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全部 500字 900字 700字 450字 600字 300字 400字 350字 250字 200字
年级:
全部 四年级 六年级 二年级 五年级 三年级 一年级
花生900字作文推荐
  • 那天,母亲从集市带回了一袋花生种子。她吩咐我们三人要把花生种下。勤劳的小妹为此很感兴趣,先抓了一把花生种子,兴奋地回了房。二弟则是不情不愿地让母亲搪塞了一把。最后,我把剩下的小半袋种子拿走了。第二天,我们各自走到事先分好的地里,开始干活。我这是第一次种植物,没有经验,便呆呆地站在一旁,看着小妹干活。小妹兴致勃勃地开始挖坑,挖一个坑丢一颗,丢完后,便用土埋起来。我立刻学着小妹干起活来,但这并没有我想...

    作文《种花生
共找到10篇关于

花生900字

的作文

比周总理的花生还少

初二|写人|900字

真是的就拿那花生来说,简直就比周总理的花生还少。”说这句话的就是我在暑期夏令营的一个舍友——连文波。

他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

刚进夏令营的宿舍,我第一个见到的就是他,他独自一个人坐在床上,看着一份报纸,津津有味的,毫不受我们这些人的影响。等到他看完了,我们就聊起来了,我渐渐的觉得他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以后一起的生活确实证实了他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

他很幽默:一晚,我们大家正学习得颇为疲惫的时候,他就突然说起话来:“我来给大家讲个笑话,要不?”我们大家一致说要。接着他就滔滔的讲了起来,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加上他把原来的笑话锦上添花,更是让我们笑得合不拢嘴。我们的疲惫感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引用他的一句话:“哎呀,真是不错啊!”

我们宿舍的人都较为喜欢《红楼梦》,但就拿他对《红楼梦》最为痴迷。我有时念到《红楼梦》的一段诗,他就接着背了,那腔调更是抑扬顿挫,有腔有调,富有感情。谈到某个人物形象时,最激动的还是他,若说雪芹先生把《红楼梦》里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那么他就把《红楼梦》里的人说的栩栩如生,另我们对这些人物有着更深刻的印象了。他不仅对《红楼梦》痴迷,还对毛泽东执着,我有时说到毛泽东的时候,那不得了了,整个宿舍又是他的天地了,毛泽东的生平、诗词、军事理论又要在他口中朗朗而出,说着说着还会用毛泽东的几句诗词来使他的解说更为生动形象。

他说书的技术也是一流,不认识他的人还会真以为他是一个说书人。就拿他讲柳宗元到了柳州怎样抓蛇精的故事时更为令人叫绝。“顿时乌云密布,飞沙走石。不远方处出现了两盏灯笼,一架天梯,百姓纷纷往梯上爬,都争着能成仙……”我们都听得纹丝不动,就要听他讲下去,但他也就有说书人的脾气,故意把情节掉到节骨眼上,然后一停顿,我们都得掉着嗓儿,希望他再继续讲下去。他就这样往往复复,直到最后,我们才都咽了口气。

开头讲的那句话,就是我们在吃早餐时他脱口而出的:“看过何其芳那篇《一夜的工作》不,我们现在吃的花生,简直就比文章里面周总理吃的花生还少。”我们也只得皱皱眉头笑着说:“没错,确实如此!”

就这样一个黝黑的人,在夏令营里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哎呀,真是棒啊!

十几天过去了,我们也要就此各回自己的学校了,虽然依依不舍,但却无奈。可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人,会永远留在我心中的。

他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

河南新乡新乡县新乡市一中实验学校初二:穆帅

五十年不老的花生

高一|议论文|800字

几乎不会有人把漫画书给搬上“读后感”上。有一个英国教育家说孩子应该被应许看漫画书、科幻书、感情书,只要他们喜欢;他们才乐于养成读书习惯,探索外面的世界。

那么,我就来谈一谈《大智若愚的史努比》——查尔斯.舒尔茨的史努比系列作品之一,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现在人们越来越推崇一种“想象力”,而像《读者》这样杂志上竟出现选自幼儿园读物的诗歌。语言看似既简单但读起来,却给人无限遐思和思考。儿童的想象力是不可忽视的。

于是,查尔斯同学就把我们带到一个极美、纯真,充满想象力的世界里——人性化的小鸟与会打字的小狗、七八岁的孩子们——大人从来没有在漫画中出现过,与此对应的只有孩子的回答。

可以理解到,查尔斯把自己化身为人物“查理”(其小名为“查尔斯”,一个老人成一个小孩,你怎么看呢),又蹦出了一大堆朋友——我想这些都是他生活中的化影——一个热爱生活的老头。

吸引人的不仅是精美的漫画,幽默的布局,还有精妙的文字,给人的无限的遐思。打字机哒哒的响着:

“狗都在想什么呢?“她觉很很奇。

“总有一天,”狗儿想着,“会有人把门开的大大的,然后我就会像火箭一样冲出去。”

“我觉的”,她说,“他们一定满脑子想着吃。”

“可别离们太近。”狗儿轻轻的笑了。

还有叠词的:

跳上马儿,他飞驰过大草原

骑啊,骑啊,

骑啊,骑啊

“别离开我!”

她喊道。

骑回来,骑回来,

骑回来,骑回来……

最喜欢的人物是小雷(RERUN)。他是家里的老三,有一个整天抱着毛毯的哥哥和坏脾气的姐姐,常受欺负。美国家庭常是这样。于是,他到幼儿园约同桌女孩去巴黎,躲在床底下不上课。他有那种小朋友的想象力。他和史努比一起饰演大法官对话、吃爆米花,打扑克时,把史努比说成“二十一点.乔”。这是一种什么的想象力?

有趣的是,史努比漫画从1950年一直写到2000年2月12日作者去世,50年中每天画一篇,且有时故事还和日期对应……让人好奇的是,查理布朗和他的小伙伴们似乎被施了魔法汽水,50年苍颜不老……可以注意的是,每次学期结束,作者他都没提孩子升级了。查尔斯.舒尔茨在这本也名叫“花生漫画”的书本里,种下了一颗发芽的花生。他五十年不老,而在他去世后,花生长高了———也许这是漫画最好的结局吧。

烟花·生命·消防

初三|议论文|1000字

生命之所以可贵,源于它的短暂。

                               ——题记

又逢一年辞旧迎新时,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的摇动着发福的身躯;还有那火一般的、镌刻着遒劲有力字体的对联……不经意间,春节却踏着轻盈的脚步到来。在这合家团圆的日子里,火灾隐患藏匿在最平常的地方,却能够让本就脆弱的生命转瞬即逝。

每年除夕,爸妈都要带我们陪爷爷奶奶过年。记得有一年,是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在院子里放烟花,我突然见看到离奶奶家不远的地方有一片红光,空气中还有一股呛鼻的浓烟味道。

“着火了!”不知是哪家吆喝了一嗓子,左邻右舍的人家都放下手里的活跑去帮忙。一时之间原本热热闹闹处处充斥着温馨的气氛被打破,似乎不曾存在过一般,只有愈来愈浓的烟味和在隐匿在黑夜里的灰色烟雾包裹着这个小小的村庄。

第二天,听别人说,着火的那家是村里的拾荒老人。隔壁的小孩子放烟花时不慎落到老人的院子里,点燃了整院的废弃物,拾荒老人也被烧伤。

年假还没过,烟花爆竹的生意就不会停下来。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刺鼻的味道。小小集市上人山人海,有人在烧香,有人在放鞭炮,有人在买东西。摩肩接踵中,又有多少安全隐患。

后来我读报纸发现仅在春节期间全国发生的火灾就有1.7万余起,死亡40余人;据统计,1月30日0时至2月6日12时,全国共发生火灾17760起,死亡43人,受伤17人,直接财产损失5186万余元。

为了确保自己和他人能平安地过一个愉快的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要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选择烟花爆竹的燃放地点,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当地政府有关的安全规定。  

2.烟花的燃放不可倒置。吐珠类烟花的燃放最好能用物体或器械固定在地面上进行,若确需手持燃放时,只能用手指掐住筒体尾端,底部不要朝掌心。点燃烟花时,不要用明火点燃。点火后,将手臂伸直,烟花火口朝上,尾部朝地,对空发射。禁止在楼群和阳台上燃放。

3.喷花类、小礼花类、组合类烟花燃放时,平放地面固牢,燃放中不得出现倒筒现象,点燃引线人即离开。  

4.燃放旋转升空及地面旋转烟花,必须注意周围环境,放置平整地面,点燃引线后,离开观赏,燃放手持或线吊类旋转烟花时,手提线头或用小竹杆吊住棉线,点燃后向前伸,身体勿近烟花。燃放钉挂旋转类烟花时,一定要将烟花钉牢在壁或木板上,用手转动烟花,能旋转的好,才能点燃引线离开观赏。

5.手持烟花不应朝地面方向燃放。  

6.小型烟花燃放时观众要远离10米,大型烟花燃放时观众要远离100至200米。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从小就要增强消防意识,日常生活中要多学一些消防知识,同时还要向身边无视消防安全的人多宣讲、多提醒,自觉做好预防隐患,不乱玩火,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消防救助常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多地远离惊心动魄的火灾,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生活得更加无忧无虑。

第一次种花生

初一|记叙文|800字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像一个七滋八味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全都有。有的欢乐,有的激动,有的悲伤……每个第一次都会勾起我们的回忆,这些回忆像一道五彩缤纷的绚丽的彩虹,有的是灿烂的金黄,有的是热烈的火红,有的是忧伤的淡蓝……但不管是欢乐抑或悲伤,甜蜜或是苦涩,灿烂还是忧伤。它们都是难以忘却、令人回味无穷的。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笔,把美好的回忆化作优美的文字,让大家一起分享吧。

五年级的周末,我和爸爸去了乡下的爷爷家,正好赶上播种花生的日子。看到那堆洁白如雪的塑料薄膜和堆成小山的花生仁,我觉得种花生似乎很好玩的样子,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向老爸发出申请,准备“亲自出马”种花生。老爸同意了,让我放种。我一边跳着,唱着《种太阳》,一边把种子撒到爷爷铲好的小坑里。很快就撒完了爷爷铲好的坑。爷爷很纳闷我为什么速度这么快,回头一看,全撒在外面了,老爸无奈地告诉我:“种子要对准放进坑里,而不是撒进坑里。看,都撒到外面了吧?”我嬉皮笑脸地回答说:“没关系,第一次嘛!”

看爷爷铲坑铲的既轻松又整齐,我学着爷爷的样子双手抱住铁掀,向土地中一插,再一扬,把土填进前面的坑里,就这样又铲又填了十几个坑。但有的坑亲密得几乎形影不离,有的坑却相隔了十万八千里,有的坑大得足以放进一个大西瓜,有的坑只有拳头那么大。并且还拐了弯,把爷爷填好的“一等品”给“开膛破肚”了,我愁眉苦脸地对爷爷说:“没关系,第一次嘛!”

我又向奶奶申请给薄膜盖土,奶奶“批准”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用铲子把“山谷”两边的“山锋”一铲,却铲得太多了,拿不动。第二次我学聪明了,少铲一点,再把铲子一扬。瞬间尘土飞扬,铲起的土洒在了我身上。我又灰头土脸地对奶奶说:“没关系,第一次嘛!”

最后我又自告奋勇地推独轮车,心想:这次可不会出问题了吧。结果刚闪过这个念头,手一滑,车就跌在沟里。我手足无措,只好硬着头皮说:“没关系……”还没说完,大家就异口同声地接上了下半句:“第一次嘛!”

这就是我难忘的第一次,虽然不成功,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明白了不是什么工作都像看上去那么简单,要经过体验才知道劳动的辛苦。

一颗花生

初二|记叙文|800字

我是一颗花生,一颗丑陋又不起眼的花生。我终生被埋在土里,终生只能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我自卑,我自嘲,我哭泣,我孤独,我无聊!为什么上帝那么无情,为什么我的命运这么惨?同样是这片土地上,就连那些无名野花的名声也比我好,这是为什么?

我常常报怨眼前的一切,报怨上帝对我的不公,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我还是这么渺小、丑陋、不引人注目,不行,我不能这么活下去了!我一定要为世界做出我力所能及的贡献!

于是,我努力地向上生长着,我拼命地汲取雨露给我带来的滋润。太阳照耀着大地,也照耀着我,空气是那么的新鲜,阳光也是那么的明媚,周围一片宁静,而我只有拼命地展开绿叶,努力吸收阳光,让自己长得更高、更壮!

一天早上,我浑身感到一阵巨痛,定眼一看,才知道是一只可恶的虫子疯狂地啃食着我的叶子。怎么办?这里没人会注意我,更不可能有人帮我除掉这可恶的虫子。我只好咬着牙,忍着痛,任由虫子折磨着我的四肢。我实在是撑不下去了,竟晕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睁开了眼睛。那只可恶的虫子已离去,而我的身上已满是伤痕了,有的叶子已经枯黄。我知道,我活不了几天了。一想到这儿我心里满是遗憾和悲伤。我还没能为世界做点儿什么,就这样死了,也太可惜了吧!

我陷入了无限的惆怅与深思。最后,我战胜了强大的心理困惑。我不能就这样死去!我不能让努力白费!我要跟命运作斗争,我要主宰命运!

又恢复信心后,我开始了进一步的努力,我扎下了深深的根,汲取更多的养分,不断地生长。不到几天时间,我的伤好了,而且还比以前长得更壮了。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男孩注意到了我,并把我从土里拔了出来。他在手里反复玩弄之后,正准备把我丢掉。正当这时,他的妈妈来了,发现了我,惊讶地说道:“别丢,这个叫做花生,可以做成许多美食吃,味道好极了。你看,前面还有,我们摘些回去吃吧!”

于是,小男孩和他的妈妈把我和我的同伴们一起带回了家。去壳洗净后,放进油锅里把我们做成了油炸花生米,端到了小男孩面前,小男孩用筷子夹了一颗放进嘴里,一边吃一边啧啧称赞花生的美味。就这样,我的生命完结了。

我死了,我是笑着死的,因为我没有了遗憾,我完成了我的心愿。可是,又有谁知道我悲惨不幸的一生,有谁明白我那颗坚强而又执着的心啊!

采花生

五年级|叙事|1000字

“滴滴”汽车的鸣笛响起,“哈哈”,我们的笑声连连,我们要去南通农场秋游喽!

窗外的风景真美啊!车辆川流不息,花儿张开小嘴倾吐芳香,一阵微风吹来,枝叶随风摇动,一只小鸟落在枝头,唱起了动听的歌。在车厢里,我看到了另一辆班车上面的同学,他们也是满面笑容,看来今天的南通农场一定会热闹非凡。

“到了,到了,到了南通农场。”我迫不及待地跳下了车,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少了往来的车辆。我眺望天空,它是多么地湛蓝、透亮,好像用特制清水洗过的宝石一样清爽,稻田金灿灿的一片中泛着一片青色。黄澄澄的谷穗颗粒饱满,沉甸甸的,低着头在微风中摇动,飘散出醉人的芳香,我们连蹦带跳地来到了被才起包围的花生地,找到了自己班的花生田。

花生田是一片绿的海洋,一排排的花生藤宛如层层叠叠的绿波,每一株花生藤都精神饱满,正在接受阳光的沐浴。朱老师走进秧田做了示范,为了激起我们的斗志,拔更多的花生,朱老师又把我们分成了A和B组,比赛采花生。在朱老师的一声令下,我们扔下书包,像出笼的小鸟一样飞进了花生田。接着,我撸起衣袖,带上手套,眼睛寻找着目标,突然,一株又绿又大的花生藤映入了我的眼帘。哼,我今天一定要把你拔下来,不拔下来我就不叫许靖波。说时迟那时快,我两腿分开,呈下半蹲式,弯下腰来用力一拔,妈呀,花生藤竟然还留在它的老巢里,真是气死我也。看老师拔的时候只用了我一半的力气,怎么到自己的时候就不行呢?我转过头去,看别人是怎么拔的,哦,原来拔花生有这么多的窍门啊!我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这回,我抓住了藤的根部,来回摇动使土松散,在用力一拔,花生藤连根而起,这株花生藤足足十多粒花生,数十粒花生在根上好似风铃一般,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像葫芦,有的像数字8,它们长着麻子脸,像一个正在熟睡的胖娃娃。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我,忙乎了大半天,累得气喘嘘嘘,大汗淋漓。咦,手套上怎么有细细的沙子,原来,自己拔了这么长时间,没有洗手,手上自然沾上土了。再看看同学,一脸灰尘再加上满头大汗,已经变成了大花脸。虽然赤日炎炎,可是为了我们组的荣誉,我左右开弓,又拔了许多株,朱老师拿起相机,“卡擦”记录下我们劳动时热火朝天的场面。接下来就该摘花生了,试了各种办法,只能死拽了,花生越堆越多,堆成了一座小山,在我们全体同学的努力下,我们获得了胜利。看着那么多的花生,我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还要甜。

不一会,农场的叔叔把一些花生煮熟了,拿来给我们品尝,我拨开花生壳,红色的果仁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我咀嚼了一口,真是又香又甜,是我吃过的味道中最美的一次。

美好时光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南通农场。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在富饶的南通农场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品尝到丰收的喜悦,我忘不了这次有意义的采花生活动。

南通市实验小学五年级:许靖波

难忘的“剥花生比赛”

高一|散文|1000字

两排青砖瓦房,一栋是一到三年级,一栋是四到五年级,外加老师的办公区域,坎坷不平的操场,只有一个破旧的篮球架。对!这就是陪伴我整个童年的小学。

印象里最深刻的当属四年级的那一堂语文课了。“叮啊叮、叮啊叮……”伴随着手摇铃的叮叮声,上课时间到了。我们立即停止了喧闹,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着老师来到。

五分钟、十分钟……老师并不像以往那样准时来到教室。十五分钟,伴随着隔壁班朗朗的读书声老师提着一个塑料袋来到了教室。我和同学们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老师手中的红色塑料袋,希望可以看出些什么东西来。

老师看了我们一眼,从袋子里拿出了五个碗和五个筛子,之后从塑料袋里往分别往五个筛子里倒了些花生。“同学们,今天我们抛开书本,来场游戏如何?”“好!”声音还未落地,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五个的字“剥花生比赛”。接着老师简单地介绍了比赛规则,大致规则是这样的,全班三十个人,五个人一组,记时十分钟,看哪个组剥得又快又多。

比赛开始,同学们个个咬紧牙关、手忙脚乱地开始剥花生。第一组剥完接着就是第二组,老师从塑料袋中又倒出了些花生。我被安排在了最后一组,也就显得有些着急。

“叮啊叮、叮啊叮……”游戏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可比赛才进行到了第三组。这时老师发话了:“下节课接着比,现在下课!”下节是数学课。那年头,乡下的老师很是紧缺,特别是我们那个穷山沟沟里,一个老师要带好几个年级,不但如此,“全能老师”也是我们那个学校的特色,“全能老师”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科目都归他上。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是那样的一位“全能老师”。

“叮啊叮、叮啊叮……”同学们早早的坐到自己的桌前,第四组选手也已坐到了讲台上,等着老师宣布比赛开始。“加油!加油……”同上节课一样,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声。终于轮到我了,此时距离下课时间还有二十来分钟,在同学和老师的热烈掌声中,我紧张而兴奋地登上了讲台。

那时候我在全班当属最小的一个,加上我平时也不怎么劳动,剥起花生也就显得有些吃力。“呀……”花生壳在我手里怎么也打不开,我索性手嘴并用,用牙齿将花生壳弄开,由于牙齿的力量比较大,我剥到碗里的花生也都是残缺不全的。十分钟转眼就到了,我旁边的几位也都剥得差不多了,而我的碗里却还有一大半。

老师嘻嘻的笑着宣布比赛结束,并评出了比赛的前三名。最后,老师端起了我的碗来到我的身边说道:“这些花生是准备当种子的,你的这些花生也都不能用了,那就给你吃吧!”说着,老师拿出了张雪白的材料纸铺在我的课桌上,并将花生仁也倒了下来……

现在,每每想到那次有趣的“剥花生比赛”我都想笑,虽然那次我没有拿到名次,但我想,也许全班同学也都会记住那次我的“精彩表演”吧?不管他们记不记得,反正这件事令我没齿难忘。

由落花生联想到的

初三|议论文|900字

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是从不肆意炫耀,而将果实深埋土中。它不择地势而生,与蓬草为伴;它不去修饰包装自己,即使开了淡黄的花儿,它也只是羞涩地把花儿埋入土中,成为累累果实。它是那么朴素,可敬,温柔,可亲,正如和我们相伴多年的老师。

老师,在我的意念中是一种清癯的印象,他仿佛总是以弱者的身份出没于历史的章节中。有的人一夜暴富,身着名牌服饰,出入高级宾馆,可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在华丽包装下精神更显得单薄。而老师捧着一本书,执三尺教鞭,上三尺讲台,等粉笔屑染白了鬓发,所得的是一卷诗书,两袖清风。老师一生清贫,谨守一方精神的净土,他们与“人头马”。“xo”无缘,他们与公费旅游。游山玩水无缘他们只是默默地教书育人,默默奉献,默默地吐露芬芳。

教过我的老师很多,但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她:曾老师。我至今还记得那次:她教我们的第一篇文章是巴金爷爷的名作《海上日出》。我在分段的时候,分错了,她用低沉而严肃的口吻说:“不对,不对,不动脑筋的人才这样分!”我有些紧张了,她又用严肃而略带温和的语调说:“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要张口就来,要先想一想。”我的自尊心一向很强,心想:“我是没动脑筋,可我是个班干部啊,您怎么也得给我面子啊!”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下课后,她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一方面指出我的语文基础学得还不够扎实,一方面有耐心的给我讲如何才能学好语文。她讲的是那么认真。临走时,又说:“你是班干部,班干部应该是各方面的模范,光考虑面子是不行的。”只这一次,我就理解了曾老师“严”字当头的教学态度。在以后的教中,曾老师总是那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对我们的作业,要求字迹工整,内容准确。凡写作文,必须先列提纲,草稿也不能乱写,至少要修三遍,才能眷写在作文本上。

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他们开启一代童蒙,支撑起一代又一代的精神家园;他们捧着世代人的希望,教化着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民族。塑造出一批批栋梁之财的老师的捧出一串串累累硕果的落花生是多么相似啊!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的老师和在贫瘠土地上开花结果的落花生是何其相似啊!

我赞美落花生,因为它不慕荣耀,在逆境中开花结果,它不与像树白桦争高低,不与牡丹开花结果,它不与青松雪莲比高傲。

我赞美老师,因为他们远离庸俗,是我们向往的精神富翁;不与名人争荣誉,不与大款比富有,不与小人争绳利。他们只是默默的耕耘,耕耘我们的精神家园;他们只是默默的收获,收获着几千年来的桃李芬芳。

师恩难忘!让我们向人类灵魂的工程致敬吧!老师,您辛苦了!

种花生变奏曲

五年级|记叙文|900字

一场及时雨过后,前几日还没有精神的小麦挺起了胸脯,变得抖擞起来。农民也开始了一年的春耕春种。

恰逢双休日。我和爸爸来到农村老家,帮助年迈的爷爷种花生。

我们快速赶到目的地,只见满坡里是人们忙碌的身影,满眼望去,虽过去一天,田野里是绿色和白色渲染的画面,那绿色的是麦地,白色的是刚盖好农膜的花生。

“久违了!现在不用我复习功课了!”爸爸对二叔说。“复习什么功课?”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不懂,”爷爷高兴地说,“现在种花生简便多了,你爸爸不用出蛮力气了呀。”

在雨前二叔早打好了垄沟,这回只见他把一个下种机器按在手扶拖拉机头身后,放好适量花生米,开动车,车前行,机器犁沟、下种、平沟一条龙全办了,真是省事多了。下完花生种子后,二叔又按换上了覆膜机器,配好灭草剂容量,发动车前进,机器前的三个喷头均匀地打药,后面跟着滚膜、压膜、盖膜全方位服务到家,我和爸爸的任务只是跟着车观察用完药了没有,没有的话再配药。一亩地很快拿下。这工作效率就是高,这活真叫舒服。

爷爷快七十的人了,只是在地头边做做服务工作,他姿儿地对我说:“现在这种地是越来越舒服、实惠,国家还有补贴呢,你说农民的生活怎么不“芝麻开花”——呢!”

回家途中,爸爸把他经历种花生的情景一一向我道来。

“记得四五岁,每个生产队分几组人种花生,老牛拉犁打沟,地里使用上少得可怜的土杂肥,有的在耕好的地垄上铲出一个个距离似等的小窝,挑水的在小窝里舀上几许水,点种的点上两粒花生米,再把它埋好。不久,“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和农民唱起了对台戏,农民还要唱几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收获时,分到家的花生米可以供小孩子练习数数,省了买玩具的钱了。

“上小学了,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积极性提高,化肥走进了田地里,操作步骤和先前差不多。农民照样复习“锄禾日当午”,只是亩产量较前有了提高。

“上完初中,拖拉机、手扶拖拉机渐渐走上助耕的舞台,农民开始使用盖农膜技术,用上了灭草剂,“锄禾日当午”渐渐淡出,亩产量有较大提高。

“大学毕业了,花生新品种的普及,花生专用肥的推广,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亩产量较前有大幅度提高。

爸爸历数着这几年种花生的变奏曲,感慨万分,我听后是思绪飞扬,暗暗下定决心:发明种花生机器人,使农民种花生更快更好更省力……让中国农村的生活像花生油香飘万里。

花生

六年级|记叙文|900字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话虽这么说,但在农村里,花生却抢了瓜、豆的风头。走进田里,就一定能够看都农民热火朝天地播种花生的景象。

花生种下地一个月之后,原本土黄色的田就变成了一望无垠的绿色,那可说是立春以来田地里的第一抹绿。那绿,在阳光下显得万分耀眼,闪烁着光华;那绿,在微风中,掀起层层“波浪”从近处推向天边;那绿,好象充满了生机,可以看出那每一点绿里都跳动着一个新生命。花生的叶子同咖啡豆极其相似,但远比咖啡豆大得多,大约有4平方厘米大小,一片一片,如爬山虎一般把土壤遮得严严实实,不留一点空隙。

花生种下地两个月之后,就会开花了。花生的话不像丝瓜的话那样大而夺目,不像套话那样俏丽,不像向日葵话那样鲜艳,更不像菜花那样开得轰轰烈烈,它从不曾想引起人的一点注意。它只是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不带走人们一句夸奖的话,不带走一个赞美的目光,不带走一个赞叹的词语。它默默地给人以万绿丛中一点黄的享受,让人享受稀疏的美,享受星星点点的美。

时间飞逝,一眼,两个月又从指缝里匆匆过去了。花生也已长出了果实,农民们看着一天天凸起的泥土,喜笑颜开,乐在脸上,也喜在心里。待到花生完全成熟的时候,只要抓住花生绿油油的茎,用里一拔,立即可以见到花生已经丰收的果实。花生的果实数不胜数,一株花生上可结出数十个花生。数十个花生在一个根上好似风铃一般,风一吹,立即奏出轻微但又动听的响声,农民们听了,脸上不禁荡漾起一丝发自内心的笑。

在我的家乡,花生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花生刚刚收获,正值中秋节,人们立即会煮上一锅花生,慷慨地请嫦娥品尝;过年了,几乎每一户人家都要炒上一坛子花生留到过年的时候吃,这花生虽然人人家中都有,但却胜过了任何山珍海味;在平日里,同样也是处处都有花生的踪影,在宴席沙锅内,可见煮花生米,在闲谈的时候,可生吃花生米,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同样可以品尝炒花生米,那份家人之间的融洽就随着花生浓郁的香气飘溢四周。据说一医生多吃花生可增加血小板,从而达到止血的功效,这使人们更加喜爱花生了。

过了8月,花生的一生虽然结束了,但它留下的丰收果实却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当人么吃着花生闲聊时开怀大笑,欢声笑语撒向天空的时候,是否会感受到花生的一生的意义呢?是否会发现花生从生长到结果之间隐含着某些深奥的道理呢?是否会明白花生给他们的启迪是什么?是否能知道其实我们应该像花生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