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是浩瀚、深邃的海。个性是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峰。个性是悠扬的驼铃。个性是一块小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湖面时,你的诧异你的惊喜。如果只诧异于石子打破湖面平静的美,而不惊喜于石子击起的一道道涟漪,那么又何来个性?总是试图让内向的人活泼一些,让开朗的人沉稳一些,诸如此类,那么又何来“个性”的张扬?改变人的个性,就如同把一座雕刻精美的玉塔打磨成毫无棱角的玩物。“韩寒”的个性算是张扬吧!你是否打算改造他?改造...
作文《也谈“个性”》
个性是浩瀚、深邃的海。个性是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峰。个性是悠扬的驼铃。个性是一块小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湖面时,你的诧异你的惊喜。如果只诧异于石子打破湖面平静的美,而不惊喜于石子击起的一道道涟漪,那么又何来个性?总是试图让内向的人活泼一些,让开朗的人沉稳一些,诸如此类,那么又何来“个性”的张扬?改变人的个性,就如同把一座雕刻精美的玉塔打磨成毫无棱角的玩物。“韩寒”的个性算是张扬吧!你是否打算改造他?改造...
曾几何时,开学典礼上,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响彻了整个中国。历史说,这就是个性。
汩罗江畔,风萧萧,一位老人迎风伫立江头,他宽大的衣襟在风中飘荡,凌乱的头发随风飘舞,他准备把社稷、苍生化作泪罗江边的绝唱。历史说,这也是个性。这种个性让“精忠报国”的信念深深地刻进历史的胸膛,让屈辱的泪水融入了祖国的山川。
“你们村里还有几个共产党员?”“不知道!”“难道你就不怕死吗?”“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在那个寒风刺骨的冬天,她走向了冰冷的铡刀,走向了人生的辉煌。于是,毛泽东题词:“生的伟大,死得光荣!”在这里,个性被刘胡兰演绎得气壮山河。在这里,历史告诉我们,个性原来是刘胡兰选择的革命事业,是她谱写的壮丽的人生乐章。
某班的班会上,一颗躁动不安的心,耐不住“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的诱惑,总是想知道山的那边是否风萧萧,林的那头是否草青青。他的学习成绩不太好,但仍旧“聊发少年狂”,趁着老师不在,他大踏步走上讲台,庄严宣告:“将来的我,能取代比尔·盖茨!”历史又说话了,听,这就是个性的宣告。什么是个性?也许我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不过,我知道,在我的词典里,痴迷不是个性,盲目更不是个性!个性应该是浩瀚海洋中的航标灯,是漫漫长夜里被渴望的黎明,是洞察万物的理智,是一生一世的追求。个性,它能使司马迁将屈辱的泪水融进笔端,书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能使徐悲鸿挥笔画出《八骏图》;它能使一介匹夫执着追求,能使一代伟人奏出使民族昌盛的乐章。
个性,它跨越了时间、年龄的界限,它高扬理智、坚毅的大旗,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对于个性,我的思索便是如此。豁然间,我的心胸开朗了,原来我也有个性。
社会发展,太多太多新潮的元素涌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在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学习新时尚,领略新风采的同时,似乎已将真正的自我抛到了九霄云外,只是一味的追求个性,模仿他人。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个性呢?
走到街上,“红毛小子,黄毛丫头”随处可见;眼前闪过的脸,因为浓妆,已经辨认不出原来的模样,耳钉,唇钉,舌钉,很多人的身上打着七八个洞。这一系列的装扮,似乎成了“个性”的代名词。别扭的表情却认为是帅气,怪异的装束就是时尚。这个年代的青春似乎被附加了太多多余的元素。这真的就是个性吗?
网络上,“个性”文化也无处不在。黑色颓废的空间背景,令人费解的火星文字,矫揉造作的个性签名,统统被年轻人们拿来彰显个性。网络照片已经清一色的成为大眼睛,撅嘴巴;“网络非主流”迅速蔓延开来;低俗的网络音乐也在人们的推动下流行开来。这些,就是这个年代真正的个性吗?
个性到底是什么?个性就是展现自我的风采,展现自我的才华,展现自我的见解,是日积月累培养而来,由内而外散发的一种气质,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时尚”,效仿明星他人的装扮,言谈,举止。这样,不仅不会展现出个性,久而久之,还会失去真正的自我。张扬个性,是自我风采的展示,而不是肤浅雷同的作秀。
个性的张扬解放,确实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18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极大程度的解放了人的思想,发展了人们的个性;同样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百家争鸣,也发展了个性,并为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明的建构,增砖添瓦。这样的个性是好的,是有利于人的发展的。
每个人不同的风采就是每个人的个性,没有同样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同样的两个人。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种个性,就看你怎样对待它了。如果你要与别人同化,追求雷同的时尚,无特点的个性,那么自己真正的个性就会消失不见;反之,你肯慢慢发现,那么最耀眼的主角一定会是你。
把握自己的个性,做真正的自己,最炫的主角。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北校区高二:耿康宁
高山巍巍,江水汤汤,数不尽的是万世风流人物,道不完的是千古如烟往事。历史的画卷被如沙的光阴悄悄掩埋,残缺的记忆被无情的灌水渐渐侵蚀。唯有那亘古的的风,拂过石碑上古老的文字,沿着时间的轨迹品读古老的故事。
故事里,他们的个性铸就了他们的英雄扎,他们的佳话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一、李白
豁然大度,脱略行迹的他被诬为心胸狭隘,性情偏激;感情奔放,忧国忧民的他却横遭赐金还乡,流放夜郎。他悲愤,他怅惘,而残酷的现实亦不为之动容。
于是他从仙境中来,又愤然脱世俗而去。他似一阵清风,携一缕浪漫的愁思,从繁华的蜀中飘至孤寂的太清,从豪奢的长安飞向冷清的玉京。他浊酒酌,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到自然之中寻求依托。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淡然的他虽孤苦,却已消逝了年少的轻狂,“愁”亦作“乐”。
他感叹“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他悲愤“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悠悠人世莫不如此,一时荣华实不足惜。他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肯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
李白用个性书写万千诗篇,为后世留下满纸华章,而我们铭记更深刻的,则是他不为名利所动,不向淫威屈服的铮铮傲骨!
二、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刻的眷顾,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激荡于塞外寒沙,他抛却了高官厚禄,选择了赤胆忠心,他用挺直的脊梁,回首中原,作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
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报效祖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荣华富贵,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
是他的个性,把那群枯瘦的公羊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是他的个性,把那支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传奇,书写了一段永垂千古的倾歌。
季节淬炼着浮世绘,冗自循着时间涅盘,轮回,在嬗变的人世间穿梭,公那些充斥着豪情的因个性而深刻的佳话亘古长存。
千古英雄气,个性尚凛然!
21世纪,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纪,一个思想前卫的世纪,一个张扬个性的世纪。
“我个性,我张扬。”一句张扬个性,自信豪放的话语,成为21世纪青少年的口头禅。
步入21世纪的我们,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成为了世纪的主宰者,成为了独特的风景!我们张扬个性,随心所欲,没有束缚与羁绊,只享受自由与欢乐,我们向往蔚蓝的天空,没有人能阻拦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开放活泼,见解独特,我们可以尽情追求自视为美的东西,身着夹克大衣,眼戴黑色墨镜,发型凌乱无形,将自己打扮的帅气十足,将自己装扮的妖艳媚丽!然而无人能束缚这种美丽,无人能禁锢我们的思想,这正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走在社会的人潮中,我们成为了焦点,与众不同。“我的地盘,我做主。”一句响彻全国各地霸气十足的语言,正为我们的张扬,加固了根基!
张扬个性,让自己与众不同,让自己成为焦点。但凡事都终归要讲究“度”,当然个性也包括其中,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要讲究度,不然由于你的一时顽劣,可能会走向黑暗的无底洞,跌入无尽的深渊,再无自生之时。这样的个性,毫无益处。它只会给他人与社会带来危害!
“飞行员”,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职业,然而想争取到这个职业,简直比登天还难,因为这是一项光荣的职业,同时也是一项充满危险的职业,所以在选拔时,一定要慎重至极。来参赛的人员,必须经过200多项的严格审核,才能被选用!然而,他是幸运的,一个大约18岁的男孩,经过了层层选拔,但是到了最后的紧急关头,却出现的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审核人员在观察他的整体形象时,发现他的穿着怪异,头型凌乱。让人看上去,总会感觉没有可信度。于是审核人员经过激烈的商定,给他一个意想不到的答复“你被淘汰了。”这时他面如土色,失落地走出了赛场。
然而,任何失败都有原因,那么,这个青年小伙,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经过深思熟虑,正是因为他的张扬个性没有在规则的前提下进行。以致使他失去了一个理想的职业,那正是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因为无规矩的张扬,使他失去一个命运改变的机会。诸如此类的事,多不胜数,无规矩的张扬只会给自己带来损失,给社会带来危害。
因此,我们要引以为鉴,时刻记住古人的那句话:“无规矩不成方圆,非准绳不曲正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规则,那么将会一片动乱。如果一个家庭失去了规则,那么将会支离破碎。
张扬个性与遵守规则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休戚相关,紧密相联。如果将个性比作一棵果树,那么规则就是修剪枝杈的剪刀,只有将果树修剪平整,才会收获更多的果实。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聊城市第二中学高二:蒋明峰
你的个性将渐渐固定,你的寂寞将渐渐扩大,成为一所朦胧的居室,别人的喧闹只能远远地从旁走过。
——里尔克
生命,有时如诗般温柔行吟,有时又如激流奔放涌进。有时我们囿于既定的宿命从而安静,有时我们却会无比惊异地执着于异端,在足够肥沃开阔的地方生根发芽,创造一个真实的“我”,创造一个绝非假设的个性。依此刻笔尖的思想——要在芸芸众生漭漭红尘中寻到勇敢与高昂,需要的便是在生命的激流中创造个性。
如里尔克所言,当个性成为我们闯荡中颙望的对象并将之忠荩坚守,我们便命定孤独与寂寞。而这背后,我们在寻到实体的以及能合乎世界情理满足自我心灵需要的“我”时,便是一种溟蒙惝恍里的考验。或者进一步说,在生命的激流与人生的跋涉中创造个性常常无意识地表现为一种流浪的特质与凛冽。
流浪者,绝非为世界抛弃之人。这里提的流浪,不是一种物质、行为意义上的确指,而是指一种精神上的寻觅,寻觅的对象就是个性——一个真实而独特的“我”。有些时候,这会外延成一个“我”是谁,谁是宇宙的中心,“我”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的深刻命题。但许多时候,这种个性创造也会具体得很简单——为了自我飞飏的情愫,为了构造的希望而逃避人云亦云的喧闹,甚至有如枯树上在风中颤抖的小叶片逃避秾丽那样孤绝与纯粹。却也激昂。
生命在奋勇中前行,凹凸与坎坷砥砺我们前进的步i伐,抵触我们生命的流畅,但这些,决不应俘虏我们最本真的个性。是的,有时我们害怕滢澈的双眼遭到世俗的溷浊,悃愊的心灵遭到宿命的麻痹,那么,我们何必然不“自负”一点?何不践行一下“创造个性”的口号?何不在激昂中创造一个本真的我?而又不可否认地,这种创i造必然经历理性与感性、功利与非功利的纠结、冲突、焦灼的蜕变,进而提炼出的一种特立独行的品质。
因而,我们冒险地这样说——创造个性更是一种在混沌状态下的纯粹追求,是在生命的激流i中履行对自我一种最深层意义上的认知与负责。一些不简单的跋涉,一些不纯粹的思考,一些不单一的反应,之后,在凸显自我的蛊魅中对自我综合、归纳、定位、提炼,而极致之时便是一种个性追求。当一个本真的“我”成型,“我”便必须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认知,一直合乎或者非合乎情理的个性去桀骜地穿越一切阴霾。正如1964年与1987年的诗人布罗茨基,在遭受审判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同时向世人重复这样一句话——“我写诗!”他用他的个性他的诗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去证明这个世界上正义的存在,去承担他自己的信仰!尽管他已经够孤独,够怛伤。一个个性之人,他总会倚着他足够的思维广度、思考深度以及履历的深程度去塑造一种性格强势,从审美角度去看,那或许会是一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独特旋律,在生命的激流中,在冒险的愤慨中u,在蛮荒的俱缩中抑或坚强抑或孤独地唱响,唱响……
然,创造个性绝非是对世俗或者说一些道德上合理轨道的僭越!值的深思的是,各性创造不是于世格格不入,和光同尘也决然不是说失去个性。世界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想,世俗纷扰,栉风沐雨,能在逼仄中创造、坚守个性而又验证了世界的合理存在并且不对外界造成任何伤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值得世人颙望、推崇的人。
漭漭红尘,历史与现实中,我们面对太多的激荡,黝黯与转捩点,苦痛与艰难也许太多。但,“创造个性,坚守自我”决不是一种口号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哲人,圣人(姑且这样称呼)。
在二战的纠结与囚禁中,哲学殿堂里熠熠生辉的罗素坚持他的人道主义,他向弊病百出的社会提出挑战——他反战,他诠释和平,他甚至赞成试婚或简便的结合与离婚,对私通、同性恋也持宽容的态度,他用他独特的思想写下了多姿多彩的智言与哲理。而在文学的奇观里,魔幻的现实主义文学创造人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不失为一个值的提及的人。在他的意识里,世界是一团混乱,时空是纠结错杂的。无穷无尽的偶然与可能会将人牵引进一种丧失目的的状态。正是在这样一些对现实的不满,对寂寞冷落不甘心以及一种绝望的悲观主义的思维下,他便在生命的激流中迸发出一种个性与视角,一种独特的高昂——用他自成一派的“宇宙主义”(或称卡夫卡式幻象主义)去描绘这个世界,去表现他将不可知论、宿命论和唯我主义混合的思想,而他的方式很纯粹很清高——将之流转至指间笔下。而如果是在文学着作的缝隙里,就应该洞察这样一个疯狂与追求艺术人生的人物——毛姆笔下的安魂在塔希提岛上的斯特里兰德。他在对自我的溷浊的深思与反省中,矛盾地放弃了他的功利他的财产他的家庭,最终是选择了他的个性归宿——画画。他在世人的错愕与惊诧中选择了自我,选择了自由与超越,选择了他的个性。
突然间走进了一个怪圈——歇斯底里义愤填膺地渴望,追求,超脱。也在梦呓中咆哮了如此之多。醒来,手握一支笔——笔头是“我”的另一些思想。我会嘲笑我入俗的思想,因而难以原谅我不够醇厚的语言,不够纯熟的想法。
但无论如何,今天我们是争强好胜还是和光同尘,是谈一场实体恋爱还是参入集体与柏拉图精神恋爱,我们都应直面生命的激流,生活的隐晦,用力写下:生命——生活,如我所是。
茫茫宇宙,世界万物皆有个性,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我就是喜欢秋风的个性.
秋风,活泼,可爱是你的个性,你就像孩子,迈着轻和的脚步走进千家万户,唤醒人们:'该起来了,秋风还了.'当人们睁开惺忪的睡眼时,朦胧之中,迎接他们的竟是斑斓鲜艳的秋风,秋风是那样的调皮,是那样的富有童趣.
秋风,温柔,恬静是你的个性,你像一位小姑娘,唱着=起银铃般的歌声,来到初秋最热闹的地方---田野.你在它们的翘首盼望中走来,步履是那样的轻盈,舒缓,稻谷绽开笑脸,接受你的抚摸,愉快地岁风上下起伏,好象正在翻跟头比赛,那边的高粱焦急地等待着,你像一团火红的火,把高粱染的金灿灿地.紧裹在被子里的玉米宝宝们听到外面闹嚷嚷的,也好奇地探出头来倾听你的歌声,刹那间,稻谷笑弯腰,高粱涨红脸,玉米乐开怀这时,你越过田野,奔向远方,一步一片金秋,.一步一片收获,你将自己奉献给人们,将沉甸甸的收获给予农民,醉红他们的笑靥.
秋风,慈和,安祥是你的个性,你像一为长者,飘到山上,将成片的枫树叶染长金红,远望,霜叶如醉,宛如一片红海,秋烧云连成一体,远瞧,近瞧,如熊熊烈火燃烧.
秋风,活泼可爱,温柔恬静,慈和安详是你的个性,我喜欢!!
个性是浩瀚、深邃的海。
个性是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峰。
个性是悠扬的驼铃。
个性是一块小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湖面时,你的诧异你的惊喜。
如果只诧异于石子打破湖面平静的美,而不惊喜于石子击起的一道道涟漪,那么又何来个性?总是试图让内向的人活泼一些,让开朗的人沉稳一些,诸如此类,那么又何来“个性”的张扬?
改变人的个性,就如同把一座雕刻精美的玉塔打磨成毫无棱角的玩物。
“韩寒”的个性算是张扬吧!你是否打算改造他?改造成只知学习的学生,毫无个性的学生,这样才算真正的人才?没有韩寒那特有的个性,你怎么会看到像《三重门》《零下一度》等有个性的优秀之作?如果没有个性的张扬,你是否知道松江二中还有一个叫韩寒的男孩?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个性的张扬;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个性的张扬;苏轼的“大江东去”的豪情是个性的张扬;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几多愁”也是个性的张扬。如果让李白成为李清照,苏轼成为李煜,恐怕那许多礼赞的文章都不会出现,文化宝库将失色不少。
个性的色彩如此斑驳,我爱它的刚毅,也不排斥它的温柔。个性的味道如此多样,我喜欢它的甜美,也不怨恨它的苦涩。喜欢评头论足、企图改变别人个性的人,那么你自己的性格又是怎样的呢?别人会认为你挺爱管闲事,难道不是吗?别人的性格你都想改变,那么你还有什么不想改变的呢?
不知道自己是活泼开朗,还是沉稳寡言,也许介于两者之间吧!我认为自己既开朗有余,又沉稳不足;既想沉默寡言,又不甘寂寞。这样,也许别人也会说假深沉、扮酷,真是没办法!只好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来搪塞。
“因地制宜”是尊重客观规律,实践证明,“因地制宜”也是成事的保证。“因地制宜”放在教育上就是要“因材施教”。成功需要汗水,需要付出,但更需要对学习主体客观的分析与了解,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一汪清水,并非种什么皆可。如要在深水中种稻谷,那水深过稻头,想要丰收稻谷,这谈何容易?但深水也有深水的妙处,如果我们改种菱角,用其所长,菱角就会获得一片宽阔的生长空间,为丰收打下基础。其实万事也皆同理。
还记得很早的时候读过的一篇哲理小文:“不是任何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太嫩的竹子质地过于松软,无法吹出悠扬的笛声来。但他们不是没有用了,它们还可以发挥自己柔性强的特点,还用做编竹席的材料!”倘若非要嫩竹做笛子,那想必是费力不讨好,别说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那样勾起客居者的思乡之情,恐怕是自己自娱自乐也嫌它声音太艰涩难听了吧!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材施教,辩证客观地看待人和物,而不是一个模板育人办事,这样才能突出每个人的个性,使其成为自己领域中的“爱因斯坦”“毕加索”,而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庸人!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无论什么人,只有充分发展其个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客观地分析我们的潜能,我们才能实现飞跃!前一段时间,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是否文理分科。我想:作为一个学生当然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美好的愿望。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个人爱好不同,目标和愿望不同,因此很难实行一个模板的教育方式。让热爱文学、醉心于诗词歌赋的文学少年整天沉浸在物理、化学艰涩难懂的公式中,让精于严密推理的明日科学家整天哼吟着散发着发散性思维气息的散文长诗,这是多么难以想象!就像非得让陈景润写抒情诗,让李白研究数学公式一样,最后只能一心期望,终归要破灭!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扬长避短让我们都成为自己世界的“爱因斯坦”。
春天来了,人心乱了,春天乱了,人心更乱了呀!
去学校的第一天,天气就反常了,先是热感,然后是风寒,稍纵即逝,基本上就被大家当成一个过渡的季节,今年的春天有点反常,去年的冬天早就刹住了车,估计是例外,所以今年的春天一上来就直奔二十几度了,正月十五一轮红日当空照,不少人穿短袖T恤,对着天气预报里“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全省大幅降温……”的消息嗤之以鼻,第二天天气晃当一声落下去了,不信科学的人直接就颓了。
真是一季有个性的春天!!真像林忆莲的一首老歌:我选择绝对或者是零,不要一些或者中间……看谁还敢拿我当过渡?这样的季节折磨我的情绪,真的,嗖的一下子又要穿冬装了,零下八度的异域风潮,风裹着微寒,从寝室的长廊里灌进去,稍不注意,一下子直入肺腑,让人真够呛。
2007年的春天我不甘寂寞,大悲大喜,让人印象深刻。报名开学那天阳光明媚,暖和的春风送来喜讯——领奖学金,真的是,刚住进寝室的第一天,就弄丢了钱包,真是可怜呀!那里面那么多MONEY,在寝室里大哭一场,谁知道那钱包无意之中会在课桌里,哎!真是大悲又大喜。这样的春天真是挑拨人,让我也按捺不住了。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但是再寒冷的天气,也还是春天,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火焰。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许多多寒冬,也因为我知道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但我却完全无法面对冬天已经过去的现实,那段支离破碎的学习历程,让我想起来心寒,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搬进学校住,闭关修炼三个月,三个月太长,我只争朝夕,别负了这么轰轰烈烈的春天。
风卷起所有的寒意,愤怒地扑打着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吹得四散,一天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真是一季有个性的春天,让我也因为受寒而痛苦地过着,我对室友们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的春天,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在满意之于,但还觉得有些遗憾,因为“落红万点愁如海”也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毕竟这是一季有个性的春天。
有个性的2007年春天,我们将要别了,与这季春天别了,也与这座陌生而美丽的城市别了,永久地别了……永远……永远……
个性,顾名思义,是自己的独特性格。生活中需要个性,明星、名人也需要个性,个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潮流。千万不要丢失自己的个性,那是一个人唯一的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讲一个关于个性的故事,是我从报纸上看到的:
他是一位天才的书法家,9岁时参加日本青少年书法展,就在东京掀起一阵旋风。四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总价值高达1400万日圆。
当时,日本最著名的书法家小田村夫曾这么预言,在日本未来的书坛上,必将会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小田村夫的预言没有实现。20年过去了。一些小田村夫预言时寂寂无名的人脱颖而出,而他却销声匿迹了。是谁断送了这位天才的前程?一年的九州樱花节,小田村夫专门拜访了这位小时侯名震四岛的天才,在看了那位天才的作品之后,只见每一个字潇洒清秀。小田村夫却仰天长叹,竭力说了这么一句话:“右军啊!你毁了多少神童啊。”
右军是谁?右军就是一千六百年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小田村夫为什么说这位书法大家毁了天才呢?
原来,王羲之自从有了书圣的名号,日本同时掀起一股狂热的模仿王羲之字体的风暴,他临摹王羲之的书帖成瘾,经过20年的苦练,把自己的书法个性打磨得一点都没有了。现在他的字与王羲之的字比较起来,已经能够达到乱真的程度,可是自己的东西呢,一丝都找不到。在鉴赏家眼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艺术,而是另人厌恶的仿制品。
一个天才因为模仿另一个天才而成了庸才,这不是书法界里独有的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行业。现在政治、文化、经济、体育,甚至江湖领域,大师级的人物之所以寥若晨星,我想,决不是在各个领域中天才太少,天生的庸才太多,’而是有太多的天才,因模仿,而成了庸才。
PS:千万不要丢失自己的个性,那是一个人唯一真正有价值的地方。综观古今,凡是成就了一番事业的人,都是坚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敢于从流俗中、惯例中出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