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
全部 650字 1000字 900字 550字 600字 150字 100字 350字 400字 250字 200字
年级:
全部 初三 初一 五年级 三年级 高二 高三 六年级 一年级 高一 二年级
游记高三作文推荐
  • 2010年7月31日,星期六,天气:晴游华阳极地海洋馆今天,我和我妈妈还有朵朵妹妹去了极地海洋馆,我们刚买完票就进去了。哇!这里的人多得像大海、高山一样。我们首先去看了白鲸、海豚表演馆,刚一走进去,就看见了有一个很大的玻璃缸,里面有两条可爱的白鲸。我瞧了瞧,瞧见了有一条白鲸是躲在屋子里不出来,好像很害羞一样。不过另一只白鲸会替它接班的。那一条白鲸身体胖胖的,像一个大圆球,眼睛闪闪发亮,真像两颗黑宝...

    作文《暑假游记
共找到10篇关于

游记高三

的作文

最游记

高三|叙事|800字

“前进吧即使那是尸体铺成的路”又重新看起最游记。我发现每一次看我都会喜欢不同的人。先是八戒。柔弱的外表,却不惜与任何人为敌保护自己所爱的人。再是悟净。一副无所谓的痞子样。却有如同蟑螂般的生命力顽强的活下去。而现在的我。只喜欢三藏。一直训诫柔弱的自己要变强,不断的变强。不受任何东西所束缚,只按自己的意...

查看全文

武当山游记

高三|写景|700字

盖天下美景而又着历史之厚重者,必为世人心驰神往,趋之若鹜,难以计数。其或为山水折服,或为名胜倾心,或为登凌绝顶以舒心境,或为别离尘嚣以求静心,亦或为过江之鲫类儿。余常闻武当景色秀丽,风月无边,加之历史名胜古迹,其名气驾五岳之上,隽秀与黄山比肩,底蕴与九华齐名,仙境与蓬莱并驾,奇险与华山同语,每及与此...

查看全文

信仰——由《西游记》想到的

高三|读后感|800字

这是一次人类的壮举——徒步万里,从日出中国,到圣地天竺,求取真经。《西游记》所吸引我的,不知是跌宕的情节,还有唐僧对信仰的追求与坚持。玖玖捌拾壹(九九八十一)难,未曾撼动过他到达西天的信念;茫茫沙漠,未曾阻挠他去西天的脚步。汗水流下,没什么,就让汗水滋润这干涸的土地,来年这里绿草如茵;泪水流下,无所...

查看全文

武隆游记

高三|应用文|1200字

2012年8月12日星期日晴今天,我们一家人踏上了去武隆的旅程。过了涪陵,我们的车沿着乌江画廊行驶。乌江的水,清幽碧绿,像仙女飘落在群山中的绿丝带。两岸的山,陡峭壮观,好像天神发怒时从中间劈开一般,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告别了这副天然的山水画之后,就驱车前往芙蓉洞。刚进入洞口,一股凉气扑面而...

查看全文

暑期游记-参观动物园

高三|散文|7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乘坐游六路来到了石家庄市动物园。走进大门,我们首先参观了“火烈鸟馆”,火烈鸟的嘴端是黑色的,它的中基部是粉色的,羽毛是粉红色的,特别美丽。接着,我们又参观了珍猴馆,里面有黑叶猴,黑疣猴,长尾猴,这些小猴子都非常的独特。我们又参观了“猩猩馆”,“大象馆”,“猴山”,还有“熊猫馆”。...

查看全文

后山游记

高三|叙事|350字

乙酉年十月二十日,佘与三人游玩,至后山,其壁陡峭,有数十洞在其上。余欲入,高宇阻之,谓佘曰:“洞之深不可知,无火,何以入?”余遂罢,与其游于山脚,观于茂林。有鸟歌于枝头,有兽走于狭道,有鹰击于湛空。余心动,以古人诗曰:“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其三人俱曰妙。张超观一蝉,遂曰:“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

查看全文

鼓浪游记

高三|写景|1200字以上

水花四溅,白色的细水柱子在半空中画了一个弧度又落了下来。雾般的喷泉里有一条若隐若现的……啊!彩虹。七色的彩虹只让一半的身影显露在水帘,即便这样我也已经满足了。生活在“混泥土森林”的我见着的彩虹竟然是在人工喷泉里,想起来,可悲,又可笑。之后生出的感触是后话了,当时的我只顾着兴奋地尖叫,督促着爸爸用手机...

查看全文

白沙流游记

高三|叙事|650字

这一刻所有的理由都滑落,随飒飒秋风而去;这一刻所有的借口都粉碎,就像脚下被风化了的白石沙,再没有任何颜色!在如此美好的日子里,站在如此壮丽的山顶,我还有什么理由、什么借口不抛开所有的哀怨情愁,静静地享受须臾来之不易的安愉,欣赏眼下这无限的风光,引吭高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

查看全文

滇东南游记赏民歌

高三|诗歌|50字

游过桃园对苗歌,小伙罢黜羞女起。开口世间千百态,归来还唱路边花。...

查看全文

泰山游记

高三|写景|1000字

写景作文:泰山游记素有“五岳独尊,雄镇天下”之美誉的泰山,乃华夏文化的一个缩影,又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千百年来吸引着赫赫帝王盛典登封,历代名人竞相留迹,四海游客朝拜如云。而此次的泰山之旅,也是蝶舞学校组织的山东半岛之行的第二站。心怀期盼,蝶舞一行抵达泰山脚下的天外村,在此登上旅游巴士前往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