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
时间在缓缓地流近,这辈子第一个让人呼吸困难的六月,立夏之后短暂的平静期已经消失,每天都在尝试去过得很安静。临近末端我们还是跟以往一样很会制造喧嚣,于是教室里被装满的还是哈哈的玩笑声,日子并不沉寂…
阳光几许和煦,幸福几度过往。
往后的生活会没有成堆的书本,没有课桌,没有每日都能照进心里的晨光,没有讲台没有写满字的黑板没有在印象里总是转个不停的电扇没有坐在我前面的可爱的你…
没有了这些存在着的我们,天空被铺满的依旧会是白白的云,凉凉的风,那时候的日光会像现在一样暖暖地照着我们的脸吗
会吧…世界再怎么苍凉,荒芜不是都会坚强地扎根在我们的视野里。
一千年后的学校如果已经荒废,我们的教室会变成怎样,半人高的杂草从斑驳的廊道与墙角长出来,课桌被风化得只剩下最原始的白色,藤蔓植物爬满了天花板与天花板上遥挂着的电扇,而唯一不变的或许依旧是蓝蓝的天,还有从天上掉下来的日光。和风吹过足球场的上空,将密集的蒿草丛压低,然后如绿色的泳流,穿过了倒塌的围墙,进入学校外的世界。
那些记忆中晃动着我们热血的篮球场,边沿已经长满杂草,中间的水泥地像是另一个世界埋葬着我们整叠的回忆。
还能看见那些凝固的光线痕迹吗,它们照着我们额前飘飞的刘海,跟微风一起浮动我们整个高中的人生,而后在我们冗长的岁月里悠扬地晃荡,像是夏季里总是在宿舍楼上沐风的,已经晒干的校服…
关于学生时代的回忆,要追溯到更早之前的初中。生活了六年的学校,教室、宿舍换了几个但还是跟先前待过的一模一样,而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宿舍洗手台上一到晴朗天气就闪烁着的浮动的流光。因为是最靠边的宿舍,所以拥有了这一层楼的唯一一个能看见水泥过道与过道另一边的女生宿舍楼的窗口,于是每天洗脸的时候都能享受到最美好的日光。
我们晃荡的青春有一大半交给了学生时代,并且在那之后紧握着他的双手听他说“无论生老病死还是贫穷疾病……”,心甘情愿地义无返顾。
朋友:
学生时代的我们,
充满着快乐,没有烦恼,
脸上充满着笑容,
跟死党打打闹闹,
偶尔发发小脾气,
可是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对方,
只是一直选择相信,
我们总能很在别人说对方坏话时,
免疫别人说的话,
我们总能在对方困难的时候,
挺身而出,
还骂着对方:“你是笨蛋吗,这都不会!”
在她被伤害时,总能在第一时间赶到,
在她伤心时,只要一个电话,
就算在睡觉也能跑到她家,
质问她:“干嘛,这么晚就知道折磨人,快说,我还要睡觉。"
可当她慢慢叙述时,总会大喊:
“你给我等着,现在看我不掀了她老巢。”
我们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着山盟海誓的死党,
可谁也无法预料未来我们的友情,
好吧,曾经有山盟海誓的我的朋友,
记住我们曾经的学生时代
六年级:陈琳
快毕业了
好多好多东西
都好不舍得.....
曾经一起打打闹闹
吵架过
哭闹过
生气过
笑过
即将面临离别了
请大家不要伤心
虽然人,是离开了
但那份情是会留下来的吧
我再等一分钟不想看到大家闪躲的眼神
如果生命没有遗憾没有风浪没有离别就不会有深刻的记忆留下来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就算离开了也是抹不掉记忆的
水有干涸的时候
花有凋谢的时候
可我们的友谊却没有结束的时候
就像爸爸妈妈和家人的感觉一样
时间久了由友情转变为了亲情
好舍不得...................
《小学生时代》是中国优秀少儿报刊。读了它,让我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几乎每一次,当老师把《小学生时代》这本报刊发下来的时候,我都会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看看里面藏着什么东西,可以填饱我那已经饿得咕咕叫的肚子喽!等我把这本书细嚼慢咽的读完之后,这本《小学生时代》让我知道了它的精彩。
每一次,这本《小学生时代》发下来的时候,我如一只饿得已经骨瘦如柴的狮子,贪婪地读着。每一次,这本《小学生时代》发下来时我都会在书里寻找“小草帽游记”这个栏目。有一次,我找了半天也找不到这个栏目了,我的眼晴急切地寻找,“咦,怎么找不到那个栏目了?”我的心里想着。我又仔细地找了一遍。怎么还没有?我只好在目录里寻找它。啊,它在这里!我把“小草帽游记”看了几遍之后才翻页。我突然翻到了一个特殊的栏目叫做“非常魔典——作业机”我一看见这个栏目就让我眼见一亮,心想:作业机?是什么玩意儿?是可以帮人写字吗?我翻到了那一页。哦,这并不是一篇作文,而是一首充满幽默感的诗歌,里面这样写着:作业机,哦,世界上完美的作业机。只要把作业放进去,再投一角硬币,9+4=?答案是3。哦不是……不过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不劳而获的。
《小学生时代》这本报刊中的栏目,我最喜欢的就是“星光大道”了,因为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名人的故事。如:中国奥运冠军叶诗文她居然只用了28秒93游玩了最后的50米比男人都游得快!这成绩是本来就有的吗?当然不是,而是她刻苦练习练出来的。还有美国最伟大的游泳运动员、号称“飞鱼”的迈克尔·菲尔普斯,他已拥有14枚奥运金牌!还有英国着名足球明星贝克汉姆,他小时候就迷上了足球,连睡觉前,最后收起来的是足球。小贝克汉姆敢与大人试比高。贝克汉姆一共赢得了20个冠军,我不得不说贝克汉姆是一个足球天才!还有吴鹏中国浙江蝶泳名将……
《小学生时代》里的内容可真多,使我对它已经有了深厚的友谊。在《小学生时代》里不仅有幽默的故事,还有许多的故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读了《小学生时代》,让我感受到了,《小学生时代》就像我身边的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让我们不断向他学习,是我们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五年级:张佳鑫
外婆是祖国日益强盛的见证人。
提及学生时代,外婆不无感慨:那时正是国不富民不强,教育不兴的时代。和现在的孩子比比,外婆根本称不上上过学。当时的人们生活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生育观念更是落后,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六七个孩子。人们天天上工却饥不饱腹。外婆刚刚懂事,主要任务却不是上学,而是挖野菜、干家务、哄弟妹们,那时的人们都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谁让外婆偏又是女的呢,老舅舅上学才真正是名正言顺。因此外婆虽整天半工半读却也只求得念到小学一年级,就被迫辍学,致使外婆遗憾到今,晚上睡觉还老梦到上学。
不过说起学生时代,外婆还是津津乐道。那时的学校真是黑屋子、土台子、泥凳
子上面坐着脏孩子。一个屋子里坐着年龄不等的孩子,一个老师常常是忙完这边忙
那边。安顿好东边吼西边,所学内容也很单调。什么“老三篇”、“小铁锤参加游击队”、“公鸡和狐狸”的故事等。外婆回忆着平淡中透着辛酸……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学校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政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修建了红砖瓦房做教室,并且添置了木制新课桌椅,学校安上了玻璃窗,素质教育有了提高,教室里平生第一次通上了电。外婆上学时的水泥桌、凳,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傍晚时明亮的电灯也替代了不省人事的的汽灯、煤油灯。语文、数学老师也已分开,音乐、体育、美术课偶尔也会由班主任老师替代上一两节。所以在母亲上学的时代,虽然生活不是那么的富裕,童年却过得快快乐乐。
相比之下,最幸福的是我了。我1999年出生,真正享受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辉煌成果。雄伟壮观的主教学楼为教师们提供了舒适的办公环境;绿茵如毯的人工草坪成了学生活动的乐园,计算机改变了过去那种僵硬的教学模式,教师们可以进行电脑备课,学生可以坐在自己的微机前接受现代化技术的教育。图书室、阅览室达到规范化标准。图书室图书种类齐全,图书管理规范,图书室、阅览室定期为学生开放,为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搭建了平台。课间小学生们做着各种游戏,笑声激荡在校园每个角落。
从三代人教育的变化,我深切感受到我国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我们更应珍惜好时机,好好学习,增强自身素质,将来为国家的强大奉献微薄之力。
太原阳光小学5年纪
读了《儒林外史》,了解到有才不仕、清闲自在、娱乐自己才是修身养性的道理所在。每月吟诗作画写东西可以过的更快活。不过古时没有文凭,只需有才能就能闯天下。但是当今社会不同了,现在首要的是文凭,没文凭一切免谈。当今,自学成才的发明家发明了多项节能技术,并申请了专利。他没有得到鼓励。他要把他的发明创造的精神带到校园,传授给学生们,发扬创新精神。但何处觅一个不要文凭而且敢“耽误”学生升学的学校,成了他脑疼的事。多次碰壁后失望的他收到了一位开明大胆的顶得住压力的小学校长的邀请书,他才有了小小的用武之地。文凭真的如此重要?
现在学业有成要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加三年高中和四年大学,然后考研,考研成功又要四年,一共是二十年。正常的话8岁上学,如果顺利一路不复读,走入社会已是28岁了。在吴敬梓的年代孩子都多大了,或者已经功成名就许多年了。在这单方面而言,我们是不是应该再进步一些。而且二十几年不与社会接触是怎样的软禁,人们都退化到用H2SO4泼狗熊不知是违法犯罪;公费留学不思回国贡献而毅然退出国籍不知是丧良辱亲,给56个民族添耻;大学生被传销人员带到黑暗小屋一样的公司,竟还不知道传销是骗人,他竟然再去骗他的亲朋;博士生竟然离开母亲的照顾就不能学习!这样的人何用?!他们有文凭又有何用?!有文凭就说明一切吗?事实才说明一切。买来的文凭怎么说,现在文凭有钱就可以买,为何只盯着文凭?文凭并不重要罢!
学校 补课 学生
现在的学校已经不再培养民族责任感了,民族的骄傲也不放在眼里了。“神州五号”升空时是提高人们民族责任感的难得佳机。,但竟然有的学生还知道中国有个“神州Ⅴ”。几个月后,时政教育发下来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我们还有个英雄杨利伟。中央电视台要直播的“敦煌再发现”有助于民族责任心、自尊心的培养,有的老师就向学校申请观看或收听这个直播节目。但学校不能这么做,这需要三小时。他们浪费不起这三小时。他们从来认为三个小时对于高考就可能是致命的。多么发展的眼光。
三小时浪费不得,自然“十一”长假也不可能如实放开。“十一黄金周”应该放七天假,但无数学校为了学生能考好。无私的或有偿的为学生补课。七天假至少要补四天课。就连寒暑假……正常的话寒暑假也就十天。暑假如果出现特殊情况,比如天气太热、学生情绪不稳、老师上课不上或是学生跳楼了,就少补几天。多放了假学生也不会好过,他们总是一年四季不轻松。假期里要作业。要去补习班。有的还要学钢琴、美术、书法、小提琴等。因为这有助于升学考试付出了你一年四季的全部童年,付出了8月15日与家人团聚的佳节,付出了寒暑假里与哥哥欢笑的应该是现实的梦,付出了与亲人见最后一面的机会,甚至追悼亲人的痛。
十全十美
在巨大的压力下,大部分的学生是容忍不住的。他们视枯乏的学习冤家,他们考不上高中。考不上高中,家长最是担忧,没有大学文凭,至少要有个文凭才能混日子啊。于是就花钱买进了高中,花得钱多就进重点高中,钱少就只能进普通高中。但都只是为了一张纸做的文凭。这些买进来的学生中,就可能出现某方面的天才。但单科成绩构成威胁,高考后只能被人冷嘲后热讽,心里倍受煎熬,又不忍放弃自己的所爱,可是求学无门了。很多人就平庸的倒退。拿了毕业证走人。极少的能力强的,就成了孤独的探索者、奋斗勇士。这样的人有的是才能,没有的是文凭。但这不影响他钻研怎样使原子弹威力更强,怎样使核能更好的造福人间,怎样使鲁迅一样写出“中国魂”,怎样描绘出中国的《蒙娜丽莎》。他们某方面有缺陷,但只要不是思想缺陷,何必求的十全十美。想想斯蒂?芬霍金吧。这样的人才足以用了,也许其中就隐藏了诺贝尔,但他们的道路注定要走得更艰难。诺贝尔对他们更遥远了。一定要各方面都优秀吗?不能给他们一条道路走吗?
爱因斯坦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天才,但如果他不会说英语,难道他就没有机会发现E=MC2;吗?鲁迅是中国的了“民族魂”也是众所周知,如果他的数学很差,难道他就写不出中国的灵魂吗?如果刘翔的文化成绩不好,难道他就不能突破“亚洲第一人”吗?如果泰戈尔的数学不好,难道他就不能做“亚洲诺贝尔第一人”吗?如果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不懂地理,难道他老人家的骨骸撒遍九州四海的时候,联合国就不会降半旗吗?不会,都不会。天才不需要完美,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暇的。谁没有过错,谁没有过泪,现在的中国何必要每个学生都十全十美呢?一个高中文科生,数学不行,注定他要与重点本科无缘了。但是他的其他各科都是顶呱呱,一样冤死。。如果再加上别的一科不好,那就只有家里蹲。研究历史地理政治一定要掌握牢固那繁杂的数学才能做吗?!一个高中理科生,英语很差,就算他在20岁就能弄懂“爱因斯坦”,也只能无用武之地。爱因斯坦需要他,但他需要英语吗?!现在考研普遍英语不及格,难道研究《相对论》《时间简史》一定要会英语吗?种种困阻下,大材小用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现象就频繁出现。分析事物的矛盾时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而不再是平均用力。我们为什么非要十全十美呢?分科应该分得更细一点了。
学校 老师
少部分学生每天混日子,他们拉帮结派拜关公,在学校横行霸道。明智的老师就拉拢他们为班级体贡献。而有的老师就是在社会上混的,甚至有的混的不如学生场面。学生在社会上找几个兄弟就能把老师摆平,而有的老师就能把校长摆平。老师的队伍应该是纯洁高尚的,某些老师怎能教书育人?!湖南的刘老师竟拿刀砍死四名学生砍伤二十多人,这样的人,人们竟然要称呼他老师。想不到的是他竟是大学毕业。山东的一位老师因骂了学生几句,受本来压力被逼寻短尽。这样的素质怎能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