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乐趣在于苦中作乐。
——题记
昏暗的路灯,瑟瑟的凉风,尖厉的虫嘶声,空洞的脚步声。不要怀疑这是哪部鬼片,这正是我现在的处境。每天晚上放学,我都要走过这样一条路。
由于我家比较偏僻,且与同学不同路,所以我每天晚上都要伴着鬼片似的场景心惊胆颤地一路小跑回家。每次走过这条路,什么贞子啊鬼魂啊仿佛都披着白衣服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而同学们两两成双,有说有笑地走向另一条“光明大道”,我愈发感到孤独寂寞。
“砰!”又一天晚上,我回到了家,用力地把一切恐怖关在门外,靠在门边长长舒了一口气。
“回来啦?”妈妈一如既往笑吟吟的问候。
我看了过去,只见妈妈舒服地靠在软绵绵的沙发上,看着电视慢悠悠地品着茶。茶腾起温暖的水雾,熏得妈妈的脸微红,一派暖和舒服的样子。我惊心未定,不禁有些埋怨道:“您怎么不去接我,这一路过来怪恐怖的……”
没想到妈妈一反温和的态度,坚定而严肃地说:“不行。”
妈妈的话简练而坚决,似乎连解释都不想多说一句。我心里想着您待得舒服,自然不想出去。我越想越气,欲哭无泪,但最终只能跺跺脚,恼怒地回房去。
难道我真的只能靠母亲才能打压恐惧?我坐在房间里自己问自己,难道我真的承受不住孤独的重量?不,不是这样的,我要证明给母亲看,证明给自己看。
于是我开始了战胜恐惧和寂寞的路程。
“奋战”第一天,依然觉得恐惧,但在心里告诉自己“其实没什么”。
第二天,走路时想起了在学校一件愉快的事情,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歌,感觉到了一丝温暖,原来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孤独。
第三天,第四天……
渐渐地,我学会了在黑暗中触摸白天的温暖,在恐惧中寻找支撑自己的勇气,在苦中制造能令人舒心一笑的乐趣。于是昏暗的灯光变得柔和温暖,而凉风不再“瑟瑟”,令人凉快醒脑。至于尖厉的虫嘶声,空洞的脚步声,哪里尖厉,哪里空洞?分明是首清脆的夜的交响曲。在这曾令我恐惧孤独的地方,我找到了乐趣。
一次偶然间,我回到家在准备踏入家门时不经意间仰起头,看见了二楼窗户上,那从窗帘缝隙里探出的妈妈的脸,正深情地凝望着我。我从那张脸上读出了担忧,读出了母爱。原来那张脸,从我放学就在那等着我,等我回家。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当晚,我收到了一张纸条:“孩子,并不是母亲狠心,只是人生的路很长,只有耐得住一切恐惧和孤单,才能处处有乐趣。”——这正是我明白的。
人生中有没有乐趣取决于自己,如果一味执着于苦,就不会有乐;但如果学会苦中作乐,乐趣自然不请就来。
下一篇:这里也有乐趣
匆匆忙忙的生活,让我对周围的一切的感知都变得渐渐麻木。生活平淡如水,泛不起一丝波澜。又是普通的一天,照常起床,照常上学,照常放学,照常回家。进入小区,我从自行车上下来,放慢了走路的节奏,渐渐的,我闻到...
“数学卷两张,物理卷两张…….”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作业,我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想象着有一个被各种试卷“充实”着的周末。进入中考备战阶段,似乎只有大量的练习,才能快速使我们的成绩提高。夕阳西下,我驮着...
有人说学习像大海中的灯塔,照亮前进的方向;有人说学习就像人生路上的荆棘,遍体鳞伤后才能挨到终点;有人说学习如沙漠中的绿洲,给干渴的人生的希望。但我说:你们错了,学习不是导航,不是困难,更不是求生的机遇...
太阳已经落下,月亮已缓缓升起,暗黑的天空上有着几颗微微闪耀的星星,可此刻却是那么刺眼。窗前的我,一边在想这题该怎么做,一边在心中暗暗想这老师怎么布置这么多作业啊!真是烦人。我其实是个很矛盾的人,爱学但...
我家不远处,有一个小公园。公园里虽无高山瀑布,但也有假山亭榭,小桥流水。闲暇之际,我总不忘来到小公园,兴尽而归,忘却心中烦恼,自在无碍。这不,刚和老妈顶上了嘴,心里一肚子的火只恨无处发泄。于是,我来到...
“山”由三个简单的笔画组成,有地面由土石构成的高起部分的意思,它是一个普通不过的字眼,如吃饭睡觉一样平常。起先,我也认为如此,直到看见了真正的大山,才扭转了我的看法,深刻领悟到“山”的含义。它神秘而美...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自己不同的乐趣,有的爱画画,有的爱看书,我也有自己的乐趣,那就是——收集小石头。我最喜欢各种各样的石头,比如又圆又光滑的鹅卵石,又白又透亮的石英石,有扁扁平平的普通石头,也有奇形怪状的...
自从进了初中,增加了一门有一定难度的学科—社会,我总是不明白古人的生活方式与我们有关吗?历史都过去了,为什么现代人却要牢记这些呢?哎—真是想不通,时常抱怨着古人啊古人,你们为什么要留下古文信息来“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