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桂花皎洁,花好月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皎洁的月亮,照亮着一生,指引着你前行的道路与方向。
——题记
她温柔大方,和蔼可亲,笑容甜甜如蜜桃;她带着眼镜,身着优雅,长发飘飘绕肩柔;她教书育人,学识渊博,不愧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称,她就是我的初一班主任—冷老师。
冷老师不仅甜美可亲,讲起课来更是十分幽默,全班无一不喜欢她的课。而她,便是我心中一片月,就如同提灯人一般,为我照亮前行的路。记得那一次……
初一成绩优异的我,在一次月考中发挥失常,成绩一下子跌到了级部65名,尤其是英语拉分较多。下午一放学,我便被冷老师请到办公室“喝茶”,当时我心内一紧,暗自羞惭,想逃之夭夭,但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邪念,硬着头皮、战战兢兢来到了她的办公室。
“刘鑫,你最近怎么了?”
“我,我……”我难过地说不出话。
看我不说话,她恨铁不成钢,带着余怒小训了我一下,随后便让我拿出英语卷子,我乖乖地递给她,对着错题这一讲便是两个多小时,直到晚上7点多才结束。想到冷老师为了我,放学后不能回家照顾自己的孩子,我十分羞愧和沮丧,独自走在黑黝黝的归途中。这时,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幕出现了,黑暗中突然从身后射出一束光线,我吃了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冷老师拿着手电跟上了我,脸上完全没了先前的愤怒与生气,换之的是满满的甜蜜笑容,耳边也传来和蔼的谆谆教导:“一次考试失败没有关系,关键在于你是否从这次考试中吸取了教训,这才是最重要的。”我“嗯”了一声,暗自羞愧道。老师说:“加油,我相信你。”透过老师那坚毅、鼓励的目光,我真挚地大声说道:“谢谢老师,我会努力的!”老师一笑而过,随之留下的是一抹豁达与馨香。
桂花皎洁,花好月圆,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满是甜蜜。冷老师就像那轮皎洁的月亮,照亮着我前行的方向。老师,即使您现在不教我们了,我也会承载您的希望,秉承信念,阔步前行!
下一篇:拾金不昧
谁的暗夜童话飘飘,谁的落叶染绿红梢,谁的眉梢眼角泼墨,那风儿偷偷地笑,时光已老,心中的情婉转成一树的莺,在故乡的角落中吟唱。踽踽独歩在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踩过深深浅浅的水洼,一阵风从巷子深处传来,那是故乡的味道,那是家乡的记忆。江南水乡是我独特的记忆,每每到了中秋佳节,我和家人一起来此探亲,而我最喜欢做的,就是同几个姐妹一起玩对诗,有时触景生情,便也哼上几句,时光透过树叶照在我们的身上,倍感亲切,仿佛触手可及。那皎洁的明月,与我们相隔万里,却将月影徜徉在石板桥下的江面上,流淌在我们的心里。奶奶总是带着我们坐上一叶扁舟,在湖边一起赏月游夜景,一起吃着还热乎的苏式月饼,那月饼吃在嘴里,化在心里,我们坐在船上听着奶奶讲家乡的中秋故事,总会为此提出疑问,有一次我们问为什么家乡的江水会把天上的明月映照的更圆更皎洁呢?奶奶则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团圆,这是家乡的情怀,更是月亮的情怀……”我那是似懂非懂,就轻轻点头,直到现在,我站在那石板桥上,轻风吹过耳畔,才真正懂得了这其中的深刻含义。中秋佳节,家人聚在一起,在谈笑风声中品味着家乡独特的风味,一家人团圆之景被我用相机珍藏下来,每个人都流露出了久违的幸福,那是一份对家乡的深情……时光悄然流逝,家乡不断发展,我逐渐成长,岁月变迁,使得一些记忆一去不复返,而那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月,那就是团圆。我独自漫步在青石板上,远望家乡的明月,流连忘返……...
魂牵梦萦的思念,挥之不去,压抑在心头,那是心灵的坚守。——题记坐在窗前,默默算了算,已是三百个这样苦读的夜晚。几点月光斜射在课本上,显得格外明亮。那一弯残月在万千星光的点缀下,更加熠熠生辉。有一句话这样说,桥的这头是青丝,桥的那头是白发,此情此景,你在天涯,而我似在远方……读惯了太多文人骚客那悲情的诗,不知何时起,我却如他们一般多愁善感了。那个盛夏,初遇你的情景,在脑海回荡,你我共同邂逅了个这个缤纷的夏季,这般情深的友谊。还记得那次的吵架吗?忘了告诉你,那是我第一次对别人发脾气。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看着时间分分秒秒地消逝,快要放学了,这时你扭过头对我说:"一会放学了,在门口等我,咱俩一起。"看着笑得如此灿烂的你,竟流露了几分稚气,满怀期许,在顶着大雨跑向门口后,我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想好了一会儿去吃什么,回家玩什么游戏……然而,我等到学校最后一个人离开,也没见你的身影,怒火和委屈压抑在心头。那天下午,你见了我热情地打招呼,看着你浑然不知的情景,加上因考试不好而心情低落,我对你大吼:“你还在装什么。这么大的雨,我等了你三个小时,你倒好,把我当空气,我是透明的吗?”我撇了你一眼,扭头就走,你却傻傻的呆在原地。晚上桌子上多出了一张纸条,隽秀的字让我一眼就知道是你,你只道了歉,却未告诉我原因,但这份心意足矣!那个秋天悄然而逝,这个秋天翩翩而来,松柏依旧长青,白杨树蜡黄的叶子在树枝上摇摆不定,枫叶微红,只不过少了去年秋季的几分艳丽,也许注定着分别,你我将如同两条平行线驶向各自的人生轨道。你说,那天我没和你一起回家,是因为我给你准备了一个礼物。没等你把话说完。我就制止了,其实有时候友谊就是就像有一。电话没测不言而喻,可能是最好的答案。苏轼曾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你我虽然身在异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唯美的遗憾,珍藏在人们的心底,你我都是彼此心中的那一轮残月,缺少的只是我们再也无法弥补的缺憾。耳边传来聒噪的蝉鸣声,树木沙沙作响,望向窗外,那一轮残月似乎更圆了……...
涟漪波面上的那轮明月,岩石路边的那榆树花香,滂沱雨后的那泥泞小路,一切那么突然。奶奶家那幽静小路一到下雨天就变了模样。像山体滑坡般的猝不及防,更像那泥石流般的泥泞不堪。而那月光下的路却像鹅卵石般的光滑可鉴,照亮人心。看到村头树下人们议论纷纷,便知道只有八九和他有关。他虽岁数不大,但却活出了安享晚年,无所事事的样子。脸上那千沟万壑的皱纹,和那黑的发亮的皮肤,不由得让人印象深刻。他却是我奶奶的邻居,每次看到他我都故意避开,或许是害怕,而他也似乎察觉到了,也每每隔我老远。听奶奶说:“他从小精神就不太正常。”我也并无大奇怪,一个正常人哪里会把自己活的邋里邋遢,而他也一直被大家所取笑。那天晚上,蒙蒙细雨打击着房瓦,顺势留下,洗着那本就不平的小路。也不真怎的路灯也一并坏了,周围仅靠的是那点微弱的月光照亮,榆树花的香味仿佛溶解在雨水中,淡淡的。我便直径走向小路,雨下的越来越猛烈,蒙蒙细雨早已不见踪影。只能依息听见水花声,鞋上沾满泥水,心中的恐惧也越来越强烈了。只看见一个庞大的身影在雨中轮回,重复着一个又一个动作。没有水鞋没有雨伞,只有一件破旧不堪,还透风的雨衣。水花声越来越近,走近一看原来是他。再望了望那泥泞的小路,一块块平整的石头已经被铺好,他头上那手电筒有些刺眼,周围也不那么黑了。他不是无所事事吗,心中的疑问没有停止过。他起身只说了句,这次你回去不会再把泥溅到身上了。我笑了笑。心中的恐惧烟消云散,黑夜不再黑,月光也不在暗淡,心中血液快速流动,温暖将至,像那黑夜里的月光般温暖。雨中的榆树花香,也不再淡了。回到家,月光射进窗户,落在枕巾上,望了望黑夜里的那轮明月,虽亮,但却比刚刚的不知暗淡多少。我明白了,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月光,心中的那片月啊!涟漪的波面上的明月,依稀可见,望着那泥泞小路,心中不再黑暗,岩石路边的花香美的让人陶醉!那来自心中的月,四处蔓延!...
冬日的夜晚,天已早早的暗了下去。独自一人走在冷清的路上,刺骨的寒风穿透了绒衣,带来一阵如针刺般的疼痛。只有路上铺着的一层冷清的月光,像是在给晚归的人们指引着回家的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自古以来,明月也同样被世人寄托了不同的情感,不过与他们的离别愁绪不同,月带给我的却是温暖与回忆。小时候,父母终日忙于工作,接送还在上小学的我的任务便落在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我在爷爷奶奶那吃晚饭,写完作业再由爷爷奶奶送回家。在爷爷家时,我和爷爷晚上常不顾奶奶的明令禁止,一起偷偷溜到老房子的天台上。在酷热难耐的夏日夜晚,迎着明亮的月光嗅着身旁谷物的芬芳,躲避着夏日里恼人的蚊虫,享受着夏日里来之不易的几分平静和清凉。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间,明月总是格外关照我们。将粼粼的波光洒满了整个天台,照在爷爷的脸上,映出了那纵横的纹路和慈祥的笑容。在这里我听爷爷讲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天狗食月,吴刚伐桂的故事。那么多美好的回忆,一件一件想月光一样流泻在我童年的回忆里。当我走夜路回家时,看着漆黑的树影,嘴上说不怕,但其实根本不敢自己走夜路。于是奶奶就陪着我一起走,奶奶跟我说:“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月,只要你心中有月,你就会越走越亮堂,越走越勇敢。”奶奶的话似懂非懂,但我心中的那片月却逐渐清晰起来。看着月光下老梧桐树的高大神秘,看着月光照耀下美丽的城市夜景,我内心的恐惧和焦躁仿佛也被如水般温柔的月光抚平了。是了,在如此高洁美丽的月光下,会有什么邪秽存在呢?爷爷的月光,照亮了我孤独的童年,奶奶的月光,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亮堂。月光始终与我们同在,给予我们勇气和滋养,叫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立身处世,如何在人生中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辉。同样,忘记了月光的人也终会受到月光的惩罚。不论你是否相信,月光总会平等的照耀着每一个人,告诉我们,做人做事,天地有知,光阴有知,良心有知!...
谈起月亮,人们都会想起许多描写月亮的古诗,大部分都是思念家乡、怀念故人的主题。可月亮代表的,何止这些……月亮升上了夜空,就换下了红衣裳,穿上了绿裙子,看上去绿莹莹的,像一块翡翠,明亮地挂在夜空中。看,那皎洁的月色,朦朦胧胧,从天上直泻下来,透过窗户,照射出你那浸湿的后背,课桌前的你正为明天的高考而努力复习着。“刷刷刷”,笔在白纸上飞快地写着书上的内容,手里捏了只笔,更捏了把汗。你锁紧的眉头久久不能解开,许是没有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豆大的汗珠在额头上慢慢淌下,从脸上划落下来,从下巴尖滴落到纸上,笔墨被洇染开来。“哗哗哗”,书的纸页被你快速地翻着,两只眼睛似乎还不够用,一个脑子也还不够存,桌上摆放着一摞摞厚厚的资料,数学课本,还有几支油墨用尽的笔躺在一旁。深夜11点了,各家各户的灯都熄了,只有你家还灯火通明。疲倦的老母亲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过来,对埋头认真复习的你说:“11点了,该睡了。”你仍旧不语,母亲没办法,转过身,叹了口气,眼里泛着一丝泪光,走了。你抬起头,望着母亲那衰弱的背影渐渐远去,停下笔,眼前仿佛浮现祖国的那些屈辱历史,那些躬着腰的中国人笔下正签着《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什么坚定了你的信心?你握紧拳头,心中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你又低下头,翻看着一本厚重的课本资料,无神的目光中含着一丝安慰,你喃喃自语:“我会的,我一定能行!”又一户人家的灯暗了下来,月色在深黑的天空中显得更加明亮。似乎太阳把所有的能量都给月亮了。树木,高楼,都被披上了一件金黄的纱巾,平和安静地睡眠着。不知多久以后,你关了灯,躺在床上,望着窗外,月亮像弯弯的银钩挂在那儿,朦胧的夜色给大地罩上了一层灰色的轻纱。为了母亲,为了祖国,更为了自己,你努力调整心态,以很好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考试。月亮努力地把自己的月色奉献给大地,你努力地学习,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朦胧的月色,深黑的天空,把你的思绪带向了远方……...
在一湖清澈的湖水里,倒挂着一轮明月,是那样地明亮,那样地纯洁。可惜,那只是倒影,几只猴子挂在树上,在水中抓着,想抓起那轮明月。很多人都在笑这些猴子的愚笨,而我认为,这些猴子的心灵却像月亮一样纯洁。在我老家的村子口,有一位老人站在一个石凳上,眺望着城市的方向。在萤火虫漫天飞舞的晚上,月亮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亮了,好似在为这个站在草丛中寻找家的方向的老婆婆,指明方向。她曾经拥有过一个幸福的家。她有一个儿子,儿子的父亲早死了,她只好与儿子相依为命。她的儿子长大了,一心要去大城市,儿子说,大城市里的月亮更大更圆。这位老母亲不明白,同样是月亮,为什么大城市里的月亮就更大更圆呢?她为什么一直守在那里呢?她只是在等待,等待她的儿子有一天会再一次回到家中,与她一起生活,团团圆圆,那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啊!而当这个消息被村里的人传到儿子的耳中时,她的儿子只不过说了一句:“她认为我会回来?她的盼望值几个钱呀!”村里人听见了,长叹一声,回村后却没有告诉这位老母亲。所以,这位老母亲仍然每天站在村口的石凳上,不是站着,而是像钉子一样钉在了那里,风雨无阻。她每天凌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回家,当她看到月亮一点一点升起,看到月亮渐渐变圆,她就高兴,月圆了,团圆就近了啊!她不止一次,伸出双手打算拥抱天空的圆月,那一片月亮,就是她心中一份纯洁而又坚定的信念。一年又一年,时光无情,改变一切。这位老人的眼睛已经看不清了,她看东西只能眯着眼睛,脸上满是皱纹,笑的时候,脸上所有的皮肤都挤在一起,像一团揉得皱巴巴的纸。她拄着拐杖,走得很慢,步履蹒跚,身上的衣服也是破旧不堪。但她一年四季都守在那里,村里的老人都离开了,年轻人已经记不清了这位老母亲叫什么名字,这位老母亲每天就像一尊雕像般定在那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死神降临了,老母亲走了,走得悄无声息,听说,老人走的那天晚上,天空的月亮格外地圆,格外地亮。当我再次回到老家时,村子门口空荡荡的,只有一棵老树,只有一个池塘,池塘中浸泡着一个圆圆的月亮。画面多么唯美,可我总觉得缺失了什么。别人都遗忘了她,而我却没有。星光灿烂,风儿轻轻,以天为幕,以地为席。我就这样坐在地上,老人的样子似乎又出现在我的眼前,慢慢飞升,升到天空,成了我心中的那一片月。...
一缕轻柔的月光照射进来,洒在窗台上,像是镀了一层银。我不知不觉地走到了窗外,看着那洗涤了大自然,照亮了墨绿色水底的月亮,便想到了远在异乡的奶奶,如同流水般的往事涌上心头。小时候,我总爱拿着褪了色的小梳子,给奶奶梳头发,梳着梳着,奶奶从前乌黑发亮的头发已经变得稀疏,变成了一头白发。渐渐的,天一冷,奶奶总是戴上厚重的帽子还笑着说:“还是戴上帽子暖和啊!”后来,在给奶奶梳头发时,她总是笑着说:“我这头发,快掉没了,都快成光头了。”我笑了笑,却不知不觉地一股苦涩藏在了心里。我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把我接回家,我只好与奶奶分别。一到假期,我便囔囔着让妈妈去给奶奶买东西我给奶奶带去,然后坐上公交车往奶奶家里赶。一个小时后,我便看到奶奶在我们分手的地方笑着向我招手。奶奶看到气喘吁吁的我,说:“累坏了吧,以后别带东西了,太重了,我来拿吧。”“奶奶,现在我长大了,力气大的很呢!”然后,我们一起手牵手走在那洒满月光的回家小道上。奶奶就像月亮照亮了我整个的童年时光。奶奶不仅照亮了我整个童年时光,还是我们避风的港湾,给我以呵护和鼓励。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奶奶家,奶奶看到我心情不好,我回到卧室里,用力把门一关,“咣当”一声,震耳欲聋,奶奶便端起一杯水小心翼翼地打开门,蹑手蹑脚地走进我的房间,便看到了正在哭泣的我。奶奶细声细语地问我:“乖孙女,这是怎么了?”“这次考试没考好,我妈妈骂了我一顿。”奶奶一脸心疼地对我说:“咱们先不哭,奶奶帮你解决,这次考试为什么没考好啊?”“因为当时太紧张了,会的全做错了。”奶奶又说:“没事,这次没考好,还有下一次呢!你妈妈也是关心你才说你的,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你也要体谅你妈妈的苦心。以后我们好好听课,考试时别胆小,不紧张,下次肯定会考好的,好了,好孩子不哭了。”奶奶的轻言细语让我顿时舒畅了不少,我悄悄的擦干了眼泪。那一刻,奶奶像那明静美好的月亮走进了我的心头,每时每刻地陪伴着我。直到如今,虽然奶奶远在异乡,但那一个个美好的画面却怎么也抹不掉,就像月亮怎么也抹不掉它那闪耀的光芒。...
夜,刚刚暗下来,层层的浓雾弥漫开来,渲染出一个平静而祥和的夜。如薄纱般的雾在轻柔的月光下,变得更加飘渺与轻盈了。月光下,树叶在沙沙地作响,仿佛在弹奏一首《月光曲》,婉转而凄凉,幽深而美妙,令人陶醉其中。看着这样的月亮,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小时候因为爸爸妈妈的工作忙,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最爱做的就是和爷爷一起散步,在那条小路上,抬头看着天空中的明月听着爷爷讲着动听的故事,那是最幸福的时刻。爷爷奶奶家在村里,向西走100多米就是一条小土路,两旁种着几颗野枣树,还有一片梨树林。每天吃完晚饭,我们爷孙俩都要去那条小路上散步,消消食。累了呢,就趴在爷爷的背上。有时候,爷爷心血来潮时,还会和我讲他年轻时的事情。皎洁的月光静静的照着小路,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梨树开花的时候,我会摘下两朵花别在耳朵上,冲爷爷转一圈,“爷爷,我好看吗?”爷爷会笑着把我抱起来:“好看好看,我的孙女当然是最好看的了。”捏捏我的脸“谁说我的孙女不好看,爷爷第一个和他不干。”爷爷的脸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慈祥。碰到枣子熟了的时候,那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了。看到枣树,我开心的冲过去,学着爷爷的样子摇枣树,可我那小小的力气根本不起作用。这时,爷爷不知从哪里变出个长棍子来,爷爷一边那棍子敲着枣树,一边喊“快点接住啊!”“那,那,那边地上有好多。”我笑嘻嘻的去捡枣子,那枣子好像是世界上最甜的,最好吃的果子了。可是,四年级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了:爷爷去世了。而我对这一切竟然毫不知情,在爷爷葬礼的那天,妈妈才把我接回去。我恨妈妈,我怨妈妈,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到现在才来接我。看到那黑白照片里爷爷那慈祥的笑容,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那般落了下来。爷爷离开我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上了初中以后,我很少再去爷爷奶奶家,那条小路也不在踏足。望着天上的月亮,脑海里都是和爷爷一起散步的场景。不知不觉中,我已陶醉在这月夜当中了,意识渐渐模糊了,仿佛又回到了那条小路,又回到了昔日和爷爷一起散步玩耍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