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便是春节了。
在我的家乡,年味真正浓起来,是在大年初一的凌晨。在这时,村里的人们已经提前约定了顺序,依次放鞭炮,放烟花,让整个村子从从头到尾响到底,直到天亮至人们醒来才肯罢休。所以每到除夕晚,我都会早早的去睡,就怕那响彻云霄的炮声扰的失眠。
早晨,伴随着炮声醒来,一开门便是满腔的硫磺味,满院子的烟和满院子的年混杂在一起。这是过年的感觉。
过年,就是少不了美食的。老家有许多小吃,最特别的是一种特有的糍粑。用我的家乡话直译过来念“贼”。这种糍粑分为糯米的和面粉的。
爷爷奶奶一大早就起来,准备做糍粑。先备好一个大铁锅,就在铁锅里和面。奶奶扛着一大包面粉往铁锅里倒。佝偻着背,用力的双手青筋暴出,想控制出口的方向。我急忙想去帮手,一双黝黑的手却在我之前,抓到面粉的袋口帮助奶奶到。是爷爷。他从一旁疾步走来,口中还边念叨着:“这么重的东西也不叫我来帮忙,老了就别逞强!”“是是是,就你没老。”奶奶回道。两个人总是这样面露微笑地吵嘴。
奶奶要开始和面了。爷爷又喝止住她:“一个女人家哪有这么大力。”便叫奶奶让开,自己带着老花镜和面。我好笑的看着爷爷瘦削的手在庞大的铁锅里翻来覆去,额上微微湿润,还倔强的“教导”奶奶,吩咐奶奶干杂活,时不时地再吵几句嘴。这些,都是记忆中年的一部分,年味的第一部分。
等发酵好了,要开始炸糍粑了。在这间昏暗的小厨房里,中央摆着两个桌子,一个摆着煤气炉和上面的铁锅,一个放装面粉的盆和预备装糍粑的碟子。先洗净手,沾点油在手上以防面团粘手。然后捏适当面团在手里,揉圆,再压扁。奶奶说在糍粑中心要捏薄一点会熟得快。
站在离铁锅最近的爷爷就会把已经炸到金黄色的糍粑夹起,擦油。每当看到自己亲手做的奇形怪状的糍粑,就会急忙的一口咬下。听到糍粑脆皮破裂,尝到嘴里油汁飞溅,甜甜的满满的美味,以为妙绝。我也总会骄傲地与奶奶炫耀,我的最好吃。
看着奶奶慈爱的微笑,年味,就在我们的笑容里纷飞。
下一篇:读《永不凋谢的玫瑰》有感
数着月份牌上的红叉,又算着那即将到来的日子,还有四天就过年了。时间的推移,年味也越来越浓了。那一张张红纸上写着刚劲有力的毛笔字,透着淡淡的墨香。家家户户欢喜的把对联、福字粘到门上,放眼望去,一栋栋楼,...
数着月份牌上的红叉,又算着那即将到来的日子,还有四天就过年了。时间的推移,年味也越来越浓了。那一张张红纸上写着刚劲有力的毛笔字,透着淡淡的墨香。家家户户欢喜的把对联、福字粘到门上,放眼望去,一栋栋楼,...
有年相伴滋味长。——题记记忆中的年是热闹的,团圆的,无不欢喜的。记忆一:团圆之喜这一天,大家其乐融融地忙得乐不可交,随着电视机里春晚的开始,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光是闻到香味,就让人馋涎欲滴,我忍不住...
年味是什么?我沉思着,在2018的除夕夜里,我还能够看到几年前的新年景象么?闭了眼,我轻轻憧憬。是除夕夜里那彻夜不眠的烟花吧,刹时腾空,带着震耳欲聋的鸣声,奔向黛蓝的天空,随之以傲慢姿态绽放,而最后有...
说来惭愧,提到年味儿,我想到的竟不是文学作品中常现的年货土产的香气、家家团圆的温馨,而是鞭炮烟花浓浓的硫磺火药味儿。除夕难眠,我总会闻到这种味儿。总是在夜幕深沉之时,先冒出几声不安分的炸响,在混沌的夜...
在我的记忆中,年是一幅五彩斑斓的彩画。年是散发着火药味的鞭炮。小时候在,在农村,我们几个小伙伴常常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燃放鞭炮,还有些小的烟花。那时候的我非常胆小,只能将鞭炮放在地上,远远地用烟棒点燃...
今天是周末,和先生一起去超市。临近过年,超市里到处悬挂着红红的各式各样的灯笼和“福”字,一派喜气洋洋的年味扑面而来。人也格外多,熙熙攘攘,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不经意间看到有卖糍粑的,看到那一个个或白或...
记忆里,家乡的年味是格外的浓郁。每到春节,尽管身居他乡,按照延续下来的习俗,就算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去追溯印象中难以磨灭的思念和情结临近春节,奶奶便开始准备起了食材,还有那各种各样的年货:碗筷、酒水、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