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全部 500字 700字 600字 650字 1000字 400字 300字 450字 350字 200字 100字
年级:
全部 高三 初三 初二 初一
魅力1000字作文推荐
  • 从2008年到2014年,从北京成功举办奥运到取得第二届青奥会的主办权,中国让世界瞩目。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六朝古都举办,身为一名南京人,我怎能不为我的故乡而感到自豪呢?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龙盘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对南京就有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共找到10篇关于

魅力1000字

的作文

克制的魅力

高二|议论文|900字

人性中有许多魅力,常常滋养着我们,温暖着我们,感动着我们。人性之美犹如一盏明灯,照彻了生命的天空;也如一叶碧舟,载着我们驶向人生和成功的彼岸。正像飞鸟需要天空,游鱼需要江河一样,人性中不能缺少这种美。在经历过人生的风霜雨雪之后,我更加感到,有一种人性魅力,是必需具备的涵养。这种魅力,就叫克制,克制是...

查看全文

美丽中国,魅力上海

四年级|散文|900字

在美丽的东海之滨,盛开着一朵美丽的白玉兰,这就是我的故乡——上海。白玉兰花大而洁白,花瓣繁复,开放时朵朵向上,正像上海给人的印象是多面、向上、生机勃勃,充满魅力,让人流连忘返。白天,走在上海的外滩,满眼望去,带给你的是历史与现代的冲击,弥久沧桑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建筑群是她极富有历史韵味的一面,而...

查看全文

魅力溱湖

五年级|写景|1200字

我的家乡在美丽富饶的姜堰镇,那里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湿地公园——溱湖。它犹如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闪烁在江苏大地上,正是它那独特的魅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它情有独钟,来到这里尽情享受着溱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也给美丽富饶的姜堰镇增添了几分美丽的色彩。溱湖,又称喜鹊湖。景色优美,风景如画。蔚蓝的天空中,几只飞鸟在...

查看全文

收获成长的魅力

初三|记叙文|900字

我们都是背着双肩包的孩子,向着红红的太阳不停地跑,不停地追,即使我们知道永远也赶不上早晨的太阳,但这就是我们——一代青春洋溢的中学生。也许有一天,我们停下来回头观望时,才发现曾经的夕阳是那么好看,而它也在照耀着我们。生活似水流年,我们在成长。小时候,只钟情于咿呀的儿歌;现在,痴迷于憾人的神曲。小时候...

查看全文

渔寮的魅力

五年级|写景|900字

我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有时我会坐在床上看看书;有时在课间我会陪同学下一会儿棋;有时一个人会在座位上不停地预习课文或者是写那晚作业;若是想活动活动,我便会在下午踢一会儿足球或是打一会篮球;有时我还会和同学到走廊上到处走走,去散散心……但是我还是喜欢出去游玩,我游玩过的地方可多啦!我有去过驰名中外的黄山...

查看全文

魅力

高三|议论文|900字

记得当代作家安意如《世有桃花》一书中有这样几句有关桃花魅力的精彩抒写:“自《诗经》初嫁,到秦汉飘摇,唐之明艳,宋之清丽,明清浓艳流俗,桃花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繁花开谢,绵延不绝,桃花与桃花相互遮掩、轮回。” 《诗经•桃夭》里这样唱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我们无从得知千年前那个...

查看全文

感受书法魅力

六年级|记叙文|1000字

书法,已经成为了我灵魂的一部分。我爱书法,不仅仅是因为受喜欢书法的爷爷的熏陶,更是因为我被书法那独具的魅力所吸引住了。书法,可以让你体验修身养性的乐趣,感悟阴阳之道的神奇!爷爷经常在家里练习书法,我也很好奇。于是,在六岁那年,我在爷爷的带领下也练起了书法。爷爷先教我写“一”字,用毛笔在红模子上照着下...

查看全文

我心中的魅力教师

六年级|记叙文|1000字

教师,一个伟大的词语,他们总是在背后默默地工作着,教学生们画画,写字,唱歌,跳舞……总之,把自己的一切知识都无私地奉献给学生,希望学生们“青出于蓝”。如果,当有些老师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充满了魅力,那又会怎样?那就更伟大了。四年级的第一学期,我认识了她,她的身高有一米六五左右,头发微卷,面容清秀,笑...

查看全文

我心中的魅力老师

六年级|记叙文|1000字

老师,一个那么亲切的称呼。在我心中,老师是崇高的,是神圣的。是老师们赋予我们知识,是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说,老师又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在我心中,每一位老师都是不同凡响的的,但最在我心中具有独特魅力的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邹利球老师。邹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她待学生和蔼可亲,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查看全文

母语的魅力

高一|议论文|1000字

有个故事:在一次国内某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上,争得第一的是留学生队伍,这件事令人惊讶,也令人深思。复旦大学的一位著名教授说:“古语说得好,‘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不少中国学生并没有领会到母语的优美和魅力,对母语的体验和研究是不够的。相反,很多留学生却愿意用更多的时间来研究中国文字,以及中国文字背后的文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