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今晚夜空,一片阴霾,没有看到月亮,这夜空和我的心情一样灰暗,因为去年的中秋,我还在陪爷爷在北京度过……
去年中秋,吃过晚饭,奶奶在桌上摆满了水果:有苹果、桃子、葡萄、哈密瓜、猕猴桃、泰国小菠萝……最显眼的还是月饼:有五仁的、枣泥的、豆沙的、蛋黄白莲蓉的,各式各样摆满了餐桌。窗台上宛若镀了银,于是我扶爷爷下楼赏月,好圆好丰满的月啊!远处还有几颗闪闪烁烁的星星,更给这月色增添了几分诗意。
沿着通往花园的小路,漫无目的地走着。整个世界仿佛沉静在银色的光海里中,充满温馨静谧的夜。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花园门口,顺着园中小路转过池塘,我们坐在蘑菇亭下,整个世界在月光的洗涤下,更加情趣盎然,如画一般。我缠着爷爷给我讲嫦娥奔月故事,爷爷说这些都是他的爷爷讲给他听的,抬起头来,仰望天空,爷爷说:“你仔细看就可以看到吴刚在砍树”,但我怎么看都是像爷爷一样的笑脸。爷爷还给我讲了他小时候,每逢八月十五就会下河抓螃蟹,一晚上可以抓一麻袋的螃蟹,那时的月亮更大更明亮,爷爷的脸上满是童真……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一股寒风吹过,我打了一个寒颤,看看灰暗的天空,心想:今年的中秋爷爷在天堂一切可安好?您的孙儿好想你……
下一篇:你是我最欣赏的人
故乡的那轮明月,是那样的明亮,是那样的晶莹剔透,纯洁无瑕。她系着我的思乡之心,像一个色彩斑澜的梦。每次想起故乡都是从那轮明月开始……每当我看见月亮从天边钻出来时,我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另一轮月亮,只不过在我心中的那轮月亮更大,更亮,更美。“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真是说的一点也没错。每逢过节时,我总是在夜晚,望着天空中明亮的,洁白的月亮,心里就会不断的浮现出那一张又一张家乡的图片,一个又一个曾经发生过的趣事。一想到这儿,我的眼睛里便充满了泪水。我努力的想要把泪水手收回去,可是,这该死的液体却拼命的要往外流,一颗,俩颗,三颗……我赶紧抹掉泪水,去想一些开心的事。可这轮明月偏偏要和我作对,停在了我窗前,远远的看着我,我假装心不在焉的,眼睛却不由自主的看向窗外。看着,看着,窗外下起了蒙蒙细雨,月亮在雨中若隐若现。我趴在阳台的扶手上,望着夜空,也时不时的把目光投向地面,为什么呢?因为雨下久了,地面会有一个一个甘地不平的水坑,那时,再咋看,地面上就会有大大小小的十几个月亮。可我并没有被这幅美景迷住,而是想起了家乡门口的小溪里的那轮月亮,溪水缓缓流淌,洁白的光芒闪闪,那十几个月亮加起来,也没有家乡小溪里的月亮美。如果今年中秋节我能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坐在楼顶守到夜晚,去看看那轮镶嵌在黑灰色天空上的光彩夺目的月亮,和在小溪里自在悠闲的玉盘。“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真希望我能一直看到那轮无可挑剔的月亮,希望那轮月亮能明白我的心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着窗外残缺不整的月亮,我想起了故乡如玉盘般无暇的月亮。故乡的明月有着无言的静美。故乡月是那么的圆润、硕大,如泉水洗过般的明净、澄澈。故乡的月,风情万种,适于饮茶,与君子谈天论地,也适于饮酒;和池塘中圣洁的荷花共醉。适于吟歌,与鸟儿轻快的歌声共鸣。“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那时我总是好奇的想着:天上那个像大玉盘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水面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后来奶奶告诉我,那个是月亮,水中的月亮其实是天上月亮的投影,人间只要有水的地方它都会出现。我很爱水中的月亮,常常在有月亮的水边嬉戏,用小石子去朝月亮丢去。你看,月亮被我的小石子击中了。原本水平如镜的水面荡漾起了水波,月亮碎成了金,碎成了满天星。而顷刻间又复还。就像我时常恶作剧,奶奶那张永远不会生气的脸,正微笑地望着我。小时候,乡村的明月是一缕炊烟拽起来升高的,是一管竹笛声悠悠吹圆的,是在满天星光下揉揉挂亮的。傍晚时分,西边的夕阳刚落下,东边的山坡上一轮明月便爬了上来。晚饭后,奶奶坐在凉椅上,我坐在奶奶的双腿上,奶奶搂着我,用她那因为辛苦操劳而全是皱纹、粗糙的手拿着故事书,映着月光给我讲故事。在月光下奶奶的脸显得那么慈祥和蔼,又是那么的饱经风霜,那么多的皱纹仿佛是他为家人而操劳付出的痕迹。一阵微风吹过,困意被微风吹来,我便在奶奶淡淡的讲故事声中睡着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曾生活在故乡的土地上,我永远怀着一份深情与感恩,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永远的记住我曾在那成长的故乡;记住爱我像蜡烛般照亮我童年的奶奶;记住那一轮亦静亦美的明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汾河的水与空中的那一轮明月交相辉映,散发着一种清淡的香气,伴着河水中月亮的倒影,在寂静的空中久久不散……我想到了记忆中的故乡,一条小河旁边长满了绿草,在绿草中点缀着几朵忽隐忽现的小花。我坐在那棵大柳树旁,抬头仰望月空,此时,它是那样的幽静。皎洁的月光悄悄洒向人间,它身披银纱,为大地万物撒上一层白灿灿的银色,光彩夺目,好像仙境一般。月亮是凄凉的,在寂静的夜空中,孤独地望着人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等优美的诗句不正是表达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情思。月光如水,情深如诗,在清凉的月光下,我静静的沉思着……月儿,像一位温柔的母亲,静静的陪伴着我,失落和焦虑一刻间烟消云散。月光如画,它是多么的美丽,笔画都难以描绘出她的漂亮,月亮如歌,它犹如一个五线谱,装饰着一个个如音符的星星,谱成了一首又一首优美的乐曲。看着洁白的月亮,想起了月亮上的嫦娥娘娘,她抱着玉兔,看着远在人间的后羿,听着吴刚的一声声砍树声,每发出一声,就又过了一个夜晚。他不停砍着,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月亮,美轮美奂,散发着多少童年记忆,记载着多少美好的回忆!...
异国他乡的月亮再美也比不上家乡的微弱灯光;明媚清澈的西湖水,也比不上家乡的多兰湖;美丽的青草绿地,也比不上家乡的那一抹淡淡的绿。思乡,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老舍虽在身居巴黎,但永远不会褪色的,是北京的风土人情,是那一个个市民大声吆喝,是马车夫那枯黄的脸庞。故乡,虽然比不上外国的大城市,但还有一份独特的感情;思乡的情感,让萧乾的好友,远在美国,即使身在他乡,也还想要一颗家乡的枣核。就因为这份思乡的深情,这份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风景的眷恋,所以每一个远游的游子都想方设法要回到自己的故乡。那走过的熟悉的街道,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溪。都能使远游的人,想起家乡,思乡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也许将来远在异国他乡,也满心骄傲的怀想家乡的风光。香醇的桂花糕,醇厚的桂花酒,满城的富丽风光。这些还比不上一束家乡的暗淡月光。诗人杜甫在这凄凉的季节里,面对天边的玉盘,独有情怀。一束月光照在地上,湖畔映射出一个洁白的月影。这个激情的夜晚,不由地感叹美丽的家乡。所以回家并不只为了看看那一轮明月把?那是一份偏执的情感,记在了圣人的心上,也深深刻在了所有的华夏人民的心里。千古风云变化,思乡的名句不在少数,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勾起了多少远游的人对家乡的美好回忆。诗仙李白,即使身在他乡,夜晚也会抬头看看月亮,想起那远方的家人。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充分表达了他独在异乡的那种离乡之愁,思念亲人的无奈他乡许多的美好,并非我们看不到,并非我们不选一张留在心中的底片,只因它激荡不起心中的涟漪。月是故乡明,因为热爱,这里的风景总是最动人,因为热爱,这份情感总是让人流连……...
那是一个凄凉的夜晚,诗圣杜甫放着桂花美酒,却不理身边的朋友。独望这美丽的月亮,思念起家乡的兄弟。是你觉得在异国他乡的月亮没有家乡的月亮漂亮吗?是你觉得身上穿着柔软的丝绸,没有母亲的气息吗?为何在这美丽的白露时节,要独对夜空呢?这就是为什么辽阔的大海,却不及家乡的小河碧波潺潺;峰峦雄伟的泰山却远不及家乡的小土坡和蔼可亲;四海之内美味的饭菜却不及母亲端来的一碗白米饭;辽阔无垠的草原,却不及家乡松软的青草地,因为这是家乡的味道。透过月亮,我能看见李白在深秋的季节,望着明亮的月光,一丝凄凉环绕肩头。于是便有了千古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师王维,重阳登高,也禁不住想起了家乡的亲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千古名句传唱着多少思乡的情节。我也有过一次思想的经历。那年,我在长春玩了五天,可是刚到第二天的时候,思乡的情感便在心底升腾,我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我想念家乡的亲人朋友,我迫不及待的想回到家。月是故乡明,因为热爱家乡,所以他乡再美丽的风景,他乡再香甜的味道,他乡再动人的传说,都不及自己家乡的所有。只因为热爱,所以才永远觉得“月是故乡明!”...
白露时节,那是一个凄冷的夜晚,一盏桂花酒,一盘桂花糕,几位异乡的好友。可是,诗圣却在那温和的屋子里,望着那似白银盘般的月亮,心却飞回了天边的故乡,家乡的兄弟们,你们是否安康,家乡的明月,一定比这里还要明亮。大连的老虎滩,青岛的教堂,北京的天安门,都远远及不上家乡公园的一处假山。只是因为那是我熟悉而深爱的地方。万泰商城温暖湿润的空气,熙熙攘攘来往的人群,美丽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似曾相识的面庞,妈妈清洗过那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老师亲手批改过的那严整的笔记……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动而怀念,要是在不久的将来走到了远方,我绝不会忘怀。家乡的那座山不巍峨,在我内心也可以似缠缠绵绵;那水不秀丽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园说不上与众不同,而因为我自己每天走的路,就认定它的美丽;衣服即使再破旧,因为有了母亲的抚摸而温柔。相信每一个人,都对家乡有一种扯不断的牵系。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可常常念叨着北京,说人家城市笨拙,说自己城市庄重;说人家城市喧闹,说自己城市庄重……因为深爱,所以偏爱。我仿佛透过月光,看到李白坐在床头边,那白白的月光好似地上的白霜,一抬头看见了明亮的月光,低下头心里想起了身在远方的家人。“月是故乡明”,因为热爱,所以诗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家乡那每一幅幅美丽的场景。因为热爱,所以我们永远都不会忘怀,因为深爱,露可以从今夜白,但月一定是故乡的最圆,最亮!...
转眼间,便到了八月十五,伴着假期,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了。小时候,我是最喜欢中秋节了。在院子里,坐在奶奶、爷爷身边,望着皎洁的圆圆的月亮,拿着香甜的月饼,听着爷爷奶奶讲故事,故事是,传说,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老百姓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力大无穷的后羿拉开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王母娘娘便奖励他一袋仙丹。据说吃一颗就能长命百岁,就可以成仙。一天后羿外出打猎,心术不正的蓬蒙想抢夺仙丹,嫦娥无奈,吞下所有的仙丹,成仙奔月。老百姓看到了,于是搭起亭子,供上月饼,向善良的嫦娥乞求平安。我听的入了迷,还想再听,奶奶就接着讲起了吴刚伐桂的故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古至今,人们寄月思人,思乡。中秋节,月亮圆圆,也象征着团团圆圆。今年,我们一家五口人,虽然分开了,让我不禁有点伤感,没能吃上奶奶做的月饼,没能听到故事,一家人没能一起赏月。但是,科技发达了,可以视频通话了,也算是一种补偿吧!坐在窗前,一家人都通上话了,开开心心地说着,望着漆黑的天幕,星星眨着眼,月亮娇羞地从云层里探出来,散发出柔和的光,一会儿,天空美丽的烟花绽放出了花朵,似惊动了月,又缩进云层里了。我爱中秋,爱月亮,爱月饼,更爱我的家人。...
又是一年落叶黄。一阵秋雨,一层凉;一轮明月,一份光。十五的月儿,淡淡微光,采一轮供你观赏,沏一杯与你共品。夜晚将至,可却迟迟不见月亮的身影,窗外飘洒着蒙蒙细雨,流浪在外的游子啊,你是否想念那熟悉的故乡,一个人孤独着,点点忧伤。幽蓝幽蓝的空中,点缀着无数繁星,没有月亮,它们仿佛成了主角,绽放渲泻着自己的灿烂银辉。虽然天公不作美,但全家团圆才是最重要的。晚饭,一家人围绕着圆桌,其乐融融,欢笑声不绝于耳。饭桌上肥嫩的肉质色泽鲜美,赤红的汤汁飘香四溢,在灯光下泛出点点油光,扑鼻的香味阵阵袭来,令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动。大家谈笑风生,互相为长辈夹菜,我顿时就被满满的幸福感包围住了,这可真是一顿圆满的晚餐呀。“香甜的水果来喽!”妈妈向大家伙招呼道,红彤彤的苹果,晶莹剔透的葡萄,黄澄澄的柿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过中秋怎能不猜谜呢!这不,大家正如火如荼地比赛着。该出什么题呢!大家全都陷入了沉思中,“我我我……!”哥哥急切地说道。“听好了一口吃掉牛尾巴,打一字。”“一口吃掉牛尾巴?”我略一思索后得意洋洋地说道:“是‘告’!”只见哥哥垂头丧气地说:“答对了!”“哈哈!我真是冰雪聪明呀!到我了,嗯,三人一日去旅游,打一字。”我来了个下马威,心里暗暗自喜,果真,大家全都沉静了下来,认真思考起来。爸爸紧锁着眉头,睿智的眼睛如一汪潭水,陡然他的双眼一亮,似乎是有了答案,紧锁着的眉头也舒展开,“是‘春’!”“答对了!”哎,看来爸爸也是个不容小覤的对手啊!远处不时回荡着欢笑声,时间一分一秒逝去,愉快的中秋节也在我们的笑声中流去。吃一口中秋月饼,甜在心里,斟一杯美酒,醉在心里,望一轮明月,美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