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在成都玩,不知天高地厚。姐姐说学习时就要好好学习,玩时就要玩得尽兴。多经典呵。有一种东西叫做怀念,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切地存在,隐藏在心里的那份情愫慢慢纠结,拉扯出细微的疼痛。我不知道该怎样来把生活一层层地解剖,就像Bow泣说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上公交车时,两颗硬币匡匡地掉进那个“大铁箱”。声音平凡而动听。还有公交卡“滴”的声音。站在车上拉着扶手,随着车的摇摇晃晃,过勒一站又一站。城...
作文《怀念》
这几天在成都玩,不知天高地厚。姐姐说学习时就要好好学习,玩时就要玩得尽兴。多经典呵。有一种东西叫做怀念,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切地存在,隐藏在心里的那份情愫慢慢纠结,拉扯出细微的疼痛。我不知道该怎样来把生活一层层地解剖,就像Bow泣说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上公交车时,两颗硬币匡匡地掉进那个“大铁箱”。声音平凡而动听。还有公交卡“滴”的声音。站在车上拉着扶手,随着车的摇摇晃晃,过勒一站又一站。城...
从05年澳网击败费德勒后,萨芬不再是那个自信的萨芬。连他自己都说,自己开始走了下坡路。
罗兰?加洛斯,萨芬曾经辉煌,98年,萨芬黄金赛季。即便惜败阿加西,也有公认的能力。
今年,对萨芬来说,是两手空空无所收获的赛季。赛场几乎看不到他的霸气。没有曾经的咆哮和怒吼,只有输球时的遗憾和无奈以及自嘲。甚至失去了他一直有的相信。难道真的只能说怀念而非期待了吗?
他才27岁,阿加西拿到大满冠也29岁了,他还有机会。看见他在输掉比赛时,甩掉球拍,倒地不起。沮丧,悲伤写满他的脸,他表现出他这个年龄不该有的。颠峰时,有人赞美,而低谷时,即便面对批评,又怎么连自信都散失掉了呢?
比赛的输赢固然重要,职业球手的精神却是永远不能失去的,我喜欢的是那个霸气的萨芬,不希望比赛的失利阻碍他正常的发挥。
伤病和失利都不应该阻挠一个伟大的职业球手追逐梦想的奋斗。
――还没爆发的核弹头
这个赛季,Sheva突然沉默,倍受外界争议。压力下,更衣室里又传出与穆里尼奥决裂的传闻,甚至要被送回AC米兰。即使舍瓦表示不会离开切尔西,如果下赛系的表现仍是如此,那可真的难说。(以穆里尼奥的脾气)
Sheva,AC米兰的7号。当知道Sheva被交易到切尔西时,我突然很难过。那时候我不喜欢切尔西,即使他和巴拉克都以高价到了斯坦福桥,俊郎的外貌,高大的身材,精准的射门。堪称完美。
那么多人怀疑,他是水货。也有人为他辩解,他不过没有适应伦敦的天气和蓝军的打法。我趋于后者。一个赛季就下定论,未免太肤浅。一个赛季看不出Sheva的水平,也证明不了Sheva的价值。
今年欧冠时,Sheva也靠以己之力挽救过切尔西,虽然没夺冠,至少证明Sheva没有“死亡“。即便说一时的爆发说明不了什么,但还有可以期待的,就够了。也许Sheva的作为与他的高薪不符,难道真的不给Sheva机会?
无论在基辅还是米兰,Sheva不是一直很出色吗?一个人总会遭遇挫折,外界的质疑和批判不过是别人的言论,自己的信心和精神是绝对不能失去的。那么多的球迷不都在期盼Sheva状态的回归和爆发吗?
每个人都会遇到低谷,只要走出低谷,一切都会改变。我相信,伟大的人是不在乎一时间的低谷,会勇敢地站出来面对的。祝你好运,Sheva!
――一个世纪的背影
也许我不真正的尤文迷也不是AC迷,我却喜欢着意大利。这个国家带来了佐夫这样40岁还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杯的伟人,也带来了巴乔这样的时代巨星。
如果说足球是最具艺术气质的竞技体育项目,那么巴乔就是把足球的艺术演绎得最出色的球员。他是优雅,技术与力量的结合,是几乎完美的。我不是很懂巴乔,但一个世纪,能有谁把足球诠释得如此动人?
没有人忘记,94年世界杯,巴乔罚失点球,瞬间的悲和喜,罚球线上一个世纪的背影凝固在那,伫立在那。虽然意大利因此错失登顶的机会,巴乔也陷如事业的低谷。但巴乔的忧郁背影却让人们一下子记下了他。我没有真实地看到那一幕,大概也只从过去看到了,理解到了。除了那一幕,人们也不会忘记,巴乔90年高价进入尤文,从此开始自己的黄金时代,从此足坛又多了一个伟人。
巴乔已经退役二年了,他在绿茵场身影却印在球迷的脑海中,永远历历在目。法国足球有了齐祖才夺目,意大利足球也因巴乔变得更令人铭记和怀念。
一个世纪的背影,没有人会忘却,也没人会不去怀念。
阴霾的时间久了,日子也会发霉。我习惯把日子放在水中一遍遍浸泡,搓洗,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日子便慢慢缩水,裂变,既而开始发芽,生长出一些怀念。
1
还记得故乡拉犁的那头老黄牛吗?农忙时节,总会不断演绎着一副相同的画面:在那一汪稻田里,老黄牛迈着蹒跚的步子,尾巴左右拍打着自己的身子,赶牛人挥着鞭,似在催赶着,但鞭子总是轻轻地落下来。曾经的我伫立于田间小路,陶醉于这幅画,竟感动的落下泪来
老牛就这样循着重复的轨迹走完了一生,但生命仍会继续,他将犁卸在当年的小牛身上,如释重负又略带忧郁。
我曾仔细的端详过这样一头老牛,脸上刻着岁月的沧桑,沉重的喘着气。我忽然想起父亲来,父亲手中驱赶苦难日子的长鞭,不就像老黄牛在夕阳中抽打蚊虻的短尾巴,总是够不到边儿摸不着沿儿,总是抽打在自己的伤口上。
也许没人记得那头老黄牛了吧,毕竟城市的霓虹更美。
2
炊烟袅袅。
定会有人羡嫉炊烟那曼妙的身姿。暮色降临,炊烟便身着白纱,奉献一切绝伦的舞蹈:风弹奏着树叶,树摇动枝叶为炊烟伴舞,炊烟便在风的协鸣曲中摇曳,绽放……我爱上了炊烟,爱上了缔造他的村落。
我曾固执地认为,草和云是一对情侣,草借着燃烧化做炊烟上升,上升,只为赶赴他和云朵的密约。每当炊烟升起,我便会驻足聆听他们的私语,直到炊烟消散,而这时母亲总习惯性地站到门前,于是田中劳作的父亲便心有灵犀般向家走来……就这样,我用童年见证了两个世界中不必言明的深情。
而这一切很快就过去了,高楼大厦里我再听不到当年的私语……
高楼变得更高,大厦变得更大,但一种莫名的失落却涌上心头,我想我怀念的不仅仅是那头老黄牛和炊烟了,我又如何寻找那些遗失的美好?
梦中,炊烟还在飘着,小黄牛正驼着犁掀翻我记忆的泥块……
我们总是期盼未来的世界有多美妙,我们总是幻想未来的生活有多绚丽,然而,生活从来不是在空想中存在,或许只有历史上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怀念过去,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际,我们且听风吟。
关于这个世界最早的一瞥,所谓一切事物的滥觞,有时我会竭尽所能地回想,当那些无限的须臾小事,幻化成镜头,逦迤地出现于脑海,那时光隧道便延续了我对过往的回访。
曾经,睁开双眼面对这个全新的世界,是怎样惊喜的心情,只能用哭声作为见面礼?阳光倾泻下来,露出淡淡的微笑,软软的小手抚过温柔的晚霞,在指间着最初的感动。那时,没有受伤的疼痛,没有背弃的悲哀,亦没有华丽的梦想。空气中迷漫着甜蜜的气息,就像巧克力熔化般丝滑。
曾经,懵懂地认知一切新鲜的事物。白的云,蓝的天,以为太阳东升西落是它的职责所在。喜欢把心情写在脸上,被他人一语道破却急着否认;珍惜自己喜欢的一切,哪怕一元钱一支的彩色水笔……那是些朦胧的岁月,记忆被时光轻轻触碰便碎了一地,只留下支离破碎的短暂画面。
曾经,用45°角仰望天空,看见遥远的地平线,弯成好看而优美的弧度。才发现白驹过隙,时光真的在指缝间飞快地溜走,伸手去挽留不过是下一秒浪费。看窗外新雨淅沥,落在地面的雨水、蒸发、然后凝结,如此循环往复,最后唯美。
曾经,潇洒地看待所有,灼热的眼神,炙热的呼吸,在耀眼的星光下辗转成盛开的蓝色妖姬,妩媚而艳丽,如同闪亮的水晶,折射光芒,就连泪水都得去埋葬。那样的日子,只剩下一抹色彩斑斓的空气,在时光的隧道里缓缓飘荡。
曾经,高傲地俯视一切,连微笑都充满距离。总觉得世界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无限长为半径,圆滑无比的大圈圈,庸俗的人们,高贵的自己。没有同情,没有怜悯,只去走属于自己的羊肠小道。哪里懂得,小道旁的那片花海,波涛汹涌,暗藏玄机。
“指尖/在悄然分离/修长的手指/留不住一个转身的距离/指甲上的花/娇艳无比/却在不知名的角落凋零/”有些人,有些事,难舍难料,在冥冥之中,转身,错过。有缘无份,是任谁也改变不了的结局,如同手握沙砾,到最后还是要散失开去。人身渺小,光阴浩淼,得与失之间,知与不知之间,谁比谁婉转,谁比谁幸福?越来越虚伪,骄傲,却不肯承认,而微笑下的鄙视,谁又能看得见……
突然锋利的回忆,突然模糊的眼睛,一恍神,一转身,怀念过去。
今天无意识看到自己的微博,不小心看到您的相片,看到您那慈祥的眼神,顷刻间,您在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仿佛像一束光印入我的脑海,我的思绪开始蔓延。
您,您,您真的已经离开我快一年了吗?你真的离开我了吗?可我还是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无法释怀,也许我会坚强对自己说爷爷年纪大了总有一天会走的,然后去平定自己内心的忧伤,但是即便这样,我还是希望爷爷能多呆在我身边几年,多几年给我打电话,问候我的生日,我还记得您走的那个下午之前的一个星期刚好是我的生日,当时您还在电话里还跟我说:“我的小孙女要生日快乐,要好好学习哦,寒假可要回来看看我这老头……”这一幕幕似乎像放电影一样清晰地在我脑海里放映着,想想现在我还能怎样留住爷爷呢?告诉我了!爷爷您是不是知道自己要走了,所以才等到我过完生日才对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了。刚刚听到您走的消息,我真的不敢相信,因为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自己亲密的亲人去世的消息,也许是自己眼泪太不值钱了,我一路上是流着眼泪回家---深深感觉到车程是如此的漫长!
直到现在我依然想如果您现在依然在的话,您可以教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种种困难,如何去努力学习,还可以谈谈以前您与奶奶一起生活过的苦日子,最重要的奶奶也不会孤单,也不会寂寞!此时此刻我想问爷爷:您在天堂能听到我在想您吗?您能听得到吗?我知道您能听到,我也知道您也会保佑奶奶及我们家人,因为您总是把别人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放在最后,想到这里有一种咸咸的味道,如果您能多几年或者几十年甚至更久,等到我有足够的经济的能力照顾您和奶奶的时候您再走可以吗?!可是事实是残酷的,我知道您回不来了!爷爷您在天国那边也一定好好的照顾自己,至于家里的一切有我,我也已经长大了,我会照顾好整个家人们!
怀念您,怀念您的好,也怀念您的的人品,您很严肃,很严格,很节俭,很有原则!我现在很想很想听听您那熟悉的声音,我懂爷爷年纪大了总有一天会走,但是不是那个时候……请原谅我在他面前永远还是孩子!也许生活就是如此,有些人留给我们是永远!此时我听着窗外呼呼的风声…又是一个异常寒冷秋天的晚上。
那天,学校来了一批人作研讨会,他们是研究方志敏同志的。其中的一位就是烈士的女儿方梅奶奶。她年时已高,说有72岁了,可仍然精神抖擞,在麦克风前大声演说着她自己过去的一段历程,热情四逸,赢得了阵阵掌声。而我在此时沉默。
我怀念起过去,怀念起我的奶奶。曾经她也是那么健壮,那么爽朗;曾经她的微笑是那么灿烂,像朵花在我心里绽放;曾经她朴素的言语胜过我听到的动听的歌曲,她轻轻的抚摸减轻了我跌倒后的疼痛。我的奶奶,她虽不是什么伟人,但对于我来说,她比谁都伟大,不,这根本不能将她与别的人比较。
小时候奶奶总就着我,总给我许多温暖。每次我闯祸后,她都在父亲面前给我解围说,小孩子谁不会犯错,你小时候不也是常要我管你吗?奶奶接着叫我连忙向父亲认错,我只好乖乖照做,无奈父亲没办法只好放手中的鞭子。那个时候家还不富裕,偶尔过节家里会买回糖果,奶奶一块也舍不得吃,留下给我,还骗我说老人吃了会掉牙齿的。可我当时信以为真。奶奶还会做麦芽糖,每次我哭她便哄我说,好,不哭了,明天我给你做麦芽糖吃。其实奶奶一年最多也是做四五次麦芽糖,毕竟她人老了,虽说做它不是什么重活,但也要费神呀。当然奶奶哄我的话没多少次是真的,可我听后真不哭了,想着明天可以吃上奶奶做的麦芽糖,到了第二天我会忘得很干净。因为我不哭后会玩得很疯。到现在我还能回味出奶奶做的麦芽糖的味道,甜甜的带点酸放到嘴里挺柔韧的,含着便慢慢融化。这种味道我绝不会忘记更不会与糖果混淆,因为那是一种质朴的味道,农民身上特有的。所以我的奶奶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除了会干农活和做麦芽糖,其它的东西都不内行,连字也不多认得几个。
我进城里读书后,每次回到家里,奶奶都会亲自下橱弄个我最爱吃的清蒸鱼。一次我无意中提到春节时的糍粑,竟在第二天吃到。我知道这都是奶奶张罗的,而奶奶说,我也很久没吃过糍粑了,今儿就吃一回。奶奶把我平时不经意的一言一语都放心上,像我在课上认真地记住老师的话,可我课后便大量遗忘,奶奶却时时刻刻掂记着。
我最痛恨自己的是上次放暑假有空不呆在家里陪奶奶,去了珠海找父亲,沉迷那里虚幻般的繁华。我明白只要我伴在奶奶身旁,奶奶心里就会乐的,即使我什么都不干。或许每个人成长的历程中会遇上逆流和犯些错误。而我的成长就是一直不懂得珍惜,那些漏失使我一辈子都懊悔。
母亲在家里打来的那个电话十万火急,说奶奶突然快不行了,叫我和父亲赶快回家。第二天早晨,我和父亲赶回到家。我看到的那一幕,我终生难忘。一具冷冷的尸体,僵硬的面容,万分安详。母亲说是昨夜不知不觉去的。我该感谢上天没有给一垂死的人丝毫折磨与苦楚,但究竟这是场悲剧还是喜剧?
这后我在家里呆过一段阴暗的日子。后来母亲说,奶奶在临去前曾最盼望见到我,想看看我吃麦芽糖样子。每当我想起这话就泪流不止。
从前我总听奶奶说她一生中最开心的两件事,一是亲历了新中国的成立,二是住上了洋房(楼房)。因为在奶奶年轻的那个时代洋房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如今大多人都住上了,是多么的幸福。以前我一直惊讶我的奶奶怎如此容易满足找到快乐,现在回想起真对不起她,在最后一刻还掂记着我。或者在我未出现之前奶奶真的过得很愉快,无忧无虑,嘴里经常含着糖果……
方梅奶奶继续说着烈士方志敏,继续着他的《可爱的中国》。我仔细听着,发觉原来身边一直有许许多多的伟人。如果我可以付出,他们便得以无憾与安息,那么我愿意……
又是春天了,窗外阳光明媚,岳麓山上春暖花开,一派生机盎然,可这个时候,我却开始怀念故乡的春天了。
我的故乡就在湖南,一个小小的山村,可在长沙呆了几年了,才发现原来还是故乡的春天美。因为只有在故乡,我才能更深切地感到:春天来了!而在长沙,只有爬到岳麓山上,才知道原来春天的脚步早已踏响。
最怀念故乡的春天。在火炉边蹲了一个冬季,突然有一天,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发现明媚的阳光暖暖地照着你的脸,小鸟儿在后山上欢快的叫唤着:起床了,起床了。睡意顿醒,一骨碌爬了起来,也不感觉冷了,跑到了外头,只见鲜红的太阳挂在屋前的山头上,放眼望去,整个村庄都绿起来了,干涸了一个冬季的水田如今已注满了水,鸭子在水里嘎嘎地叫着。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向你证明春天确实来了!
“伢子,进来吃饭了,吃完饭去放牛啊。”我在外头留连春天的清新,妈妈却在屋里头叮叮当当地弄好了饭菜,一声叫唤,全家聚到一起。才发现桌上已不在老是那几个菜了。几个青菜绿油油地摆在桌上,像是在对你说:不要怀疑了,我们是春季的菜。阳光照射了进来,照到了每个人的心里,暖融融的,火炉子可以盖起来了,冬天已带着它的寒冷躲了起来。
吃完饭,牵着牛儿走进了田垄里。把牛绳往它角上一套就没事了。不一会,邻居家的伢子也赶着牛出来了,牛儿欢快的聚到了一起,相互擦起了脖子问好。只有到了春天,它们才能这样常相聚。田里到处都是嫩草。牛儿可欢了,吃了一个冬季的干草,突然换了口味,只见它们不时地抬起头来,像是在说:好吃,好吃。而我们这些伢子,则脱了鞋袜,试探着把脚丫子点一下水。有点冷,不禁会打个寒战,可一闭眼,把脚往下一踩,在水里跑几趟就暖和起来了。在鞋袜里憋了一个冬季的脚丫子,突然又回归到了山水里了,别说有多惬意了。
牛儿都吃饱了,聚到了一起,开始比画起力气来了。低着头,把锋利的角对着对方。而那些角朝里弯着的,只好到一边去观赛了。我们欢叫着,为自家的牛喝彩。可大人们却急了,牛撞伤了,这个春季的农耕怎么办?于是只好拿着铝盆跑了过来,一阵猛敲,牛儿只好都散开了,不过却疑惑地睁大眼睛,像是在说:真是的,我们又不动真格的,憋了一个冬天也不让我们显示一下自己的雄风。
牛儿们有的又吃起了草,有的则躺在水里晒起了太阳,而我们这些伢子们,有的玩起了扑克,有的看起了书,也有的靠在草皮上,仰望着天上的白云,开始了无穷无尽的幻想。
春天,是我们伢子们满山跑的季节。我们钻进荆棘里,寻着小笋儿,一个上午就可以拔一小捆,回到家,一根一根地剥开,餐桌上就会多一道菜;或是做一个铁钩钩,捆在一根长竹竿的一端,带着几个小家伙,拿去钩鲜红的椿叶,你用钩子钩,他们在下面拣,拿回家,洗了,炒蛋吃,这可是春天的一道好菜啊。
关于春天的回忆太多。现在长大了,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感觉春天似乎来了,可又没有靠近,再也没有儿时那样的乐趣了。所以,我常常在城市的春天里,怀念故乡的春天!
我觉得自己必须这么说。因为我们两个,给予了彼此都很不错的一些东西。而且这个过程又是如此明确:他给了我那么多得以怀念的过去,而我,为他写了文字,又听他倾诉。
我们两个男生。
曾经互相将对方描摩成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有鲜明的轮廓。会说话。会写文字。听歌的时候会斜起头来。走路的步伐那么快,有时候落掉了对方。
总的来说,我们谁也不会觉得对方有什么难以启齿的羞处。
有些时候我们一起趴在教室后面冰凉的铁板桌上。
我听我的歌,他看他的书。
我们相视一笑。
于是我们就开始明白了。其实我们真的是一样的人。
2007年的冬天,天还那么冷,我在飘起小雪的路上为他唱歌。我们都围着白色的耐克羊毛围巾,穿一样的山寨李宁运动鞋。他披着风衣。我裹起很厚的雨绒服。
我知道我们都很难受。
但是事实上,这又是不必要的。
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所谓的离去,
我们都明白。就象是如果两个人认识太久的话,总会疲惫,很心悴。就得分开。
即使我们那么相爱。那么深信不疑的陪对方做一些自以为是对的事。一起吃饭。睡觉。学习。生活。
你会明白的。他舒展开眉毛,用手解下他的羊毛围巾,搭在我的肩上,然后沉默了好久,又继续说,有一天,我们会互相深切地怀念彼此的。
至于这句话,他说的没头没尾。我既不清楚自己到底会明白什么,又难以相信我们会互相怀念。
但我又没有理由不相信这句话。真实来说,这句话当时是从我嘴里吐出来的。但动作是他的。
可是谁又关心这些呢?
我们就要分开了。可能许久也不再相见,又或许是一辈子。
然而现在。距离2007年的那个冬天已经过去了快2年。
突然多么希望在我闭上眼有睁开的时候,
我的白卡,你又回到我的面前。
如果有一天,你会因为我的怀念而而愈加变得真实的话;
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在你身边唱起歌的话;
你真的会想起我吗?
那些我们一直念念不忘的,失去了的,那些。
我一直都在反复想起。又矛盾的想从脑海中将他们彻底剔除掉。
只是,自己一个人办不到的。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焦。
两年的时光究竟会然多少故事多少人开始变的模糊了。
我们各自站在世界尽头的两端。看见我们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
终于。
一切都是一去杳然。
我们谁也无法将他们捕获。
(这是我献给你的,白卡。)
银床淅沥青梧老,
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
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
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
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竹篮曾经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相伴相随,形影不离,如今却与我们相去甚远,因此我时常想起她。
在我的记忆里,八十年代以前的时光里,乡镇的集市是竹篮的世界,卖菜的用竹篮装着各种瓜果蔬菜、秧苗种子在街道的两侧排成行列成队,或静候或招徕买主。买菜的或手里提着或臂弯里拗着的竹篮在竹篮的夹道里流动。这些竹篮大多是小方篮,篮底正方形,竹片辫曲成襻,被称为上镇小篮,比较小巧,不乏编制细致的精品。人们把卖的买的甜酸苦辣,腥臊馊臭统统装盛在这种篮子里。集市上也有比较专业的篮子,比如矮塌篮,六十公分见方的篮底,二十公分样子的篮帮,敞口的,用四根绳子系在四角,搭在扁担两头挑的那种篮子,是专门用来卖瓜果或秧苗的。乡村的小路上,市镇的巷子里不少行人也带篮子,步行的拗在臂弯里,推车的挂在车把上,骑车的套在龙头上。还有田畔垄头常见的篮子是农民下田时装盛种子秧苗什么的,回去时顺便带羊草的。一般城镇乡村的家庭都备有几只篮子,大大小小,精致粗糙的,各有各用:香篮、饭篮、上镇篮、洗菜篮、羊草篮、破布头篮……在乡村几乎没有一家没有竹篮的,即使吃千家饭的叫花子也有一只与讨饭棒结伴的讨饭篮。
竹篮就这样,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处处追随于人,时时服务于人,岂能叫人不相思念。
如今,竹篮纷纷引退了,下岗了,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形形色色的塑料袋子接班顶替了竹篮的位子,不仅如此,还大大拓展了竹篮原先的阵线,扩大了竹篮早先的装盛范围。有句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是说竹篮是不可以盛水的,而塑料袋子却能装豆浆,装水酒,装其它许多饮料。现在,凡是和装盛相关的业务差不多都由塑料袋子包揽了,小至一只镙丝,几片榨菜,大到整台机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几乎都是塑料袋子的天下。塑料袋的确轻便结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的方便,外出购物的人们一身轻松,不需要考虑装盛的用具,商店菜场都有免费的塑料袋。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和无奈,使用之后的废袋造成的环境污染是触目惊心的,没有完善的回收渠道,没有理想的处置办法,因为它们大都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产生的,集中焚烧吧,烟尘要污染空气,残渣会污染土壤、水体。100多年前的奥地利人马克斯q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实在是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每每看到这些,就不由得想起竹篮,竹篮实在用旧了,坏了,不能用了,投诸灶膛,便轰轰烈烈地了结了一生,还能催一顿饭镬,留一撮有机肥料,决无遗害。
竹篮离开世界的壮烈一刻,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刻骨铭心。
竹篮作为装盛东西的用具,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是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但是竹篮广泛使用的历史也许不很长久。如果人们细心留意一下反映明清时代社会生活的图画、影视中很少见到篮子的身影,就可以推断出这一点。竹篮能被塑料袋子替代,那么造成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塑料袋子也必将在科技革命的浪潮里烟飞灰灭,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大声疾呼“绿色世界”的时候,怀念具有绿色本质的竹篮愈加强烈,怀念她追随于人,服务于人的鼎盛年代,怀念她包容酸甜苦辣的短暂一生,怀念她离开尘世时的悲壮一刻,怀念她还因为盼望“新一代的竹篮”早日问世。
我从来不听粤语的歌,因为听不懂。前些日子朋友推荐一首陈奕迅的《好久不见》让我听,我却只搜索到了粤语版的《不如不见》。仍然听不懂,只觉得淡淡的旋律像一根细细的绳子,渐渐勒紧了我的心。于是看歌词,仔细体会那个忧伤的故事。
忧伤也只是淡淡的,或许只是相见后的失落,“越渴望见面然后发现,中间隔着那十年,我想见的笑脸只有怀念,不懂怎去再聊天……”常常会有人对我说,他(她)在心里是多么的爱着一个人,只是无法在一起,又或者那是他(她)心里永远的爱人,为她(他)再无法爱别人云云,我心里其实清楚,他那所谓的爱人,不过是自己的一个想象,然后寄托在某一个无法企及的人身上,不敢给他点破这个幻觉,或许有希望比没希望的好,怕只怕梦想成了现实,就只剩了失望。如叶公好龙一样,希望的爱人只存在梦中,而不要走进生活里。
执着的人常常不是忠于爱情,而是忠于自己的想象。他无法自拔的不是那段感人至深的爱情,而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一个不太熟的朋友给我讲他的悲情故事,说他为一段爱情从大连来到成都,但是女朋友却变心了。但到现在他还是爱着她,每年她的生日他都会赶回成都为她过,因为承诺过她的每个生日都要陪她。我几乎都要被这个痴情的男人垂泪了,但了解他女朋友后才知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并不幸福,他脾气暴躁,生气的时候会打她,她忍受不了才离开的。但后来决绝成了纠缠,他像一个影子一样跟踪她,或者抱一束花整夜的守在她家楼下,或者以死相逼要求见面。
她无数次的换电话号码、换住址都无法摆脱他,他的痴情成了她的噩梦,他执意的履行着自己的承诺,像一个走火入魔的武士,只是奋力舞剑,不管有没有人赞赏,有没有人喝彩……
还有个朋友,与女友分手几年后都不肯再谈恋爱,整日守着那些旧物,思念、回忆,写下许许多多的文章,全是纪念曾经的爱情,终于等得了女友的回头,他却退缩了,几年来坚持的信念一下失落了,他变得比以前更颓废,这次是速战速决,不到一个月就再次分手,他只是遗憾,曾经如女神般完美的女友,现在也不过是这样平常一个女子。我想,人本身就是平常的,不平常的只是自己的心,那个女子只错在她并没有读懂他的心情。
“寻得尘封小店,回不到相恋那天,灵气大概早被污染,谁为生活不变?”物是人非是古今皆有的遗憾,不去责怪变不变的问题,如同我曾说:“幸福只是上帝垂于我们眼前的玩具,他会不断拉动绳索调整距离,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只能接近,而无法达到。”或者说理想只是鱼饵,接近是诱惑,达到便是毁灭。于是相见不如怀念,留着心里一个梦,让明天还有希望……
喜欢听奶茶的歌,干净的声音轻轻吟唱,演绎一个有一个的故事。听她的歌的时候,我什么也不做,只是听只是想。记得有一回我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穿白色棉衬衣,蓝色白褶裙的女孩。其时满天都是栀子花瓣,飘落到女孩的蓝色裙子上,女孩轻轻地笑着,眼闪烁着泪光。一切都好安静,只有奶茶在唱:“后来我总算明白到如何去爱,可是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抬起头,飞鸟轻快地从天空中掠过。我哭了很久,心中不可避免地惆怅充满,却回荡着淡淡的甜蜜。
屋子外面的阳光正好,透过大大的窗子洒得到处都是。我坐在地上,清理东西,到处都洒落着书、纸片、封、画、礼物,说实话,整理东西真是一件美好的事,用手轻轻拭去上面的灰尘,就像触摸以前的心情,感受以前的激情。尘封的,是回忆,是已冷却了的热情,还有梦想。所以总会越理越乱的。
从凌乱的物品抽出一本相册。打开一看,竟是些泛黄的照片。爸爸和妈妈的。瘦瘦的爸爸站在油菜花从中,傻傻地笑,风起了,油菜轻轻摇,爸爸的单衣在风中摆动。妈妈拿着鲜花在田埂上,两个小辫,满脸的青春烂漫,和手中的花一样。用手摩挲这些照片,粗糙的相片,细致地记下了那段业已发黄的岁月。这才意识到,爸爸妈妈也和我一样年轻过,有过和我一样的花样年华,也曾经有满心的抱负,还有阳光中的肥皂泡一样易破碎的梦想;也曾经有过如火的青春热情,如诗的浪漫情怀,却都逝去了,被时间消磨被风雨摧残,被如今的沉稳如今的皱纹还有白发取代。我在想爸爸妈妈看到这些相片是什么样的感受?是饱经沧桑终得安定后的叹息?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何曾相识燕归来”的感伤呢?或者两者都有吧?是怎样的悲哀,又是怎样的幸福!
妈妈房间里有好多好多的衣服,布的棉的,淡色的,鲜艳的,纯色的,杂色的,以前或现在的,什么样的都有,整整齐齐地躺在衣橱里,箱子里。有时候就会想啊,若有一天把它们都搬出来,然后找个很大的草场,把它们都挂在竹竿上,在太阳底下,然后人在里面穿行。我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吧,再竹竿和竹竿间走过,两面都是质感细腻的墙,就像走在岁月的通道里。而衣裳抖落的灰尘呢,就在黄色的太阳下飞舞着。我设想,一位年轻的女子走在这“阵子”里头,在里面穿行,走上一圈,出来的时候就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只是脸上带着一抹笑,眼睛也会嚼着几点泪花。
岁月让我们改变,改变让我们怀念。好朋友在同学录上写着:“逝去了,将成为最亲切的怀念。”怀念的,是已逝去的,是不想逝去的。歌里的女孩儿,失去了爱的人,和他在一起的点滴变成了怀念;照片里的爸妈,失去了青春的感动和激情,那些曾拥有的日子也变成了怀念;我呢,失去了那么那么多的时间,时间的内容也变成了我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