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沙!沙!”春雨蒙蒙的下,听!那“轰隆”一声,这是迎春的礼炮。春姑娘乘着“风车”来到大地,雨儿子马上“下来”迎接她,她送给雨儿春天的气味,雷声也来这儿凑热闹,春姑娘送她一副清脆、活泼的嗓音,植物们在地上摆动着身子,为春姑娘送上一支春天的舞,春姑娘讲究礼尚往来,为植物们穿上那翠绿色的演出服,春风在春姑娘身边绕了一圈,把这春天的味道带给了我们。今天我带着发现春天的任务,来寻找我们校园的春意。一走出...
作文《发现春天的脚步》
“沙!沙!沙!”春雨蒙蒙的下,听!那“轰隆”一声,这是迎春的礼炮。春姑娘乘着“风车”来到大地,雨儿子马上“下来”迎接她,她送给雨儿春天的气味,雷声也来这儿凑热闹,春姑娘送她一副清脆、活泼的嗓音,植物们在地上摆动着身子,为春姑娘送上一支春天的舞,春姑娘讲究礼尚往来,为植物们穿上那翠绿色的演出服,春风在春姑娘身边绕了一圈,把这春天的味道带给了我们。今天我带着发现春天的任务,来寻找我们校园的春意。一走出...
冬,冰清玉洁,高傲凛然;春,温晴明媚,平易近人。相比,后者为我更爱。此时寒冬已过,已经立春,天气乍暧还寒,窗外早有几缕明媚的春光。春天,真的来了……
春天,你好!你穿着薄纱曼帘,挽着芬芳花瓣,踏着和煦微风,顶着温晴朝阳;缓缓地走来了。看!小草为了迎接你,已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在阳光下尽情地伸着懒腰。看!小溪为了迎接你,早已用火热的心溶化冰冷的外表,此时在尽情地奔腾欢唱。看!窗外的世界,有了你的到来,又多了几分生机,添了几抹色彩。听,窗外早有了鸟儿清脆的鸣叫;闻,空气中早有了新鲜泥土的清新;触,嫩芽竟悄悄钻出枝头,长出了纤细的茸毛;观,远处早有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朝气蓬勃。嗯!春天,真的来了……
春天,你好。看!你鼓起小嘴轻轻地吹,冰雪融化了,草儿泛青了,柳树发芽了,花儿绽放了,看!你鼓起小嘴暖暖地吹:阳光和煦地照着,鸟儿欢快地飞着,孩童们快乐地舞着,春雨弟弟也淅淅沥沥地下着,农民伯伯看着这春耕的好天气,不觉轻赞一声:“春天,真好!”
春天,你好。看!远处的天上为何如此炫彩班澜?原来是群小孩子,嘻嘻哈哈地玩耍着,他们的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五颜六色的风筝,远远望向天空,如同只只美丽的蝶舞在空中,这春的气息倍加浓郁,正如朱自清的《春》中所说:“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的确,春风中飞舞的风筝实属春天的一大标志。孩子们笑着、闹着,开心地叹着“春天,真好!”
春天,你好。你带来的,不仅是风景与生机,更多让我恋慕的,是你带来了希望!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为你留下伏笔。《立春日赋》中的“春在水无痕,春在山无际。李白桃红未吐时,好个春消息”。《春日》中的“柴门照水见青苔,春绕花枝漫漫开”等无一不描写了你的风采,你是希望的代表,是生机与起点的向征。你是温睛与幸福挂勾,你的明媚与美满持平。融融的春光中,肥沃的田野上,茁壮的青苗破土而出,生活也不尽如此这般生机,这般美好!未好,才刚刚始……
春的神奇,展示了一个十三岁孩子的心思。十三岁的春天充满了梦的色彩与涟漪:是心灵的触动,是拼搏的冲动,是成长的感动,也是岁月为我们留下的撼动。十三岁的春天更是充满了希望,人生能有几次拼博,面对心中的目标,要明白今日不博何时博。为之奋斗,舍我其谁。在这个明媚的春天,我们一起携着心中的梦,伴着拂耳的春风,走出一片芬芳的园地,携着春天的希冀,去梦想每一片蓝天。
十三岁,难能可贵人生之春。在走向园地前,别忘了说一声:“春天,你好!”
河北张家口桥西区张家口市第九中学初一:全璐
春天是一个12岁的孤独女孩,还有五天就要就要开学了,她想:她一定要在这五天里做一件事情,好弥补这空虚的寒假。
还有一天就要开学了,春天做了许多事,但都不是她想要的效果。无聊的她,走在冷清的街道上,伴随她的只有飒飒的寒冷春风~~
就在她准备回家时,突然看见了一女孩,她很漂亮,但水灵的眼睛却有一丝的忧伤。春天出了神的看着那个女孩,竟不知不觉的走了过去。那女孩注意到了春天,她朝春天笑了一下,春天也笑了,她向女孩打了个招呼,并和她聊了起来。聊天中春天得知那个女孩叫靳絮儿,也12岁了,开学那天就要去国外念书。时间不早了,絮儿给春天留下了她的电话号码,走了。春天站在依然冷清的大街上,依然伴着寒冷春风,只不过,很温暖。
第二天,春天拨了絮儿的电话,约她出来玩。春天和絮儿玩了一下午。黄昏,絮儿拉住春天的手说:“第一次看见你,就觉得你和我一样,都很孤独,我明天就要走啦,不过,我们发誓当一辈子好朋友,等我回国一定回来看你!”春天哭了,絮儿也哭了,春天拿出一本相册,递给絮儿说:“不要忘记我哦!”絮儿点了点头。
三年过后,又是寒假,又是寒假最后一天,春天和好朋友逛街,她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背影,那不正是她的絮儿吗。是一个12岁的孤独女孩,还有五天就要就要开学了,她想:她一定要在这五天里做一件事情,好弥补这空虚的寒假。
还有一天就要开学了,春天做了许多事,但都不是她想要的效果。无聊的她,走在冷清的街道上,伴随她的只有飒飒的寒冷春风~~
就在她准备回家时,突然看见了一女孩,她很漂亮,但水灵的眼睛却有一丝的忧伤。春天出了神的看着那个女孩,竟不知不觉的走了过去。那女孩注意到了春天,她朝春天笑了一下,春天也笑了,她向女孩打了个招呼,并和她聊了起来。聊天中春天得知那个女孩叫靳絮儿,也12岁了,开学那天就要去国外念书。时间不早了,絮儿给春天留下了她的电话号码,走了。春天站在依然冷清的大街上,依然伴着寒冷春风,只不过,很温暖。
第二天,春天拨了絮儿的电话,约她出来玩。春天和絮儿玩了一下午。黄昏,絮儿拉住春天的手说:“第一次看见你,就觉得你和我一样,都很孤独,我明天就要走啦,不过,我们发誓当一辈子好朋友,等我回国一定回来看你!”春天哭了,絮儿也哭了,春天拿出一本相册,递给絮儿说:“不要忘记我哦!”絮儿点了点头。
三年过后,又是寒假,又是寒假最后一天,春天和好朋友逛街,她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背影,那不正是她的絮儿吗。
三年级:王伊宽
前言:
春天是阳光的季节,也是花开的季节,如果说我们的是花,那么,春天就是花的天下……
(一)兰迎春
“有人说,春天里的花是最真实的。因为他们说,我们在校园里等待着是春天,我们就很真实。”
如果说校园里的春天没有花,我想,那就像一幅没有落款的中国画,浓重之中缺了淡写的那一笔,让赏画的觉得有些失意,赏花的人也同样感觉有些悲戚。春天的校园是最亲柔的。
幽兰悄悄的撑开那些在冬寒下萎靡的叶子。她说,春风吹绿校园的时候,远去的燕子也将要飞回来了。等待是春风的到来,我等待的是诗人海子说的那样春暖花开……
(二)柳青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人们总是这样评价春风,今年的春风格外的清爽,他一遍遍的向我耳边吹着。他轻声说:“柳兄,我回来了,起来吧!”我很高兴,春风的确很有趣,不厌其烦对我说那些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我笑了,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为什么不说。春风笑得很甜,燕儿在他的笑声中翅膀也随之一摆一摆的,春风说了一句精典的话,捣乱叶的细嫩不是裁出来的,是在寒冬中磨炼过后迸发的生命之美,校园的春天不是因为春天存在而美丽,校园的春天只会因春天才更加美丽。这其中有一个深刻的含义!我不明白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却明白了另外一首诗的妙处“此生愿伴春长在,万古留魂鉴骨忠!”
(三)踏歌行
如果说校园的春天是有深义的,那么那些所谓的最美丽的春天则是校园的春天。我们踏歌而行,因为春天里我们最年轻。穿过那些春意盎然的小道,也才能发现一颗种子的生命在春天里是何等的美妙。我明白,“春种一颗子,秋收万颗粟”的典故。今天我们播种春天,明天我们将要收获。
如果我们是春天的使者,天地间真正的春天就是春天。我们唱歌儿播洒,校园等待的是明日的红花。
(四)满园春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盎然生机的校园里的春天就像那古壁上的题刻,抹不去也拭不掉,一切都来得静悄悄。来的太突然叫人有些惊讶和欢喜。那片阳光明媚的春天的园子里有着许多梦。
也许,春天的校园像一首诗,生动而又含蓄。也像一支美妙的歌,朝气而又深沉。
我想说,校园的春天是永远的。我们是春的使者。
呵!永远的校园,永恒的春天。
一缕阳光,撞开层层叠叠的乌云,撞开寒冷的冰,撞开封闭的帘幕,经过遥远而艰辛的跋涉,最后,停顿在我酣睡的睫毛上。
我被唤醒,从一个陌生而陈旧的场景中,被唤醒。阳光的温度,在跳跃。
握住这一缕温暖而湿润的阳光,我和春天,作了最初的交易:春天把我唤醒,我把春天,带回人间。和一头笨重的黑熊,一对孱弱的翅膀,或一棵懵懂的芽苞一起,我们发出了春天才有的尖叫。
我起床。把冬天打包,安放。卸下陌生、陈旧、疲惫、落满了灰尘的外套。
我拉开窗帘,对着扑面而来的春天,作最初的祈祷。
我在窗里,春天在窗外,隔着一层布,隔着一臂之遥,我和春天,息息相通。这个提前到来的春天,多像一句从天而降的祝福。
我刷牙,洗脸,吃早饭。我跨出了门。一脚,跨进春天的怀里。
蛙鸣。鸟叫。虫唱。麦苗拔节。细水上涨。泥土解冻。锄头开出一条熟悉的道路。这世间所有美好的细节,都在春天的田野,反复上演。
我不是这个春天的第一个观众。也不是最后一个。在饱含着水分和新鲜的空气里,有轻快的翅膀划过。有欢乐的啼声滚动。所有苍老的生命,都浸润在春天深处,脱胎换骨。所有陈旧的种子,都在湿润的春天里,变得透明,蠢蠢欲动。
蚂蚁们,在春天的大地上,一路狂奔。蟾蜍,把掩埋了一冬的躯体,打开。河岸上,芦苇锋利的芽尖在耸动。鸭们,用并不坚强的爪牙,掏出了一湖碧波。而鸡们,发现了这个春天恩赐的第一个屎克郎。一头老牛,在远处,咀嚼春天才有的青青草味。农人们,在近处,开始又一轮虔诚的播种。在一个季节播下希望。在另一个季节收获。
所有生命,卑微的,崇高的,强大的,弱小的,羞涩的,蛮横的,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靠近这个春天。
我打着赤脚,以我能想到的最轻柔的脚步,走进春深处。我不能鲁莽,不能轻举妄动。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显示出美好特有的轻盈与脆弱。我怕我坚硬的脚步,会一脚把这个春天踩碎,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我打着赤脚。所以,我以我能想到的最轻柔的脚步。靠近这个春天。
这个饱含着水分的春天,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我轻柔的脚步,也会像春雷一样,滚过一些弱小的生命,让它们,心生悸动。我的存在,对这个春天来说,有些多余。我无法爆出春芽,也不能抽枝拔节,只有我的头皮,在一个又一个春天的轮回中,荒芜。
然而,春天,对我来说,是一种奢华。只有在春天,我才是一个真实的生命。在这个春天,在这个湿润的春天。我敲下了第一篇文字,像所有在这个春天醒来的生命,发出对这个世界的第一声欢呼。并且,听到回声。
有人喜欢春,因为它有贵如油的春雨、美如画的春光;有人喜欢夏,因为有金色的阳光、甜甜的冰淇淋、纯棉的T恤,、下雨天溅起的水花;也有人喜欢秋,因为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谷穗,以及偶尔漫过的淡淡的哀愁;还有人喜欢冬,因为雪莱说过:“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或许我们对季节是有偏爱的,但我们欣然接受大自然慷慨馈赠我们的所有礼物:风霜雪雨都有情,冷暖凉热全是爱。
朋友问我:“你最喜欢什么季节?”我迟疑了,因为我对四季都是那样的喜爱,但非要我在其中选一个的话,我还是要选春,因为春散发着一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着。依偎春天是那样的富有活力、生命力,一点丝毫不起眼的绿,一片欣然张开的红,就能使他们的心灵发亮,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一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我家乡的春天,每年总是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春天来了,但是又能从什么地方发现春的信息呢?别着急,跟我来。我又和妹妹相约来到田野,发现春在田野里。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溪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池塘边,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瀚的九天。春天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春天的足迹,无处不在。
春天是一缕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热爱春天,播种春天,灌溉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春天的凤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野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家乡的春天,是这样的美丽,富有诗意,这样优美的意境,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吧!
六年级:单县杨楼镇姜晨
冰雪消融,融化出了春天。美丽的春天是一首优美的歌,春天的事物,共同奏响了如叮咚泉水般的春之歌。
第一幕:小草的生命之歌
春姑娘的裙边掠过大地,可爱的小草,顿时睁开了朦胧惺忪的睡眼,从大地里悄悄地钻了出来,他们想一比高低。看看谁更翠绿。这些嫩生生,绿油油的小生命啊!这一片,那一簇,好似天上繁星,数不胜数,这些可爱的小草,拥有着生命的绿色,于是它们奏响了春天里的生命之歌。
第二幕:春花的曼妙之歌。
春天里,草地上一些不知名的花儿,夹杂在小草中间,争先恐后的纵情怒放。红的、黄的、粉的,姹紫嫣红,“百般红紫斗芳菲。”它们用自己的点点姿色点缀着青春的草地,看看这些美丽的春花,想起了“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春红,奏响了春天里的曼妙。
第三幕:垂柳的轻扬之歌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婀娜多姿的柳树,尽情地抚动着自己翠绿的发丝,柳条的发丝在春风的吹动下,摇摇摆摆好像在随垂柳唱出的轻扬之歌舞蹈。
第四幕:春风的优美之歌
春天的灵魂是春风,它像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春天里的一切事物。春风是神奇的魔法师,它挥舞着魔杖,让草地变得绿了,花儿变得红了,芦苇也透青了,一池春水,被风吹皱了。春风是春天里不可缺少的歌。没有春风,春天就是单调的,死气沉沉的,春风唱着优美之歌,于是我们眼前就呈现了一幅如诗如画的长卷。
第五幕:春雨的氤氲之歌
春雨的脚步,渐渐逼近,绵绵的细雨,轻轻盈盈,朦胧了雨卷,于是,诗人便写出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如此美的诗句。雨丝细如牛毛,在柳枝上跳动着,雨滴打落在石板上的声音,正是春雨唱起的氤氲之歌。
第六幕:天空的温馨之歌
春天的天空,是清新的,爽朗的。泛着淡淡的蓝色,有时会出现棉花糖般的云朵,让心情瞬间平静下来,天空中偶尔掠过一两只燕子,它们是春天的精灵啊,有时,天空中会飘着三五只风筝,风筝在风儿的推动下,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时,便会不知不觉地哼唱起“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听,这不就是天空的温馨之歌吗?
春天里的一切事物,共同奏响了美妙的春之歌。
也许三月的北国依然是春寒料峭、冷风扑面,但此时的江南却已是雨轻轻,梨花院落;风淡淡,杨柳池塘了。看!江南的三月,每一个角落都有无边的春色在浮动。
江南春,万物如诗,处处如画。那润如酥的细雨,柳如烟的景像,以及那关不住的春色,和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总会惹那些探春人和寻芳客在庭前、湖边、桥上、柳下、花园中、田野里,流连忘返、浮想联翩……
这个季节的江南,空气不再是干燥、阴冷,渐浓的春色正引诱着寻梦的脚步。这个季节的花草树木,无一不在向人们传递春的信息,那四处萌生的一抹抹新绿不仅让每一个钟爱春天的人心旷神怡,也让每一个靠近春天的人感受到了春天万物波动的生命气息。
总是在乍暖还寒的时候,春,披着梦幻的轻纱,踩着轻柔的步调,静静地,珊珊而来。春天,它是怀着夏的激情、秋的思念、冬的梦想,一路走来。
江南的春,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来了,带着美好的希望,带着蓬勃的生机。
放眼四周,三月的江南,远山含黛,春色连波,草长莺飞,纸鸢翱空,燕影剪水,垂柳依依……三月的江南,春风、春光、春韵、春色,无处不在。
三月早春,它给人间带来的不仅是希望和活力,它还带来了梦幻和诗意。这个时节,如果你走近自然,亲近自然,拥抱自然,你一定会有很多希翼和斑斓的梦在蓝天上放飞。
早春,是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当春风唤醒了新燕,吹暖了江南,那些正处恋爱时期的男女都会步入春情的萌动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倚在三月的江南水桥上,低吟着这样的咏春诗句,心头一定会有无限的柔情和诗意漾开。
这个时节,春风如一把檀香木梳,默默梳理着每一处、每一隅。春色,在悄悄萌动、蔓延,绿色的旋律也不断地流动缱绻在每一个有声和无声的地方。清风拂过柳梢,从指间轻轻滑过,如今,握在我手中的是一段温暖柔软的时光。
我知道,春天,其实来之不易,它是经过了夏的炎热、秋的萧瑟、冬的严寒,这些重重考验,才来到我身边。所以,我一定不会放任春天与我擦肩而过。我想,我 会在烟花三月里,折柳一枝,依着江水,独听一段远去的古曲;我想,我会在烟花三月里摘花一朵,与君执手,在春天的琴弦上翩翩起舞。
我会放慢脚步,不张扬,不喧闹,悠悠然,踩着春的步调与春天同行。我会一路微笑,轻握一支春的长笛,让明媚入诗,让嫣然入画,怡情于山水,把日子过得简约而清欢。
谁都知道,在春天里,拔节的不只是小草,还有我们的心曲和梦想;谁都知道,在春天里,成长的不只是树苗,还有我们的思想和心智。
春天,似一汪甘甜的清泉,滋润着干枯的心田;春天,似一曲空灵的天籁,荡涤着污浊的心灵。
春天,仿佛从唐诗宋韵里飘逸出尘的女子,谁若与她邂逅,谁的心中便会落满了欢喜。谁若读懂了春天的柔情和诗意,谁就舍不得与她说分手。
总评:作者能准确地捕捉春天里有象征和代表意义的具体事物,通过它们来反映春天里变化;能通过比喻和拟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把万物复苏的景象表现出来,展现出了春天的蓬勃力量!美中不足的是行文中罗列堆积的痕迹明显,建议作者在今后的写作中抓住事物的一个重点加以扩展描述,让文章能有突出的精彩之处。
点评人:泉州晓婷
当第一缕阳光从东边冉冉升起时,我知道,春天来了。(冬天的阳光难道不是从东边升起吗?)
(大地)终于告别了冬日(的)沉重,万物重获了生机。河里的鱼儿欢快地嬉戏着,互相传递春天的消息;河岸边的柳树重又抽出新条,在春风中荡漾;花儿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小草绽放出特有的新绿,一切都蓬勃着春的生机。(拟人的表现手法使春雨的形象生动鲜活起来。)
春天是美好的,她给予大地万物又一次生命:小草破地而出,麦穗开始生长,人们高兴不已。
春天更是调皮的,她让大地生灵沐浴在斜风细雨中:春雨刷新了土地,滋养了土地,人们感激不已。
春天也是温柔的,她抚摸着新生命绽放的脸颊:花儿开放了,鸟儿飞来了,人们感激不已。 (排比句独立成段,表现了在春雨的召唤下万物复苏,仿佛是春雨赋予了万物生命。)
人人喜爱春天,人人赞美春天,人人向往春天。当然,人人更渴望的是过上春天般的生活。(应该写出人人是怎么“更渴望的是过上春天般的生活
瞧!人们陆续来到春姑逗留“最久”的公园,一起感受春天。春改变了人间,它使游玩的小朋友们脱去了沉重的冬装,换上了轻便的休闲服;春使原先平静的河面摆脱了寂静的困惑,过上了欢快的日子;春使寂寞的游乐设施重又成为孩子们的乐园。最后,春又使沉重的公园变得明亮了。(前段以“人人更渴望的是过上春天般的生活”收束,此时为公园,太突然。)
不过春的魅力还不止于此(只是这些) ,我特别喜欢的莫过于春天生活里的交响曲,仔细听,你便会发现交响曲里使用的乐器还不少呢!人们踏青的脚步声一步又一步的临近;泉水的“丁冬”声一声比一声清脆;小朋友们的笑声一回比一回明朗;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一趟比一趟悦耳……“多么美妙的交响乐啊!”我赞叹道,“春姑娘就是一个音乐家。”(从人、景、物入手,一串排比生动呈现了动静相宜的春景。)
……
啊!春天的变化无处不在。
我爱春天,爱她那温暖的阳光;我爱春天,爱她那柔顺的细雨;我爱春天,爱她那和煦的春风!好一个春天的使者。 (对春天的感受来自与自己的情感迸发,但“好一个春天的使者”在前文中没有做铺垫叙述且与本文主体内容脱节,应该删去。)
一年有四个季节,桃红柳绿的春、骄阳似火的夏、天高气爽的秋以及白雪皑皑的冬。我最喜欢的是春天,因为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也代表着新的开始。
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早晨,春晨的空气像过滤过似的,异常清新;喜欢春天的中午,太阳明晃晃的照在阳台上,搬一把椅子坐在阳台上看书,暖暖的阳光,暖暖的心情;喜欢春天的晚上,一个人在月光下散步,月色如水,洒在心的深处;喜欢春天的山脉,连绵不断的群山披上了绿装,起伏的丘陵像一条卧龙,隐约可见一片片彩霞般的小花点缀在绿色的“卧龙”身上,给“卧龙”增色添彩;喜欢春天的田野,麦苗青青像绿毯,油菜花开得黄黄的,艳艳的,散发出阵阵醉人的馨香;喜欢春天的小河,冰封了一冬的小河发出了“哗哗”的流水声,像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喜欢春风,是春风唤醒了大地,让一切显得那么和谐、那么安逸;喜欢春雪,片片雪花都是情,滋润了麦苗、净化了空气,热闹了孩子;喜欢春雨,春雨带着欢乐和丰收从天而降,雨丝淋湿了花草树木,给了植物充足的水分。
喜欢春天,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春天野菜多。“春风吹,野菜生”,小时候,春天是个诱人的季节,因为春天有着太多好吃的野菜,什么香椿、榆钱、槐花、马齿苋、 鱼腥草、野韭菜花、枸杞、灰灰菜、面条菜、苦苦菜等都是营养丰富的美味野菜。就说那枸杞吧,清明刚过,田边地角的枸杞枯枝上就已经长出了许多嫩绿的枸杞芽,我们在放学的路上,就会随手摘一把枸杞尖,回家后交给大人,在开水锅里一煮,清水里一漂,洒上调料就可以上桌了,苦涩中带着香甜,是下饭的佳肴,而且枸杞又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深受人们喜欢。只是过去人们吃嫩枸杞芽,大多是为了丰富餐桌,给不太富裕的生活增添一点内容,而现在,绿色食品成了时尚,枸杞已经堂而皇之地走上了市场,成了宾馆饭店的座上客,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收入。还有面条菜,面条菜藏在麦地里,每逢周日,我们就会提个篮子、拿把小铲刀来到麦田,收获大得很,不一会就会挖满满的一篮子,面条菜即可下锅做调菜,也可在烧热的油锅中炒着吃,吃起来是满口的清香。吃法最多的还要算苦苦菜了,既可以凉拌又可以烧汤和制成咸菜,据传,古时苦苦菜一直是朝庭的贡品,每当春天到来时,乡绅就会派人把制作好了的苦苦菜送到京城,让那些达官贵人们改变一下口味,不知这是不是真的,不过它确实是非常好吃的野菜,又细嫩又爽口,是这些野菜中清香味最浓的一种,若是村中哪户人家正在煮它,远远地就能闻到它的香味。家乡的野菜种类繁多,只是这些野菜可吃的时间都很短,一般都只有半个月的时间,过了就只好等第二年的春天了。
喜欢春天,因为它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像。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们,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为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的话,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五十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