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只见那一抹微小朴素的身影匿在了人来人往,她端坐着,绞着衣角的双手却暴露了她的不安,双脚微微踮起,头也不住地往前探着,嘴微微张启——
外婆把我从咿呀学语时带大,是最念叨我的人,我从小的庇护伞。可是外婆老了,岁月的霜雪早已悄然地染上她的双鬓,时间的敲钟人将她的背敲驼。她似乎已然忘了许多事,垂垂暮矣。
江南的水乡小镇让人流连忘返,青墙黛瓦,美不胜收。我牵着外婆往返于人群间——她素爱是游山玩水的。用后午饭,游人也多了起来,在人群中走走停停,我不知何时起,外婆的眼神是有几分涣散的了。一会,外婆附上来说道,想休息会,我才发觉,外婆是累了。
于是找了个阴凉处的长椅,扶着外婆坐下。我看了看远处的商店,“外婆,我去买点水,你先在这儿等我吧!”外婆乖巧地点点头,像个小孩。商店里的人也很多,我紧紧攥着两瓶水,排了许久的队。从商店出来,细雨却又悄然而至,我想起了外婆,这么久,又下着雨,她肯定很担心吧。细雨并没打消人们的兴意,想跑回去,但在人群中也不那么容易。等到回去外婆那里,歇息的人却也多了不少,我左顾右盼也没捕捉到外婆的身影,我开始担心她是不是去找我了。蓦地发现了那抹朴实。
在众多衣着光鲜的年轻男女中,身着素青简衫的外婆既像是被隐匿了,又显得分外突兀;她身材本就矮小,此时端坐着,双手不安地绞着衣角,双脚微微踮起在青石板上,头也不住地向前探望着,急切地想寻找我。此时细雨斜织,淡在黛青的瓦上,沿着屋檐落下,绽放出一朵朵晶莹的花。花里折射出外婆眼里的世界——微怔的我。
我向外婆招招手,朝她走去。外婆看见了我,似也放心地笑了笑,近到眼前时,我才方能整理被雨珠浇洗的头发。忽地一抬头,却撞上了那双炽热又澄明的眼。屋外的雨依然淅淅沥沥,将世界渲染成水绿,而我在外婆温柔的眼里聚焦再聚焦。胭脂无言地晕在天边,映照出外婆双眼——那是我熟悉的一双眼睛,从前也是这双眼睛,这目光在追随着我的身影,凝望着,默默又无言。外婆还是那个外婆,她眼睛里的还是那个澄净的世界,然而岁月是个撕书人,将外婆眼里的浑浊一丝丝揭开。可是外婆无言的目光从前就在我心里结了种子,发了芽,开出了朵朵芬芳,我的世界里忽地就天明水净了起来。外婆的眸子里,是关切,是温柔,是欣慰——又如流水汩汩,淌在我的心田。我眼角忽地微涩起来。
细雨一缕接一缕,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微风将水墨色晕染到天边。我牵起外婆的手,道一句,外婆,咱们走吧。
千帆过,天尽头,流光脉脉盼归舟。舟短情却长,纵使天边各一方,愿与君两相望。
下一篇:我的财富
春的恩赐是慷慨的。三月初时,老家的坡地埂圩里长遍了一种叫“青”的野草儿。人们一见整簇整簇的鲜嫩,便道个清明好时节。日色渐隐,母亲摘“青”回来,当晚,把“青”揉进面粉里,做好青团。第二天,母亲另备好八碗...
我在桥头,外婆在桥尾。两处茫茫,却可相见。——题记幼时,回到母亲的故乡。一两个月的时光,不长不短。父母不在身侧,总会多些顾虑,与莫名的惆怅。那些日子里,大姑婆去世了。我未曾与她有过什么交集,自然省去了...
春水几时休,相思几时已。溪畔伫凝依依情,桥上泪雨霖。——题记故居的选址是蛮不错的,毗邻数几小丘。况乃丘间溪流,溪上桥立,桥旁树依,此处风光无尽。幼时甚爱着山野之景,常与祖父伛偻提携,漫步于群山叠翠之中...
爷爷是一个读书人,上过大学,满腹经纶。我的童年就是在爷爷家度过的。那时候的爷爷,坐在书房的一把油黄的旧藤椅上,就着渐冥的天色和牵牛篱笆的碎影,端着一本发黄的线装书,摇头晃脑,吟哦不休。“爷爷呀,你在做...
我看见浅浅的阳光里,你站在不远处,望着独自走向陌生的校园的我。你的眼睛微眯着,接着又含笑地张开了。行云流水间,万物映在眼底,而你那深情的凝望,烙在我心里,挥之不去。那年我刚步入初中的大门,跟你道别后,...
绿草茵茵,枝繁叶茂,隔着一扇门,隔着你和我的距离,那深情的凝望不改。每次远行时,不同于爸爸,妈妈始终是隔着扇门与我道别,便止步不前。但,我知道妈妈一直凝望着我的身影,知道车扬尘土驶向她看不见的地方。她...
春来风起,百花争鸣化旖旎,夏回离别,花丛中间听蝉鸣。——题记木棉花随着风儿飘起的时候,便化作无心的尘影,在微光间婆娑,这还是春寒料峭,但坐在教室外,清晨的朦胧仍挂着一层薄纱。她姓关,人如其名,的确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