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夜晚,只有几点星光闪烁,不知道哪里燃起了烟花,照亮了半个夜空,我看着那灿烂的烟花,想起了开在自己记忆深处的那一朵花。
那天放学后,我搀扶着他走出学校,短短几步路,他出了一身汗,我们好不容易走到了地铁站。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我不禁想:他摔得真冤,因为同学的恶作剧,导致他扭伤了脚。但是他很宽容,并没有怪那个同学。只不过明天的运动会他也要错过了。他可是我们班的飞人啊!唉……
我们上了地铁,晚高峰。地铁虽不是人挤人,但满眼望去也只有一个位置了,我让他坐下,然后站在他身旁。我偷偷瞄着他,虽然他一直说不疼,但是眼睛一直半眯着,眉头也紧紧皱着,扭伤怎么能不疼?我暗暗替他不值得。
过了两站,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门边的一位大叔吆喝着:“大伙给老人让让位啊,别让老人站在那里。”但是,车上年轻人的眼睛都被手机紧紧抓住,每个人都目不转睛死死盯着自己的手机,对这位老人视而不见,对大叔的话充耳不闻。我也无可奈何,只能看着老爷爷的身子随着车子一晃一晃,生怕他一不小心就撞到头。就这样,老人在那里站了一会儿又一会儿……
“老爷爷,这个座位你坐吧。”一个熟悉的声音出现在我耳边,那声音里有一丝隐忍,估计是脚还在疼。我错愕着,看他笑着站起来,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那位老人。我想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只能紧紧扶着他,帮他减轻身体的重量。而他那抹笑容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我把一瘸一拐的他送回了家,才转身离去。回到家,我陷入了沉思,那抹笑容在我眼前若隐若现……在城市的喧嚣中,我们总是忘记自己应该做什么,忘记人类最本质的情感。而他却始终乐观的积极的面对着,用自己的力量影响着身边的人。
那抹笑就像开在我记忆深处的花,永远鲜艳,永远芬芳,永远不会凋零!
下一篇:那一刻我明白了
每一滴雨都在认真洒落,每一束风都在认真地长大,而那在记忆深处的花朵久久不会凋谢。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而就在上学期初来蒙山懵懂的我们遇见了来自云南的磨黑中学的老师黄老师。他是不算高,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皮肤略黑,普通话有些不标准,一个平常的样貌,但面对我们却不平常。每每午休是语文时,他就会很早走进教室,静心等待同学们来齐。再向我们布置任务。当我们埋头苦干时,他会围绕着教室走啊走,也会欣赏一下教室的装饰。而上课时他每次都会坐在后面,从而伴有沙沙笔声。有一次,我忍不住回头,因为在最后一排,只看见他神情严肃,比我们都专注的听讲着。但是时间慢慢的在这些细节里悄然溜走了。八天的相处在那一天的中午要划上句号。我们那天还是奋笔疾书地在刷题,黄老师的话语声,缓慢而又稳重的说:“同学们,明天我要回云南了。你们如果以后去了云南,可以来云南磨黑中学找我,我一定会双手欢迎!”落笔声一下停止了。窗外的美景,仿佛又多了一分空虚。我们都不约而同的抬起了头,黄老师又继续说:“我以后可能不会再来蒙山了,你们都很优秀,蒙山比我们那儿的条件好,你们现在学的东西比我们那儿多多了,加油!”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并没有同往常一样,冲出教室,而是纷纷拿着语文书向黄老师冲过去,问他的微信号,黄老师一下子被淹没了,他将我们的语文书打包带走,课间又还了回来。我打开一看。写着“欢迎去云南宁洱市磨黑中学……”那些字十分清秀,而又透出一些刚气,就这样我们与相处八天的黄老师再见了……每一片绿叶之所以葱郁,都因为有了“根”的默默奉献。现在,程老师又迎来了一位新助手——戚老师。戚老师非常好,还没认识几天,就有同学开始叫她“老戚”了。戚老师做事一丝不苟,批作业,讲试卷都认真对待。每天都来的非常早,督促我们早读,我十分喜欢小戚老师,紧张的学习在她的讲解下倒平添了几分乐趣了。记忆中那盛开的花,这些默默奉献的老师们,不正是那花朵历久弥新的根基吗?...
她,身材正好,一副金边圆框眼镜架在鼻梁上,为人和善,虽然被我班某些同学“讽刺”过,咳咳,可她依旧“顽强”地每天出现在我们的眼前,Do you know who she is?对了,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程老师。她,很为我们着想。在这几天那么炎热的天气里,我们依旧进行早锻炼,我们在太阳底下暴晒,看着别班的老师一排“整齐”的站在树荫底下,再瞧瞧我们班的程老师依旧矗立在班级前线,老师走过时,额头上的滴滴汗珠格外的明显。忽然间,程老师的地位又在我的心中渐渐增高了一级。说到这,不得不又得提一提上学期的信息课,那件事就好像开在深处的花一般——无法枯萎、难以忘怀。那一次,全班就几个人交上了信息作业,信息老师很生气,就把班主任叫了过来,而您却让我们全班都震撼了!您,先是一脸愧疚地对我们说:“对不起,同学们,是我没有及时通知你们,让你们没有上交作业!”然后又对信息老师坚定地说:“这次是我的错,我保证下一次同学们一定上交的,你放心吧!”全班安静了……不知怎的,一股辛酸味涌上了鼻头,我感动了。回想起小学,每当我们在别的老师那儿犯了错,迎面来的就是班主任生气的神情和一句又一句的批评,还带有隐隐的失望,每次,就像一把尖利的刀深深的扎在了我的心里,让我有些无地自容。而程老师您的话,好像把我从沼泽中拉了出来,还给了我另一种方式的警醒。就像“表哥驾到”这课说的:家长的方式方法对孩子是很重要的。我如今要改一下,改成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方式方法,成就了一个人今后的人生。在这之前,常常听见别人说:我们班分到了一个好老师。但今后,我可以更为自豪地说:“我们的班主任是最好的!”...
看着柠檬树上一个个水灵灵的小柠檬,我回想起它那早已凋落的花。几年前初春,爸爸刚把它请进我家的“大花园”中,它是那么的不起眼。旁边芳香的桂花,妖艳的凤眼果花都昂首挺胸,似乎在嘲笑它的丑陋。黄黄的花苞,几乎垂向地面,几片叶子显得昏沉沉。“它能长出柠檬吗?”我半信半疑。“能的,相信它!”爸爸答。出于好奇,我总是去看它,期待着它开花。然而并没有。夏季来临,又有不少花摆弄起来,就连不会开花的罗汉松似乎都比它精神,而且它唯一的两朵花骨朵儿也掉了。“看来它不能结果了。”我有点灰心。“能的,相信它!”爸爸又是同样的回答,似乎充满信心。秋天莅临,面对紧张的考试,我不再去管那株小柠檬树,埋头苦读。考试前一周,老师让我们做一张模拟试卷,一个字,难。我抓破了头皮都想不出来。我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唤着:怎么办?怎么办?回到家里,满脑子都是这张卷子。于是,独自一人在发呆。一朵又一朵花向着它的主人招手,可我没有一点心思给它们浇水。突然,眼前有几个白点在微风中晃悠着,忽上忽下,好不可爱。待我仔细一看。这还是那株小柠檬吗?几朵白花瓣簇着黄花蕊,活像一个芭蕾演员,踏着节奏,白色的舞裙翩翩飞。那嫩绿的叶子沾着露珠,仿佛一挤就会出水。我跑去叫爸爸,让他一起欣赏这来之不易的花。“它能结柠檬了吗?”我惊喜地问。“能的,相信它!”爸爸答。冬季光临,百花都沉睡了,唯有那几朵柠檬树的花在寒风中颤抖,顽强地不肯低头。可不久,就落了。“看来它还是结不了柠檬了。”我不再抱有任何希望。“能的,相信它!”爸爸却欢喜地答道,这使我不解。春天再临,又到了百花争艳的时候了,无意间,发现柠檬树垂下了不少,上面挂着嫩绿的小柠檬,我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暖流在流淌。看着柠檬树上一个个水灵灵的小柠檬,回想起它那早已凋落的花,不禁喊了出来:“爸爸!它真的结柠檬了!”画面被相机留了下来——一个个小柠檬。但那几朵花,永远地开在我记忆深处。...
天刚下过雨,天空像一面澄澈的镜子,空明得干净,湛蓝得清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雅的清香,我闻着花香寻去,终在墙头看见了花香的源头。那是一簇凌霄花,在雨水的洗礼后显得十分艳丽,如一团火似的熊熊燃烧。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份艳丽的底下曾受过怎样的折磨呢?就这么凝视着它,记忆如凌霄花般绽开……其实对凌霄花的第一印象是不好的。那是因为读了舒婷《致橡树》中的一句话“我若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那时,凌霄花在我记忆中是那种娇媚而霸道,十分炫耀自我的印象。对它,更是没有喜爱之情。怎么也没想到,生命中会遇见凌霄花,并且在记忆深处烙下它独特的一角,从此如火一般照亮我前进的道路。那年夏天,天空常阴沉沉的,猝不及防就来了个倾盆大雨。我漫步在湿滑的大街上,心随着“哗啦啦”的雨声不断地往下沉,往下沉。考级前两个星期,我正式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我练得很勤,老师同学亲人都看在眼里。可每次模拟考时,这手指像不听话的小人,好好的曲子偏弹成了一团乱麻。老师从耐心已变成了叹息,我也从焦虑变成了失望。怎么就练不好呢?我盯着手指愤怒得想把它们掰断。突然,头顶上的雨伞好像撞到了什么东西,揭开雨伞。噢,是一簇低垂而下的花。这硕大的花挂在细长而柔弱的树枝上,风雨任情地击打着它,它娇柔的花瓣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却又努力支撑着。它在风雨中摇晃着,看似要掉,却仍然挺立着身子,昂着头,仿佛在跟风雨作顽强的反抗。它让我想起了夹缝中的小草,在恶劣环境下仍然顽强地挤破夹缝生存着。我顿时有点感动。雨终于在淅淅沥沥中停歇了,风也停止了怒吼,那簇花停止了摇摆开始新一轮的绽放。经过风雨的洗礼后,它反倒开得更艳更红,如火燃烧着,似灯笼照亮着。它开得如此生机勃勃,又有谁会想到艳丽的底下曾经历过风雨的折磨呢?当我得知它是凌霄花时,我更是惊讶。它哪里有炫耀自己?它明明是风雨过后新的绽放,困难过后继续向前……自那后,我经常去看那簇凌霄花,特别是在风雨过后。因为只有那时,这条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才会绽放本属于它的芬芳。...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漂亮的小花,每一朵小花都是我人生路程上难忘的经历,这些经历虽然平凡,却记忆深刻。那天下午,沉闷的雷声打断了我的做题思路,我心想:这不是要下雨的节奏吗?望向窗外,天空已经笼罩上了一层暗灰色,风儿呜呜地叫着,仿佛要把整座教学楼掀起似的。同学们也都坐立不安,纷纷看向窗外。早知道这样的天气,就应该听妈妈的话提前把雨伞带好了。这该咋办?爸妈没在家,只有哥哥在家,但以哥哥平常对我的“所做所为”,我顿时对他失去了希望。这些想法,让我后半节课一直处于心不在焉的状态。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我纠结纷乱的心情一直到放学的时候。我慢腾腾地走到一楼,不敢也不想抬头去面对外面的风雨。推开门,一股夹杂着雨水气味的风袭卷了过来,我不禁打了个冷颤,看着别人的父母都已经过来了,迫不得已我只好背紧书包,戴上我单薄的帽子,一鼓作气冲了出去。刚迈出第一步,就被无情的雨水打湿了双肩,可我还是冲到了校门口。我左看看、右看看也没有看到我熟悉的身影,我只好鼓起勇气冲向雨幕,踏上回家的路。可是正当我在雨中穿梭时,我突然看到了对面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我的哥哥,我诧异了一下,但随之听到的是哥哥的一句:“快上车,哥带你回家!”我还在想他能有这么好心?但我还是上了车。雨打湿了哥哥的衣服,雨滴打在他的脸上,我坐在后面紧紧拽住哥哥的衣服,就这样我们一路飞奔回到了家中。唉,还是家里暖和,正当我感慨时,哥哥却来跟我讨要工钱,于是我半个月的零花钱壮烈牺牲了,不过我还是很开心,要不是哥哥,我现在可能还在雨中走呢!这就是我记忆中的一件事,是开在亲情路上最鲜艳、最动人的一朵花。...
小区门口有棵槐树,有些年头了,每看到它是,一多花便在记忆深处绽放。这树,老家门前曾有过,后来政府修路,就叫人砍了,但那棵树,给我留下深刻的回忆。槐树在我出生前就有了,记事起,便在树下玩,冬天一熬过,就盼着立春。春风从黄土高原吹过,不仅为人们带来温暖,也为我带来了槐花。舅舅这时开始忙活了。去地里劈几根榆木,着手做长杆。往后两三天,天天能听到他在院里锯木头的声音。长杆一做好,重头戏就来了。槐树丛中,那一朵朵洁白的小花,宛如一位少女,亭亭在枝头,散发着清香。长杆探进树丛,对准那些小花,猛地一拧,一簇洁白的精灵便悄然落下我和表弟在树下捡拾着,一怀槐花轻轻的,香香的,十分讨人喜欢。让我更喜欢的,是母亲的手艺。把拾来的槐花递给母亲,她把那些花洗净,沥干,拌上面粉,均匀搅拌,让每一粒小花沾上面粉,这时放入蒸笼,小火细炆。不一会儿,便散发出淡淡的、浅浅的香气,略微带些甜味,香而不郁,甜而不腻。蒸好后,她又轻轻地道极地清,有放些许盐,在锅中小炒,然后便可以吃了。放在桌上,专享那一粒粒的,还有几分花的轮廓,又人动着筷子,桌前香气弥漫,是田野的味道,农家的味道。咀嚼在嘴里,甜在心头上。秋去冬来童年期已在时光的磨起下渐渐消失,但是那槐花依旧会在记忆深处盛开,那是槐花的清香,是母爱的芳香。...
许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忘了,可那件事情,犹如一朵开在记忆深处的花,每当我忆起,总是亲切的,暖暖的。那是一个冬日的晚上,我回到家,本以为迎接我的是一桌丰盛的饭菜,父亲的关心与问候,却不想迎面来的只是父亲一句淡淡的:“回来了,吃饭吧。”看向餐桌,和中午的饭菜一模一样,一看就是中午的剩饭。我一口一口地吃着,心里不免有些委屈:我明明告诉父亲,第二天要体检,会抽血,原是希望在晚上能有一顿有营养的饭,补补血。可事实却并没有如我所愿。一回头,父亲不见了,我来到父亲的房间,他正躺在床上发呆。本想询问他为什么给我吃剩饭,可父亲却先开了口:“吃完了?快去写作业吧。”轻描淡写的一句,让我硬生生把刚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我有些生气,来到自己房间,“碰”地一下关上门,坐在书桌前,“有时间躺在床上发呆,却不知道给我做一顿饭!”想到这里,对父亲的责怪不由地从心底生出。接连几天,我都对父亲爱搭不理,虽然在这几天里似乎总听到父亲的咳嗽和打喷嚏声音,可一想到还在和父亲“冷战”,我没有低下头去问。直到那天,无意之中,我在父亲的枕头下面发现了一盒“感冒颗粒”,我才突然意识到,体检那天,父亲就已经病了的,虽然没有力气做饭,但还是硬撑着着给我热好了中午的剩饭。我不由心中一阵惭愧和后悔,他是不是那天连饭都没有吃?我后悔前几天对父亲发脾气,后悔为了一顿饭一直责怪父亲……看着依然在厨房忙碌的父亲,我走上前去轻轻地说了声:“爸爸,对不起。”这件事情以后,我渐渐的学会了耐心和体谅,学会了在学习或生活的过程中,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同学都要多想一些,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心。这是很久以前的事,可却一直埋藏在我的心底。它仿佛一朵开在记忆深处的花,美丽、芳香。时刻提醒着我要懂得理解、懂得感恩,更要有一颗体谅的心。...
那记忆深处的花正静静地开放着,忽一颗水珠落下,原本平静的花,顷刻间开放起来。一片花海,五颜六色,意境非凡……随手摘出一朵紫花,心想:这又是一个轻快的故事。,轻窥花蕊,一件小事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之中,阳光仿佛在讲述着这个轻快的故事……阳光明媚,天上没有一片云彩,而地面上却是金黄色一片。中午,与姥爷一起在一棵白杨树旁,草草吃了一顿午饭。那林间的微风带来了阵阵泥土的清香,坐在长着少许青苔的石头上,脚踏着厚厚的落叶上,忽觉得心中无比宽阔。不禁想高声放歌,林旁有一闸门,门后水深不见底,也可能是水稍显浑浊的缘故吧!便放开鱼竿,支在岸边,静候鱼儿上钩。姥爷闭目养神,不时动动耳朵,哼一段小曲。我自然是闲不住的,东跑西看,那高大的白杨树成排而立。那林中有一小亭,亭中有石桌,石椅,桌中有一木棋盘,围坐几位老人,在此博弈。从没见过象棋的我,难得静下心来,看着几位老人之间无声的战斗。只见那“大象”重重的压在“車”的头上,那“車”也只好灰溜溜地退出了战局。几位老人也对我这个小观众产生了兴趣,便过来问我想不想学习。求知的欲望使我点了点头,几位老人东一句,西一句地给我讲起了象棋的玩法。我耐心听着,在确定自己了解了玩法后,一位老人提议与他战一场,小试牛刀。结果自然是惨败。然后,棋法越来越熟练,侥幸战败了老人。老人微笑着,直夸:“不错,不错!”那天也而渐渐黑了下来,姥爷在不远处叫我,慌忙应了一声便与几位老人告别。一天收获颇为丰盛。回想那一天在林间,那安静的地方与几位老人博弈,惬意无比。那花色渐渐黯淡了下来,被微风吹回枝头。又摘一朵花儿下来,这次,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又会向我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眼睛轻窥花蕊,又一件事浮现在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