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耳机里飘出悠扬的音乐,而我却沉浸在孤单的文字里,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惯。我改不掉很多习惯,包括改不掉一直以来对数学的畏惧。有很多很多和我一样的同学,他们或者优秀,或者有灵气,或者忧郁,可都不得不在数学的压迫下越来越沉默。
尽管我每节课都认真地盯着黑板,并努力抑制飘忽的思维;尽管我试图把每一道题弄明白,把不喜欢为别人学习的习惯狠狠砸碎;尽管我经常做数学题做到深夜,揉着浮肿的熊猫眼心烦气躁;尽管每次考试前我都告诫自己放轻松,不要紧张,但每次考后就只能看见我捧着试卷黯然伤神……就算再努力,我的数学还是不过关。
我有时候想,我是不是真的笨?为什么我对数学如此畏惧?我的脑子里是不是缺少一根理科的弦?要不然,为什么在下定决心为数学竭尽全力后,还是会为它烦恼?我有时烦恼得想哭,可哭过,终究还是没能学好数学。
记得看到风筝的那天天气很好,风并不是很大,可是有很多孩子拽着风筝快乐地奔跑。风筝就在空旷的风中飞舞。我想它是快乐的,因为风筝的世界里没有数学。我想我太胆小了,胆小到羡慕风筝那样单纯的事物。可是,单纯有单纯的快乐,就像风筝,它可以飘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甚至到达梦想的高度,理想的彼岸……那一刻,我竟然忘记了,风筝也有它的悲哀。就算它飘得再远,也依旧被一根线牵着,它从来都不是自由的象征。我那因为数学而飘忽的思维,走得再远,也依旧被“中考”这根线压着,没有自由。我无法拒绝这些现实的要求,而且要为此努力奋斗。积极一点吧,扯一扯风筝线,风筝不是会飞得更高吗?就让“中考”这根线,带着我的数学,我的理想,越飞越高吧……
我仍旧按照既定的轨道生活着,窗外的风筝依旧高昂着头飞翔,可它却从我的记忆里远去了,因为已经断线。
下一篇:没有月亮的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