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记得小时侯,我住在以前的老房子里,在每个角落都有我难忘的经历。
老房子门前有一条青石板路建成的小道,奶奶说是我奶奶的奶奶从对面的山边的石厂搬来的,在上面青石板有被岁月打磨的痕迹,原来平整的板面,已经被风雨打磨出了一个个凹凸不平的小坑,在石缝中有一片青苔生长在上面,下雨时,我常拉着爷爷的手跟在身后。
在一次,那一条青石板害我摔了两三次,爷爷拿起锤子就想拆了石道,是我硬拉着他才保下石板路的。
回忆起以前,我就不禁的觉得好笑。现在有了新房子,我很少去旧房子,因为那条“古老”的石板路已经被一条散发着难闻气味的柏油马路代替了。
而在童年时,父母外出打工,只有爷爷奶奶陪我,记得也是一个下大雨的天气,小伙伴们都没出来玩,因为屋顶年久失修所以一些小小的雨滴总会穿过屋顶的小洞滴在房子里面,奶奶就在漏雨的地方的下面放一个小碗或破脸盆,然后和我一起坐在大门口聊一些奶奶年轻时发生的趣事或从老一辈的人那听来的传说。
雨水的嘀嗒声,和奶奶的声音混杂在一起,为这一个昏暗的房子又增加了一些神秘,常常到这一刻,我便有可能头靠奶奶的腿上,昏昏沉沉地睡去。
而如今,那破败的屋顶已经被换成了漂亮的红瓦片,而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大铁门也换成了防盗门,而且老房子也不住人了,奶奶搬到新房子,而我最爱的的爷爷却走了,那一天,我痛苦了一天。
承载了我童年一切的老房子,它如同一个见证人,从出生到长大见证一切的它,如今,却被认为高危房屋,即将被拆掉。
回首以前的一切,却感觉已物是人非。
下一篇:我的好朋友
飞鸟离不开天空,即便停驻也需最高的枝梢;叶离不开根的支撑,即便落下也需根的怀抱;浮萍离不开水,即便漂泊也需水的围绕。故乡,无论你再如何向往自由,也无法抗拒故乡的羁绊。离乡的游子走在繁华的城市大街上,便会想起故乡青石地板和农人踏出的一条条山间小路。在我心田深处,那一片土地也许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也许黄沙卷天、大漠孤烟;也许烟雨朦胧,雨落山间……千种风,万种情,无不诉说着,那是一片多么令人留恋的土地。正因如此,我喜欢在故乡久居。清晨,呼吸着沁香的空气,坐在竹椅上看旭日东升;午时,看着挥舞着锄头的邻人在田间辛勤劳作;傍晚,伴着夕阳的余晖在院子中一起吃饭。到了晚上,爷爷总会带着他那“小破碗”到院中独自喝酒。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落寞。可就是这样落寞的爷爷,却怎么也不肯走出那片诗情画意般的故乡。夜深了,耳边传来阵阵蝉鸣声,青蛙也“呱呱”叫个不停。皎白的月光从窗子的缝隙中一丝丝地洒下。清风吹过,我进入了梦乡。这便是我的故乡,让人舒心,让人放松,让人清爽,让人神往。每个人都有故乡,即使它再贫弱,你也会想念它、怀念它,因为它像你人生路上的一处港湾——你累了,便在此歇息;你败了,便在此重新起航。故乡就是有这种令人安定的魔力,唯有如此,这一颗执着于故乡的心才能激发人的勇气,才能坚定人的信念。鸽子去而复返是对故乡的牵恋;老马识途更是对故乡的难以忘怀,这些都是故乡情的深沉与真切。这,就是故乡。...
望着那万家灯火的高楼大厦和那湿沥沥平坦的马路,我顿时想起了外婆的故乡。那仙雾环绕的青山绿水。是那么的吸引人和那让人吃了回味无穷野果!梦里的青山,可真是美不胜收啊!远远望去,那突兀深绿的青山使摆入了我的眼帘,峰峦雄伟的山峰,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一棵棵茂密的大树总是会有一两个鸟窝,鸟儿们在树上欢快地唱起了歌,给青山带来了无限生机!这一座座的青山也是动物们的天堂!比如说小白兔再和它的同伴抢食,刺猬一团一团的躲在灌木丛中睡大觉,还有淘气的小野猪到处跑来跑去,撞来撞走……那茂密的大树就像一床被子盖在了青山上,显得青山永远都那么年轻,永远都那么明艳!梦里的小溪是儿时的玩耍天地,当我们把小脚丫放在那清得能看见沙底的鹅卵石上,溪水缓缓而过,鹅卵光溜溜的,可把我们的小脚丫子弄痒呢!那五颜六色的鹅卵石也很美,只见有粉色,有鹅黄色,有红色有白色的,颜色不一,形状各异,阳光一照,水面仿佛穿上了一件五颜六色的衣服,那调皮的小鱼,一会儿在岩石缝里捕食,一会儿在宽阔的水面上游泳,不时还亲了亲我们的小脚丫子呢!梦里的野果更是让人吃了回味无穷,比如山稔果是小朋友上山最爱吃的果子,也成熟的时候是紫色的,如同穿上了一件紫色的衣服,可漂亮啦!而且还有一首关于它的小歌谣“九月九山稔红屁股,十月十山稔乌溜溜”蛇泡果是蛇最爱吃的果子,他一成熟,就像红宝石似的,闪闪发光,还像我们人类的脑袋细胞捏在一起,小小的,吃起来比蜜糖还要甜,还要好吃,因此我们常常结伴去山中采摘!我多么想让妈妈能带我去外婆的故乡去看一看那仙雾环绕的青山,和那清澈见底的小溪,并且品尝一下山稔果和蛇泡果的甜滋!让我的梦真正的变得梦想成真!我来说两句……...
红墙,青瓦,琉璃窗,胡同里的狗,巷子里的猫,骑着自行车散学的伙伴,都是故乡最清晰的印象。村中心拐角处的面馆,生意总是最红火的,那时候它还没有招牌,只有门口的几张桌凳。偶尔家中大人干农活回来,身体乏累不想做饭了,便拉上一家老小去那里吃面。等面的时候,大人们聊起家常,小孩子们则在一旁专心致志地偷看别人吃面,用垂涎三尺形容可是再贴切不过了。面上来了,用筷子一根根地挑起,劲道松散细如丝,小心翼翼的给面翻个个儿,便看到了藏匿着的一些碎肉沫,碗里还飘着蛋花,且金且银,旁边点缀着绿的如翠的葱花,再点一滴圆润如琥珀的香油,闻之亦醉,香飘十里。嘴里嚼着还含糊其辞地显摆自己刚背的古诗“此面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吃完饭便回家悄悄拿上几根学校的白色粉笔,然后三五成群兴冲冲地在面馆周围的红墙上尽情涂鸦。在印着“清丰是我家”的五个大字旁边,有着年幼的我们留下的成长印记。放假期间,偶尔遇见了村东头的大丫或是村西头的二胖,便嬉笑打闹着去村头小卖铺,他们常会用自行车载着我,一路上时不时朝石头上昏昏欲睡的老狗吹几响口哨。到站,跟小卖铺的胖婆婆打招呼,用仅有的五角钱买一包辣条,呲拉拉地撕开,便爽快地蹲在路边对辣条大快朵颐。那时候最美的便是不吃饭,而是躲猫猫般来村头吃垃圾食品。若是遇见了恰巧下地回来的大人,便像是受了惊吓的软弱动物,慌慌张张地一口吞掉余下的零食,就屁滚尿流地蹬上自行车逃之夭夭,剩下无可奈何的大人气急败坏地笑。有时候,天气恶劣雨下个不停,我只能别无办法地憋在家里,边啃着自家黑糊糊的烤玉米,边依偎在姥姥旁边,看她织给我最爱的粉色毛衣。她安静地织着绒线,只见那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化作了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的手上,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当丝丝缕缕的阳光,暖暖地透过窗外斜射进来,落在藤椅上打着盹儿的花猫上,铺洒在它瘦弱的肩膀上,这时候,琉璃窗辉映出的它的容颜,与窗外粉色的桃花明灭掩映。那瞬间,我开心地跑出去,大喊:“天晴啦!天晴啦!”后来啊后来……面馆的红墙还印着“清丰是我家”五个大字,一碗面还是儿时的那个味道,小卖铺的辣条还是五角钱一包,粉嫩嫩的毛衣上,还画着一枚灼灼的桃花,还是红墙、青瓦、琉璃窗。曾经的人儿早已各奔天涯,而故乡的记忆,大抵永是晴明的。...
故乡的水是清澈的,故乡的山是青绿的,故乡的天使蔚蓝的。——题记我的故乡在一座山的山脚,门前流着一条清澈的河流。放眼望去,周围都是披着青绿色衣裳的高山和几栋坐落在半山腰的房屋。四季的故乡,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冰雪消融。树木和花草开始发芽。野花开放,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环顾四周,一片碧绿的嫩芽映入眼帘,闭眼倾听,树枝上的鸟儿正在歌唱。炎炎夏日,则有“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美景和“佳木秀而繁阴”的胜状。烈日当空时,人们多会到树荫下休息,在河边,高高的垂柳形成一片片浓郁的绿荫,河里的鱼儿自由自在的嬉戏着,岸上的花草竞相开放树木青翠欲滴。故乡的秋天,秋高气爽,硕果累累,人们都忙着收获成熟的果实,而这时的景物,也是极其漂亮的。一阵瑟瑟的秋风刮过,显得苍老的树叶渐渐随风飘舞,微风吹过,波光粼粼。故乡的冬天,虽然没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丽景象,但有“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美景。树木上堆积了一层厚厚的雪,像是给树儿戴上一顶棉帽似的。孩子们在雪地上嬉戏着,一个个雪人焕发着勃勃生机,远处的山,白茫茫的一片,像是披上了一件白色大衣,使故乡的冬天更加美丽。我爱你,我的家,我爱你,我亲爱的故乡。天近黄昏,我在村头流连。四周是那样恬静,暖风吹拂发丝,花草散发芬芳,迎着小径,慢慢的,慢慢的走……...
在几千甚至几万米的高空上,我俯视着那被连绵不绝的山脉包围着的故乡,那个生我,养了我几年的城市——兰州。它没有江南的缠绵的萦萦绕绕,它透出的是最质朴的气息……下了飞机,那熟悉而陌生的家乡味道混杂着冷空气一直往我身上扑,好像在欢迎我回到家乡。这时我才清醒过来,我终于又回到了这座城市,对故乡的牵念,对姥姥姥爷的依恋让我心头一暖……很快,我们一家到了姥姥姥爷家,什么都没变,只不过姥爷头发上又多了几根银丝,只不过再也吃不到那装饰了我童年的药膳凤爪和玉米软糖,只不过……我多想念这里的一切!可是,再回到这里时,我居然变成了什么路都不认识的外乡人,恍恍惚惚的过了一年又一年……看望完姥姥姥爷,我们打了的士去看我们以前生活过的地方,那个偏僻闭塞的小区里,什么都没变,长长的路的墙上写着大字的标语,颠簸的路至今也没人修过……我们甚至还看到了以前的老邻居。在小区……尽头,那条长长的铁轨绵延地伸向无尽的远方……我无法想象,我就是在这样的地方玩了捉迷藏,玩了过家家,度过了我童年中的一部分……仰着脸,把眼中的泪憋了回去,我心想我再也不要回来了……昏黄的灯光下,奶奶躺在那张小小的床上,脸上如沟壑般的皱纹间写满了沧桑与对我的宠爱:“真真,过来奶奶身边坐。”我听话地坐在了奶奶身边,帮奶奶捏着瘦得只剩皮包骨的腿,奶奶用那充满皱纹、小小的手抚摸着我的脸,老泪纵横。奶奶也老了,一旁传来姑姑的轻叹:“老太太身体越来越差,容易激动,经常流泪,眼睛也不好了……”妈妈也轻叹了几声,我却因为太累而趴在姑姑腿上睡着了,就像小时候那样……晚上,我钻进姥姥的被窝,亲昵地对姥姥说:“姥姥,我还想爬趴在你的大肚皮上。”“傻孩子,你都多大了,我的大肚皮早不能让你趴了,”姥姥慈爱地说,:“快睡吧,明天你爷爷生日,你还要去呢,别起不来了。”还帮我掖了掖被子,我应着,很快进入了梦乡……火车站上,我呼吸着这污浊的空气,发现那尊雕塑马不见了,听不到宋祖英的“辣妹子”了,我轻轻地摇了摇头,这与上海相比,差了多少啊!什么都变了,什么都没变,不愿再看故乡的破败,一咬牙,放下心中的不舍,踏上了归途……再见了,故乡!突然尘土飞扬,窗外的景物向后倒去,我知道,火车开了。上海市上南中学东校初二:冯小真...
心中有一朵洁白的莲,那是我的故乡。我深沉的爱着她,我浓厚的思念她。那里有最清澈的河水,那里有最悦耳的鸟鸣。那里还有最欢快的笑语,那里存在最天真的梦想。我离开时给予过一个承诺,带她去辽阔的海,看远去的白帆。但是我却不知道,那将会是永远的分别。现在,我回来了!可那是我的故乡吗?她走远了,她等我多时了,我想再拥入她的怀抱,得到她温暖的爱。吉林吉林永吉县永吉十中初三:李叙艺...
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树叶上的露珠,小鸟清脆的叫声,参杂着泥土芳香的清风,奔流不息的河水,盛开的花儿,都让我想起了我的故乡。我的故乡是兰州,享有金城的美誉,还有三样让兰州人引以为豪的东西-----一本书、一碗面,和一条河。一本书是《读者》,它演绎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里面的经典段落耐人寻味,深受人们喜爱。一碗面是兰州独有的牛肉面,把它端上桌,闻一闻,然你垂涎三尺;看一看,绿油油的葱末散落在筋道的面条上,红红的辣椒浮在汤上,再加上一个鸡蛋,颜色搭配的恰到好处,在吃上一口面,真是色香味俱佳!怎么样?心动了吗?赶快来尝一尝吧!比起一本书、一碗面,我最喜欢的,还是坐落在城市中央的那条黄河了!阳光洒落在河面上,顿时,金光闪闪,就像一条从天上飘落下来的金色绸缎,带着生命之水从天而降,哺育着两岸的人民。黄河不仅有着母亲河的美誉,而且还是人们的休闲胜地。吃过晚饭,散布在河边,,美丽的晚霞相伴,奔腾的河水相随,习习的微风吹拂,柔软的杨柳飘动。坐在河边眺望远方,我的心在飞翔;站在河边打打水漂,我在梦回童年。走在中山桥上,俯视黄河,让我的烦恼随水流而去;坐在游艇上,仰望蓝天,让快乐流入我的心田。听了我的介绍,各位读者是否心动了呢?快来看一看《读者》,尝一尝牛肉面,欣赏一下黄河风景,感受一下兰州独有的风情吧!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染红了天边的云彩,而故乡的温暖将永远藏在我心灵深处。...
这么多年了,望着夕阳,我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我那曾经的家……这座城市与漂亮无缘,也与高尚无关,但许多年之后,我相信它还会长久地在记忆中存活下去,因为,这是我的家乡。是的,洛舍,它给我的烙印如此深刻,以致情感的麻木。这个城市谈不上整洁,在我眼中,它肮脏而混乱,甚至在某些场合,它表现得更类似于集市,来不得半点永恒;但,毕竟有人在这住下了,并生了根,集市也就成了城市。在这里,有人乐于天命,有人却步履匆匆,有人说洛舍像他路过的一个驿站,而不是家,好比外公,他只来过几次,遍随着清风斜雨飞上了天,如今的他,恐怕只能望着他那可爱的外孙女在这个他只呆了几年的“家乡”里玩耍。记得曾为洛舍写过一篇怀旧的文章,现在想来或许也过于矫情。真有那么多东西值得去感怀么?而我眼前的洛舍却是如此的年轻,墙痕斑驳又能说明什么,细心一看,所谓的古老也不过只俱俱几十年,时间只是轻轻淡改了容貌,我就傻冒地跟着抒情,发笑的是上帝。还有许多人在阐述这个城市的历史,只是我已学会一笑而过,时间的碎片散落在看不到的地方,或深埋,或遗弃,历史又从何说起?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前年夏天,我离开了洛舍开始了在远方的求学历程,失去的是参与叙述这个城市故事的资格,但我知道,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里,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来。异乡夜深,孤灯独影,偶尔,我会怀念这座年轻吵闹的城市,怀念喧哗的街道,怀念郊外的麦田,以及许多……毕竟家,不分好坏,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