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春水几时休,相思几时已。溪畔伫凝依依情,桥上泪雨霖。
——题记
故居的选址是蛮不错的,毗邻数几小丘。况乃丘间溪流,溪上桥立,桥旁树依,此处风光无尽。
幼时甚爱着山野之景,常与祖父伛偻提携,漫步于群山叠翠之中。
那年春日,残寒销尽,红英疏淡,和煦的微飔拂开了岭南浓重的绿;烟柳迷醉,复苏的春意像潺湲的流水。
立足桥畔,桥是漆制木桥,漆是秋香浓黄,被阴翳抹成棕绿。信步桥上,高耸的落羽杉把纤细的青枝伸向这老桥;侧身环顾四周,时不时从那浓浓浅浅密密匝匝影影绰绰的翡翠黛青之间,传来一声声清清脆脆零零散散起起伏伏的蝉鸣鸟啼。
“爷爷,我们去桥的对岸玩吧!”我充满好奇心地说。祖父却含笑良久,方才徐徐轻语道“你呀,该长大跟你爸妈走了!”“我才不想长大,我还要跟爷爷在一起。”我满不在乎地答着,眼神又飘向桥下的熠熠涟漪。
“你不走,爷爷要走了。到时候啊,爷爷会上一座桥,过一条河,去你去不到的地方了。”“那个地方好玩吗?”“那个地方还有很长的路,但是桥的对岸会有许多又大又红的花,叫做彼岸花……”祖父的如雪华发,早已把他禁锢在冬天。
叶影摇翠春正好,可怜春半作永别。父母果真如爷爷所说,来故乡接我走了。那时杨花飘零,一溪曲水浮碎萍。祖父送我送到溪畔,脚步声却渐行渐止。于是我惊恐地抱住桥阑,回首一看,他正伫立在桥头,缄默无声;却用六百度的厚重镜片下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紧凝望着我,把我慌张的神情深深固定。我看见,看见一缕缕坚定的深情,就像一溪春水,义无反顾地淌入我心,洋溢着青绿色纯洁的芬芳,泼洒下春阳的温馨。挥手相望泪眼,却无语凝噎;你颊边纹壑鬓霜,我心头一派春光。
淡云清水间,我会永生铭记那深情的凝望;只是光阴无情,故人已去!
直至多年以后,我方才回到梦恋的故乡。伫立桥头,我凝望的双眸中,彼岸,却不见你的模样。春已暮,人已逝,落英缤纷染泪红;谁还顾那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只是这孤凄之间,恍恍惚惚之中,溪涧春水竟化作脉脉秋波,一潭深泉,与我永久地,永久地,作着那情深似海,毕生不竭的对望——就像曾经,祖父的,那深情的凝望……
春水几时休,相思几时已。但愿长入忘川河,来世再逢君!
下一篇:那深情的凝望
春的恩赐是慷慨的。三月初时,老家的坡地埂圩里长遍了一种叫“青”的野草儿。人们一见整簇整簇的鲜嫩,便道个清明好时节。日色渐隐,母亲摘“青”回来,当晚,把“青”揉进面粉里,做好青团。第二天,母亲另备好八碗...
我在桥头,外婆在桥尾。两处茫茫,却可相见。——题记幼时,回到母亲的故乡。一两个月的时光,不长不短。父母不在身侧,总会多些顾虑,与莫名的惆怅。那些日子里,大姑婆去世了。我未曾与她有过什么交集,自然省去了...
只见那一抹微小朴素的身影匿在了人来人往,她端坐着,绞着衣角的双手却暴露了她的不安,双脚微微踮起,头也不住地往前探着,嘴微微张启——外婆把我从咿呀学语时带大,是最念叨我的人,我从小的庇护伞。可是外婆老了...
爷爷是一个读书人,上过大学,满腹经纶。我的童年就是在爷爷家度过的。那时候的爷爷,坐在书房的一把油黄的旧藤椅上,就着渐冥的天色和牵牛篱笆的碎影,端着一本发黄的线装书,摇头晃脑,吟哦不休。“爷爷呀,你在做...
我看见浅浅的阳光里,你站在不远处,望着独自走向陌生的校园的我。你的眼睛微眯着,接着又含笑地张开了。行云流水间,万物映在眼底,而你那深情的凝望,烙在我心里,挥之不去。那年我刚步入初中的大门,跟你道别后,...
绿草茵茵,枝繁叶茂,隔着一扇门,隔着你和我的距离,那深情的凝望不改。每次远行时,不同于爸爸,妈妈始终是隔着扇门与我道别,便止步不前。但,我知道妈妈一直凝望着我的身影,知道车扬尘土驶向她看不见的地方。她...
春来风起,百花争鸣化旖旎,夏回离别,花丛中间听蝉鸣。——题记木棉花随着风儿飘起的时候,便化作无心的尘影,在微光间婆娑,这还是春寒料峭,但坐在教室外,清晨的朦胧仍挂着一层薄纱。她姓关,人如其名,的确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