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我的家在小兴安岭脚下,抬眼就是那重重叠叠的群山。童年的时候也有过探求在山的那边是什么的好奇心,总缠着自称“博学”的爸爸问,但总得不到自己满意的答案。上初一的时候学到一篇《在山的那边》课文,尤其这句“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读得余香满口,觉得找到了最正确的答案,加之越来越多的课业捆绑了双脚,越来越多的楼房阻隔了视野,很难再见到那诱发联想的山峦,也就把这个问题和童年的很多疑惑一起忘掉了。
转眼上了初三,中考近在咫尺,“考全班第一→考全校第一→考全县第一”成为我的耳朵里重复次数最多的语言,也成为我的世界中所有亲朋最大的期待,成为了我15年的短暂人生中第一座真正的高山。在山的那边是什么?疑惑又悄悄地溜回了我的脑海。我很严肃地和爸爸探讨这个问题,爸爸笑了。他说:“那当然是高考、考研……,仍然是一座座山,永远没有海的出现。”按照这个说法即使获得诺贝尔奖也见不到海,我有一丝绝望的感觉。
我曾经试图不去思考这个问题,但它就像梦魇一样让我打不起精神,我那原本快乐的时光也变得郁闷了。郁闷是我与生俱来的敌人,我要用自己的力量打败它。于是我想到了真实的山,拿起地图,开始了心灵的旅程。从我家出发,昆仑山那边是荒凉的沙漠,洛基山那边是肥沃的农田,安第斯山那边是广袤的雨林,乞力马扎罗山那边是无际的草原。我发现越过所有的山,那边几乎都不是海,也几乎都不是山,笼罩在心里的阴霾出现了一缕光亮。
我确信的答案是错误的?过去那么多的人用生命去越过一座座高山又去追寻什么?“博学”的爸爸开阔了我的思路。诸葛亮六出祁山为的是白帝托孤,哥萨克翻过乌拉尔山为的是开疆扩土,拿破仑跨过阿尔卑斯山为的是一统欧洲,殖民者越过阿巴拉契亚山为的是掠夺财富,玻利瓦尔冲过安第斯山为的是人民解放,红军爬过雪山是为的是民族自强……,所有过山的人都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那就是他们心中的海,不论那海水是清澈还是混浊。
人类的智慧让真实的山臣服,在“天路”上的火车里、在“神六”的机舱内,它是那么渺小,让人再也感受不到过山的沉重。真实的山慢慢淡去,概念的山愈发清晰。这山因为那边的海不同而有时似蜀道难以逾越、有时似轻烟挥之即去,有时似敌人必须去彻底征服、有时似神明必须顶礼膜拜。这山对于不同角色的人可能是范伟手里的包子、魏敏芝班里的学生,可能是奥运百年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可能是制裁陈良宇贪腐的依据、打击陈水扁“台独”的渊源。
由实到虚的山使我体味到豁然开朗带来的愉悦。心里的那一座座山都是世人一筐筐堆起来的,不仅有你通向海的障碍,而且还有你心灵家园的守护神。我真的理解了悬梁刺股、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更理解了不食周粟、不欺暗室、不相为谋。我知道我已经征服了许多高山,否则我就不会有冲破阴霾的力量。我也知道有许多山不能僭越,否则我就会成为世人眼中的另类。我想,爬过一座山就有一片海。我的海将永远是蔚蓝的!
下一篇:在岁月中修养自己
在山的那边是山但这是在大人的思想里在小孩的思维里――在山的那边不是山而是小孩子的梦想是一种久违的梦想或许他永远是梦想在那的那边是海是一种梦想的海他渴望见到它他相信――在山的那边是海由梦想变为现实的时候...
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的那边还好吗?不知他乡的家人你们还好吗?你们是不是早已白发满头了?你们还记得我吗?一个归心似箭的孩童,现在只想问候你们一句——你们还好吗?那山的那边,有我思念着的人啊!那风载着我的...
父亲带着孩子去爬山,爬到了山顶,一团疑问。孩子问父亲:“山的那边是什么?”父亲说:“是山。”孩子又问:“山的那边的那边呢?有海吗?”孩子的眼里充满了希望,父亲望着孩子那双纯洁的眼睛,父亲只好说:“有。...
清晨推开窗,大山那铁青的面容击碎了残余的美梦与它日夜的相望已让我无法忍受它的冷漠收拾行囊,今日我要翻越它去看看它的另一面是否同样严峻一个背包,一双胶鞋,说走就走没有顾忌,没有留恋,没有遗憾只有一颗永不...
在上的那边,有很多的事或物。但有没有人想到在山的那边时不时会有自己所奋斗的目标呢?小时候,我常常痴想,再山的那边是什么?山的那边好玩吗?……现在我长大了,我才知道在山的那边是我要奋斗的理想,是我要奋斗...
李岚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她的家乡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山村。从小,李岚就很好奇: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呢?有一次,李岚问妈妈:“妈妈,你说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啊?”妈妈当时正在做饭,就头也不回地说:“是海。”“海,...
一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的便利店的方便面,是多少钱呢?妈妈给我说过,3块哦,山那边的便利店的方便面是3块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走进了那家便利店可是,我却几乎是滚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臧连儒我终于见到了你——凝聚着信念的海成功者的桂冠啊我终于拥有了你我的海!但,你却不曾知道我为了你付出的艰辛我为了看到你,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我为了拥有你,一次次地战胜失望我的汗水,洗浴着岩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