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时间和画面可以停留,那么请让我的记忆定格在那个温暖的午后。蜜色般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枝密密地洒在姥姥门前的青石板上,留下一块又一块阴影。悄悄地推开那扇朱红色的大门,“吱呀——吱呀”的声音便从姥姥的卧室中传来,穿过花圃,穿过草丛,钻进了我的耳朵,好像上个世纪的老收音机在低吟浅唱着一个很老很老的故事。“姥姥——姥姥——”我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午后的静谧,许久未有人回应,我以为姥姥在藤椅上睡着了,于是我便...
作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如果时间和画面可以停留,那么请让我的记忆定格在那个温暖的午后。蜜色般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枝密密地洒在姥姥门前的青石板上,留下一块又一块阴影。悄悄地推开那扇朱红色的大门,“吱呀——吱呀”的声音便从姥姥的卧室中传来,穿过花圃,穿过草丛,钻进了我的耳朵,好像上个世纪的老收音机在低吟浅唱着一个很老很老的故事。“姥姥——姥姥——”我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午后的静谧,许久未有人回应,我以为姥姥在藤椅上睡着了,于是我便...
在记忆的彩带上,有一幅叫做幸福的画面。它定格在酸酸甜甜的成长葡萄架上,定格在儿时无忧无虑的草原上。
那是一片深邃如蓝宝石般的天空,天边有一抹橘红色的晚霞,微风轻轻吹动着耳边的发丝。有三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儿,追逐着,心中甜甜的蜜流成了河,流成一串串欢笑。那一刻美好时光永远停滞在我的记忆中,映在我泪光点点的眼睛里,原来这叫做幸福,三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儿就是我和表姐家的两个女孩子。我们一起长大,睡同一张床,合用一个杯子,连走路都手牵手,不愿分开。
那一次是我们最后在一起捉蚂蚱,也是我们最开心的一次。氤氲的晚风轻拂着我们三个童稚未脱的脸,我们也不知疲倦地追着、跑着、唱着、叫着……小时候这叫做开心,长大了,才知道这叫幸福。我们之间的友情是那么纯洁,空气中弥漫着我们幸福的味道。她俩比我小,但她们对我的爱却并不比我对她们的少。我们在一起的六年中,除去上学的时间,我们都会在一起,做什么事都要一起,那种亲密,那种眷恋是我们童年里独一无二的财富。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压力的增大,团聚的时间与次数愈来愈少,分离的我们终将会在时间的打磨中淡忘彼此。人是长大了,可是那份感情却未长大,我们再也找不回那份童年的时光,可是我们会选择淡忘那份幸福吗?
拿出记忆中的陈年旧事,像吃了酸葡萄一样的我泪流满面,内心却也甜得心花怒放。
它定格在我记忆的长河中。依然那么清晰永不褪色。因为它叫做幸福,是我珍藏的财富,它是我们友谊和美好亲情的见证,是我们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
在记忆这条彩带上,那最后一次捉蚂蚱的情景,虽历经沧桑,却依然清晰明朗。回望那记忆中定格的清晰的画面,轻轻地对自己说一声:别了,童年。
天气又变凉了,风刮的人冷飕飕的,从冷冽的寒风中走进家里,那丝丝暖意,使人放松了全身的神经,只尽情感受这温暖的美好,每每这时,那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便又会涌现在脑海之中。
那天清晨,屋外刮着刺骨的寒风,我颤抖着走上了公交车,但即使在拥挤的车箱内,也感受不到丝毫暖意,在我的赛战之中,车已驶过几站,上来一对父子,那男人黝黑脸上刻薄了生活的苍桑,而那个拉着男人手的小男孩长地白白胖胖的,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乍一看,真像一个可爱的小天使,那男人拉着孩子粉嫩的小手朝我走了过来,我会意地站了起来,那男人冲我笑了笑以示感谢,然后拽了拽小孩子的手:“宝宝,快谢谢姐姐。”那孩子羞涩地冲我一笑,我瞬间被他笑容迷住了,好一阵子才回过神来,窗外的寒风像一支画笔,将孩子的脸蛋涂地通红,我伸手去帮他关上了窗户,紧接着,我听到了父子俩的一段小对话:
“爸爸,我们这是去麦当劳吗?”孩子拉了拉父亲的手问道。
“是啊,爸爸待会给你买薯条吃,乖啊。”父亲冲孩子一笑,
“哦,那妈妈呢?妈妈来吗?”孩子睁着他那圆溜溜地大眼睛天真地看着父亲。
“妈妈啊,妈妈来不了,她在医院打针呢。”父亲那苍桑的脸上浮上了一层愁去。
“哦,这样啊,那我们待会留点薯条给妈妈吧,她的手好冰的”孩子担心道。
“嗯,宝宝真懂事。”那男人可能感到孩子的小手冰冷,把孩子的手放在嘴边哈了几口气。
“那好,爸爸吃一根,我吃十根,妈妈吃一百根。”孩子的小手呈“1”状,脸上溢满了幸福,我的目光定格住了,我被那孩子的“1”字震憾了,四周溢满了暖意。
人们常说孩子没心没肺,其实不然,他们只是太纯洁,纯洁地像脱离尘俗的天使,总能在寒冷之时给人以温暖,幸福,正如这定格的画面,总能成为冬天中的一把火,温暖这所有世人的心。
指尖停留在键盘上,敲敲打打,时间伴随着敲击的节奏,流转到过去,无数轻柔的画面,那些对我印象深远的人,在脑海里涌现,那一幕幕、一帧帧,如同老旧电影般在我的脑海里放映。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我倚在门边,看着母亲离开,与她背影相称的,还有黑色笨重的行李箱。记得小时候每次和母亲分别,看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我都会哭的稀里哗啦的,随着不断成长,我渐渐学会看着那个背影,让眼泪回到眼睛里,我在一次又一次的离别中学会坚强,而那坚决——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坚决——的背影,是我成长的力量,如同朱自清的《背影》一样伟大,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小学教室里,不同寻常的安静,大家专注的听讲,一切一反常态的现象都是因为讲台上那个高大严肃的英语教师。整个教室里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只有她一人流畅的讲课,时不时的请一个正在走神的倒霉蛋回答问题。付老师,在大多数同学的心目中都是一个老巫婆的形象,而我却与大家不同,我尤其喜欢上她的英语课,她的动作神态,犀利语言,潇洒字迹,一个个画面至今我都难以忘怀,令人难以接受却又十分正确的教诲,对我印象十分深远。
一个马尾辫,齐刷刷的平刘海(其实是为了遮住下面那一排豆豆),令人望尘莫及的成绩,就是这样一个女孩,竟和我成了极其难以割舍的闺蜜。她尤其让人咂舌的,倒不是以上这些,而是她办事的效率。她天生就有一种女中豪杰的气质,不论是什么样的任务,都能够立马完成,各种方面的知识和生活的秘诀,都了解许多,她办事的认真态度,仍在我的脑海里定格。
在我的生活中,无数人给予了我力量,这些人对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她们的力量,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沉淀,升华。
伟大的母爱
――读《爱的定格》有感
“看着它,人们不禁想象到在冬日寒冰覆盖的水下,这对夫妇是如何忍受着彻骨的冰寒与针扎五脏般的疼痛,将孩子用力举起,即在昏厥的前一刻,也毫不放松,仿佛一时托起了孩子,便是托起了全世界,托起了所有的生命!”
在这充满着欢乐的世界里,在这充满喜庆的世界里,到处都有爱的足迹。当我读完了《爱的定格》后,爱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无比崇高的地位。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的脑海中总是“回荡”着一张在危急的时刻,父母不顾生命安全救孩子的旧照片。作者认为,我们是因为父母才有今天,才有这样美好的前程。她认为父母的爱是世间最真挚的爱。
“不再拉着父母的衣襟,我们已经学会了自己勇敢地前奔;不再缠者父母讲‘孔融让梨’,我们已经能够自己博览群书,寻找人生的航标、生活的真谛。”这句话是这篇文章写得最好的一句了。我们自己勇敢前奔,表示我们已经长大了,可以自觉学习、做事,也可以自己做主张……我们能够博览群书,表示我们已经懂事了,不要父母操心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好。
即使我们能够自立,即使我们不再需要父母的帮助,我们都要想到父母,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他们是一位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工作的支持者,他们是我们最好最亲切的好朋友,他们是……父母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生命,不仅是欢乐,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了我们一个甜蜜的童年,一个成功的人生!
“真的,父爱与母爱是世间最真诚最珍贵的爱情,是一味的付出,不求报偿的,绝不带一点点私心――为了孩子,性命可以不要,一切身外之物都可以舍弃,不带一点点私心!”父爱和母爱是世间最真诚的爱,这句话是这篇文章最真诚的话!
时间的流逝,让我们无法留住一些事物,无法改变一些事情,无法止步于当下。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定格在记忆中。
那是曾经闪现在脑海中的一副美不胜收的画面。
夕阳隐隐散发出红色的光辉,犹如一颗调皮的橘子只露出半张脸,把水面都照的红彤彤的,让人忍不住去触摸。
那般清澈见底的水甚是好看,在上面还有一扁孤独的小舟在飘荡,一位年老的渔夫看着落日发自内心的笑了起来,身上衣着朴素,一双瘦却有力的手撑着杆,在水面划出一道道水痕,泛出一圈圈涟漪,最终消失在远处的落日旁。
陆地上一座座草制的房子组成了一个小村庄,家家户户升起了炊烟,飘向遥远的天空,一片橘红色的天。一位老妇人站在门口张望,头上白发比黑发略多,双眉紧蹙,眼睛带着些许焦急,口中若有所语,那是等待的神情,枯瘦的手扶在栅栏上,那双瘦弱的腿若是可以伸直定会踮起脚尖般。饭桌上的饭菜似邀着人们赶紧享用它们般冒着丝丝热气,有鱼,有菜,有汤,有饭,很是丰盛。
有几棵高大的树挺拔的站立在小村两侧,粗壮的树枝上长满了翠绿的树叶,如果是食草动物定会十分垂涎的。上面站着几只小鸟,欢快的鸣唱着歌曲,好像在赞颂着这村庄的守卫者。地上散落着几片枯黄的树叶,让人不禁想起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如果我是美术家,我定会把它用最好的纸张绘下来;如果我是摄影师,我定会把它用最好的胶卷留下来;如果我是书法家,我定会把它用最合适的词语描写下来。可惜我什么都不是,只能把它永远定格在记忆中。
沐浴过暖阳,才知道阳光的温暖和美好;经历过落叶,才惧怕时光易逝惧怕年华会苍白肤浅。
——题记
暖晕
秋意渐凉,轻启窗户,只觉得一股金灿灿的阳光笼罩着我,驱散了秋意的凉,闭上眼,继而遐想起世外桃源的冬季,是否也有这样的一束暖晕,悄悄地撒向某一处雪白,与暧昧的点点梅中残红交错着。收起遐想的风筝,睁开眼,窗外在阳光映衬下那一树金叶,随着风的吹动舞起来,飒飒的声音织成了清晨的第一首歌。这金叶与风儿给阳光伴着舞,这一刻定格在我的记忆中,珍藏着。
终将会逝去
风儿与叶儿在空中旋转,叶儿要归睡了,风儿送它最后一程,给它金灿灿的一生,旋出一个完美又少带遗憾的句号,叶儿的一生亦或是完美的,春天的嫩芽,是他的无知童年和缤纷少年,时光冉冉,他们长大步入了青年,便是夏,宽厚的叶片为遮住了夏的阳光,少了一丝炽热,多了一丝清凉,转眼间,夏变成了秋,青年变成了风烛残年,但他们依旧坚守着希望在风烛残年也可以奏出美妙的声音可它终将会逝去,终于,他累了,随着风的韵律而旋转着,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当叶儿随风飘落时当它华丽的“转身”时,这一刻值得我铭记,因为那是一生的结局,注定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沐浴过暖阳才知道美好是挽留不住的;经历过落叶,才知道年华在不经意的时候依旧会苍白。即使它“昙花一现”即便是“依旧苍白”他们也是定格在我记忆中的画面,只因那是短暂的一生,也值得珍藏。
一年级:依戀憂傷
他,微胖的身躯,总是笑眯眯的一张圆脸。我们的好朋友、好同学、开心果。
回首往事,那是两年前的秋天,也是老师重新调座位的时刻。“你坐到他旁边。”老师的话语在耳边响起。我的新同桌来了。我只是微微一笑,而我这个同桌却非常高兴,仿佛吃了蜜糖一般,脸上流淌着久久的笑容,那笑容融化人心,突破冰冷的防线。刚坐过来,他便和我有着数不清的话题,一向不和别人说话的我竟然能和这个胖乎乎的同桌说上了,可能是志同道合的原因吧。
时间像是表面上的针,一面的转动,一面的不可挽回。我和他的关系也随着时间慢慢的平行。就在记不清的一天。我们的平行线成了垂直线,但这条垂直线却不会向前延伸,定格了一般……我们也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在学校是我们每天都在一起,相谈甚欢。
我们之间发生的趣事更是不计其数。
某年某月某日,我们一如既往在操场散步,谈论。我突然想整他一下,于是我对他说:“和你玩个游戏,玩不玩?”我坏坏的笑了笑,并且说一定要快点回答我问的问题。他也笑了笑毅然的答应了。我说这是几,摆出了一的手势。他说是一。我又摆出了二的手势,又问了是几。他很快的说了二。他又对了,我立刻问他一加一等于几,我摆出了三的手势。他便说了三。片刻过后,我俩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友谊在我俩之间徘徊着。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的关系更加好……他——那个总是笑眯眯,胖乎乎的孩子,我将把你永远铭刻在心中,是你让我体会到了友谊……时间定格般停留在那一刻……
六年级:刘彦青
此时已是深夜,影棚外透出淡淡的光,影棚内我一个静静地坐着,随手拣了一卷录影带插入了影碟机中。嘟嘟地声音过后,一幅幅画面出现在屏幕上。
一个高大伟岸的男子出现在了我的眼前。他英勇地指挥战舰与日本战舰奋力激战。最后连弹药都耗尽了。他深深地凝望了身后无尽山河最后一眼。然后,毅然指挥战舰向日本战舰撞去,想要同归于尽。那夕阳的余辉洒了他一身。这一道笔直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记住的不只有一个名字——邓世昌,同时还有一种熠熠生辉的精神。
接着,画面又动了起来。我看见联合国议会上两名中国代表义正言辞,激情昂扬。各国代表也在紧张地讨论着。最后,联合国主席宣布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那一刻,两名代表一下子站了起来,抑制不住的激动随着眼泪喷涌而出。我按下手中的遥控器,画面再一次定格。从他们眼角闪动的泪光,我读出了一种激情。仿佛受到了感染,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按捺不住的情感,不断在心里翻腾。
最后,画面又来到今年的阅兵式。天空中翻飞的新式飞机,对面上整齐划一的装甲部队,各式新型的导弹,驰骋在海洋上的潜艇……这一切无不展现了祖国强大的实力。人民子弟兵统一的动作,饱满的热情,为这一刻添上了精彩的一笔。远方,国家主席望着参加阅兵式的部队,激动的不断点头。画面再次定格,望着主席真心的微笑,我仿佛看到了祖国美好的未来。
我抽出录像带,看见带子上写着:中国的崛起。我颇有感触地点了点头。从片头中国受到侵略的历史,到片尾六十年大庆。中国一步一步地成长了过来。
回忆历史的每一处定格,我看出对于祖国的挚爱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底蕴定格在了国民的心底。这是中国不断奋起的源泉啊!
天佑中华,一定会化成巨龙,腾飞在世界之林之中。
最初,电影的名字让我误以为它会充满死亡的气息。当我一个人安静地看完了这部电影,想起梭罗说的“死亡,是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这句话时,我才终于明白,只有让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和灵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开始真实的生,清醒的生,有意义的生。
基廷先生让学生们停下浮躁的脚步,去面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照片,去聆听静默的忠告,去感悟时光的短暂和生命的消亡。基廷先生用他的心血让学生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诗歌,让他们不受世俗的羁绊,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
悲剧的发生是出乎我意料的。随着那一声枪响,故事里的一幕幕在我脑海里定格:
第一节课时,基廷先生让他的学生们撕去书上对诗歌评判与赏析规定那一页,让他们喊自己“船长”。年轻的心在呼唤中得到指引和鼓舞,学生们在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本真的喜悦和自由的照耀。
基廷先生带领大家去一个简陋的山洞里去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
尼尔慢慢拉开抽屉,拿出被白布裹着的手枪,指向自己。
陶德得知尼尔的死后在雪地疯狂地奔跑。
基廷先生被学校开除后缓缓走出教室,陶德不顾校长的阻拦,毅然站到桌子上,高声呼喊:“船长,我的船长!”
那些被基廷先生感动过的学生们都站到桌子上呼喊他们的船长。
……
基廷就像一个船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那种不受拘束的血性与追求深深震撼了我。他的无畏与学生们的渴望自由充满活力也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当电影在一群站在课桌上的孩子深情的注视下划了句号时,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深深地再一次定格在我的心中。
我忽然懂得,理想是不可能对抗现实的,或许生命有时会是痛苦的,但不要忘了灵魂深处面向生的勇气和对生的渴望。
有人说,把微笑定格在心里,会使人愉快;有人说,把幸福定格在心里,会使人快乐;我认为,把失败定格在心里,会让人激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加接近成功。
古人说:“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是的,失败在人的心底,鞭策人们前进,向着自己的目标勇敢的奋斗,不退缩。我们把失败定格在心里,记住过失,改正错误,就会让事情更加美好。
美国总统林肯一生经历无数次失败,但他的人生是成功的。他虽然失败过很多次,但因为失败鼓舞着他,让他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不断前进,到达了人生的顶峰,成为美国的总统。我们的前车之鉴还有很多: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为了研究出好的电灯,他使用了一千多种灯丝材料,终于找到了满意的灯丝;塞乌斯博士的处女作《想想我在桑树街看到的》被二十七个出版商拒绝。第二十八家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并售出六百万册。可见,把失败定格在心中对我们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一直惦记着失败是一件痛心的事,回忆起自己的失败,总会有一丝丝的凉意涌上心头。有的人因为自己的失败,从此堕落下去,不再振奋精神。这是因为他把失败放错了位置,他把失败放在心中最硬的地方,让自己萎靡不振,时不时回忆起这伤心的事,让自己不尽感叹世界的悲凉。
每当我自己沉浸在伤心的回忆里,我就会到阳台上看看我家的茉莉。茉莉虽小,但它坚强,花开花落,不曾停止,小小的花朵由生到落只有几天,但它一朵一朵,没有停止过开放。它凋谢了,但又会振作起来。无时无刻都显出无限的生机。这和把失败定格在心里的道理是相同的。
失败是一把双刃剑,要好好利用它的好处。同时,不要让它的另一面伤害自己。记住,把失败定格在心里,冲着人生的目标,勇敢地前进,不退缩,你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