、国家、阶级 以及任何形式的集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履行道德本质上是个体体 恤的冲动。只要愿意,无论是年轻人 还是年长者,任何人都有责任去践 行道德,而在冲动之外的“服从与命 令”式的关怀都值得被怀疑。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谈“作家责 任”时说:“我把责任分成两种:第一 种是对故土的责任,第二种是对人 们幸福所负的责任。”———对人们 的幸福负责,正体现了与仰望相对 的为人类共同体服务的道德要求。 每个人必须对其自身负责,这无疑 是正确的,但只有个人将自身置于 共同体中,并愿意承担对他人的责 任时,“传统美德”才不止于口头或 书上,道德才能成为与精神匹配的 社会契约。
我想起鲁迅说过的“无穷的远 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想 起斯德哥尔摩的青年为了保护国 王花园的绿地,筑成人墙与骑警对 抗,使地铁建设被迫改道;想起法 国作家左拉为了一位素昧平生的 被政府诬陷的犹太人不惜付出流 亡的代价,愤然指控国家“犯 罪”……他们都为人或物承担起看 似无关的责任,却并非“得不偿 失”。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不仅道 德不止于仰望,道德背后与其本质 相同的对正义等美好品质的呼唤也不应止于仰望。道德之所以美 好,关键还在于个人愿意践行,以 关怀的目光回应对美好的呼喊,同 时不忘向黑暗伸出手去。
道德不止于仰望,也许仅起源 于某个有体恤冲动的人从座位上站 起来,对“沉默的大多数”说“不”。
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道德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道德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勇气的,有时还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在刚刚结束的第28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们不仅在金牌数上取得了突破,而且表现了道德风尚,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好评。给我印象很深的中国男子花剑团体的运动健儿们和俄罗斯体操运动员涅莫夫在运动场上所表现出来“一切服从裁判”的道德行为,告诉每了一位运动员和我们这样观众这样一个道理:只要表现出高尚的道德风尚,那么虽然可能会失去项目上的金牌,但一定会得到观众心中的金牌。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出来的。我觉得我们要想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必须从小事做起。比如说,在家里我们给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妈妈端上一杯热茶,在学校里我们帮助同学解决一道难题,在公交车上我们主动为年迈的老人让个座,在上学路上我们扶正一颗被风吹歪了的小树,在广场上我们弯腰捡起一片废纸屑等等。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从这些小事做起,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现时期的道德是什么?以什么为标杆?那就是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八荣”要求就是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有“八耻”言行的人就是缺德的人,是可耻的人。人是躯体和心灵组合而成的,没有精神,没有道德,没有荣辱是非的人是一个残缺的人。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容广阔,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道德行为规范。我们不但要在理论上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适时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更要以它为人生价值取向,知荣明耻,人人践行。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树立,需要全社会自觉地共同努力。
如果没有道德,他们就不会在发生地震时,积极的参当志愿者,用他们的双手从废墟中挖出一个个脆弱的生命,用他们的行动,去证明我们是伟大的中国人。华夏儿女的心,语言,行动代表着我们拥有的善良,坚强,勇敢,这一条条事例,足以证明我们都是一个个有道德的人,中国是个道德之国。
道德汇成的一个个心灵,它们照亮起未来迷茫的路,未来属于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中国人。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至今,从层层剥开的事实来看,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行业事关生命安全,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资本,更要讲道德和良心。然而,通览“三鹿奶粉”事件中企业的表现,有见利忘义的冲动,有明知故犯的侥幸,有心知肚明的“默契”,就是没有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为追求利润,一些企业置婴儿生命健康于不顾,做出了让母亲泣血、令社会蒙羞的行径。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
我们痛心地看到,一些企业的“无德”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普通百姓对“问题奶粉”议论纷纷,不少消费者因此疑惧丛丛。连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有关部门雷厉风行深查原因、追究责任,正是因为这一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绝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我们放心走路,是因为我们相信车流会在红灯前停下来;我们安心睡觉,是因为相信屋顶不会无缘无故塌下来。没有这种基本的信任,社会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也就无从存在。如果诚信缺失、道德败坏、是非不分、荣辱颠倒,文明底线失守,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生效,再快的发展也会出问题。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受“问题奶粉”影响,消费者对奶粉质量安全的信任度骤降,不仅奶制品企业产品销量大幅滑坡,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广大奶农也因企业减少原奶收购面临损失。沉痛的教训告诫企业家们: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必须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鹿奶粉”事件所暴露的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必须做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忘记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社会的科学发展。
读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我感触很深。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隐藏在人们的心底,散发出它那迷人的清香。
做人要讲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每一件事能仔细想一想,为别人多想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身边。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多人觉得很难。其实,道德离我们很近,比如:见到老师说声你好;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不说谎话;保护环境,爱护花花草草等等。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几点,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冬天,雪下得很大,兔妈妈打算到外面去找些吃的回来。她怕孩子孤单,就堆了个雪人给小白兔做伴。小白兔和雪人玩累了后,就睡着了。火炉点燃了旁边的干柴堆,燃烧起来。小白兔还在甜甜地睡觉呢!在这危难的时刻,雪孩子不顾自身安危,奋不顾身救出了小白兔。可自己却变成了水!
善良和勇敢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品德,雪孩子在这里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诗》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这是古人对自身修养的要求。
不光古代人讲道德,我们现代人也不甘落后!在我们生活中时不时也经常可以见到。道德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有一天,我做公交车回家。车上人很挤,这时上来了一个老太太,她拄着一根拐杖,满头的银丝。有几个坐着的年轻人若无其事的交谈着。公交车司机叫着:给有需要的人让座。但是没有人给老太太让座,我看在眼
里非常生气,恨不得把这些人拉开。这时,司机突然一个紧刹车,老奶奶差点摔倒。这时,有一个孕妇站了起来,让老太太去坐。那个孕妇肚子很大,估计快要生了。我心里非常的激动。我深感孕妇的善良,而对于
那些年轻人太缺乏道德心了。我想,他们应该重新学习道德方面的知识。
春节联欢晚会上我看到了一则小品,大致内容如下:有一对夫妇,他们帮好友买了一张彩票。结果中了500万元大奖。他们心里很矛盾,到底给还是不给,最后还是给了她。这就体现了做人的起码道德——守信用。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很值得我们细细的体会。道德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我们要扞卫道德,宣传道德,实践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道德这朵奇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开花结果吧!
甘肃省临泽县城关小学五年级《2》班贾淇植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
道德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行为规范,获得别人信任的一个标准。有些人以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要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也很简单,道德就是诚实守信用,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道德就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帮助他渡过难关。道德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得。
同学们想必都听老师说或在班中开班会让这“道德”二字成为重点吧,可这的确也是事实呀!就如同道理一样,人只有尽力做而不可不为,再说之 ,这两样东西.在每个人生下来就会有 ,只不过后来每人用之不同,可是这些东西也是在不种环境下造成的,有些人会在恶劣的环境下改变了做人的根本,但有些人在恶劣的环境下,不管受尽怎样的折磨,他都会坚持原则,不会改变方向.这就是一个人的本性,你从底子里是好的,你这个人就是好的,你从底子里是坏的,无论你怎么伪装自己,都不会变成好人.
道德是一种爱心。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令人永远无法忘怀的日子。恶运在下午2点28分向四川袭来,8级地震瞬间之内让房屋倒塌,路面裂开……那一幕幕真是惨不忍睹啊,多少家庭破碎了,多少孩子失去了父母,多少父母失去了孩子,多少丈夫失去了妻子,多少妻子失去了丈夫……
灾难无情人有情。电视上一幕幕救援队救援的情景;捐款箱前排起的一条条长龙;一个个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料下的病人……每每看到这些,总有一股暖流流入心田,眼睛也不觉得湿润了。
可有“正面”就有“反面”。
一些“无知”的人趁四川危难之时,发起了国难财,一桶水卖50元,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人居然打起救灾物资的主意……这些人的行为是可耻的,但毕竟是少数,我从地震中看到的更多是让我感动的画面。全国无数人为灾区捐款,我们学校也进行了募捐活动,师生们纷纷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我当然也不例外,我捐了10元,因为我知道人要学会有“德”,懂得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时也会有人拉你一把。生活是一面镜子,学会道德,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生活也会还你以微笑。
道德,是春天的花儿,是植物的肥料。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
道德,如此珍贵,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道德的种子在我们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道德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指导老师:王琳
古人云:“德才兼备者,贤人;有德无才者,善人;有才无德者,奸人;无德无才者,庸人。”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在“德”与“才”两者间,“德”比“才”更重要一些。做人的根本就是要有道德。
我们为什么要有道德呢?如果人人蛮横无理,那么我们的“地球村”就会脱离“文明”,步入一个“原始”地狱。虽然科技还在,可做人的根本,“道德”已经不存在了。那时,垃圾沿街高高垒起,组成一座座“雄伟”的垃圾山,被污染的河水臭气熏天,汽车“哀号”着撞在一起,人们野蛮的扭打着……难道你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
怎样才算有道德了呢?其实有许多人已经做出了表率。“最美司机”吴斌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用生命书写道德的人,是一个永远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他是一个英雄!在危险悄然将至之时,吴斌做出了一个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全车二十多人。看上去挺划算,可真在那一刻,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吴斌舍己为人,他有一颗伟大的道德之心。
你可能会问,是不是仅有吴斌这样的英雄才具有道德之心?当然不是。
有句话叫做:“平凡中见伟大”,道德之心当然是这样。如果我们用另一种心态去读他,会发现,道德之心也可以和“助人为乐”联系起来。当写下这个词,脑海中便呈现出一个人物,一个“平凡中的不平凡”——雷锋。
他是一个“大众偶像”,人们对他早已妇孺皆知。雷锋的人生,短暂却不空虚;平凡却不平庸。因为,他的人生遍布着“助人为乐”。雷锋一生帮助了无数的人,好似每件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积少成多。道德,是不需要浮华装裱,不需要虚假衬托的。我敬佩这个英年早逝并且获得广泛好评的雷锋!
我被雷锋影响着。公交车上,看到老人颤巍巍的站着,脑海中“雷锋”便会一下子蹦出来。我起身跑过去扶老人坐下,老人咧嘴笑着夸我:“小姑娘学雷锋做好事哩!”我心里乐开了花,我懂得了帮助他人时的那种快乐。我敬佩你,敬佩你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我赞扬你,赞扬你默默无闻,踏踏实实的付出;我学习你,学习你乐于助人,不骄不躁的性格,还有,我学习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做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要向雷锋学习,向吴斌学习,以他们为榜样,为标杆,向“道德”两字靠拢。
既然要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拿出行动。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其实也很容易,就看你是否用心。不妨学习雷锋同志先从小事做起。当你弯腰捡起一张小纸片,当你把垃圾丢进垃圾桶,当你给陌生老人让座,当你扶起摔倒在地的小孩……你,就在道德的世界中点亮了一盏盏指明的灯;在道德的大厦上添加了一块块智慧的砖头;在道德的印花本子上写下了一句句纯美的语录……记得有个很好的公益广告:“公德比赛,从现在开始!”
道德之心,人皆有之。它藏在世界上每一个需要帮助和被帮助的地方,记住从一点一滴小事中看道德。让我们一起携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双手,推开封锁在心里的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美好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着无数纯洁的心灵。道德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行为规范,获得别人信任的一个标准。有些人以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要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也很简单,道德就是诚实守信用,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道德就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帮助他渡过难关。道德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得。
遵守道德并不能得到利益,但收获的却是心灵的平静,道德是单纯的,只要对自己,对社会无愧于心,就收获了道德,但拥有道德并不容易,又有多少人回首自己的过去,可以骄傲的说;“我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又有多少人,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失去了道德,为了少走几步路,将垃圾随地乱扔;为了少等几分钟,去插队;为了得到赞扬而制造假象,说谎骗人。为了这点利益却丧失了世间最珍贵的道德。
512汶川地震中,许多人为此慷慨解囊,道德在这场地震的灾难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然而不道德的行为却也如影随形:“某地区奥运火炬手在绕过捐款箱后,把一只空的手放在箱子边,他们已经捐过了钱,只是因为几位记者没拍到照片,就让他们作假。”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指责声,叫喊声,责骂声,不绝于耳。经事后调查,火炬手又这样再走了一遍。这件事让火炬手很郁闷,人民很纳闷,也让社会充满了疑问,这记者怎么这样呢!我则感到很气愤,媒体本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更加了解社会,却报道出这么一条消息,又和报假新闻有什么区别呢!这是拿灾区人们的利益开玩笑,是对火炬手的不尊重,是对社会的形象的严重损害!实事求是道德的基本表现,而这家媒体却连这点道德都做不到,还怎么再谈自己的信誉呢?做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是道德的基本体现,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
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道德是春天里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闪烁着耀眼的金光;道德是夏天里遍布池塘荷花,淡雅带着丝丝清香;道德是秋天里绽放的菊花,让人尽情的感受到道德带来的高尚;道德是冬天里凌寒盛开的梅花,屹立寒风大雪中……
遵守道德,不要因为任何原因失去最珍贵的道德,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让自己的人生有不道德的污点。
实验小学五年级:佚名
道德是一盏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一束光,孕育沉浸在纯洁的心;道德是一双手,推开封锁在心里的窗……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跋涉在漫漫人生路上,他此时已拥有了七个背囊——道德、金钱、智慧、机敏、美貌、健康和荣誉。当他来到一个渡口时,他登上了一艘小船。刚开始,风平浪静,顺利的出奇,可没过多久,海浪滔滔,海风疯狂地撕扯着小船,船夫便对这个人说:“船太小了,不能承载太重,还请客官丢弃一个背囊。”这个人沉思了片刻,竟然把“道德”这个背囊扔进了一望无际的深海……到这儿,不禁想替这个人惋惜,没想到他竟把人之根本——道德给丢弃了。那么,失去了道德,空有其他六个背囊又有何用?
在灾难的面前是最能考问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道德。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在灾难面前有的人不顾个人和家人的安危,去挽救他人的生命,而个别人却在地震发生时,不顾他人,甚至是家人的性命,只顾着自己逃命。这样的人是否将道德装在了心中?这样的人他们同样少上了关于道德的那一课!
以上两个事例,足以鞭打我们的灵魂。此时的我不禁想到了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一句话:“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一个人没有知识并不可怕,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努力去刻苦学习,只要我们不放弃,有一天我们就一定会拥有建设国家和开创新事业的各种知识和本领;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即使他有更多的知识,也无法填补道德的缺陷,也不会对国家和社会有任何贡献。因为道德决定了一个人将他的知识用于何处,一个有道德的人会将他的知识用来造福社会和人类;而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他会将自己的知识用于一己私欲,还会破坏社会和平。但值得庆幸的是,那些没有道德的人只是占少数。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隐藏在人们的心底,散发出它那诱人的清香,让我们微闭双眼,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这清香吧!
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乘客们比肩继踵,没有一点空隙。车到了一个站台停了下来,上来的是一位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人。一个年轻人看见了,赶忙起身拨开人群,将老人扶到自己的座位上。尊老这一美德,他懂。
在一条马路上,一枚小小的螺丝钉“屹立”在马路中间,差点扎破小A的轮胎。但是小A并没有抱怨,而是下车,捡起那枚螺丝钉,将它扔进不远处的垃圾桶里。为他人着想这一美德,他懂。
在一条斑马线的一端,一位拄着拐杖的盲人正准备过马路,而旁边的一个小女孩去搀起了盲人的手,小心翼翼地扶着盲人过马路。风儿吹着路边的小草,小草晃动着,仿佛对小女孩的行为表示赞许。助人为乐这一美德,她懂。
等等道德的事例历历在目,拥有道德之心的他们似乎比那些知识者更加高尚。透过窗户向外望去,道德正熠熠发光,它照亮了我,照亮了你,也照亮了国家……
把道德带回家去吧!纵然你拥有更多的背囊,没有道德,依然是无济于事。道德是人生一股巨大无穷的力量,在心中一直抱着“道德”的人是幸福的,终生怀有“道德”的是具有最高信念的人!
请把道德带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