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一次,陈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实验,让我们自制泡泡水并吹泡泡。正好我在科学杂志上看到过有关自制泡泡水的文章。于是,我便在周末做起这个小实验来。
说干就干,我先准备好吹泡泡的工具和材料:一根较粗的吸管、一个小杯子、一把小勺,还有白糖、肥皂、洗洁精等。
我先在杯子里倒了些清水,滴了几滴洗洁精,接着,把一块肥皂切成一小块,放入杯里,之后加了半勺白糖,搅拌几下后,我便带着我的“实验品”进行演示了。
我用吸管在泡泡水中顺时针搅了几下,然后拿起来吹,心中自信满满。可用力一吹,却只有水花喷出,没有水泡形成。我再尝试了一下,虽然有小水泡出来,但一形成就破裂了。我心想:“可能是我吹得太用力了吧。”于是,我反复小心翼翼地吹了起来,可泡泡要么没有吹出来,要么就吹破……
我生气极了,也有些灰心。这时,妈妈过来对我说,你不要气馁,不要沮丧,要有信心,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也许是你的泡泡水“配方”和操作有问题。
听了妈妈的话之后,我再认真地研究了一些泡泡水的制作和操作过程并总结出几个要点:第一,洗洁精溶液能打破水表面的张力,使之形成泡泡,要占清水的三分之一,即浓度要高一些,之前我只放几滴,量显然不够;第二,白糖能增加泡泡的粘稠度,使之不易破裂,要适当增加,我用一勺;第三,搅拌时吸管不要碰到杯壁;第三,吹泡泡时,力量要均匀,不大也不小,太小吹不出来,太大则易吹破。
接受失败的教训,我重振旗鼓,再做实验,我把原来的泡泡水全部倒掉,控制好水量,按比例添加洗洁精溶液和白糖含量。“调制”好之后,我便再进行演示。果然,我轻轻一吹,几个又大又圆的泡泡从吸管中跑了出来,闪着七彩的颜色,在空中飞舞,久久不易破掉。经过统计,我一次最多能吹出九至十个泡泡,最大的泡泡直径能超过10厘米。“我终于成功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并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也欣慰地笑了起来。
早晨,泡泡在阳光下的照射下,闪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像宝石一样引人注目。我看到泡泡在天空中与纸飞机一起飞行,心情特别愉快,吹泡泡---多么有趣的小实验啊!
通过这一次的小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奇妙的事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同时要充分了解实验中的科学原理,才能发现它们的美并获的成功!
下一篇:一场难忘的足球赛
今天,我在书上看到一个小实验,名字叫“旋转的水杯”,很好奇,心中充满疑问,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下。做这个实验只需要准备一根绳子,一个水杯还有一些水。我很快准备好了实验器材,跃跃欲试。首先,我拿来一个杯子,在里面接了一些水,接着,我把绳子系在杯口,最后,检查了一下绳子是否系牢,就开始了我的实验。我先把杯子慢慢摇摆起来,最后让杯子旋转起来,意想不到的是,杯子里的水一点都没有洒出来。我很惊讶,也有点困惑,就去问了妈妈,妈妈对此也不知道如何解释。于是,我借助电脑查到了这个实验的原理。原来是杯中的水受到重力作用和惯性原理,在旋转的过程中,只有杯子移动,而水保持原状态,所以不会洒出来。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以后会留心观察,发现更多科学小奥秘。...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正如这句诗句所说的,想要透彻地明白道理,还得亲自做实验。就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体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实验的名字是“烧不烂的纸船”。大家听到这个实验都很疑惑,纸船怎么可能烧不烂呢。如果不相信的话,就和我一起做实验吧。做这个实验的工具很简单,只需要纸船,一杯水、一个打火机和一名搭档。我的搭档是小红。第一步,小红帮我把纸船的两端抓住;第二步,我把杯子里的水倒在纸船里;第三步,我拿着打火机置于纸船底部,点燃纸船,让纸船的底部燃烧起来。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纸船的底部虽然黑了,但是却没有破损的地方。这时小红把纸船里的水倒掉,纸船依旧在烧着。突然,纸船上面冒起了黑烟,然后底部破了个洞。我放下打火机,跑去问妈妈。妈妈跟我说:“物体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水是冰冷的可以减少燃烧时的温度。水一旦蒸发了,物体就会烧着”。听了妈妈的话,我才恍然大悟,真是不可思议啊通过这次实验让我知道:做事情仅凭感觉是不行的,唯有亲自动手做一做才能弄清事情的真谛。真是一次有趣而难忘的实验。...
上科学课时,老师总会给我们讲一些小实验,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每次回到家,我都想自己亲手试一试。刚好假期里的科学微课有一节叫色彩大爆发,教我们如何做气泡可乐,我就开始动手了。我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原材料,水、杯子、勺子、红糖、白醋和小苏打。瞧,我的实验开始了!首先,我把水倒入杯子中,然后,加一勺红糖,接下来,把它们搅拌均匀,直到红糖完全溶化为止。这时,倒入少量的小苏打,最后,加入白醋。我刚要继续……哎呀,不好了!泡沫太多了,它们冲出了杯子,没过了勺子,弄得哪都是。妈妈看见了,说:“气泡多,说明小苏打放多了。”妈妈尝了一口:“呸,呸,好酸啊。你的醋也放多了。”我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就小心翼翼地又做了一次实验。这一次,冒的泡并不多,说明小苏打放得不多,我终于找好了比例。从外观上看,自制可乐和买的可乐没有什么区别,颜色黑红,冒着小气泡。我急忙品尝了一口,嗯,这次做出的可乐香甜可口,美味无比!试验成功了,我终于露出胜利的微笑。我发现了自己做的可乐要比买的还好喝,因为里面有劳动的快乐,我以后还要自制气泡可乐。...
一提到做实验我总是兴奋不已,因为从实验中可以收获一些科学知识。上节课学科,老师说下节课让我们带两块磁铁,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蓝色的。我想:为什么要一个蓝色一个红色呢?我十分好奇。到了星期四,我带着两块磁铁和我的疑问进入了课堂。老师开始讲:“一块磁铁,红色代表N极,蓝色代表S极。所以一块磁铁由两面组成。今天就请同学们做一个关于磁铁原理的实验。”首先,老师让我把N极和S极吸在一起。于是,我用手拿起两块磁铁慢慢地将它们挨在一起,神奇的事发生了,两个磁铁抱在了一起,像亲兄弟一样,永远不分开。然后,老师又让我们把两个一样颜色的磁铁进行接触。神奇的事情又发生了,两个磁铁像冤家一样相互推挤,永远不肯握手和好。最好,老师告诉我们两块磁铁遇到后的两种情况,用两个词语来概括就是:同极相斥、异计相吸。爸爸告诉我:“磁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比如:指南针、磁悬浮列车、电磁炉……这个实验真是太有趣了!让我了解了磁铁的相关科学知识!...
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实验,名叫“鸡蛋浮起来了”。我很好奇:鸡蛋这么重,怎么可能在水中浮起来呢?我想做个实验。我来到厨房,拿出一个玻璃杯,先往里面倒了大半杯清水,接着往水里撒了一勺盐,盐慢慢地融化了。我把鸡蛋轻轻放入盐水中,可是鸡蛋却沉了下去,我疑惑不解地看着鸡蛋,心想:咦,鸡蛋怎么没有浮起来呢?难道是我的盐放的太少了?虽然实验失败了,但是我并不气馁,我将鸡蛋拿出来,决定继续进行实验。我往盐水里又加了两三勺盐,再用筷子搅了搅,接着把鸡蛋再次放入水中,鸡蛋竟然晃晃悠悠地浮起来了,露出了半个身子。“实验成功了!”我激动地叫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二天,我去请教科学老师。原来清水的密度小于鸡蛋,鸡蛋就沉入水底,如果往清水中放入大量盐,盐水的密度超过鸡蛋,鸡蛋就会浮起来。原来,这就是科学,它是那样的有趣而又神秘,我们应该多了解科学知识,科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今天,我听姐姐说装水的塑料袋怎么烧也烧不破,我特别好奇,就和爸爸做了一个实验。说是实验,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实验需要的材料都是家里常备的东西——塑料袋、蜡烛、打火机。爸爸帮助我把蜡烛用打火机点燃了,我用一个塑料袋装满了水,并把它拿到蜡烛火焰上去烧。我小心翼翼地把那个装满了水的塑料袋放在了火苗的上面一点点,一动不动地保持了好几分钟,眼睛从没离开过火苗和塑料袋接触地地方,就像就像在等待老师公布考试成绩一样紧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手都快酸了,可塑料袋果然一点儿也没有被火苗给烧破。看来,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我心里一直在想,是不是不是因为装了水,而是它本身就是烧不破地特殊塑料袋呢?我把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说:“想知道自己就试下撒!”于是,我把塑料袋里的水倒掉,先用抹布擦干,然后把它放在了火苗上面一点点。慢慢的塑料袋开始变形变色,不一会儿,这个塑料袋就被火苗烧出了大大小小的破洞。爸爸看着我疑惑地表情,给我讲起了原因。原来,塑料袋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只有超过这个温度才会燃烧,否则不会燃烧。当火苗上的塑料袋里有水时,火苗的温度就传到水里了,塑料袋的温度就不会很高,自然就不会燃烧了。科学小实验可真有趣!我以后一定要多动动脑,多动动手,做更多更有趣的小实验!...
中午,我看了一项有趣的实验——豌豆惊魂。这可真有趣,我也来试一试。哈哈!这个实验不就是一个“恶作剧”吗!我照着电视上说的,准备了一个玻璃杯、一些水、一些干豌豆和一个金属盖子。开始做实验了,却找不到实验地点,我想了想,就在茶几上吧!首先,在玻璃杯里装满豌豆。我小心翼翼的,生怕把玻璃杯打碎了。接着,我又把杯子里接了一些水,我特别紧张:万一豌豆涌出来怎么办呢?幸好,杯子里的豌豆没有“跑”出来。然后,我端着满满的杯子向金属盖走去,把它放在了盖子上。最后,我把它藏在了妹妹的床底下,静静地等着。几小时后,豌豆一颗一颗“蹦”到了金属盖上。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一下子把我吓了一跳。天呀!这是怎么回事?我拿起《实验百科》这本书,查了查。原来豌豆的细胞里有半透膜,水进去了,豌豆就膨胀了起来。杯子里越来越挤,豌豆就调皮地“蹦”出来了!这个实验可真有趣,我爱做实验!...
“耶!成功了!”“啊呀!失败了!”教室里传出一阵又一阵的欢笑声和尖叫声,从外边路过的人一定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呢!其实我们在做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滴水不漏。当我们蹦蹦跳跳地走进了教室,看见桌子上有两个玻璃杯,大玻璃杯里装满了水,小玻璃杯里没有水。我们好奇地问老师:“老师,我们今天要干什么呀?”老师回答:“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滴水不漏的小实验,现在,老师给你们做一下示范。”只见老师先把水倒入小小的玻璃杯里,再把纸放到杯面上,然后再把杯子小心翼翼地“空中转体”,确认纸已紧贴杯面,接着把下面的手拿开,水竟一滴都没漏出来,大家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师,谢易可惊讶地把手捂住了嘴。老师示范完后对我们说:“大家也来试一试吧!”谢易可已控制不住自己跃跃一试的心了!他兴奋地举起手,大喊道:“我来!我来!”谢易可拿到水杯,往水杯里倒水,再把纸放在杯面上,接着干脆利落地把水杯“空中旋转”,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手拿开,水没有漏出来。“耶!我成功啦!”谢易可大喊道。老师对袁艺文说:“艺文,你也来试试吧!”艺文听了,立刻逃之夭夭,她害怕失败。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艺文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把水倒入杯子里,再把纸放到杯面上,慢慢地把杯子旋转过来,她一不小心,一哆嗦水“哗”的一声落到了地面上。她没有成功,好像很失望,大家都安慰她:“没事的,大家都是第一次。”实验完后,大家议论着为什么纸放在杯子下面水不会流出来。老师告诉我们:因为当杯子里盛满水,杯外的大气压大于杯内的大气压,所以水自然就不会流出来。原来如此,一个小小的实验让我们懂得了这么多知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