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有许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独自去看病,第一次看书等等。每个第一次的会有一些微妙而又独特的感受,就像我第一次独自坐地铁那样。我清楚的记得:那天,天还下着雨,雨滴在叶子上,像是给叶子撒上一层毛,毛毛的,就像我那时的心,也是毛毛的。当我一人踏进地铁站的大厅时,一阵紧张和恐惧向我袭来,我就好像一棵刚刚破土而出的小幼苗一样,即将迎来风雨的洗礼。我穿过了我所谓的"刷卡区"后,不知是因为紧...
作文《第一次独自坐地铁》
每个人都有许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独自去看病,第一次看书等等。每个第一次的会有一些微妙而又独特的感受,就像我第一次独自坐地铁那样。我清楚的记得:那天,天还下着雨,雨滴在叶子上,像是给叶子撒上一层毛,毛毛的,就像我那时的心,也是毛毛的。当我一人踏进地铁站的大厅时,一阵紧张和恐惧向我袭来,我就好像一棵刚刚破土而出的小幼苗一样,即将迎来风雨的洗礼。我穿过了我所谓的"刷卡区"后,不知是因为紧...
当得知属于我们深圳的地铁开通了以后,我的心既是迫不及待,又是为我们作为深圳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
今天,我们高兴地先坐着汽车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目的地──世界之窗地铁总站。我们走下地下室来到了购票处,把零钱放进购票机器里,然后“啪啷”一声,从机器里掉下了三个绿色圆形的小东西,哦,原来这就是我们乘坐地铁的车票,我们拿着车票激动地来到第二层地下室──地铁站。像条长长的龙似的地铁终于来了,我们有秩序地走进了地铁列车厢里,地铁车厢里干净而宽敞明亮,我们找了一个位子坐下,毕竟是第一次坐地铁,毕竟是第一次乘坐深圳的地铁,心里不禁一阵紧张,总是目不转睛地到处张望着,又是一阵欢喜……哦,对了,我们去的目的地是──会展中心。看着窗外的飞快穿过的幅幅景色,本来还想在车上多欣赏一会儿“美景”,想不到当我还在美丽的梦景中陶醉时,会展中心到站了,走出车门一看手表,才不过几分钟而已,多么快速,又是多么方便啊,有了地铁,人们再也不用担心上班工作或上学会迟到了,真是让我出乎意料中。看着地铁飞快地开往下一站的影子,我不由得触景生情从心中发出赞叹:啊,它就像一位永远不会停下来的伟大工作者,永远为着人民服务,永远跟着时代的步伐走着,永远不会歇息,在不久的时间里,这属于我们深圳的地铁,将会随着更新的科技前进,走向新时代,永远是我们深圳的骄傲,它,永远使我们感到自豪。
关爱无处不在。它的种子撒满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彼此之间的素不相识擦出了温暖的火苗,使人感到温馨与浓浓真情。
那是一个雨后的晚上。这场雨。把黄金周残留的气息冲了个一干二净。从家乡坐火车回来到广州地铁站时,我已是疲惫不堪,我们买好了单程票。在地铁开门的一刹那,我连忙冲进去抢了个位置一屁股坐了下来,地铁里十分静,灯光照在人们毫无精神的脸庞上,我低头凝视着地板,双眼已经不听使唤地沉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地铁转眼间就到达了芳村,随着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我抬头一望,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老奶奶,她拖着沉重而缓慢的脚步在人群中费力地挤了过来,满头银丝上尽是黄豆般大小般的汗水,沾满了她那瘦弱的脸上,她的手上紧紧提着鼓鼓的袋子。右手吃力地抓住边上的扶杆,这位大约年过古稀的老奶奶在地铁的开动下摇摇晃晃,脸上的眉头紧紧地紧锁起来。
在凝固的空气里,只听到老人喘着粗气的声音,人们慢慢地把目光转移到她的身上,但是似乎没有一个人想为她让座,因为实在是太过劳累了,我默默地注视着她,似乎在向她表示束手无策与万分抱歉,正当人们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轻微的声音随即传遍了车上,“老人家,你坐这吧。”我抬头一看,让座的是一位神色暗淡的叔叔,老人刚想拒绝这位叔叔的好意,就被他搀扶了过来。人们都被这个场面感触了,许多人都站起来向老奶奶让座,地铁上一下子热乎乎的,老奶奶微微一笑,似乎在对人们表示感谢,紧锁的眉头也一下子舒展开来,我看着这充满浓浓关爱的场景,也笑了,大家用充满热血的爱心温暖了整个车厢,这是多么感人啊!
回到了两天未见的家,我仍对那件事恋恋不忘,铭记在心,每当想起那位年迈的老奶奶,那位热心的叔叔,那些有爱心的人们,我就会知道:“关爱无处不在,这是中华的传统美德,爱心将世界各处连成一片,我们要做一个懂得关爱别人的人!”
桂城中心小学六年级:伦思铧
一天晚上,我们正龟缩在一间房间里孵着空调,舅舅不知从哪扇门闯了进来:“走,我带你们坐地铁去!”
那时地铁还是稀罕物,前不久刚通车了2号线,恰好有一站建在外婆家附近,然而我们还没有机会坐过。舅舅长得高高瘦瘦,脸上没什么肉,因而五官特别明显,或许是因为这个说话也显得有些疯疯癫癫,譬如后来把“微波炉”念作“微炉波”,把“易初莲花”改成“易花莲初”,在上海话里却颇合韵脚,仿佛一种新的修辞手法。最关键的,舅舅一些胆大的想法往往可以实现,我们便很放心他的计划。这样,我们,我与哥哥,便跟着去了。
地铁车厢空荡荡的,我们所在的车厢,连同前后的,只有我们三个人,或许是刚通车,或许是天黑了,又热,没有什么无聊的人像我们这样,为了乘地铁而乘地铁的。我甚至怀疑整辆车上只有我们,还有司机。舅舅凭他一贯的本领说服了站台工作人员不收费,仿佛这都是理所应当的。其实地铁上已经有了空调,冷气打得很足,可比楼下坐着藤椅摇着扇子要凉快得多,有一会儿我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不来坐地铁,可当我想到我一个人也不可能叫得动所有的街坊邻居,而坐不坐得上地铁在我看来简直代表了亲近的优先级,我便作了罢。
地铁移动起来的时候我渐渐有些明白了。车窗大得可以躺下一个人,然而外面是霍霍地黑,淡黑中隐隐有几条更黑的线。我在车厢里坐着,耳边风声不绝,却完全丧失了判别自己身在何处前往哪里的能力。黑暗,连绵不绝的黑暗,相比之下打着光的站台仿佛只是缓冲,甚至是大煞风景的懦弱。
是了,地铁终归是地下的住民,是黑暗里的土着,许多年以后,当人们以越来越不堪的方式拥挤上已经四通八达的地铁时,他们在意的也只是目的地:疲惫地靠在近广告牌的车门上闭目的白领,插着耳机盯着手机从不伸手握住栏杆的青年,焦黑的手放在包带上仿佛随时要被赶下车的农民工。每个人都看似很安静,然而没有人听得清地铁的报站;报站的女音显得那么腼腆而羞涩,然而每个人都紧紧绷着自己下车所在的弦。车停了站,里面的人费了大力气才把自己从包与包中,人与人间夹了出来,而外面的人则见缝插针地往里面站——他们在人与人的里面,已然看不到黑暗。
这样便有了一股讽刺的矛盾,慢慢在我现在呆的车厢里酝酿:我的周围没有什么人,风声也掩盖不住轻柔的报站声,然而我是没有目的地的。我只是来体验地铁,现在我正在体验黑暗,从黑暗中呼啸而过的感觉。这感觉在十年后人们已经无法体验,而或许正因为此,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产生体验的需要,只有到达的需求。东方路站,我们的开始与结束,在十年后改成了世纪大道站,成了四条线路的交汇点。人们从这里去往各处,又从他处赶来这里;十年前这顶上是一个大型华联超市,人们在地面上,在太阳下推着手推车满载而归,而因为要改造地铁线路,地下的空间结构似乎不足以支撑起一家超市,现在顶上成为了永久的工地,至少在我眼里它已经鼓捣了五年。我总觉得,是黑暗吞噬了地上的一切,包括人们。可黑暗仍未满足,还在扩张,它由通向蜘蛛巢的小径般简直让人感到不存在,变成了蚁巢的通道。我不恐惧黑暗,那时是好奇,现在则是敬畏。
那次地铁之旅结束得很惬意,甚至令人感觉不到结束。从头至尾没有人说什么,蜂鸣器与穿堂风还在试探着我们,就像我们在试探它们,舅舅在试探乘务员。那是我唯一一次免费坐地铁,我想那是黑暗给的恩惠。站头后的美白广告效果逼真,可靠在门上的青年只是闭着眼,想着自己的终点站。
六年级:请问2012
早就听说成都的地铁很“巴适”,但百闻不如一见,所以今天我要和妈妈一起来感受感受成都的地铁。
一路上,我兴高采烈,在妈妈的指引下,我们顺利到达了地铁站。我迫不及待地飞奔了下去,但眼前的情况却让我刚才那股兴奋劲顿时烟消云散。只见地铁站内人流如织,自动售票机前排着老长老长的队伍。我想到售票员那里排,但咋眼一看,买票都是残疾人,所以心里难免有些不好意思。算了吧,还是老老实实的排队吧。虽说有很长的队伍,但却没有一个人插队,所以很快就到我们了。我发现成都的地铁和北京的地铁有所不同,北京的是两圆通票随便坐,而成都的却要分票价、地点等等。而且成都使用的可回收性的磁卡,而北京的却是机打纸票。我想这可能更凸现了现在提倡的环保节约吧。
到我买票时,我耍了一个小聪明----买最便宜的票坐最多的路。可妈妈的一句话立刻打消了我的这个念头:“你这样出站时不仅要补票而且要损失信用度的!”那我且不成了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了,我才不干这样的蠢事呢!
买好票来到侯车大厅后,我感到了前所未有过的安静,没有人高声喧哗或打闹,有的人在专门准备的赠阅点读书看报,有的人则在一旁休息等待。而我和妈妈则在最后一个入口处观察列车轨道。
不知不觉中,列车已经疾驰到了我的眼前。进入车厢内,一幅幅富有现代气息的商业广告跳入我的眼帘。车厢内虽然有些嘈杂,但却没有一个人抽烟。车厢内也很干净,坐在位子上真有点坐飞机的感觉。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一站大约一分钟左右。这速度相当于小汽车的10倍,公交车的16倍。
很快我们就到终点站了,我和妈妈慢悠悠地在站台内走了2圈就准备回去了。
双流实验小学六年级:王海溦
到上周六为止,我一共坐过两次地铁。第一次是跟爷爷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在南京停留时,姑姑带我们坐过地铁,当时并没更多的感受和体会。这一次即在北京乘地铁,因为堂弟的幼儿园老师要讲大众交通这一课,作为亲子教育,必须由父母带自己的小孩乘公交或地铁,当然少不了要讲“亲身体验”。我和弟弟坐的那趟地铁,乘客可真不少。我们刚刚上车,就有一大批后来者挡住了我的视线,但车里的人很守规,中年人给老年人让座,青年人照顾小朋友,北京精神在地铁里随处可见一斑。婶婶告诉我们;城市大,汽车多,道路拥挤,空气变坏。我想这也是有实力的城市发展地铁的原因之一吧。
北京大兴区亦庄中心小学六年级:姚明磊
深圳地铁开通了!
黄埔学校六年级(2)班 郑豪
指导老师 陈新发
2005年1月1日星期六,是个光辉的日子,深圳地铁经过了漫长的几年时间,终于迎来了地铁全面开通。
全市人民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各个地铁口来乘坐地铁,可能是因为是双休日吧,我才刚刚来到地铁口,就看见地铁口前全挤满了,走到里面那就更加忍不惨睹了,一进到里面,简直身体都不能动了,整个地下人群煽动,就连个反身都不行了。前面传来了声音,接着,有两束光直直的照射在铁路上,铁路被照射地闪闪发光,一辆地铁开过来了,虽然地铁前面地造型不是很好看,尤其是那两个看起来像“邪恶”地眼睛,地铁一声不响地停住了,一条地铁长的望不到头,也望不到尾,地铁的门一毫不差地跟黄线连接在一齐,车门开了,我“呼”了一口气,身体这才可以动,大部分人都抢着上地铁了,我讨厌拥挤,所以就没上去,只好等下一班车了。
不知过了多少分钟(很快),地铁开来了,我上了地铁,地铁里显得有点拥挤,可还是可以找的到位子的,地铁的位子不比公共汽车上的差,一排的位子可以坐很多人,至少可以坐十个人吧(自己的猜测而已)!
地铁开动了,我望了望窗户外,我觉得窗户是多余的,因为从窗户望岀去,只是一面墙而已,墙上每隔几米就又个洞,地铁行的飞快,根本就看不见那些洞外面的景物。在一条隧道可以同时行两辆地铁,隧道呈山洞形,就是个半圆。我坐在地铁上,是那样的“平静”,简直就是平稳的不能再平稳了——地铁给我的第一映像就是这样的。
我的病还没有完全好,今天去复诊。就在去医院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事……
我和爸爸妈妈坐在地铁里,到了南京西路站,只听见“咚”的一声。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女乘客摔倒了。她后脑勺着地,而且没有任何人挡住,就这样径直摔倒在地上。接着,她的脚蹬了两下,就两眼睁开,躺在地上不动了。
随即,车厢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大家都在议论这位女乘客。就在这时,有一位阿姨跑出车厢,把站台上的乘务员叔叔给叫来了。那叔叔一过来就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披在女乘客的身上。又有几位小伙子看见了,跑过来,合力把女乘客抬出了车厢外。而乘务员叔叔去叫驾驶员待会儿再开。大家忙活了一阵之后,列车又重新开动了。
经过了这件事后,我想:世博会马上就要到了,我们上海人的素质也有所提高。就像刚刚那件事,一位女乘客摔倒了,就有那么多人来帮忙。我们也要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世博会。
普陀区长征中学六年级 王一凡
今天,是国庆节,爸爸带我去广州看望爷爷奶奶。我们按旧从海景花园坐车到坑口。原以为再从坑口坐车到赤岗,可是爸爸却把我带到了坑口地铁站,我突然明白了—今天去广州,坐地铁!可是,坑口到赤岗的铁路开通了吗?(2号铁路)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对我说:“现在,广州地铁的2号铁路已经开通了,所以现在去广州方便得很!”
说着说着,就到了地铁站。地铁站很大,我和爸爸先去售票处买了两个黑色的“朔料板”,然后,我和爸爸准备去坐地铁的地方。可是看看手表,列车6分钟后才到达。于是,我和爸爸便到处走走。走到一个“山洞”里,看见“山洞”里有很多人。哦!原来这里是地铁站大厅。这里很辉煌。我们买了一瓶汽水就去坐地铁。
地铁来了!我们上了地铁,坐在地铁上,感觉很舒服。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空气也很清新。就好像自己正飞奔在无边的黑暗中,(地铁外面是黑的)又仿佛自己正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过去。不知不觉,改换铁路了。我和爸爸在一个叫“公园前”的地方下地铁,转2号铁路到赤岗。很快,咱们就到了赤岗。从海景花园到赤岗才用了一个小时多一点。如果从海景花园坐车到坑口,再从坑口坐车到赤岗的话,起码要两小时,而且不舒服,又热。而地铁则是又快,又安全,又舒服,又凉爽,连站在那里等地铁也舒服些。所以,去广州坐地铁吧!
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和姥爷妈妈坐地铁回家。
上车
地铁在拥挤的人群前缓缓停下,车门刚一打开,我们就被拥挤的人流挤进了车厢,车厢里男女老幼站的站、坐的坐,人头攒动:有的嘻嘻哈哈地说笑,有的认认真真地讨论,有的兴高采烈地玩“打手背”……。姥爷的白发在灯光下闪着银光,随着地铁的开动,那银光也开始晃动起来……
让座
姥爷佝偻着腰站着,一只手拉着吊环努力保持着平衡,不一会儿,我看到他的额头渗出了汗水,慢慢地凝成一颗汗珠,沿着眉毛向下滑动,最后挂在眉梢,却迟迟不肯掉下来,姥爷开始急促地喘息,我和妈妈赶紧去搀扶他。这时身后传来一声“大伯,这边坐。”我们惊喜地不约而同地回头看去……
抢座
身边站起的是一位四十来岁的胖胖的阿姨给姥爷让出了座位,我们连忙向她道谢,并搀着姥爷艰难地向座位挪去,突然,一位穿蓝条纹上衣的小伙子抢先一步一屁股坐在了座位上,看着这位捷足先登的年轻人“怎么会有这么无耻的人呢!”我觉得全身的学直涌脑门,跨上前就想理论一番,却被姥爷拉住了。姥爷随口说道:“那就让他坐吧!”胖阿姨却说:“大伯,您不坐可以让外孙坐啊,那小伙子十七八岁正当年,他还站得住!”这话明显是说给“蓝条纹”听的,可他却装作没听见,还心不在焉地挖鼻孔。
“大哥哥,你为什么要抢老爷爷的座位呢?”
“就是,多大了还不害臊!”
那对“打手背”的父子首先说话了,接下来周边的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批评“蓝条纹”,转眼间,车厢里的指责声越来越大……
“蓝条纹”终于红着脸、灰溜溜地逃走了。胖阿姨正要拉姥爷坐下,姥爷满怀谢意地说:“谢谢你,我们到站了……”
“蓝条纹”肯定不是什么坏人,也许他确实很累,但他忘记了,每个人的眼光都是一把标尺,在衡量着他的行为。通过这件事他可能会懂得尊老爱幼吧。
山西运城逸夫小学六年级:张窦炜
9月1日就要到了,于是我问妈妈要了点钱准备去上海书城买书。我可是条小书虫,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沉浸在书的海洋。
我买了票坐上了地铁,还好人不多,于是我挑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地铁开到了成山路站,这时走进了一个60多岁的老大爷。我想:老大爷站着多累啊!我应该帮帮他。可没等我站起来,对面的一个小伙子已经先让座了。我的脸一下子红了。我为我的犹豫而感到脸红。我开始打量起老爷爷:他是个矮小的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深邃的眼里充满了慈祥。
这时人民广场站到了,我下了地铁刚要走到出口时,又看到了那位老爷爷,他手里还多了一张地图。我跑过去说:“老爷爷你在找什么呀?” 他看见我就笑着问我:“小朋友你知道人民公园在那里吗?”“我要去见一个人!”“当然,不就在人民广场旁边嘛!”我马上回答到,“我带您去吧!”“那就麻烦你了!”老爷爷高兴地说。于是我就带着老爷爷向人民广场方向走去。
可走了10分钟左右还是没找到人民公园,我有点范晕了,我着急的挠了挠脑袋四处张望着,终于在西北方向看到了人民公园的大门。我拉着爷爷的手快步走去。到了门口我对老爷爷说:“就是这儿,爷爷你进去吧,我走了!”“太谢谢你了小朋友!”爷爷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到。可我却不好意思的向他挥了挥手飞快地跑开了。
走在去书城的路上我看见了一则标语:迎世博,从我做起!我心里顿时觉得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