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全部 1000字
让生命1000字作文推荐
  • 《云裳》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一个让我们痛心的日子里的故事。优雅讲究,明事主事的太婆婆,细婉柔情的婆婆,叔叔家淘气、霸气,又有男子汉气概的周天骄,幺姑家争强好胜,追求完美的毛毛、聪明幽默。多才多艺的爸爸……这些都是四川云裳家的人。在太婆婆95岁大寿的那一天,叔叔家的周天骄打碎了太婆婆最喜欢的一盆花,这在太婆婆的95岁的大寿上发生,已经很不吉利了。永康姑父却又迟迟...

共找到10篇关于

让生命1000字

的作文

今天无意中在手机美文里看到《请不要让生命显得脆弱》一文,感触很大。生命仅有一回,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我们本应好好珍惜。可我曾经却如此轻视它,糟蹋它。曾经我也犯过傻,傻傻地想划破自己的血管,傻傻地想用结束生命来解脱痛苦,可是我错了,大错特错,如今悔恨的泪水如决堤的海…… 我突然很想对那些像自己曾经一样傻的...

查看全文

别让生命消失于事故

初一|叙事|1000字

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是宝贵的,是至高无上的,那就是,生命。而生命是脆弱的,是短暂的。又有许许多多的人们,因为各种危险而丧失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生命的存在为家庭带来了幸福;为社会带来了一份精彩;为自身创造价值带来了一次机会。而我们如果失去了生命,那么就等于失去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也都不会像以往那样幸福和美...

查看全文

让生命之花永绽放

初一|记叙文|1200字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但是生命只有那么的短暂、那么的无奈,毕竟只有一次,再没有第二次,可见这生命是多么的珍贵。因此我们都应该好好去珍惜这样的唯一——生命,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好好的活着,当中有数之不尽都是由于交通安全的问题而丢失这么宝贵的东西。珍惜呐!只有那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拥有它,才能让生命之...

查看全文

让生命之花永远绚烂

五年级|叙事|1200字

稚嫩的花儿有了灿烂阳光的呵护,才能绽开娇艳迷人的笑脸;纤细的小树有了甘甜雨露的滋润,才能长成挺拔的参天大树……同样,我们宝贵的生命也需要用心地珍爱、呵护,生命之花才能绽放得绚烂多姿!但是,我却经常从电视里、报纸上看到我们的同龄人自杀的消息。他们怎么会如此脆弱不堪呢?几分钟前还是活蹦乱跳的一个生命,顷...

查看全文

让生命之花永驻

初二|应用文|1200字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题目是《让生命之花永驻》.自幼家长和学校都不断地讲安全,这不是罗嗦,更不是杞人忧天。安全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反复强调并要求我们落实到生活之中,就必有其的必要性和重大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失去就不能重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

查看全文

让生命更精彩

初三|散文|1200字

人的一生,看似漫长,却是极其短暂,就如唐朝张若虚的诗文所说:“江畔和人初见月?将年和月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的一生如江湖、与自然相比较,那可真是轻微一生,沧海一粟。苍穹深邃,宇宙浩瀚。我们甚至来不及看到我们的身影,我们的生命已经结束,化作尘埃。因...

查看全文

与时间赛跑,让生命永恒

高三|议论文|1000字

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生命。——题记站在大河岸边的孔子曾感叹地说: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是的,时间的确像流水般,一去不复返。而时间的流失,也意味着个体生命的不断缩短,直到最后消失。如果想让生命延伸,想让生命永恒,那就必须与时间赛跑。希腊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活着,便是赛跑,只要有速度和方...

查看全文

别让生命流泪

初二|应用文|900字

近期我偶然翻到一本小学买的书——《生命流泪的样子》。我仔细翻阅了这本书,突然觉得为什么我以前没有好好注意过它呢?这本书生动的刻画了一个慈母的形象,围绕一位母亲对女儿朴实的爱,诠释了生命与爱的真谛。书本的主人公是一位年仅12岁的小女孩,12岁正值豆蔻年华,是青春、美好、活力的开始,可她却过早地承受了丧...

查看全文

让生命之花怒放

高二|散文|1000字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矗立在彩虹之颠,就像穿行在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这是汪峰的歌《怒放的生命》,充满激昂高亢振聋发聩的视听冲击力度,给人足够的热情和向上的力量。这种让生命怒放的信念,是努力、进取、超越的源泉。...

查看全文

人生可以是一幅画,如果让自己的生命开一次花,那么这幅画便美了。翻开历史的卷帙,我触摸到了祖国母亲疼痛的心跳,聆听到了她悲痛的心声。那时候的中国满目疮痍,然而在这片血泊满地的废墟上,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身影——一朵小花毅然绽放着。历史的脚步声伴随着花香,掠过了我的心房。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末,一支抗联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