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我三年级时学过一句俗语,这次,我可真是尝到了这滋味。
这天,我一回到家里,便下书包,一头扎进了作业堆里。过了好一会儿,当我基本上把这些作业“清理”干净了,就拿起“学习点点点”看了看,一眼瞥见最后一条语文作业:这次写得一片周记的题目自拟。我叹了口气:“还要写一篇周记那!”我从书包里拿出周记本,摊在书桌上,然后开始思考周记:“这次的周记没题目,就没有了思路,这叫我则么写啊!”我从我的房间走到客厅,又从客厅走到厨房,还是没有头绪。咋么办呢?突然,我眼睛一亮:“去问问!”我走到妈妈那儿,让妈妈给我定个题目,好让我有写作头绪。妈妈让我写我们家的小乌龟。于是我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厚厚的《动物趣味小百科》,我仔细找了一遍,可是没有。我急了,连忙从书架上拿出所有有关动物方面的书。咳!我要找的资料都少得可怜,一共才只有几句话。
这时,妈妈走过来,她看了看我的周记本,对我说:“咋么了?是不是为作文犯愁了?”“你给我定的题目怎么这么难写?我找了半天都没找着!”我不高兴地嘟囔着。
“哈哈,这就叫‘书到用时方恨少’,你平时去校图书馆没看过这类的书吗?”是呀,我平时去图书馆从来不看科学方面的书,我十分后悔,小声对妈妈说:“妈妈,您还是教教我作文吧!”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完成了周记。
下一篇:参加征文比赛
曾经,十年寒窗仅为一朝功名,《四书》《五经》孜孜不倦地研读,唐诗宋词夜以继日地吟诵,发榜之时,喜获升迁,一顶乌纱帽算是读书生涯的完结,心中还未免窃叹,此生足矣!殊不知,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多数古人那种...
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很多人读书都太急功近利,觉得只要需要用到的时候才会拿出相关的书籍来看。曾经,十年寒窗仅为一朝功名,《四书》《五经》孜孜不倦地研读,唐诗宋词夜以继日地吟诵,发榜之时,喜获升迁,一顶乌...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诗。而相比它被人津津乐道的字面含义,我更愿意去探求墨迹之下的深远。书到用时方恨少,是一种阅读精神的诠释。我向来认为阅读是一种特殊的交流途径——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
那次班队课真正让我尝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那是我四年级时的一次班队课,老师神秘地走进教室,环视了一下四周,笑眯眯地说:“今天的班队课,我们来玩一个成语接龙的游戏怎么样?”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欢呼...
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可我就像是一个不要灵魂的人,一点都不喜欢阅读,一阅读,我的浑身就不自在起来。“王斌,别看电视了!赶快看书去。”糟糕,老妈又来叫我去看书了,我得找个理由。突然妈妈走到我...
书——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它废寝忘食,又有多少人为了它锲而不舍的去研究。它能使人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大事,也能使人随着它,或喜或悲产生共鸣。我愿与它一起畅游,愿它能伴我一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
可是生活中有很多怪事。古人们尚且知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可是,如今的一些年轻简直就没有读书的意思。一个17岁昵称蓝色眼睛的安徽女孩在网上对我说,我们这代没有希望了。就让我震惊了好长好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