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对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春风微微,拂动那柳儿的翠色。轻轻阖上眼,静静倾听,沉寂中,一股悠悠的声音由遥远的湖畔传来,微不可察。敛了心神,便知——这是清风拂柳的细响。春雨绵绵,润泽那花儿的丽色。悄悄伸出手,细细感觉,空寂中,一抹浅浅的澄澈由高耸的天际落下,微乎其微。驱了杂念,便知——这是温雨跳动的触感。这一切都在雪融的悠然清澈中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春日的天地格外迷人。放眼望去,树笔直地挺着他那深棕色的躯干,努力地将自己的胳膊尽力向远处伸展,伸展——悠哉游哉的伸了个懒腰,好不惬意!金子般的春光倾注在枝头叶间,疏影斑驳,色调明丽。回眸近处,向往光明的迎春花已绽开了盈盈的笑颜,细细嗅来,还能闻到一股草木独有的却又泛着花儿微甜的芳香。草丛中不知名的小花,也多睁开了她们慵懒的眉眼,追随阳光而去了。这正是一幅“桃李争春天地宽,绿满川原山滴翠”的美景!
侧耳细听,一种蓬勃的声音便入了耳,那不是虫儿的聒噪,也不同于清风的柔和,那是含蓄着迸发的活力和满怀的喜悦,以清脆柔亮的声音传导着,传给草木,传给清风,传给春天。——那也仅仅是春日的一只鸟的心声罢了。天空是清浅的但又湛蓝着,偶有飞鸟掠过,只留下了一抹浅淡的倩影。这抹影承了清风,迎了光明,却如烟火般美丽而易逝了。世人都说“黄莺鸣脆柳,紫燕剪春风”,其实那也不过是鸟儿对春日到来所做的欢欣之举罢了。
风雨之柔和,草木之苏醒,鸟儿之欢欣,为的是什么?不过是,春天到了;仅仅是,春天到了。若说春日是一幅惊艳绝伦的对联,那么风雨,草木,鸟儿;无疑都是这副对联上独有的景致,独有的精致。
只愿“一年四季春常在,万水千山尽得辉”!
渐暖的空气,破冰的流水,渐绿的柳枝,吐芽的苞蕾,这些春的使者,驱散了料峭的寒风,送来了温暖的气息。
“妈,您多吃点。”“妈不吃了,妈吃得太多了,你们多吃点。”“不行,这可是大姐的拿手好菜啊!”“算了吧,二哥,妈已经饱了。”“是啊!妈,您饱了就好,别撑着了。”……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从农村的院子里传出。然而,在一个月前……
一位母亲面对着满桌子的美味,掐着手指算着,“今年大年初一,大儿子说回来的啊,是我记错日子了?是路上堵车了?还是工作太忙了?……”她自言自语道。“铃,铃……”电话响了,母亲急忙拿起电话。只听电话那头传来“妈,我还有一个重大会议,明天才回去。”“唉,等等……”“滴滴滴……”电话那头已经挂了。其实,她只不过是想告诉儿子,就算工作再忙,也别累坏身子了……可是,儿子却连这一句话也没让母亲说出口……
大年初三,终于四个孩子聚在一起前往看望母亲。但到了加盟口,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是门前的对联使他们的心顿了一下:夜夜孤枕难入眠,却是寂寞在心头。
其实,他们如此忙,不是因为他们不孝顺,而是因为他们都太孝顺了。他们跨出农村,到大城市赚钱,就是为了让母亲生活得更好,因为——他们的父亲已经去了遥远的天堂……
如今,大儿子已是老板,大女儿开了数十所连锁店,二儿子……他们都想把母亲接到城市的大房子住。可母亲不愿意,说老家的房子里充满了父亲的气息。呆在房子里,就如同老伴陪着自己,那他们也并不勉强了。
正是这副对联,孩子们明白了母亲的心意:母亲不求升官发财,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个温暖的家,有孩子们陪在身边……仅此,就足够了。
那天晚上,母亲高兴得不亦乐乎,听着孩子们的生活“汇报”,向孩子们诉说着自己的心。
那天过后,孩子们每到周末或是有时间时,都会回来看望母亲,与母亲谈谈心。
不管外面是云是雨,是寒是冷,不管春夏秋冬,母亲的院子里总是阳春三月……
海滨中学初一:袁漫津
近了,近了,我倾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也是梦想的家园。当寒冷的冬天过去,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春天的对联。
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小草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调皮地伸出一个个嫩绿的小脑袋,那么细弱,那么娇小,但它们不畏严寒,迎着春风跳起欢乐的舞。公园里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它们就像为大地妈妈铺上了一块绿地板,给大自然带来了不少生机。真是:“冰融雪化初春到,花开草长暖风来”啊!
“春暖花开万物苏,云开雾散梦想园”。春天里的花是春天里最惹人眼的。各式各样的花,各种颜色的花都尽情的开放着。梧桐的浪漫,牡丹的高贵,郁金香的香馥;白的朴素而高洁,黄的温馨而淡雅,蓝的深沉而忧郁,粉红的艳丽而妖娆,深红的热烈而激情,这些都在和煦的阳光中显现着。风过处,它们便把自己的香气散到各处,沁人心脾!
春姑娘给垂柳脱去灰白的衣裳,又换上淡绿的外套,让绿色的翡翠飞上枝头,让轻柔的枝条婆婆起舞。那柔嫩的枝条像许多纤细的小手,愉快地接受春姑娘的爱抚,它时而随春姑娘跳起婀娜多姿的舞蹈,时而直垂向地面表演着精彩的杂技,每个动作似乎都在向给它生机的春姑娘表示感激之情。春天的柳枝这么美丽,让我想起一幅对联: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催红万树花。
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燕子也从北方回来了,看那还有几只夜莺在叽叽喳喳地叫呢。叫声多么清脆,多么动听。
四季中,春天是最美好的,他代表着生机代表着活力,代表着一股新生的力量之源!在春天中,最能体现一股新生的力量之源!在春天中,最能体现春天特色的,便是一个个绝妙的对联,轻小简洁,三言两语,便勾勒出一副美丽的春景图,让人为之动容!在这个诗的季节,我们放飞希望,实现梦想。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
“冰融雪化初春到,花开草长春风来。”走出门,就和春姑娘撞了个满怀,一阵凉爽、舒适的春风向我袭来,风中还夹杂着一点淡淡的草的芬芳,令我心旷神怡。好奇的我想一探究竟这芳香从哪里来,于是向四周望去,哇!草坪上嫩嫩的小草把它那尖尖的小脑袋从湿润的土里探了出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树木也抽出了嫩芽。穿着雪白衣裳的梨姑娘正在享受阳光浴;一朵朵桃花绽开了笑脸,舒展开自己美丽的容颜,让人神清气爽;路边的野花千姿百态,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真是让人赏心悦目呀!
“严霜寒雪送冬去,柔雨暖风迎鸟来。”抬头往上看,小雨滴纷纷落下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把天空打扮得更加神秘了。不一会儿,雨停了,一阵温暖的微风吹过,我就像躺在棉花糖上面,软软的,暖暖的。千姿百态的洁白的云儿在天空中变化着,变化着,像一个个正在表演变形术的专业魔术师一样。小鸟们成群结队地从天空飞过,一会像一字,一会像人字,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笑脸,一缕一缕金黄的,温暖的阳光在云端跳跃着,构成了一副唯美的画面。
“池塘水绿风微暖”。你看,湖面清澈起来,颜色鲜艳,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有的在吐着泡泡;有的在练游泳;有的在吃东西;还有的在玩“叠叠乐”……真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啊!湖畔边的杨柳垂下头,散开高高的发髻,取下头上的蝴蝶结,让绿绿的长发垂近潺潺的流水里,静静地梳洗……小湖仿佛也被她的头发染绿了,一切都显得十分具有生命力。
“春暖花开万物苏,云开雾散梦想圆“我们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也仿佛变得成熟懂事了不少!新的一年新气象,新的生活新梦想,去年的梦想实现了,今年又有了新的努力方向。春天是个潇洒的才子,作出绝美的对联,描绘绝美的景象,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我们放飞希望,实现梦想。春天是个美丽的姑娘,处处遗留着她,让我们充满活力,欢乐四处飞扬!春天,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真希望“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永开“啊!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姑娘迈开轻快的脚步走来了,百花吐艳,竹林也有了生气,阵阵清幽的竹香引来了翻飞的蝴蝶,于是静谧的竹林变得热闹了!
阳春三月,春风徐徐,吹绿了山,吹皱了水,吹得万树千枝叠锦披翠。我们来到了美丽的乡村。
乡村里一派明媚的春光。一眼望去,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得艳丽无比,一群群辛勤的蜜蜂唱着歌儿在工作呢。你看!挑花开了,像一片美丽的彩霞,散发出一阵阵清香。这时,几只蝴蝶飞了过来,它们在这儿翩翩起舞。
走向田野深处,一个绿色的世界展现在眼前。有朝气蓬勃的嫩绿;有温柔深静的湖绿;有翡翠般晶莹的碧绿;有清新淡雅的水绿……无论是那种绿,都给人以美的陶冶,美的享受,使心灵净化。池塘边,有一排排柳树,柳条像小姑娘的秀发,一阵风吹来,柳树跳起了欢乐的舞蹈。麦苗像一块绿地毯,舒展着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摇着小手,似乎在跟我们打招呼。
春光,竟会这样的饱满,这样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走着走着,我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唉,我既不是画家,也不是作家,更没有优美的词语来描写春天,出于无奈,只能用对联来赞美它了:“春草满庭吐秀,百花遍地飘香。”“几行柳绿山川秀,一树梅红天地春。”
春光明媚,春色无边啊!多么美好的春天啊!真是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的心情油然而生……
过年的时候,人们都穿崭新的衣服,不知你发现没有,大门也穿着红通通的衣服——对联。说起对联,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喜爱。我眼中的对联是高雅、博才,富有很深的含义。说起贴对联来,我更是喜爱至极,两只小手被对联染得红红的,心里却偷偷乐着,别提多高兴了。
今年三十,我和爸爸、小叔一起贴对联。今年贴对联,我不仅见识到了一幅幅含义深刻的对联,还知道了关于对联的一些知识。大年三十早上,爸爸大声喊:“快起来了,今天贴对联!”一听贴对联,我从被窝里赶紧爬起来。吃完饭,我们就贴起对联来。啊!对联好多呀,真令我目不暇接。爸爸让我分一下类。我在那分类,爸爸一本正经地说:“来,我给你讲一讲关于对联的知识吧!”我举起双手同意。“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朝。春联的种类很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短春联、大春条。每幅春联都有横批和一个‘福’字,还有斗方和影壁单贴、门心和抱柱。”爸爸得意洋洋地对我说。爸爸又灵机一动,说:“由你帮对联找家吧!”我信心十足地说:“好!”
春联找家开始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肯定是灶王爷旁的;“一庭多乐事”是哪的?噢,是餐厅的;“喜庆福有鱼”就是堂屋檐下的;“招财进宝”应贴在最显眼的地方了……没过多会儿,我就给春联找到家了,爸爸抚摸着我的头,笑嘻嘻地说:“嗯,关于春联的知识没白讲,我希望你能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有关常识了如指掌!”
今年贴对联,真是快乐和知识一网打尽。我希望每个春节都充满快乐的气氛,每个人都懂得更多、更深的知识!
清晨,太阳的第一缕“发丝”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犹如一条橙色的彩带镶嵌在淡蓝色的天空宝石上。美丽极了!不一会儿,整个太阳便挂在天空中上,显得是那么的温暖。紧接着,世界万物渐渐苏醒,都在努力允吸着这仙露琼浆般的露水,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却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不知什么时候,小麦已经长大了。
走到田间,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显得那么的生机勃勃。春风一吹,那只有几厘米长的小麦随春风一起舞动了起来,好似头发在风中发扬一般的柔顺,比用了海飞丝、飘柔还强呢,真是惹人疼爱!
不知什么时候,树木已经发芽了。
走到公路旁边,一抬头,发现那枯萎的树枝上已经泛青了,好似穿上了一件薄薄的绿衣服,看着真是轻盈。其他几棵树也是这样的现象,这无疑为单调而又危险地公路平添了一份色彩和一份生的希望,公路也会是春天的“使者”
不知什么时候,燕子们已经飞回来了。
随着地球的动,中午已经到来。燕子们早已迫不及待的飞出巢穴,去寻找自己的“老朋友”向它们诉说自己在南方的收获,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不一会儿,燕子们便成群结队地在天空中“欣赏”美景,体会着“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是该好好看看了,已经分别了一个冬季呢!
不知什么时候,人们身上那肥大而温暖的羽绒服变成了舒服而单薄的毛衣;不知什么时候,河面上冰块四浮的“荒草萋萋”的场景变成了野鸭四游的“欣欣向荣”的气象;不知什么时候,那烦人的苍蝇又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不知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变得五彩缤纷;不知什么时候,春天的使者已悄然报到。
看到这些,我心里不由萌发出这样一个念头:我想拥有一个漂流瓶,一个装着春天并带着我理想的漂流瓶,因为,不管漂流瓶外面是什么季节,瓶子里永远是春天。让我的理想永远沐浴在它的光辉之下吧,好让我有了春天般的结局,用春天给我的生命画上圆满的句号。
田野间小麦的“柔顺”——生机勃勃!
公路旁枯树的泛青——生的希望!
燕子们成群结队的传播——春的喜讯!
大海里漂流瓶的远去——理想的实现!
小麦、枯树、燕子们、漂流瓶不正是春天的写照,一幅春天的对联吗?
指导老师:王冉冉
在不知不觉中,春,踏在一朵朵金黄的迎春花的花蕾上,深情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拉起一幅春天的对联……
上联
“黄莺鸣翠柳”,不错,有着清灵嗓音的黄莺又不知从哪儿飞了回来。春的报信员哪,你带着春意,一步步向我们迈近。天空中,一群美妙的身影划过天际,给世间增添了无限生机。河堤边,一株株婀娜多姿的柳树也站起来舒展身躯了。慢慢地,柳枝上爆出一颗颗毛毛虫似的绿芽儿,像是在碧绿的长发上又别了许多颗青翠欲滴的发卡。
也许是因为黄莺找不到栖息地了吧,也许是因为柳树找不到知心的好友了吧。当春来临之际,总会见到,三个一群,五个一团的黄莺簇拥在柳树的枝条上,像是亲密无间的好友,离别多年后又重逢在一起,形影不离。每当走到柳树旁,总会听到那清脆婉的黄莺在歌唱,总会看到柳树扭动着腰肢,和着春风,为黄莺伴舞。
于是,黄与绿交织着,编成了一抹活泼、耀眼的光芒,挥舞在春天的阳光里。
下联
“紫燕剪春风”,春风,是一个代表着春的象征物,她宛若翩翩舞者,步履轻盈地蹒跚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给它们带去春的喜报。春风,是温暖的,是安详的,是唤醒沉睡在冰雪之中的万物的一双手,给人以活力,奋发与上进。曾几何时,家里的屋檐上多了几个“燕窝”,门前电线杆上的五线谱上多了几个跳跃着的音符。聪灵的小燕子从远方迁到了这儿。身披深紫色的燕尾服,瞪着黑如墨的小珠子眼睛,实在可爱。有的燕子衔着泥块,飞到人家的房檐下筑窝,有的无所事事在天空中遨游,有的干脆搬到去年住的窝里,懒洋洋的睡大觉,不过,更多的,是燕子妈妈外出觅食,喂养嗷嗷待哺的燕子宝宝。
燕子的尾巴,像一把锋利的剪刀。而温暖的春风,则像一块光滑的丝绸。心灵手巧的裁缝师小燕子,为春量身订做了一件美丽的衣裳,裁剪春风,恰恰又与春风融合在了一起。
横批
“春意盎然”。不管是黄莺翠柳,还是紫燕春风,像魔术师一般的大自然总会在春来临的时候给予我们一件件礼物,给予我们强烈的春意。春,是灿烂的;春,是魔幻的。盎然的春意,给人一种清醒的力量。春天的对联不仅是一些静态的文字,更是一些动态的风景线。
春,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努力。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万物勃发的源头,让我们,沐浴着春风雨露,用文字,述说出春天的魅力;用耕耘的汗水,努力描绘出一幅绚烂的人生彩图,走向人生的辉煌!
古时侯广东有一个书生, 他精通四书五经,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那个时期很流行对对子, 但是不论谁出的对, 这个书生都能对上。于是书生名声大响,声名远播,附近镇人门前的年对几乎都是他所写作, 人们见到都称呼他是"神童书生", 一时之间他简直成了"伦文叙'再世。
日子久了, 这个书生就目空一切了, 觉得自已是今届京都大考金科状元莫属了,。 于是匆忙收拾行李上京赶考, 途中一荒野地方, 遇到下起大雨, 偶然见到有一个寺庙, 进去避雨。
书生上前拍打寺门, 良久门打开, 出来一个老和尚。 他问是谁呀那么大力拍门。 书生大声说我是今届未来的金科状元。 你快快招呼好我, 否则以后我会拆了你的寺庙。 老和尚连忙招呼书生进了寺庙凉亭, 焗了一杯香浓茶递上书生。
那时大雨已渐停了, 老和尚问书生:"未来状元你何以有如此信心非今科状元莫属呢?'' 书生说:"老和尚不是我吹牛,无论谁出的对,我都能对通。'' 老和尚说不信, 书生说:"你尽管出题问吧。'
老和尚苦思冥想仍然毫无思绪, 就在此时, 突然亭外菜地有只小老鼠,拖着一条斑鱼, 到了一棵茄瓜树被卡住了,干是小老鼠爬上矮瓜树从上面想拖过去。 。此情此景, 老和尚灵感一现。 于是就顺口说出一句上联小老鼠拖死生鱼, 拖上高矮瓜树。''注[斑鱼。广东人称呼生鱼。茄瓜广东人称呼矮瓜].
书生一听, 初时以为很简单, 不过细细想过。 其实很难。 上联运用两个动物, 一样植物, 都有反义含义在内, 一气呵成。 书生哑口无言, 面红耳热,借故入房休息,一夜无语。
次日书生无意上京赶考。一早静静从寺庙后门偷走出去, 回老家了, 他觉得无脸见人。 整日闭门苦思, 他觉得以前太娇傲了。 他说谁如能答出下联, 他叫谁做老师。
朋友你来帮帮他好吗?他也会十分感谢您的。
今天我看见了一副有趣的对联。
宋代吕蒙正对贫富不均的世道非常痛恨,每逢春节,他就用对联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有一年,他别出心裁地创作了一副由数字组成的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只有两个字:南北
我看了大半天也没有想出来是什么意思,爸爸提醒我说:“对联由上下联和横批组成,上下联的被字数一般是五,七,九,十一等单数,横批为四个字,你看它的上下联差了什么?”我说:“上联差一个一字,下联差一个十字。”爸爸又说:“十是不是和食同音,那么一呢?”
我心想,一不是和衣服的衣同音吗?缺了一个“衣”少了一个“食”,不就是缺衣少食吗!我高兴地叫了起来:是缺衣少食!是缺衣少食!!
我又看了看下面的横批,心想,横批要四个字,怎么只有两个字?东西南北不是少了东西两个字吗?我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就是说他家里没有东西!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们辛苦了一年,到头来还是没有吃的和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