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500字 450字 1200字 800字 700字 550字 1000字 650字 900字 600字 300字 400字 350字 250字 200字 150字 100字 50字
年级:
五年级 三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四年级 初三 一年级 初二 高三 高一 二年级
端午作文推荐
  • 龙舟在河上竞赛的日子,家里在地上比赛着立蛋,轰隆轰隆,鼓声不断,嘻嘻哈哈,笑声满堂,最美好的家庭时光,热闹非凡的端午!米饭在河里喂鱼的日子,小孩在家里大吃着粽子,扑通扑通,水花四溅,呼噜呼噜,大快朵颐,最美好的家庭时光,美味可口的粽子!雄黄在酒里避凶的日子,艾草在门上驱逐着邪灵,咕噜咕噜,白蛇现身,窸窸窣窣,恶灵快走,最美好的家庭时光,稀奇古怪的故事!素贞在塔里孤单的思念,我们在家里快乐的团聚,呜...

    作文《端午
共找到10篇关于

端午

的作文

端午

五年级|叙事|1000字

今年的六月六日是端午节,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外婆家度过了开心的一天。

记得小时候过端午节,总是外婆和妈妈包好了红豆棕子,烧熟后裹着白糖给我吃,每次吃到这红豆棕子,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啊呜啊呜”地吃下去,边吃还边在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包一回棕子。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今年端午节,我可以自己包棕子啦!吃完午饭,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包棕子,于是,外婆拿出了一袋糯米和棕叶。

我和外婆先一起把糯和棕叶洗干净,然后,外婆把糯米放到一个大盆里,往糯米里洒了一小勺盐。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洒盐,就问:“外婆,为什么要洒盐呀?”“洒了盐糯米就不粘牙了啦!”“那不会很咸吗?”“就一点点,没关系的啦!”“哦!”虽然我这样回答了,可我还是一知半解。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要开始了。外婆拿起一片棕叶,卷好,再往卷好的叶里放入糯米,再把棕叶折起来,包出棕子的形状,最后用绳子把棕子捆好,一个棕子就包好了。一卷,一放,一折,一捆,一个棕子只需四步就完成了。

只见外婆双手灵巧地包出一个个小棕子,包好的棕子小巧灵珑,看着外婆包棕子挺简单的,我就忍不住想要来试一试。我刚包出一个棕子的形状,还没捆好呢,米就漏出来了,只好重新包过。有时候,稍一用力,棕叶就破了,也只能重新换张叶子重新包过。看着外婆和妈妈包了一个又一个棕子,可我手头没有一个棕子“诞生”,甭提有多着急,只好请妈妈帮忙,总算包好了几个。最后,我自己单独包的棕子仅仅只有一个,哈哈,我是多么“强悍”呀!

锅里放好水,外婆把棕子倒进去,看着这小棕子“扑通扑通”跳下水,我的口水便不由自主地落下来,真是“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吃完粽子,我们便来到华东理工大学观看龙舟比赛。

华东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大河上,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一千米的水道上,队员们憋红了脸,咬紧了牙,拼命地划。龙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条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如布满硝烟一般。尾随在后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着,鼓手们也使出了吃奶的劲,使劲地敲,这锣声一声接着一声,清脆而有力。别的龙舟也不甘落后,一边划船,一边和着鼓声,“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冲,那口令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河面上热闹极了,口令声、锣鼓声、划桨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乐曲,乐曲里有着浓重的端午节的气氛。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

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汇师五年级:董芳吟

端午

六年级|记叙文|1000字

我是农村的孩子,我家就我一个,爸爸妈妈希望我将来有前途,就带我来到这个小城镇发展,学习。我不妄父母的重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赢得了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四好少年的美誉。这些是好,可现在学习越来越紧张,每逢佳节虽然都会放假,但总有做不完的作业,想回家看看奶奶都没有时间。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喜得直臣袁”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还好我们老师善解人意,作业布置得很少,花不了多少时间我就全都做完了。

星期六下午我们全家人出发了。

我的家乡青岩,位于贵州西部,那是一座古老的“古镇”风景优美,是个旅游的胜地,它还被评为贵州四大景点之一。真的美不胜收。不过呢,在大家面前,嘿嘿,我当然要美言它几句了。也很正常的嘛!

我们回到家的时候,已近黄昏,我有些筋疲力尽,实在疲惫不堪,刚到家,我就一屁股坐在爷爷生前给我弄的秋千上,摇啊摇,我笑了,还是像小时候那么天真,无邪。

第二天早上醒来,一看表,已经九点了,我赶紧穿好衣服下楼,奶奶和妈妈正包粽子呢,很明显,妈妈正跟奶奶学着呢,瞧她笨手笨脚那样(嘘,千万别告诉她我说她坏话,你可要替我守口如瓶啊)我妈可是这村子里最幸福的媳妇了,爷爷奶奶从来不让妈妈做什么活,哪怕是简单的家务活,她的任务就是好好带我,在他们眼里,我就是家里的宝贝。

我一时兴起,不过也是今天的愿望,我不用说你们知道吗?知者知不知者否,算了吧,我就别自做多情了,我的愿望是:今天一定要学会包粽子。怎么样还不错。

我先在旁边看了会儿,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奶奶,教教我教教我,我也要学嘛”“你去玩吧!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好好休息休息,放松放松,今天我给孙女放假,去吧!”“奶奶,我不,我不累,不需要休息,您教教我好吗!在下求您老人家开开恩呐!就满足我小小的虚荣心吧,”我接着说:“要不,您就是偏心,只教您媳妇,不教您孙女,哼,以后我就不理你了,”“好了好了,我教就是了,本来是想跟你放放假,好吧!既然你想学,我就教你”,奶奶一边把两片绿色的大叶子给我一边说,我笑了,还是像小时候那么天真,无邪。

“先这样……再这样……然后这样……”奶奶一边说一边教我,我很认真很努力去学,我把我包的和奶奶妈妈包的分开煮,我包了十一个,可是有六个都“露馅”了,我很失落,也很沮丧,一家人都在安慰我,奶奶说我包得不错,只是蝇子没栓紧……我猛然间想起一句话:“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候掉进低谷,或升上高崖,当你掉进低谷的时候,也许你会感到茫然失措,但你不要惊慌,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当你升上高崖的时候,你可以沾沾自喜,但不要得意忘形,看看周围,不然抬头望远方,胜利的人不只你一个……”这是我们班经历一次失败后,老师告诉我们的话,让我们不要灰心,勇敢的向前进。我想起了这句话,便不再难过了,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怎么越想越觉得我们老师像个哲学家似的,哈哈。

我现在只能回忆这些了,(我的记性不太好)那天我们吃完粽子后边去了古镇,我的收获还不小,买了不少东西,看看都是自己喜欢的,心里美滋滋的。我再一次笑了,还是像小时候那么天真,无邪。

六年级:杨芳娜

端午

初二|诗歌|50字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

六年级|叙事|800字

端午节要到了,我最喜欢的粽子马上就可以吃到了。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音雄黄酒,游百病,配香囊,备牲醴。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诗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人人皆知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我爱吃粽子所以我爱端午节。

永宁路实验学校六年级:***

端午

五年级|叙事|1000字

我是农村的孩子,我家就我一个,爸爸妈妈希望我将来有前途,就带我来到这个小城镇发展,学习。我不妄父母的重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赢得了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四好少年的美誉。这些是好,可现在学习越来越紧张,每逢佳节虽然都会放假,但总有做不完的作业,想回家看看奶奶都没有时间。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喜得直臣袁”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还好我们老师善解人意,作业布置得很少,花不了多少时间我就全都做完了。

星期六下午我们全家人出发了。

我的家乡青岩,位于贵州西部,那是一座古老的“古镇”风景优美,是个旅游的胜地,它还被评为贵州四大景点之一。真的美不胜收。不过呢,在大家面前,嘿嘿,我当然要美言它几句了。也很正常的嘛!

我们回到家的时候,已近黄昏,我有些筋疲力尽,实在疲惫不堪,刚到家,我就一屁股坐在爷爷生前给我弄的秋千上,摇啊摇,我笑了,还是像小时候那么天真,无邪。

第二天早上醒来,一看表,已经九点了,我赶紧穿好衣服下楼,奶奶和妈妈正包粽子呢,很明显,妈妈正跟奶奶学着呢,瞧她笨手笨脚那样(嘘,千万别告诉她我说她坏话,你可要替我守口如瓶啊)我妈可是这村子里最幸福的媳妇了,爷爷奶奶从来不让妈妈做什么活,哪怕是简单的家务活,她的任务就是好好带我,在他们眼里,我就是家里的宝贝。

我一时兴起,不过也是今天的愿望,我不用说你们知道吗?知者知不知者否,算了吧,我就别自做多情了,我的愿望是:今天一定要学会包粽子。怎么样还不错。

我先在旁边看了会儿,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奶奶,教教我教教我,我也要学嘛”“你去玩吧!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好好休息休息,放松放松,今天我给孙女放假,去吧!”“奶奶,我不,我不累,不需要休息,您教教我好吗!在下求您老人家开开恩呐!就满足我小小的虚荣心吧,”我接着说:“要不,您就是偏心,只教您媳妇,不教您孙女,哼,以后我就不理你了,”“好了好了,我教就是了,本来是想跟你放放假,好吧!既然你想学,我就教你”,奶奶一边把两片绿色的大叶子给我一边说,我笑了,还是像小时候那么天真,无邪。

“先这样……再这样……然后这样……”奶奶一边说一边教我,我很认真很努力去学,我把我包的和奶奶妈妈包的分开煮,我包了十一个,可是有六个都“露馅”了,我很失落,也很沮丧,一家人都在安慰我,奶奶说我包得不错,只是蝇子没栓紧……我猛然间想起一句话:“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候掉进低谷,或升上高崖,当你掉进低谷的时候,也许你会感到茫然失措,但你不要惊慌,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当你升上高崖的时候,你可以沾沾自喜,但不要得意忘形,看看周围,不然抬头望远方,胜利的人不只你一个……”这是我们班经历一次失败后,老师告诉我们的话,让我们不要灰心,勇敢的向前进。我想起了这句话,便不再难过了,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怎么越想越觉得我们老师像个哲学家似的,哈哈。

我现在只能回忆这些了,(我的记性不太好)那天我们吃完粽子后边去了古镇,我的收获还不小,买了不少东西,看看都是自己喜欢的,心里美滋滋的。我再一次笑了,还是像小时候那么天真,无邪。

……

贵州黔南龙里城关三小五年级:杨芳娜

端午

六年级|记叙文|500字

农历五月初五,是处处飘扬着美食香气,弥漫着火热气氛的日子。每家每户都不约而同地在门上挂上了碧绿的艾草、菖蒲,洒黄酒,驱蚊虫,以求端午平安。

天色明朗,大地升腾着燥热之气。兴奋的人们聚到江边,手持用艾草叶包成的香气扑鼻的粽子。有的是芝麻馅,而叉烧馅也是有的,都津津有味地吃着。有浅尝辄止,而后慢慢品味的,也有大口狼吞虎咽的总之,每个人脸上都全不无满足之意。

鼓吹擂响,江上早已千帆竞发。人们个个聚精会神,生怕是有错过了什么精彩的一幕。用楠木板精制而成的龙舟上,早已有十几个壮汉在上亟待着。只听得发令枪一声巨响,龙舟应声而出。也顾不得欣赏两岸屏风,人们全都将目光聚集在了那形如巨龙的龙舟上。水花四溅,巨龙腾飞,场面甚是壮观,令人啧啧称奇。冲线之时,全场高呼,场面之壮阔,气势之磅礴,是你说不出也想像不到的,已禁不住叹服了。

端午时节,还为的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国被攻破后,他可是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浓浓的亡国之恨,毅然投入了滔滔不绝的汨罗江中。“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句千古绝唱,屈原所作《离骚》之意,又怎能不让我们悲之泣之呢?

端午,现早已不是一个节日,一种习俗,祭拜屈原之际,或是藉由这来让文人墨客们挥毫的日子。其实啊,端午节的这种精神早已深入我们心中。就像那热热腾腾刚出来的粽子一样,那种扑鼻的香气,早早便沁入心田,萦绕在口耳之间,代代相承了。

六年级:刘佑祺

端午

初三|诗歌|50字

端午华夏食香粽,

纪念诗人屈原君。

柳上门眉风俗异,

艾蹬屋宇意义浓。

端午

初三|诗歌|50字

端午节里忆屈原,

手捧天问倍怀念。

九歌九章传千秋,

香草美人芳万年。

端午

初三|日记|800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种信仰,即:五月为“恶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端午

初三|诗歌|50字

甜甜粽子糯糯米,

青青艾叶香香气。

盘盘菜肴素素食,

年年端午念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