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大年三十那天,吃过早饭,我和爸爸就准备贴对联。
我和爸爸先把往年的对联撕干净,再搬来凳子,拿出胶带和剪子做好准备。接着,爸爸拿出一卷崭新的红艳艳的对联,慢慢摊开。我看着对联,不知所措:“这么多,怎么贴呀?”爸爸说:“贴对联应该先找对上联和下联,再按照传统的规矩,从右往左贴。”“那么按你说的,上联应该贴在右边,下联应该贴在左边了。”我说。爸爸一听,连连道:“对了,对了,不愧是读了几年学的孩子,真棒!”我看到其中有一张比较短,只有4个字“书香满室”,想了想说:“这个应该是横批吧!”爸爸点点头。我又看到还有两张比较长,字数比较多:一句是“燕衔喜信春光好”,一句是“猪拱财门幸福长”。“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呢?”我又纳闷儿了。爸爸告诉我:“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音,一般来说一二声是平音,三四声是仄音。”他一说我就明白了:“燕衔喜信春光好”的最后一个字“好”是三声,是仄音,那上联就是“燕衔喜信春光好”,不用说下联就是“猪拱财门幸福长”了。
找对了上联和下联,我们就开始贴对联了。爸爸站在凳子上,我先把横批递给爸爸。只见他把横批按在门的上端,左右比划着,“钿钿,你从远处看一看是否在正中间。”爸爸说。我一看:“正合适!”就把剪好的两片胶带递给爸爸。他在横批的左边和右边各贴上一道,再轻轻一按,这样对联就贴牢固了,看上去也非常的平整。
该贴上联了。我对爸爸说:“让我试一试吧!”爸爸说:“好!”于是,我把凳子放在门的右边,爸爸扶着我在凳子上站稳。他把上联拿给我,我小心翼翼的把上联抻开,轻轻地按在门的右边。爸爸说:“再往上去一点。”我两脚抬起,把对联往上推了一点。爸爸说:“差不多了!”他剪下一块胶带递给我。我一手按着对联,另一只手去贴胶带,要先把上边贴好。不知怎么回事,对联很不听话,贴的时候,左右乱晃,我急了,用力一按,结果竟粘的有点斜了。爸爸说:“别着急,把斜的那边轻轻撕起来,再粘平就好了。”我照着爸爸说的做了,虽然边上撕破了一点,整体上还可以。然后我把对联下部抹平,在中间又粘了一道。下边就很好粘了,我从凳子上下来,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我看了看自己的杰作,嗯,还不错。有了贴上联的经验,下联很快就被我搞定了。
今年贴对联,我不仅了解到了有关对联的知识,还学会了贴对联,真开心呀!
下一篇:这就是我
过年了,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过春节时,我们大家看春晚,贴对联,放鞭炮,舞龙灯。一早,妈妈叫醒我说:“起来了!起来了!今天我们要贴对联。”我赶紧把衣服换好,去洗脸刷牙了。爸爸妈妈已经在大门前等我了。我兴奋的跑过去,妈妈给了我一对金童玉女门贴叫我贴在门上,我到屋里拿了一个双面胶和一把剪刀,我剪了几块双面胶贴到金童玉女门贴的背面,然后揭开双面胶。接着爸爸妈妈就拿起门贴比划着高低,“爸爸,低一点,再低一点,再低一点,再往右一点,妈妈,右一点右一点,再左一点,高一点,再高一点,再高一点。”我仔细的看着,怕等会贴偏了。“爸爸,再往左一点,对,没问题了,贴上吧!”于是爸爸妈妈把金童玉女贴上了。紧接着,我又减剪下几块双面胶贴在对联背面,对联上面写着“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上面写着“五福临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揭开双面胶,我们打算先贴上联和下联,这一次就有经验了,每个人只用我纠正一次了。“嗯,挺好的,不过爸爸你往左一点,等等,妈妈在往上一点,嗯,让我再看一下,好啦好啦,贴上吧。”我说。爸爸妈妈把对联贴上,再使劲的按了按。“最后我们来贴横批。”爸爸宣布。我搬了一个椅子和一张报纸,把报纸垫在椅子上,爸爸踩在报纸上,妈妈和我异口同声地说:“右一点,好了。”于是爸爸就把横批贴上了。贴对联真好玩!爸爸妈妈说:“明年我们家自已写对联来贴。”...
贴对联昆区钢三小三年级韩笑然今天,我非常非常高兴。为什么高兴呢?因为今天是 腊月廿九 ,明天是大年三十。今天,我家洗澡,找新衣服,收拾家。这时,我跑到爸爸面前说:“爸爸,要贴对联了吧!”“走,我们现在就贴。”爸爸说。我拿出对联。上联是:平安好运全家福。下联是:富贵吉祥满门财。横批是:合家欢乐。对联上还有小福字。我是爸爸的小助手。一开门,四只手上去一起把旧对联撕烂了。爸爸把上联贴上去,正要剪,我已经剪了。就这样,我们忙了半天,上下联已经工工整整地贴好了。“小虎我来贴!爸爸,上下联都是你贴的,我要贴小虎!”我争着说。小老虎在左手,胶带、剪刀在右手,我弄正小老虎,慢慢地贴着……五六分过了,小老虎贴好了。我看了贴好的对联、倒福、小老虎,真高兴呀!为了庆贺贴好对联,我们要响炮。我兴致勃勃地把香点燃,将一个烟花点燃,彩烟花四处喷散,一会儿绿色,一会儿红色。火柴炮被爸爸一点,扔出窗外爆炸了……我吃完饭,脑子里一直回想贴对联片段,还想着明天过年的事儿。指导老师:赵晶...
过年啦,过年啦!不管男女老少都有数不尽的事儿要做。我们这些小孩儿一般都忙着放鞭炮,赚压岁钱,偶尔也帮大人做一些事儿。而大人们则以包饺子、包红包准备过年为主。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这天28号,早上7:30我正在床上呼呼大睡。爸爸走进我的房间,拍拍我的背,说:“你看,这太阳都晒到屁股了,还不起来。快起来吃饭,吃完饭我们一起去贴对联。”我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好奇地问:“为什么要贴对联呢,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贴对联呢?可不可以不贴呢?”爸爸笑着说:“只要你起来吃饭,等一下贴对联时,我就告诉你,快起来。”吃完饭,我和爸爸妈妈爷爷一起贴对联。我不以为然的想:不就是贴对联吗,用得着那么兴师动众吗?我一个人不就够了。爸爸拍着我的肩膀说:“我现在告诉你在新年为什么要贴对联,这与古代的“桃符”驱鬼避邪有关。古人科技水平有限,认为人间的疾病灾害是鬼魅造成的。为了抵抗它们在过年期间的侵扰,人们便用具有避邪作用的桃木板挂在门旁,同时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门神神茶、郁垒的名字。这样,为非作歹的鬼魅邪恶就不敢上门了。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它以后被红纸所取代,写上字就成了春联。现在,尽管人们已经知道没什么鬼魅作崇了,但仍保留了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开始贴对联啦。我来撕胶带,妈妈摁住对联,爷爷爸爸来贴对联。不一会儿,我们就快贴完啦。我跳着说:“最后几张了,我一个人就行了,不用那么多人。”“好吧,让你试试!”妈妈微笑着说。我高兴极了。二话不说就开始贴了。我把对联摁在墙上,这样就只剩一只手了。没法只能用嘴咬胶带了。我大费周折终于咬下来了,马上贴在,不料没贴好,把对联贴皱了。爸爸妈妈爷爷见了大笑。我无奈地低下了头。最后剩一个“福”字。这次我要他们助我一臂之力了。正当妈妈贴时,我大叫:“贴反了,贴反了。”妈妈转过头说:“没反,你看,这“福”贴倒了,谐音——福到了,这是习俗。”“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就这样我们贴完了对联。...
今天我起得很早,因为是年三十,我和爸爸妈妈要开车回乡下奶奶家过年了,可以见到爷爷奶奶了。刚进村里,就看到家家户户红红的灯笼飞上了屋檐,大门穿上了红衣,很有节日气氛。我刚下车,看到爷爷奶奶家没贴对联,奶奶说:“就等你们回来贴对联,挂灯笼呢,我赶快拿出对联。妈妈说:“对联要分上下联的。于是妈妈拿起来看看,我也跟着看,上联是:平安好运全家福。下联是:富贵吉祥满门财。横批是:合家欢乐。我是爸爸的小助手。爸爸把剪好的胶带粘在我的胳膊上,再往上,往左,正了……。在这样的声音中就这样,我们忙了半天,对联已经工工整整地贴好了。奶奶还让爸爸和伯伯在大门上贴了门神,厨房贴了灶火爷,院子里贴了土地爷。真有意思,这些原来都是在《西游记》中见过的神话人物。“小兔我来贴!爸爸,上下联都是你贴的,我要贴小兔!”我争着说。我弄正小兔,慢慢地贴着,活波可爱的小兔好像也在给我们拜年,我看了贴好的对联、倒福、小兔,门神……很高兴,爷爷又摆出了祖宗像,摆放了许多水果和糕点,让我们点香祭拜并磕头。贴完对联天色已黑,为了庆贺贴好对联,我们要响炮。爸爸把香点燃,噼噼啪啪……。的大地红,震耳欲聋,又将一个烟花点燃,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彩色烟花喷散高空,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非常壮观。这次在乡下过年很开心,也让我知道了许多风俗习惯,这些在我们城里是看不到的。...
过年啦,过年啦!不管男女老少都有数不尽的事儿要做。我们这些小孩儿一般都忙着放鞭炮,赚压岁钱,偶尔也帮大人做一些事儿。而大人们则以包饺子、包红包准备过年为主。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这天28号,早上7:30我正在床上呼呼大睡。爸爸走进我的房间,拍拍我的背,说:“你看,这太阳都晒到屁股了,还不起来。快起来吃饭,吃完饭我们一起去贴对联。”我一下子从床上坐起来,好奇地问:“为什么要贴对联呢,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贴对联呢?可不可以不贴呢?”爸爸笑着说:“只要你起来吃饭,等一下贴对联时,我就告诉你,快起来。”吃完饭,我和爸爸妈妈爷爷一起贴对联。我不以为然的想:不就是贴对联吗,用得着那么兴师动众吗?我一个人不就够了。爸爸拍着我的肩膀说:“我现在告诉你在新年为什么要贴对联,这与古代的“桃符”驱鬼避邪有关。古人科技水平有限,认为人间的疾病灾害是鬼魅造成的。为了抵抗它们在过年期间的侵扰,人们便用具有避邪作用的桃木板挂在门旁,同时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门神神茶、郁垒的名字。这样,为非作歹的鬼魅邪恶就不敢上门了。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它以后被红纸所取代,写上字就成了春联。现在,尽管人们已经知道没什么鬼魅作崇了,但仍保留了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开始贴对联啦。我来撕胶带,妈妈摁住对联,爷爷爸爸来贴对联。不一会儿,我们就快贴完啦。我跳着说:“最后几张了,我一个人就行了,不用那么多人。”“好吧,让你试试!”妈妈微笑着说。我高兴极了。二话不说就开始贴了。我把对联摁在墙上,这样就只剩一只手了。没法只能用嘴咬胶带了。我大费周折终于咬下来了,马上贴在,不料没贴好,把对联贴皱了。爸爸妈妈爷爷见了大笑。我无奈地低下了头。最后剩一个“福”字。这次我要他们助我一臂之力了。正当妈妈贴时,我大叫:“贴反了,贴反了。”妈妈过头说:“没反,你看,这“福”贴倒了,谐音——福到了,这是习俗。”“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就这样我们贴完了对联。初一:明月清风...
贴对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过年,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是红彤彤的,大门也穿上新衣服了?没错,就是对联。说起对联,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一到过年,人们就会在大门两旁贴上鲜红耀眼的对联,以求吉利。不知为什么,我对这红艳的对联有着说不出的喜爱,贴对联看似简单,其实里面还包含着许多小常识呢!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哥哥和爸爸一起贴对联。我们的对联是“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是“出入平安”,一看就知道是一副好对联。但是爸爸和哥哥却讨论了很久还没动手贴。我跑过去在一旁听,他们在讨论什么呢?哥哥说:“贴对联都是按音调平仄分的,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平声,那很明显这个是上联贴右边,这个下联的贴左边。”说着分别指了指上下联。“那是其他对联的贴法,按这副对联来说的话,应该反过来了。贴对联是看横幅是怎么写,现在横幅是从左往右写那就是从左往右贴的。而且,这副对联明明托出了兴旺,那就是先兴后旺,要按顺序的。”爸爸也不甘示弱。“都一样的,我们个个都知道按平仄来区分啊,不是就看两个字可以确定的。”……他们推心置腹的争辩了很久。“你说谁的对?”最后,问到了我。我把对联顺着读倒着读了几遍,选择用音调的平仄来分“哥哥的方法对。”爸爸败下阵来,所以我们用哥哥的方法贴好了对联。我们又讨论起了对联的历史。“对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桃符是什么东西啊?”哥哥故弄玄虚的问道。“我当然知道,桃符就是在暗红色的木板上画两个神像,定在大门上,用来驱鬼辟邪的咯。”“那后来呢?”哥哥继续问,我答不上来了。“一直到五代十国时期吧,君主孟昶在木板上写下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佳句后,就将神像改成了文字。后来,桃木又被红纸代替,渐渐的,桃符就演变成了对联啦。”爸爸回答道。哦,原来对联是这样变身而来的啊,君主孟昶真厉害呢。一贴上对联,大门变得焕然一新,红彤彤的,真是喜庆连连。知道了对联的演变过程,我很开心,相信刚穿上新衣服的大门,眼睛也眯成一条缝了吧。六年级:孙园园...
明天就是春节了。下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爸爸让我帮他贴对联,我爽快地答应了。爸爸让我把对联拿到院子里,他自己端来了浆糊。妈妈把浆糊抹到了对联的背面,然后爸爸把它拿起来贴到墙上。我一看这么好玩,就说:“妈妈,我来抹浆糊吧”妈妈说:“好啊!”我担心粘不牢,往对联的背面抹了很多浆糊,结果对联都湿透了。爸爸拿起对联,浆糊不停地往下掉,对联也变得不听爸爸的话了,乱粘,有的地方还被扯烂了。贴出来的对联,皱巴巴的,一点也不平整,很难看。妈妈说:“浆糊抹得太多了,只在边上点几下就行了。”在妈妈指点下,我没有涂太多的浆糊。爸爸先把对联上面粘好,然后用笤帚把对联从上往下轻轻扫开,对联就平整地粘在墙上了。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很快贴好了对联。看着那张不平整的对联,我想:贴对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事,里面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呀!...
春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了,而贴对联又对春节尤为重要,所以,贴对联是重中之重,就有了下面的故事。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忙,我家自然也不例外了。妈妈在紧紧张张的忙活,而我和爸爸一起去贴对联,我发现对联和春联中有大学问呢,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意思弄反了呀,我又不懂,拿了一些就贴,把“牲畜满圈”贴到了床头,把“身体健康”贴到了门外;把“出门见喜”贴到了猪圈上……我贴完了。爸爸一看笑了:“啊呀!不对吧!”。然后爸爸和我一起又把它们都贴对了。一会跑出来玩的时候,看见门上贴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的春联。我看着对联,望着红红的灯笼,感觉到周围有许多年的味道呢,出来玩的每个小朋友都喜气洋洋的!哇!春节真快乐!临川三小五年级:邓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