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饭后,我和老妈听着“每日新闻”。当新闻中提到“父亲”这两个字眼时,我才猛地想起了今天是父亲节。我心想,老爸一定会感到很失落,他最亲爱的女儿竟然没有给自己问候节日快乐。我懊悔极了。拿起手机,飞快的拨打了电话,在电话“嘟嘟”响着的时候,我嘴里反复的练着“台词”。突然,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不知怎么,我猛然发现,那声音如此沙哑、衰老、无神。我呆住了,习惯性的“哦”了一声,老爸听出了我的声音,说话...
作文《向父亲说声“我爱你”》
今天饭后,我和老妈听着“每日新闻”。当新闻中提到“父亲”这两个字眼时,我才猛地想起了今天是父亲节。我心想,老爸一定会感到很失落,他最亲爱的女儿竟然没有给自己问候节日快乐。我懊悔极了。拿起手机,飞快的拨打了电话,在电话“嘟嘟”响着的时候,我嘴里反复的练着“台词”。突然,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不知怎么,我猛然发现,那声音如此沙哑、衰老、无神。我呆住了,习惯性的“哦”了一声,老爸听出了我的声音,说话...
今天饭后,我和老妈听着“每日新闻”。当新闻中提到“父亲”这两个字眼时,我才猛地想起了今天是父亲节。
我心想,老爸一定会感到很失落,他最亲爱的女儿竟然没有给自己问候节日快乐。我懊悔极了。拿起手机,飞快的拨打了电话,在电话“嘟嘟”响着的时候,我嘴里反复的练着“台词”。突然,电话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不知怎么,我猛然发现,那声音如此沙哑、衰老、无神。我呆住了,习惯性的“哦”了一声,老爸听出了我的声音,说话的调子一下子就提了起来,亲切地问:“雨佳,有事吗?”我一下子脑中一片空白,“台词”被忘得一干二净,愣了愣,挤出一句“没事”“哦,呵呵,爸爸现在忙着呢,没事就先挂了,拜拜!”挂掉了电话。我真无地自容,在这个本应让父亲高高兴兴度过的日子,竟让父亲辛苦的工作,而且得不到一句节日祝福。老爸42岁,身体也不好,却打肿脸充胖子,干最苦最累的活儿,有时还加班加点的工作,只为了多赚些钱。静静的回忆,小时候,坐在父亲肩上,唱着耳熟能详的儿歌是那时最开心的事。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因为有父亲顶着天,压着地,身影是那么高大、硬朗。以前爸爸总是骑着自行车送我上学,每当我看到别人比爸爸骑得更快时,我便大叫:“爸爸,快追呀,快追!”老爸嘿嘿一笑,说:“好嘞!”便拼命地蹬着车,瘦瘦的腿上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那时,八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在老爸的后背上,我在后面吹着凉风,丝毫不知老爸是多么的热,可他这么卖力的蹬车蹬得最快,只图让我开心、高兴。可如今,繁重的工作压弯了父亲的背,弄驼了父亲的腰。身影变得矮小,衰弱。细想想,歌颂母亲的诗歌千千万万,可歌颂父亲您的却少得可怜。以后,我们总会长大,我将自信的对父亲说:“父亲,让我来撑起这片蔚蓝的天空!”在这个神圣的日子里,一句“节日快乐”远远不够。如果可以,我会紧紧的拥抱他,并深深地说:“我爱你,爸爸。”
吉林吉林昌邑区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泡泡女孩108
有一个女孩,他的父亲生活在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农村,女孩的奶奶有八个孩子,他的父亲排行老六。听奶奶说,孩子们从小都没有过过好日子,有时还要饿肚子,又一次,父亲的外公生病了,女孩的奶奶炒了家里仅有的鸡蛋,孩子们都馋的口水直往肚里咽,想吃的不得了,都不能吃上一口。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里的鸡蛋多了,女孩的父亲反而不那么爱吃了,因为他总是让女儿和他的弟弟妹妹先吃,如果有热腾的烧饼吃,但父亲总吃那些硬邦邦的馒头;如果有香喷喷的炒菜可以吃,父亲总爱吃那些冷冰冰的剩菜剩饭;父亲的眼睛不好,近视,可他从来没有去眼镜店按照自己的度数配过一副好眼镜,他的眼镜,是从小摊上花二十块钱随意买来的,只是大约的度数,每次看着父亲高粱上架着那沉甸甸的玻璃制镜片,女孩的鼻子总是红红的。有一次,忍不住对父亲说:“爸,你去配一副眼镜吧,这样多沉,对眼又不好。”可他父亲说:“爸爸现在不用配,习惯了带着也挺舒服的,你不用管我,你好好学习,等你参加工作拿到的第一笔工资领着你跟爸爸去配,行不行?”女孩什么也没说,点了点头,扭过头已泪流满面。每次送女孩上学,过那条通往学校的大马路时,父亲的手总是始终紧紧的抓着女孩,那副架势,女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位父亲为人忠厚,老实,在他用双手撑起的那一片屋檐下,孩子们渐渐长大了,女孩的哥哥姐姐进了重点大学,女孩升到四年级,这位父亲就是我的父亲。我深知,我和哥哥姐姐的成长,是建立在父亲的心血和汗水基础之上的,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无助,父亲的肩上的压力有多重,他总是把最真诚的微笑投给我们。是啊,天下间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无论贫穷或是富有,他们给我的爱永远不会减少……
四年级:乔天然
在我看来父亲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词,事实上我也一直很尊重我的父亲。
他确实值得我尊重!
记得那时我还在放寒假,一天,吃过晚饭后,父亲又谈起他曾经的经历,这时,我灵机一动:反正爸爸这几天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干脆就让他将这些经历写下来投稿呗!经不住我的再三劝说,最后他答应了在电脑上投稿。
接着,他略一思考,一段在我看来精美的文字便出现在屏幕上。后来为了让爸爸集中精力写作,我便去和“周公”约会去了。正当我们俩谈兴正浓的时候,爸爸这时候却来问我写完了该如何保存,我极不情愿的去为他保存,心里却埋怨他打扰了我的兴致,我漫不经心的动手保存,睡眼朦胧的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在瞬间便消失了,我顿时睡意全消。天哪!我竟将那一大段文字删了???大约三万字的文字就这样没了???我删的???我在心里不住的问自己。
此时,看着父亲已经略带有些黑眼圈我真希望父亲能狠狠地批评我一顿,或者打几下也行哪!
可父亲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算了,没了就没了吧,去睡吧,不早了。”我看了看时间:凌晨三点!一想到我将父亲六个多小时的心血就被我几下就弄没了而父亲却没太在意,我心里在充满后悔的同时也对父亲肃然起敬。
虽然,我的父亲不是伟人,也不是民族英雄,更谈不上是百万富翁,可他对我的爱也是最无私的。
在此我真想对父亲大声说一声:“父亲,我爱你!”
最喜欢读的就是初中时所学过的古文了,每次读起这些文章,脑海里总是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耳畔回响着他那抑扬顿挫的声音。
屈指算来父亲离开我整整15年了,15年在人生的长河里弹指一挥间,然而在一个做儿子的心里,这15年里包含着多少对父爱的思念,多少次在梦中与父亲谈笑,多少次在夜晚从思念的梦中哭醒,“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父亲呀,你既是我的父亲又是我初中四年的老师,做儿子的总想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你一生的苦楚,还有父子的情亲,可是,每次提笔,我总是泣不成声,每次都难以下笔,父亲呀,你地下有知可晓得儿子对你的思念?
想起来应该是上初二时的那个傍晚,那天,父亲没去上课,我知道他是去高密借钱了,那时,我们家里旧债没还清,二哥又添新债,临去高密的那天夜里,父母反复地盘算,觉得再也不好意思向周围的邻居亲戚借钱了,父亲决定去高密找他的学生借,都半夜了,他和母亲还为借钱的事而愁的难以入睡。躺在他们身边的我,听到父母的叹息声,心里想着:不知哥哥是否知道父母的忧愁?第二天当我起床上学时,父亲早已经骑着他那辆用了多年的大金鹿走了。
我从小体弱,家里人很少让我外出,所以从没去过高密,但是我知道高密离我家足有七八十里路,这么远的路父亲跑的累吗?他会借到钱吗?整整一天,我脑子里都是父亲东奔西借的身影,我盼着他快点回来,可是直到放学了也没见到他回到学校。,那天的语文课,我们上的自习。
放学了,我独自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这是一条弯曲的乡间小道,穿过田野,穿过村庄,蜿蜒连接着我的家和我的学校,四年了,在这条小路上撒下了我们多少欢笑,多少辛酸,从春到秋从秋到冬,数不清我和父亲在这条小路上走过了多少个来回,他常常用那辆大金鹿车子,载着他的笨儿子上学放学,放学上学,历经风雨寒暑,几多教诲,几多嘱托,伴随着车铃声就这样流进儿子的心里。而现在,我自己在路上踟躇独行,心里牵挂着借钱未回的父亲,想起夜里父母的叹息,根本没有心思与前面的伙伴们说笑同行。
我走得很慢,天渐渐的晚了,我仍不时的回头盼望,希望看到自己的父亲,终于,父亲的身影出现了,不过他没有像往常那样骑着车子,而是用手推着,不,与其说是他推着车子,倒不如说是他在用车子来支撑自己疲累的身躯,他微驼着背,双手撑在车把上,随着车轮的滚动向前挪动着脚步。
我高兴的跑向前去,“爸,你回来了……”本想问:“借到钱了吗”。可是话到嘴边,我又咽了回去,因为,我看到父亲的脸色很难看,除了疲惫还有一种让我无法形容的情绪,是对生活失望吗?是对贫困的忧愁吗?还是满腹诉说不出的委屈?我想除了当时的父亲,是任何人所无法体会的。
父亲看着我,:“怎么才走到这里?”我只是“嗯”了一声,而没有说:“我在等你呀,爸爸。”我跟在父亲的身边,父子无言地向前走着。此时夕阳撒满地的金光,路傍的高粱低垂着沉甸甸的脑袋,那些翠绿的庄稼叶上,被夕阳涂上了一种凝重的色彩,小路起伏着向前延伸,路上静静的,除了沙沙的风吹庄稼的声音,就是我们父子拖沓的脚步声,父亲面无表情,只是向前挪动着自己的步子,火红的夕阳在庄稼梢上滚动,辉映着他清瘦的脸膛,这张脸在岁月的风霜下,早已布满了皱纹,也正是这张脸刻在我的心底里,成为了我一生的思念。
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生活再也没有以前的捉襟见肘,然而那个父亲借钱回归的傍晚,那夕阳,那原野,那小路上的父子……在我年少的心灵里烙就了一个深深的印记。
北京西城区安宁市实验学校四年级:陈正伟
父亲,简单的两个字却承载着不一般的重量。
都说父亲是大山,撑起孩子的一片天;父亲是一张弓,将孩子射出黑暗。可我觉得父亲也可以是水,只是他不善于表达对孩子的爱。
父爱虽然是沉默的,是威严的,让人恐惧让人觉得生疏。但他从来不会离开你,总是会在你最需要力量与勇气的时候出现在你身旁。他的爱深沉,蓝了孩子的天空;他的爱充满了力量,让孩子有足够的勇气走向未来坎坷的路。
只是在我们飞向更广阔的天时,父亲却背不起昔日那个爱哭爱笑的我们,不在是小小的我们心中的英雄。但是他不会介意,不会收走他那深沉的爱。他依然会默默的支持我们,纵使是一个人面对着孤单与黑暗,一个人捧着回忆看夕阳,他也会笑着对孩子说:“我很好,你忙吧。”其实他多希望他的宝贝能够和他一起在家里悠闲的翻着回忆录,看着泛黄的照片。但是他知道,现在它能够做的就是不打扰孩子的生活,自己孤单没什么只要孩子快乐。
父亲其实也没有孩子现象中的那么坚强,他也会在听到“父亲”这首歌时感慨,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唱给自己听时,他会在某个时间的空隙里落下热泪。他也会在听“时间都去哪儿了”时红了眼眶。但是他不会说,他要永远做孩子心中的那个超人,陪着孩子走过一切会遇到的挫折。
父亲从来不会对孩子说“我爱你”,他永远是个行动派,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自己的那份不变的爱。
父亲,它早已不是两个简单的字,也不是一个普通的称呼,而是一份责任和爱。
高一:韩颖
我的父亲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民众。但父亲让我感受到的爱却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无微不至,那么的深切。
生活中,父亲总是我最好的导师。他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总是在为我的学习操劳着。记得我上三年级的时候,作文成绩总是跟不上。父亲怕我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落后,于是不惜辛苦赚钱,让我去作文补习班补习作文。一有空挡,他又会来到我身边,亲自给我辅导,坚持不懈地。
那一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课后作文。可我压根就不知道从何下笔,只能趴在桌上在纸上左画画,右涂涂。爸爸见状,赶紧走到我身边说:“磊磊,你这样作文肯定是写不出来的,你应该先试着理解文章的题目意思,再整理出你要写的中心思想,然后列出简要的提纲,最后按照提纲的条理一点点下出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样文章不仅骨架分明,而且有血有肉。”我在旁认真听取爸爸的写作方法,一步一步地遵循着,终于也列出了自己的提纲,果然,没有一会功夫,我的作文就大致成形了。最后经过了爸爸的批改,我的大作也终于得已“出炉”了,而且还受到了老师的称赞。以后,我将从爸爸那学到的写作方法、技巧尽量运用到我的作文当中,也不再出现每次写作卡住的现象。渐渐地,我的写作水平是突飞猛进!
父亲对我的爱是全面的,是无微不至的。有一次,我突然手感染发了高烧,烧得人都糊涂了!父亲得知后,焦急地眼圈都红了。抱上我就往家门外跑,可是车子偏偏这时候没有电,无法行驶。无奈之下,父亲只好继续背着我直奔邻村的卫生医院去。一路上,父亲还不停地对我说着:“磊磊,坚持住啊!坚持住!再忍耐下!马上就到医院了!”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到达医院,苏醒过来的时候,只知道自己还在打着点滴,父亲因为太劳累了坐在那休息。我看着父亲憔悴的、满脸的汗珠的样子,不由地一阵心酸。
父亲,您对我那比海水还深的爱,比海水还要宽阔的爱,我又怎能忘怀呢?
(指导老师:郑老师)
不知从何时起,父亲的笑容从我的记忆中消失。
今天回到家中,没有见到父亲,从母亲和哥哥空中,得知父亲上县城按手印去了。父亲不在家的日子是母亲和哥哥心中最轻松的日子。至少,我心中是这样认为的。因为父亲的脾气不好,是特别不好的。他是及其看不上哥哥的举动的。每次训斥哥哥都波及母亲,哥哥生气,母亲更生气。因为但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父亲在无理取闹、故意、找哥哥的事以至于终于在父亲终日的找事、训斥中母亲那瘦弱的身躯,终于生病了。而且是极为严重的那种病我们都不爱承受的那种病。自从父亲的致母亲的病情,他也一度的伤心、焦虑。再也不训斥母亲了。更多的时候使用哪恋爱的目光去瞅着母亲,有时说话时语气极为温和。甚至于,有时哄母亲竟然和哄小孩子一样。而母亲对于父亲的改变也有所察觉。有时也竟然对父亲不满时也大声地发发脾气。每每这时,父亲总是笑眯眯的,虽然父亲对母亲不发火了,但他对哥哥还是老样子:看不上,同样的事情和话别的孩子做了和说了行,哥哥就不行,还是照常对着哥哥发火,给哥哥弄的磕磕的,够够的,常发誓说将来没有母亲了他也不管父亲了。我们也是愁,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有时想想也不全是父亲的错哥哥也有不对的地方。我们大伙都有只不过哥哥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太久了,父亲老是对着哥哥发火,久而久之产生了逆反心理。有时不管父亲的话是对还是错,哥哥都反感有时竟然有特意气父亲。父亲生气有时是有缘由的,有时是无理取闹。有时确实是哥哥不对,我们也没有办法。父亲太爱管闲事了,有用无用的他都管,还爱发脾气、骂人。父亲高兴全家人都高兴,父亲生气全家人忧愁,哎!
但今天却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中午时分,父亲从县里回家了,不知是母亲特意去接父亲,还是碰上的,母亲帮父亲拿着肉,走在后面。父亲走在前,他的肩上挑着一个小棍,滚上挑着给自己买的老头衫,高高兴兴的进了大门口,那笑容,那神态,那步伐,登时就把我给惊呆了。这哪是八十岁老父的举动,这分明就是五六十岁我们失去记忆的笑容和步伐了。这些都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了,都丢的找不到了,而今天却让老父自己翻出来了。啊,今天的阳光太灿烂了,太明媚了。父亲的笑容年轻,父亲的脚步年轻,这一幕都那么快的印在了我的心里。久违了。父亲看见了母亲的病情好,心情很好,母亲又去接他,他更是高兴,我真的希望父亲的心情会永远好下去,母亲的病情也快快的好起来,身体健康起来。因为就在今天,我也发现父亲,也想试着和哥哥好好的说个话,唠个嗑,这真的是太难得了。但愿这是个好的开始,将永远继续下去,求上天保佑吧,别再让我们全家有那么多无奈无奈的烦心事了!因为烦心事多,父亲的脾气就多,就大!
回家,对于多数人而言,是一个温暖的词汇。但对我来说,它是一个敏感词。我不愿谈起我的家庭,就像奔跑离去的人不愿回头一样。
作为一个年仅24岁的学生,我离家在外的时间却足足有八年了。八年来,我辗转于各个城市,求学,打工,探亲,用过的火车票攒了整整一盒。前三年,每年寒暑假回两次家。上了大学,变为一年一次,而自从两年前我被父亲呵斥着赶出家门之后,便再也没有回过了。
2014年那个除夕夜里,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背着沉重的吉他,一个人坐上火车,去往一个陌生的城市,见我那刚生完小孩的姐姐。
时间回到1992年8月某日,故事从父母忘记我生日的这一天开始。
我出生于一个多灾多难的普通农村家庭,我的父母在第三胎时终于迎来了一个儿子,喜不自胜之下情不自禁,然后一次意外让我不期而至,成为这个贫寒家庭的第四个孩子,同时带来的还有巨额的罚款和养育成本。
父亲在我满月之后,将我送给了邻县的一个煤老板,直到惊动了远在湖南的外婆,老人家唇干口燥地劝阻,才把我要了回去。与“富二代”身份擦肩而过的我,自此开始了坎坷曲折的寒门子弟奋斗史。
在我从小的印象中,我的家庭总是充斥着大大小小无数次的争吵和无休止的怨怼,辍学、出走、失踪、反目、离婚、自杀……那个矮矮的老房子从外面看上去毫不起眼,门一关,谁会知道里面发生了多少对我来说撕心裂肺的事情。
如果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我的家庭应该是最复杂的样本,以至于我至今无法解释它是如何一步步衰败至此的。时至今日,一家六口分散各地,各自过着并不圆满的生活,彼此之间很少联系,一年也见不到几次,哪怕只相隔一两个小时的路程。自从八年前大姐随着寒酸的嫁妆出嫁后,我们家就再也没有完整地聚过一次,过年回家的人也一年比一年少。
他们就像破茧之蝶般,一个个逃离农村,逃离这个千疮百孔的家,逃离暴躁专制、不可理喻的父亲。最后只剩下我陪伴父亲时,他已经厌倦了被离弃的感觉,于是他亲自把我赶走,还叫我跟他们一样,永远不要再回来。当时我沉溺于悲伤,并未能明白,也许父亲不是不需要我,而是太需要一个完整的家。
其实我不经常想起那个大冬天我光着脚走出家门的画面,尽管当时我是那样近乎绝望地哭喊着,尽管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母亲想要一死了之的决定。
母亲不喝农药的时候,都在认真地活着,活得比谁都用力。她努力工作,生活节俭,即使一个人住在不足20平米的廉价房里,她依然可以把日子过得看起来很体面。离开曾经依靠的男人,她一样可以自力更生,甚至独力承担起了几个孩子的各种费用。
她和父亲背着我们偷偷去办了离婚证,却没有藏好,被我无意中翻出来,同时翻出的还有一张陈旧的结婚证。这两个看起来差不多的红本子,就这样粗暴地概括了父母从青春到苍老的近三十年婚姻岁月。我惊讶于自己的平静,然后默默放回去,只字不提。
离了婚之后,每年过年母亲的去处都是让我们最头疼的事情。她现在已经辞去工作,专职帮二姐带小孩,但二姐要随姐夫回婆家过年,又不忍丢下母亲一个人,便试探着问要不要帮她买回湖南的票,母亲只应了句:先不着急吧。要是搁在几年前,母亲肯定会一口答应,因为连我都看得出来,她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去,回到那个承载了她许多童年美好回忆的家乡。但拖家带口的,她不敢乱花钱。
2013年,大舅妈六十大寿,我陪母亲回去了一趟,感受到多年人事变迁的尴尬与隔阂。乡音已改,归人如过客。打那以后,母亲再也没提过回湖南的事。外婆还在世时,她迟迟未能回去看看;外婆一走,便也带走了她最后一个可以回去的家。
很多在外闯荡的年轻人无所畏惧,是因为他们知道,不管自己走多远,身后都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但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游子都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故乡,不是每一片落叶都能如愿归根,不是每一所房子都温暖坚固足以抵御风雨侵袭。
2012年回家,发现老家的房子出现了裂缝,而隔壁邻居的房子已经倒塌了,我开始忧心忡忡起来,鼓起勇气跟父亲商量:要不,出去租房住吧!父亲把眼一横:嫌钱多啊?——可这屋不能住人了呀。父亲沉默良久,语气难得温和地说:我就等着你们哪一天回来给我盖新屋。我无言以对。
这些年每到春节前,总是有不同的人来问我,为什么不回家。我纵能找到一万个借口敷衍过去,内心也无法逃避这个问题。我曾以那样惨烈的方式离开,又如何再若无其事地回去?我还未找到与过去握手言和的方法,回去又能改变什么?
我只能加倍努力。
也许哪一天我足够强大了,拥有了可以幸福的能力,我就会回去,拾起曾经断落的瓦片,重新造一所房子,撑起这个饱经沧桑的家庭。我知道这一天终会来临,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我也从未怀疑过。
今年母亲在惠州,大姐在佛山,二姐在汕头,三哥在广州,父亲依旧留守老家兴宁。我不知道春节要去哪儿,他们也没问我,过年不讨论回家问题,已经成了我们之间一个心照不宣的默契。我决定留在学校写毕业论文,饭堂伙食倒是挺养人的,特别照顾留校学生。
只是,外面的饭再香肉再好吃,我也怀念多年以前的冬夜与家人分食的一口酿酒。那时候一桌热菜,六双碗筷,家人围坐,灯火可亲。
父亲在我心中,是一座山,挺拔而坚毅,眼泪却代表着软弱和优柔寡断,两者看似不相关联,但正是因为这两者的结合,才让父爱迸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从小到大,我印象中的父亲便坚强刚毅,严肃而认真。他从来不多过问我的事,表面上甚至有些漠不关心。我一直努力着,每个学期我都捧着鲜艳的奖状回来,期待着他的表扬,哪怕是一个微笑,然而我每次都收获的只有失望。
我从没有问他要过什么,没有要求过什么,哪怕是买个很小的东西、实在需要的东西,我都尽自己力量想办法完成。那年,我在外求学,每个月得到国家50元的补助,这些钱仅仅够我勒紧裤腰带吃饭。
二年级的暑假,我和同学约好要利用暑假打工,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出远门,虽只到徐州,眼睛还是有些不够用。但很快,那种新鲜感便淹没在枯燥的生活。
炎热的夏天,低矮的屋子,屋内电风扇呜呜地转着,有气无力的。屋顶黑得发潮,潮得长毛。墙壁上挂满了没洗的,脏脏的衣服。一股一股掺杂着霉味的气体扑面而来,真的难以入鼻。队长说:“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某某,是个大学生,来打工的。就住在这个屋,照顾一下。”他们端着碗,吃着碗里的饭,猛地抬起头,我看到他们那朴实的脸,憨厚的眼神,不知道他们眼里的神情是惊奇还是赞扬。
夜晚来临,屋里已经没有位置,我只好在两张床的拼接处,凸起的床帮,异样的味道,让我真的无法入眠,但他们早已鼾声四起了。我轻轻地起身,打开我的书,在那微弱的灯光下读起来。那一夜,几乎无眠。
接下来,繁重的工作成了生活的主旋律。给机械厂补漏水的屋顶,调和那黑黑的巴油;撬开水泥路面,重新平整;带上口罩,钻进沙枪库,把沙子一锨锨铲出来……最难过的是盖厕所挖地基,老天作对,第一天挖好了,一夜的雨将泥都冲了回去,第二天接着挖出来,第三天又回去。年迈的长者们爱惜我,看着我的起了水泡的手,让我少干些,但我不能让他们因替我干活再多受些累。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我含着泪告诉自己,别人能承受的我也能。那时的我,真的非常想家,但却没给家里一个信儿,我怕家人因我而牵挂。
晚上,拖着沉重疲惫的身体,爬到那垫人的床上,睡意很浓,却无法入眠,是那无限的对家的思念。一个人偷偷地跑到屋子外边,在一个大大的电线杆下坐了下来。草丛中的蛐蛐唧唧地叫个不停,是那么悲凉,没有了往日的欢快,路灯也是那么昏沉,奄奄一息似的。我静静地坐着,体味着夜色的孤独。旁边的高楼上,一块块暖融融的玻璃窗,灯火通明,电视声清晰可闻,不时传出的欢声笑语多么温馨。不知过了多久,才发现脸上满满的全是水,我自己也不清楚那是夏夜的露水,还是想家的泪水。
想家的感觉是那样锥心,一天、两天、三天……半个月,一个月,一个月半……时间在煎熬中度过。
一天中午,我正和他们站在高高的厂房顶,拿着木棍搅拌着巴油,用剪刀剪着纱布,细心地补着屋顶。这时,队长冲我大喊:“某某,有人找你!”我感到很是惊奇,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怎么会有人认识我。我匆忙下楼,瘦小的父亲和哥哥站在不远处,我看到了他们,鼻子一酸,真想立马扑向他们。父亲从上到下一遍一遍地看着我,看到我那身灰色的校服上沾满了黑色的巴油,哥哥没出声,眼泪却刷刷地掉了下来。
“怎么出来找我不跟我说一声。”“为什么不告诉我地址,徐州我找了好多地方,才找到这。”
……
“咱回家吧!”寒暄了几句后,父亲突然对我说。
一向话很少的父亲,声音颤抖,那话似乎是从喉咙深处发出来的。他转过身,瘦弱的肩膀显得特别无助,一起一伏的像是在抽泣。我看着他的背影,泪水在眼里打断。我走过去,轻轻地扶着他的肩膀,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如此近地扶着他。我说:“爸,没事,我不好好的吗?活不累!”
我带他们到我住的地方,我父亲刚到门口,看着屋里的情景,没有说话,眼泪顺着他那瘦瘦黑黑的脸庞流了下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哭了,我终于控制不住哭出声来,哥哥也哭了。父亲坚定地说:“不干了,咱们回家。”就这样,我结束了那个难熬的打工生活,也就在那个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
四年级:2004824
爱,无声,照亮了天空。爱,无言,滋润了心田。多想留住一段时光,留住你的容颜。你的馈赠如那滔滔江水,一生用之不竭。
—题记
做一座山
小时候,常常和父亲一起背靠着背,坐在草地上,感受那细细的风从身边溜过,望着天空,就像面对着自己的心。靠在父亲背上,总是有一种安心的感觉。
父亲有些僵硬的面庞上,偶尔露出的一丝笑容却是那样的温暖。他沉稳得像座山,习惯了自己去承担一切,为我,为整个家庭遮风挡雨,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垮掉,也会再也承担不起。
男人,就应该有责任,有担当,像一座山一样。父亲对我这样说。
昔年那直挺的腰杆,已有些许弯曲,茂密的黑发,也如落叶般飘下。我不想承认,那座山已经开始动摇了。
爸老了。
爸,现在轮到我做你的山了。我这样告诉自己。
做一座桥
老家是江南水乡,有无数的河,无数的桥。
小时候,父亲常常拉着我的手,穿梭在小巷之中,踏在桥上,听着如音乐般悦耳动人的流水声。脚下是那坚实的石板桥,站在桥上,不由得满心感激之情。
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话不多,但是言出必行,性子懒,但做什么都追求完美。记忆中,父亲是不大求人的,但有事找父亲帮忙的,父亲却从未拒绝过。
男人就应当像一座桥,帮别人跨过难关。父亲这样对我说。
从此,我学会了在别人迷茫的时候,伸出自己的双手。
做一只鹰
父亲过第十六个父亲节时,我在考场中。
临行前,父亲那双像砂纸一般粗糙的手,贴上了我的脸。父亲说,男人,就应当像鹰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搏击翱翔。我点了点头,攥紧了拳。
今天,就是雏鹰展翅高飞之时。
漫漫人生,我们舍弃的如牛毛,得到的有几多?但即便一无所有,父亲给我的启示,我的馈赠,也终将伴我走过一生。
好想说,爸,我爱你!还有,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