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此时心明空寂,月华如水。
当手持笔墨,在泛着灰色的纸上奋笔疾书时,在题海中畅游时,心中无比坚定。心头的那一抹亮色,照耀着我前进的路,不惧无畏。
脑海里浮现昔日的情景。清风湿润,流年梦回。是怎样的一个契机?关口打开,记忆喷薄而出,红尘俗事,重温旧日柔软的时光,心宁静,自安定。风习袅袅,盈水展千华。楼台上,一盏清茶,一渺水雾,一品浮生。
心迷茫,无所适从;前路茫茫,不知路至何方?在家与校的两地奔波,在学习与生活中交错,事务繁多,所闲时间甚少。如此活着,逐渐忘却生活的本味,不知为何所去。为何事务如此繁索?为何生活如此苦味?因何而去学习?去奔波?迷茫,不知所从。
就算是这样,即使生活事务再繁琐无味,奶奶每天乘闲时依然会坐在阳台上,品着她的那一壶茶。壶盖上下开合,枯槁的手在壶身上摩挲,细细玩味。独身一人,不俗于红尘。而我的迷茫,也终是在与她一品茶水中,烟消云散。
那晚,流云千丈,西风独凉。明月藏雾中,枝头叶摇曳。
被奶奶叫去。坐在木藤椅上,看着玻璃水面上那一个个小巧上焊有牡丹图案的青瓷茶杯,还有那冒着水雾的木质茶壶。茶已泡好在那儿。奶奶见我来了,便起身要给我倒一杯。清绿的茶水漫出,从从壶口一泄而下,落入瓷杯,泛起阵阵荡漾,形成一环一环的水圈。有水雾冒出,升华旋转,似梦般的不真切。
接过瓷杯,细抿一口,紧接眉头紧皱,苦!看似如此甘甜,细闻如此清香,小抿一口,竟如此般苦味!抬头望向奶奶,她面容带笑,像早知会如此一般。
“是不是很苦?”“嗯。”
“别急,你再细细品味。”我静下心来,按照奶奶所说的去做,细细品味。舌齿之间,竟发现有一丝丝的甜。眉舒。
“尝到了吧?喝茶如此,人生也是如此。不尝苦,何有甘?”大悟。兜头见月华如水,霎时间心明如镜。
不尝苦,何有甘?一抹亮色般的,映在心头。行走在红尘,若想尝到甜,必先尝其苦。懂得事理,豁然开朗,雾散,梦醒,我终于懂得。从此,大步向前。
一抹亮色,映在心头。楼台上,一盏清茶,一渺水雾,一品浮生。
下一篇:心头的那一抹亮色
第一次看到这些花儿是在值日的时候。它们似乎是忽然就冒出来的一般。两三瓣白洁的花瓣,白得美,素雅的颜色在这枯燥的学习生活里也是十分靓丽。它形状如同美丽的女子在娇羞地翘着兰花指般,中间的花蕊如同刚学会飞的...
秋风卷起落叶,似千万残蝶翩翩起舞,即使如此,也遮蔽不住那心头的一抹亮色。亮,就是爷爷手里的那一盏蜡烛。心头总是抱有幻想,幻想着远在天边的爷爷,能够回到身边与我共度时光,可那只是一念幻想。但爷爷在我心中...
那抹翠绿,成了我心中永恒不变的颜色。放假了,我回了家乡。可心中并非原先那般的欢喜雀跃,净是悔恨,不甘。坐在小竹椅上,我正望着远处的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出神。爷爷走了过来:“不如,我们去竹林走走吧...
潭上莲花朵朵,亭内琴声零零。我从小便喜欢乐器,特别是古乐器,因为它弹起来自有一股韵味,轻轻一拨筝弦,就有如空谷传响的感觉,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描绘着一个又一个季节,照亮了一个又一个心灵。通常回家都是...
不知什么时候,小学门口开始每天都会响起那清脆而又悠扬的声音。“卖麦芽糖咯!”路边葳蕤的树荫下,一位两鬓灰白的老人,皮肤被晒得黝黑,佝偻着背坐在一张木质小板凳上,面前放着一个大竹筐,里头是成块的奶黄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