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不敢否认,我天生就有一种破坏的欲望,并喜欢回味每一次破坏东西之后又去修理它的乐趣。
小时候,家中有一块常常挂在窗旁的怀表,那是爷爷买的,我没事干的时候就望着它,看着那几根针转着圈儿,听着那“嘀嘀嗒嗒”的声音,歪着脑袋想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有一天,家里人都出去了,我取下那块表,看了又看。我看不出个什么名堂,就准备弄开来看看,以前我看过爸爸开他的手表后盖,是用剪刀开的。于是,我也找来剪刀,夹住后盖,用力一拧——没开,再一拧,不小心一滑,弄破了手指,后来性急了,不知怎的,反叫我弄开了,看了里面的零件,又去拆,等到爸爸回来时,怀表已不知被几马分尸了。
由于零件弄丢了不少,那表最终没修好,我也因此挨了骂,却并未感到伤心,也没有难过,反而像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感到无比的得意。那表坏了之后,爷爷把它给了我,任我玩那里面的小齿轮,我也把它们派上了不同的用场。自此以后,每当见到新鲜的东西,我就有一种拆开来看看的欲望。每拆开一件东西,一睹真相,我就有一种满足感。再长大了一点,上初中了,我仍然想破坏,但更想的是把本已坏了的东西修好,或者把其中的零件组装成另外一样东西,特别是把几个都坏了的收音机之类的东西重新组装成一部好的。
那时学习不紧,下了晚自习回到家,就拉开我的抽屉,摆弄那些小玩意,一直玩到三更半夜也不觉得困。常常把东西拆了,一个一个零件的检验,有两个差不多的零件时,就故意破坏其中的一个,看到底有何不同。那破坏了一件东西又重新弄好的感觉就是爽,我简直找不到比这更有趣的事了。当时我就想:“人的一生要都能在摆弄一件东西中度过就好了”。
到后来上了高中,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化学中要生成新的东西,就必须破坏原来的事物;生物中要研究每一结构的功能,也得先破坏。难道我从小就视之为人生乐事的破坏还与自然科学研究有关么?
于是,我开始觉得科学研究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能每天坐在实验室,跟那些试管、药品、仪器打交道,根据自己的意愿,破坏,再组合,该是人生的最高享受了。
别人欣赏舞蹈,欣赏油画,欣赏金庸,欣赏琼瑶,而我却最欣赏自己的“杰作”。
其实,破坏也是一门艺术,再生更是一门艺术,科学研究则是两种艺术的组合,不更是一种艺术吗?
能在欣赏这种艺术中度过自己的每一天,乐趣无穷,一生无憾矣。
下一篇:点亮幻想的灯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