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时光的长廊中,有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呈现着各种和谐之美:或许是同窗共读一本书的画面,或许是乘车时的一次让位,也或许是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和美美的一个场景……
周末,我来到了章镇老家——那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天空湛蓝、江水潺潺、青山环抱,而和谐之美就在这山水之间,就在这老街弄堂里。
又到了晒雪菜的季节,弄堂里家家户户都在洗芥菜、切芥菜、腌芥菜。我的奶奶也不例外,阳台上晾满了刚洗好的芥菜。隔壁的郑奶奶也正坐在门口洗芥菜,她一头如霜的白发,脸上满是岁月刻下的痕迹。由于严重的老年风湿性关节炎,她的手边洗边颤抖,菜越洗越慢,郑奶奶眉头紧锁着……
奶奶急忙上前说:“这么冷的水,还是我来洗吧!你快去休息一会儿,晒晒太阳!”
郑奶奶边揉揉手臂,边指着老房子里的小房间,说道:“我家老头昨天不小心摔伤了,睡在床上起不来。要不你们帮我把他扶出来,好不好?我这风湿老毛病,唉……”
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想:郑奶奶自己身子骨不好,还要照顾郑爷爷和无人看管的孙女,生活多么不容易啊!
于是,我协助奶奶把郑爷爷扶了出来。三位老人在弄堂小院里拉拉家常,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阳光温暖,岁月静好,这一幕显得十分和谐与美好。同在一个弄堂里,邻里间互帮互助已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了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下一篇:一千零一夜读后感
像是墨水打翻了似的,墨色渲染了整片天空,黑夜笼罩着大地,月儿弯弯。已是凌晨,街市抛开了白日的热闹,一片寂静。街市里透着微微的亮光,走前去看见了一个忙碌的身影,是店里的老板娘。寒风刺骨,温度仿佛也像夜晚般沉寂,很冷,没有生气。一个中年男子正站在店门口,嘴里哈着气,双手摩擦着。老板娘看见了停下来活来叫他坐下。“老陈,姐今天准备了一个新样式,待会我请客,记得评价评价。别推搡,跟姐别客气。”老板娘开门见山地说。“那就谢谢你了,姐。”老陈说。老陈是外地人,说话带着口音,是那一片的环卫工人。天还没有亮就开始工作,无论冬夏。老板娘麻利得很,不一会儿就端上了一碗汤面。老陈埋着头吃着面,吃完后说:“姐,再放点盐,有点淡。走了。”老板娘跑着过来塞了一个馒头给他,微笑着说“老陈这个馒头你拿着,饿的时候吃,刚刚不小心掉地上了,还能吃,你就帮姐解决了吧。”老陈接过了热腾腾的馒头说。“谢谢”那一刻,好像天寒地冻都不存在,剩下的是两颗温暖的心。刺骨寒风中应付自如的身影,体会那体贴热情的心。和谐尽体现在声声问候中。天刚蒙蒙亮,几朵白云衬托得天空格外湛蓝,风柔柔地吹着,吹去了人们冷漠的心。到了早晨,街市变得热闹起来了,不再像夜晚般寂静。许多小摊小贩开始张罗自己的生意,一扇又一扇的铁闸门被拉开,这是早晨最常见的样子了。跟随着人潮在巷中游逛,似乎闻着什么醇香的味儿。原来是深巷中有着一家卖米酒的门店。老板常带着眼镜,脑袋中似乎有着许多的学问,说来也是果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不说他的店面有多小,但是却经常挤满了人,人们在早晨爱喝米酒,入口甘甜、回香。常常看见的是他一边在帮着客人装着米酒,扶扶眼镜又一边吆喝着过路的人进店来看看。老板观望着,等到客人变得稀少,他便邀请左右邻里的人出来饮酒聊天,各个邻居也各自拿出那些什么花生、果仁之类的,各搬着一张小板凳坐着。望着天空,谈天说地,一张张笑脸盈盈的脸在欢声笑语中似乎在守候着什么……蓝天白云下神闲气静的身影,体会那古道热肠的心。和谐尽体现在闲情逸致里。踏过了街市老巷,和谐化作阳光融化人们的心,嘴角扬起,最美的画面也就是如此。...
世上各种事物、人与人之间都存在和谐的关系。在这关系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紧密相连,带来了世界繁荣的大好局面,和谐造就了多少美好。自古,中国儒家推崇的便是和谐。和谐如一杯良酒,一首好曲,一阵芳香,把人拉得更近。和谐的力量使人们更加理性,更加稳定地面对和处理人们之间的问题。将相和的故事一直被流传,和谐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矛盾。正是因为将与相之间的和谐共处,互利共赢,才使他们所处的国家繁荣昌盛富强。可以得知,和谐有利于发展。再说诸葛亮,他向吴国求助并与之和平共处,提出联吴抗曹的观点,这无不有利于两国之间的共同发展。这些成果,是因为诸葛亮和廉颇都认识到了只有人与人之间和谐,才可以共创繁荣,共同演奏时代和谐相处的美好乐章。如今,我国仍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共十六大报告就证明了这一点,这是我们党对建设美好家园有了良策的表现,是对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要求。只要人人和睦相处,就必会出现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在如今这个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不可避免,此时,正是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这一理念得到使用和推广的时候,为了增强交流,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作为中华人民的我们,应团结一致,有共同目标,在信仰上达到一致,在行为上达到统一,努力构建一个有和谐共处互助精神的大国形象,而这一切的本质就是和谐。冰心曾说:“美丽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造就了人的内在美”。只有人与人之间和谐起来,才会让人触到美的真谛,世上最美的,也不过是和谐罢了。让我们团结一致,协作共赢,万众一心,共同建立和谐的美好新时代吧!...
和谐是什么?和谐是天地万物之间最自然、最平衡、最协调的正常状态。它是一种美,更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存在于大家平常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和谐是奉献。交通警察们每天为了道路秩序畅通、行人方便,每天风雨无阻的以及发挥难以想象的体力,像一座石像一样一动不动,面色庄严,在每个十字路口上指挥交通。那些学校志愿者们顶着炎热的太阳,忍受着凛冽的寒风,守候在学校两旁的小巷子,抽出自己宝贵的时间,来保护全校学生的安全。和谐是礼让。曾经在一次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阿姨,她扶着一位盲人叔叔上车。妈妈看到了,立刻把位置让出来,并拉着盲人叔叔的手指引他坐了下来。虽然他看不见妈妈,但是他笑了。妈妈让我和她一起坐,我也很开心的站了起来。那时我隐隐约约的明白原来助人为乐是这样做的,而且还感受到了快乐。这样得到的快乐让我感到意义非凡。和谐是爱护和尊重。要爱护小动物,有那么一句诗“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公共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爱护,不随地扔垃圾和吐痰,给环卫工人减少工作压力,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谐之美在于你的奉献、我的礼让以及大家共同的爱护与尊重。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和谐、融洽、长久。让我们共同携手创造和谐之美。...
和为贵,谐为美。和谐之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美在和谐!”和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只有构建和谐才能求得发展。我们不也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吗?胡锦涛主席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是唱响和谐之美的第一乐章。执行民主法治制度,就要赏罚分明,不徇私枉法,但是现在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有许多人靠私下拉拢,贿赂官员,走后门等方式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这怎么能实施好民主法治制度呢?所以,我们要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情了解民主法治的精神,学习民主法治的知识,树立起民主法治的观念,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公平正义”是唱响和谐之美的第二乐章。如果说世间不存在公平与正义,那这个世界肯定是黑暗的,就像是被十恶不赦的魔鬼统治一样,成千上万的鲜花却不能够为蓝天而开放,这是多么悲哀啊!这绝对是虐待,是残忍!和谐的社会永远需要公平与正义,只有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诚信友爱”是唱响和谐之美的第三乐章。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成员都应当是朋友,都应当是为别人发光发热的人。有了诚信友爱,人们就能彼此牵起手来。诚信友爱是一颗珍贵的钻石,是和谐之美的结晶。诚信友爱好过一支玫瑰,在花园之中,她是最美的,美得妍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美得高尚;美得完美无瑕。有了诚信友爱之后,和谐的美就足以体现了!“充满活力”是唱响和谐之美的第四乐章。它让我们在普通的岗位上,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直至到达成功的彼岸,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活力”的力量就像温暖的阳光源源不断地供给我们前进的能量。“安定有序”是唱响和谐之美的第五乐章。安定有序,是我们生活中的斑马线,让每一个人感到身心安全和愉悦,让每一个人都能自如地伸展自己、交往他人,让每一个人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不忘尊重他人,让每一个人努力创造秩序社会。人是自然的主宰,和谐的人伦光辉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田间耕作的农民、车间忙碌的工人、医院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学堂讲授知识的人类工程师……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价值,但正是这些不同的价值凝聚成一种力量——整个社会得以和谐运转。和谐是父母一辈子操劳而累弯的脊柱所形成的一道弧线,像彩虹桥一样美丽;和谐是教师为传播文明呕心沥血所滴落的汗水,像露珠一样晶莹;和谐是战士为保卫祖国洒下的一腔热血,像晚霞一样艳丽……和谐是宽容,和谐是理解,和谐在人类文明中处处闪耀着光芒。和谐之美,美之和谐,愿和谐永远充满人间!...
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是人类梦寐的追求。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到数码航天的信息文明,几千年来,人类为之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生生不息。和谐作文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是人类梦寐的追求。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到数码航天的信息文明,几千年来,人类为之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生生不息。和谐,如春风拂面,使人倍感亲切;和谐,如久旱甘霖,使人心田滋润。建设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是你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许,你不禁要问:建设和谐社会,难道是我们一、两个人就能建造的吗?不,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才能做到,但是,我要倡议,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请从你我自己做起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身边的楷模,大学生洪战辉,这样一个家贫如洗的莘莘学子,用自己的青春和爱心,收养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姑娘,帮助她完成学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人生价值,这种精神难道不是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大力提倡的吗?如果我们的社会有千千万万个洪战辉,让大家一起互相帮助,使每一个人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就可以感染更多的人,每一个都能常怀感恩的心善待自己、关爱他人,和谐社会何愁不能实现!曾经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乘公共汽车回家,在座位旁看见十元钱,我毫不犹豫的就大声寻找失主,车上的人都用莫名的目光注视着我,每个人都翻自己的钱包,之后就平静下来,售票员却在司机的教唆下,不假思索的向我要钱,说他是失主,也许这钱真是他的,也许是因为我的天真,纯洁被人利用,我把钱给了他,但我至今无怨无悔,因为我觉得没有玷污自己幼小的心灵,感到无比自豪。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事例很多,只要大家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的社会就离和谐的目标越来越近。和谐为美当下,“和谐”可算得上是最时髦的一个词了。那么,什么才是和谐呢?翻阅词典,和谐的定义是“配合得适当、匀称”。词典的解释总是力求直白,然而在我看来,和谐不仅如上所述,更多的,还是一种境界。要做到和谐的境界,就要从三个方面来谈。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内心的和谐”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打交道。人类自己的发展史,亦或多或少地可以被看作为人类接受自然与改变自然过程的历史。所谓人与自然的和谐,无非讲的是人要在“接受自然”与“改变自然”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人类既不会被动地被自然现有的情形所拖累,也不会因为过多干预自然的运转而遭到自然的报复。然而客观地说,人类目前可着实不能算与自然相处的和谐。因为人类的欲望,导致我们想过多地干预自然以求发展自己。酸雨、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现象无疑是为人类自大的做法敲响了警钟。同时,这也告诉了我们青年人,要想寻求与自然的和谐,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若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否决定着人类能否生存,那么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否则会决定人类能否更好地生存。因为人是社会的载体,所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一种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人与人的和谐。有许多人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太不好掌握,故要想做到人与人的和谐也只是空谈,更别说与社会的和谐了。其实不然。怎样做到与社会的和谐,甚至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是什么呢?是“礼”的掌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力节之,亦不可行也。”我们现代人一贯的思维方式总将“礼”理解为繁文缛节,打理应酬等。殊不知,这只会使人与人之间缺少真正的和谐,关系变得很“微妙”。其实深层次理解“礼”,应该是“秩序、原则、法度”。有了秩序,社会才会井井有条;有了原则,社会才会一往无前;有了法度,社会之间才会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与人的和谐也何尝不是建立在上述基础之上的呢?可以说,有了礼,人们才会“安其居,乐其业,亲自然,敬人事”。有了此等境况,世界还不美好吗?人与人、与社会,还不和谐吗?当然,礼的目的在于和谐,但为了和谐,一味地“和睦、迁就”,结果反而会背道而驰。所以,“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当人类与外在世界搞好关系后,自己心灵的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这,就是“人内心的和谐”的问题。人内心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讲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它需要的是生活的磨炼与岁月带来的经验。或许唯一的锻炼方法也就是勤“思考”与“总结”了。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话或许给了我们启发。人内心的和谐往往是一个磨炼的过程。从“志于学”的求知欲的建立,再到“而立”的自信心的建立;从“不惑”之年的心灵定力的产生,再到“耳顺”时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最后深化,继而升华,飞越到人生、心灵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超然境界,让尘世间的善与美、罪与恶,灯红酒绿、世态炎凉,都在如海般的心境中交汇、融化、沉淀,以换来一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和谐场景。心中的乐道,津津有味;心中的和谐,这或许就是和谐境界的三个方面。统筹来看,这三方面不是各自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才能生存,才能有时间去面对社会;有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才能有时间静下心来,心如止水地面对自己的心灵,力求自己内心的和谐。如果把自然比作广阔无垠的天空,社会比作孕育繁荣的大地,那么我们的心灵就是世间万物。只有“天地物”的合一,世界才会和谐,才会充满阳光。这,或许就是我说所说的,和谐的三方面、和谐的境界吧!愿天下所有人都能体悟到和谐的境界。让我们用和谐的心,还面对自然、社会高尔基说:“人应该尊重彼此之间的互相帮助,这在社会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啊!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而别人也同样渴望我们的帮助。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关爱和互助的社会中,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欣欣向荣。播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希望;播下良好的行为,收获人生的精彩。让和谐的影子跟随我们真诚的步伐,风吹不去,雨打不散,如影随形,让我们携手同行,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未来建设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是你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许,你不禁要问:建设和谐社会,难道是我们一、两个人就能建造的吗?不,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才能做到,但是,我要倡议,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请从你我自己做起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身边的楷模,大学生洪战辉,这样一个家贫如洗的莘莘学子,用自己的青春和爱心,收养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姑娘,帮助她完成学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人生价值,这种精神难道不是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大力提倡的吗?如果我们的社会有千千万万个洪战辉,让大家一起互相帮助,使每一个人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就可以感染更多的人,每一个都能常怀感恩的心善待自己、关爱他人,和谐社会何愁不能实现!曾经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乘公共汽车回家,在座位旁看见十元钱,我毫不犹豫的就大声寻找失主,车上的人都用莫名的目光注视着我,每个人都翻自己的钱包,之后就平静下来,售票员却在司机的教唆下,不假思索的向我要钱,说他是失主,也许这钱真是他的,也许是因为我的天真,纯洁被人利用,我把钱给了他,但我至今无怨无悔,因为我觉得没有玷污自己幼小的心灵,感到无比自豪。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事例很多,只要大家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的社会就离和谐的目标越来越近。和谐为美当下,“和谐”可算得上是最时髦的一个词了。那么,什么才是和谐呢?翻阅词典,和谐的定义是“配合得适当、匀称”。词典的解释总是力求直白,然而在我看来,和谐不仅如上所述,更多的,还是一种境界。要做到和谐的境界,就要从三个方面来谈。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内心的和谐”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无时无刻不在与自然打交道。人类自己的发展史,亦或多或少地可以被看作为人类接受自然与改变自然过程的历史。所谓人与自然的和谐,无非讲的是人要在“接受自然”与“改变自然”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人类既不会被动地被自然现有的情形所拖累,也不会因为过多干预自然的运转而遭到自然的报复。然而客观地说,人类目前可着实不能算与自然相处的和谐。因为人类的欲望,导致我们想过多地干预自然以求发展自己。酸雨、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现象无疑是为人类自大的做法敲响了警钟。同时,这也告诉了我们青年人,要想寻求与自然的和谐,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若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否决定着人类能否生存,那么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否则会决定人类能否更好地生存。因为人是社会的载体,所以人与社会的和谐,一种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人与人的和谐。有许多人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太不好掌握,故要想做到人与人的和谐也只是空谈,更别说与社会的和谐了。其实不然。怎样做到与社会的和谐,甚至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是什么呢?是“礼”的掌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力节之,亦不可行也。”我们现代人一贯的思维方式总将“礼”理解为繁文缛节,打理应酬等。殊不知,这只会使人与人之间缺少真正的和谐,关系变得很“微妙”。其实深层次理解“礼”,应该是“秩序、原则、法度”。有了秩序,社会才会井井有条;有了原则,社会才会一往无前;有了法度,社会之间才会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与人的和谐也何尝不是建立在上述基础之上的呢?可以说,有了礼,人们才会“安其居,乐其业,亲自然,敬人事”。有了此等境况,世界还不美好吗?人与人、与社会,还不和谐吗?当然,礼的目的在于和谐,但为了和谐,一味地“和睦、迁就”,结果反而会背道而驰。所以,“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当人类与外在世界搞好关系后,自己心灵的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这,就是“人内心的和谐”的问题。人内心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讲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它需要的是生活的磨炼与岁月带来的经验。或许唯一的锻炼方法也就是勤“思考”与“总结”了。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话或许给了我们启发。人内心的和谐往往是一个磨炼的过程。从“志于学”的求知欲的建立,再到“而立”的自信心的建立;从“不惑”之年的心灵定力的产生,再到“耳顺”时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最后深化,继而升华,飞越到人生、心灵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超然境界,让尘世间的善与美、罪与恶,灯红酒绿、世态炎凉,都在如海般的心境中交汇、融化、沉淀,以换来一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和谐场景。心中的乐道,津津有味;心中的和谐,这或许就是和谐境界的三个方面。统筹来看,这三方面不是各自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才能生存,才能有时间去面对社会;有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才能有时间静下心来,心如止水地面对自己的心灵,力求自己内心的和谐。如果把自然比作广阔无垠的天空,社会比作孕育繁荣的大地,那么我们的心灵就是世间万物。只有“天地物”的合一,世界才会和谐,才会充满阳光。这,或许就是我说所说的,和谐的三方面、和谐的境界吧!愿天下所有人都能体悟到和谐的境界。让我们用和谐的心,还面对自然、社会高尔基说:“人应该尊重彼此之间的互相帮助,这在社会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啊!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而别人也同样渴望我们的帮助。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关爱和互助的社会中,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欣欣向荣。播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希望;播下良好的行为,收获人生的精彩。让和谐的影子跟随我们真诚的步伐,风吹不去,雨打不散,如影随形,让我们携手同行,从你做起,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未来...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有一种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命带来温馨,这种美就是和谐之美.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也将是一个永远的主题.文明是什么?很简单!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的亲切,是见到师长的问早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被大家广泛推崇的优良行为.可事实上我们真的做到这些了吗看看我们正在修建的校园吧,刚粉刷好的墙壁,转眼间,就印上了几个脚印;刚打扫干净的教室,刹那间,又丢下了几片废纸;刚有点生机的小树苗,被人拦腰折断;再看看宣传栏上那一幅幅踏青而过的同学们所留下的背影吧!看到这一切的一切,不觉使人心头一震,新世纪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样的学生能接下建设祖国的重担吗?文明的时代呼唤文明的人,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不要对那些不文明的行为等闲视之;而作为黄河水院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和不文明的行为决裂;因为我们的学校正面临着遴选,遴选后的学校正努力向着"和谐校园"这个远大的目标前进;因为和谐校园已在全国各大高校争先创建,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构建和谐校园也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现在,让我们高度重视"讲文明"吧,我们既是校园文明的受益者,更是校园文明的创造者,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打造我们和谐校园的明天!...
和谐,一个多么美丽而又熟悉的字眼。成为一个更好的团体,需要和谐;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需要和谐;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我们每个都可以做到的,没有年龄的限制,没有地点的限制,更没有距离的限制。我们对家人嘘寒问暖,我们对朋友真诚友爱,我们对邻居互帮互助,我们对老师尊敬有礼,我们对陌生人热心帮助,这一些生活上的小细节,小举动都在证明我们渴望和谐,更渴望一种由和谐形成的“和谐之美”。在我小小的记忆库里,一件件生活中的往事如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时时刻刻徘徊在我的脑海里.随着日子的一天天过去,许多事已经淡忘了,有一件事却时时跳跃到我记忆的闸门口······那是在一个酷热的夏天,放了暑假。那天,天气热的很,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让阳光火辣辣地洒向大地。知了仿佛也很热,爬在树上不停地叫着。我穿了一条短裤,照“母亲大人”的吩咐去奶奶家送衣物。我忽然看到前面的花丛里开了一朵很漂亮的太阳花,忙凑过去看。正当我往前迈步时,一块小小的石头把我拌倒了,我一下子扑进了花丛里,一刹那花丛里枝折花落,我也被花枝划破了手臂,鲜血顿时流了出来,我疼痛难忍,起都起不来了。恰好这时,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出现在我眼前,她看到我这般模样,立刻不顾被花枝划破手臂的危险,用手慢慢拔开花枝,把我扶了起来,并从她的身上掏出了一块小手帕,细心地为我包扎好流血的手,这时我看到她的右手衣服袖口被花枝划开了一个小口子,额头也渗出了汗珠,我急忙说:“谢谢你!”她却微微一笑:“不客气。”然后匆匆离开了。此后,不论是在街上,还是在家里、学校,遇到力所能及的事,我总会去积极地做,去保护环境,去帮助别人,给别人带去温馨和快乐,共建和谐社会。如果人人都做到了和谐,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和谐了。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人们的穿戴也越来越时尚,关心、爱护别人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这样的社会才会让我感觉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优美,那么的温馨!...
那美丽的鲜花,因为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和鲜润;那蓝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打扫,才显得静穆和安详;那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和平和馨香。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不也是因为互相依存,互相映衬,互相促进,一起共同发展,才呈现出那五彩斑斓的和谐吗?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曲。和谐产生美丽,和谐生发了力量。和谐不是强行的,而是顺其自然的。不和谐的生活不会产生共鸣,无法演奏生活美好的乐章!和谐不是停滞,也不是凝固的,而是一种积极的前进的状态。在一个地方,今天和谐了,明天又会被新的矛盾所打破;我们又要做新的努力去争取达到新的更高的和谐。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因为拥有宽容才有和谐。宽容是人类情感中的种子,她能在人类的心灵这片净土上扎根发芽,再爱的保护下茁壮的成长。宽容之心是多么伟大的,她能够熄灭怒火,她能感化邪恶播散善良,她能够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她让我们享受阳光一般的温暖。雨珠一般的滋润——宽容之和谐,竟妙不可言。诚信是一颗珍贵的钻石,是和谐之美的结晶。诚信好过一支玫瑰,在花园之中,她是最美的,美得妍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美得高尚;美得完美无瑕。有了诚信之后,和谐的美足以体现了!和谐之美绝不容忍名利所缚,只有淡泊名利才可以称为和谐之美。老鹰是为了搏击长空而在天空自由翱翔,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无限的天空赐予了它自由快乐的空间;风帆只为乘风破浪而在海中搏击风雨,而不是夸耀自己的樯桅。因此浩瀚的大海给予了它豪壮宽阔的乐园。其实,你也一样,只要你用一颗平凡的心去看待,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