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黄河口湿地博物馆。到了那,老师整了一下队,我们就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博物馆。一进大门,几只大孔雀标本摆在我们眼前,许多同学都忍不住叫道:“哇!好漂亮啊!”博物馆的阿姨介绍:这是一只公孔雀,要知道只有公孔雀才会开屏,来吸引母孔雀来交配,请问谁知道孔雀是哪里的吉祥鸟?有些同学回答:傣族!阿姨听了说:“对,还有一点,孔雀还被人们称为百鸟之王!好,大家请进生态厅。”说完,我们走进了生态...
作文《参观湿地博物馆》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黄河口湿地博物馆。到了那,老师整了一下队,我们就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博物馆。一进大门,几只大孔雀标本摆在我们眼前,许多同学都忍不住叫道:“哇!好漂亮啊!”博物馆的阿姨介绍:这是一只公孔雀,要知道只有公孔雀才会开屏,来吸引母孔雀来交配,请问谁知道孔雀是哪里的吉祥鸟?有些同学回答:傣族!阿姨听了说:“对,还有一点,孔雀还被人们称为百鸟之王!好,大家请进生态厅。”说完,我们走进了生态...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现有动物、植物、古生物、人之由来、恐龙世界、水生生物六个基本陈列,还有人体奥秘、动物骨骼、细胞屋等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它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自然科学博物馆,主要从事科学教育,标本收藏和科学研究工作等。
我们首先来到了古哺乳动物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黄河象、山西兽(古长颈鹿)、天山副巨犀的骨骼模型。通过讲解板我知道了它们的进化、灭绝过程,我还知道了马的祖先只有狐狸大小,而且它的脚趾是分开的,前后趾数各不相同。我还和霸王龙比体重,霸王龙的体重竟然是我体重的一百七十多倍呢。
我们又来到了无脊椎动物厅,在那里我看到通过电脑制作的寒武纪时代的生物,以及各种颜色、长着翅膀会发光的鱼以及昆虫琥珀、热河生物群化石。随后我们来到了古爬行动物厅,身长26米的溪龙化石骨骼矗立在那里,它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最长的恐龙。现在世界上最完好的恐龙蛋窝就是在我们国家广东南雄发现的。向前走我们又来到了石炭纪森林,那时的树高有15米,树皮像鱼鳞,树是空心的、叶子像羊牙、树上趴着一只大蜻蜓模型,距说它的双翅如果打开有一米五宽,它身长有五十厘米左右和现在的蜻蜓相比简直是个庞然大物。
到了植物展厅,我了解到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基础,它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植物灭绝,人类也将产生生存危机,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植物,保护绿色家园,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在人之由来厅,我知道人类是由最原始的人演化为现代类型的人,大致经历了猿人、直立人、化石智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了一个复杂的群体。
通过这次参观我知道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已经有四十六亿岁的地球上。这四十六亿年发生过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复杂的演变历程,我知道了我需要学习、探索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人类与一切有生命的物种共同生活在大自然当中。我们要保护大自然,这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夜深了,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陆陆续续地下班了,只有值夜班的莱特还在博物馆里看护着博物馆的一切。
莱特手拿着电筒在博物馆里转了一圈,没发现任何异常。于是,他拿出一本书安心地坐在椅子上看了起来。突然,一阵巨响把莱特从书中拉了回来,他吓得手哆哆嗦嗦,结结巴巴地说:“怎么回事,难道门被炸了吗?”猛一抬头,莱特被眼前这一情景震惊了,只见霸王龙、三角龙、剑龙、翼龙复活了,它们正在撞玻璃,想从那里逃离出来。原始人也动起来向莱特走来,他们看见莱特吃剩下的面条,毫不客气地狼吞虎咽吃起来。这时,法老王从沉睡中醒来,刚刚醒来的他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正在东张西望。莱特吓得不知所措,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是怎么了,难道我来到远古时代?”还没等莱特反应过来,法老王一步步逼近莱特,盛气凌人地说:“我的金字塔去哪儿了?快说,不然我会把这里夷为平地。”莱特战战兢兢地说:“尊敬的法老王先生,你已来到了现代的文明时代,你的金字塔还在很远的埃及呢。”法老王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既然埃及那么遥远,那么我就把这里变成金字塔。”话音刚落,法老王就拿起他的魔法杖朝四周一挥,可眼前并没有出现法老王所说的金字塔。原来是法老王的魔法杖在现代的人类世界失去魔力。“这是怎么回事?”法老王边疑惑地说着,边气急败坏地拿着魔法杖离去了。
再看看旁边足有6米长的霸王龙,它正张开血盆大口,那200来颗20厘米长的像匕首一样的牙齿清晰可见,通红的眼睛紧盯着自己,莱特不禁胆战心惊。莱特虽然听说过霸王龙,但是这样近距离的观察,未免有一点害怕。莱特看三角龙正在乱跑,不时地用它那长长的角去顶门。莱特在心里想:幸好门坚固,不然,三角龙跑出去的,一定会弄出乱子的。这时,翼龙在莱特头顶上飞来飞去,有时击中灯泡,有时撞上门框……不时发出“哗哗”的声音,莱特吓得魂飞魄散。
突然,太阳出来了,博物馆恢复了正常,恐龙们又归到了原位,法老王不知什么时候也躺回了自己的灵柩。莱特惊魂未定地说:“这真是惊险而又有趣的博物馆奇妙之夜。”
星期天,天气晴朗,班级搞假日小队活动,目的地是丝绸博物馆。我们在丝绸博物馆里观看了讲解录象,知道了蚕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蚕宝宝吃的是桑叶最后吐出来的却是洁白的丝。我们还看到了巨大的织布机,还有阿姨在织布呢!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还去扎染了,快来看看我们是怎么扎染的吧!
在扎染室里,工作人员先给每位同学发了白色的丝绸手帕和一小捆白线,接着讲解员教我们把一捆线分成几份,然后用分好的线按照自己想要的图案扎在丝绸手帕上,而且要扎得紧紧的。我和妈妈合作,一会儿就扎好了。这时候,我看同学们也都扎好了。工作人员又告诉我们,扎好的手帕可以染成玫红或普蓝,我选了普蓝色。在等工作人员把这些扎好的手帕去煮的时候,我和谢砚霖又在参观室的小电脑上查看了资料,知道了古时候就有染色了,他们会草木染和石染。
咦?我们扎好的手帕怎么变成了一只只红的、蓝的“小老鼠”啦?工作人员又告诉我们,要用小剪刀把扎的线拆掉。妈妈帮助我把线拆掉,交给工作人员去烫干。哦,我的扎染手帕完成了,真漂亮啊!
大家都拿到了自己完成的扎染手帕,高兴的比来比去,谁的最漂亮。这时候,孔老师提议我们拍个集体照,大家都纷纷拿好自己美丽的扎染手帕,开心的笑着。
我还盼望着参加下一次的假日小队活动!
吕逸灵
湘湖我去过好多次了,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我却从来没去过,听说那里陈列的独木舟是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距今已经有8000年了。今年春节我终于一饱眼福了,而且到了那里才知道博物馆还是第二课堂基地呢!
远远望去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就像一艘大轮船一直停泊在湘湖边,感觉非常特别,博物馆的院子里挂满了红色的灯笼,显得非常喜庆。来到馆内发现整个展览区域是由“八千年回首”主题陈列馆和遗址保护厅组成。我们首先去的是遗址保护厅,它的入口位于一楼,而遗址厅则在湘湖的水下,在去遗址厅的路上,两面墙壁上是一些有关湘湖的文史资料。而被誉为“世界第一舟”的跨湖桥独木舟,像挖空的树干一样安卧在湘湖水底的遗址厅内,据说经过碳十四测定,距今有8000——7000年,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遗址厅内还有三个考察队员的雕像,做得惟妙惟肖,猛一看还以为是真人,后来才发现是假的,很是好玩。
接着我们又到了二楼的陈列厅,陈列厅里分成四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跨湖桥文化的诞生,第二部分——跨湖桥人的活动,第三部分——农业起源的探索,第四部分——聚焦跨湖桥遗址。从这里我知道了远古时期湘湖地域曾是东海海湾的一部分,约8000年前,海退成为陆地,人类就在这个自然的“湖泊”边繁衍生息。跨湖桥文化是山地文化向平原文化发展的早期一支,他们从事着农业、采集、渔猎,制作骨器、木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制作各种各样的精致陶器作为生活器皿,木作技术也已经十分发达。跨湖桥文化中,野猪驯化成家猪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展厅中有一个茅草房下睡着一头猪,代表了“家”字,说明那时已经开始驯化野猪了。展厅里还展出了一些猪、牛、羊的头骨和鹿角,还有小孩子的头骨,陶罐、陶片、彩陶也非常多,另外还有一枚大大的缝衣针。
展厅中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同样吸引着我:在电子感应书前,只要在屏幕上方用手做翻书的动作,书就会自动翻页;还可以在“电子留言台”前留下自己的感受,非常神奇!
这次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之行,让我感受到了萧山8000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奇迹,作为一个萧山人我觉得无比自豪。
劲松小学三年级:夏颢天
今天,薛老师带领我们小记者班去参观四川博物馆。
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的,没过多久到了。啊!四川博物馆很壮观,我们走进博物馆的大门口,一眼就看见一个大屏幕,原来是向每位参观者介绍四川博物馆的:四川省博物馆创建于1941年3月,1952年由“川西博物馆”更名为“四川博物馆”。是收藏和展出四川省文物的重要场所。现有馆藏文物30万件,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等。
我大慨了解了情况上电梯来到2楼,我在里面看到了陶虎,像真的老虎在掠食人一样凶猛,陶球样子是圆圆的比较小,跟乒乓球差不多,这两样都是玻璃窑制造的。我还看了陶文佣,陶文佣这个作品有很多人,在郎读书很高兴。接着我又看到青釉马是我最喜欢,把马做的非常有活力,像真的一样;旁边有青釉鸟做工很精细,小鸟的羽毛像真的一样,眼睛水灵灵的看着我们!
我无意中发现了粉彩发轮,像叶子形壮,很美观,上面有许多五光十色的鲜艳色彩;接着我又参观到彩色的佛像,哦!原来是金地粉彩佛像,我仔细的看了很久,我都入迷了,像千手观音一样,就差千手观音的后面的千只手。我还参观了龟蟾鱼陶灯,在古代是做油灯的家具,如今很少见,是用一个大螃蟹的夹子上放油,我感觉非常有意思,可以当作装饰,又可以做家具,真是一举两得啊!博物馆里还收藏很多很多的名人字画……
我还没有看完,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们的参观活动结束了。在薛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四川博物馆,我在心里轻轻的说“四川博物馆,你好!我还会来看你的,再见了!”今天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深深地被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吸引住了,收获了很多书本上的无法学到的知识。
成都市双庆小学三年级:谭舒馨
星期六的早晨,我和爸爸早早地起床了,一为爸爸要带我去长见识——去自然博物馆。
我们出发了,先坐930到地铁站,然后我们坐地铁到天安门东,又坐20路公共汽车到自然博物馆,在下了20路公共汽车的时候,爸爸说“嗯,咱们看看自然博物在哪儿!”然后向四周观看,一抬头,“呀,就在咱们前面!”爸爸咧着嘴,笑着说。
我们进去了,先走进了恐龙世界,那里全是古代恐龙的骨架、化石等。我看到了中国发现的第一窝恐龙蛋;看到了恐龙从小到大的牙齿;还看到了在恐龙时代发现的鹦鹉螺等其它种类的螺呢!
又去昆虫天地,看到了飞行、爬行、跳跃、有益、有害等昆虫。
还去了动物之夜、绿色家园,看了小鹿、狗熊、狼、老虎等动物和稀少的植物。
在附近的餐馆吃完午饭,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今天,我们小记者要去历史博物馆,不妨你也跟着我一起去吧!
我们一走进博物馆,一幅迷人的景象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一块纱布里面站着一个巨人——他就是铜立人像。它形态各异,而且还有两只长长的手臂,好像要抱你一样。可见,它具有浓浓的民俗文化啊!接下来,我看到一个文物好像在金鸡独立,结果,我上前一看原来是铜人首鸟身像啊。它像奥运云一样,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然后,我又看到了一颗巨大的牙齿,它会是谁的牙齿呢?原来,它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的牙齿。它巨大无比,呈土咖啡色。
突然,我的眼睛被一幅幅山水画吸引住了,然后,我就不知不觉地来到“画廊”,那里到处都是画,有的刻在木头上,还有的干脆把人的造型捏出来。第一幅画是在木头上刻的,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很精致。可是,我感觉它非常像《清明上河图》。你看,民俗文化又特别,又相像。
然后,我们又去了三楼,那里有邓小平爷爷所开过的车、用过的公文包等等。在这里,我大开眼界,看到了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的电话,还看到以前竟然有两个镜头的照相机,真是应有尽有!可是,一个大大的家伙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心想,这家伙,这么大,还有一个自行车一样的圆圈,真奇怪!原来,它是古代的电影设备啊!你看,古代的东西也很新奇哦!
但是,时间过得飞快,我们该回去了。我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历史博物馆,心思还在那有趣的博物馆。
指导老师:刘艳梅
昨天是“六一”儿童节,我和爸爸妈妈兴致勃勃地去参观首都博物馆。刚到首都博物馆,我就被博物馆雄伟的外观吸引住了。妈妈告诉我:“博物馆通长的石质幕墙象征着中国古代城墙,椭圆形的斜形展馆寓意古代文物破土而出。
我们进了博物馆,里边非常大,有很多展览。我们首先观看了电影”辉煌的北京“,对北京的历史有了初步印象。随后观看了古都文化展览、书法绘画展览、玉器展览、瓷器展览和佛像展览,这些展览全是与北京有关的历史文物。最后我们参观了老北京风俗展,有一个小姐姐作为小小讲解员义务给我们讲解。她讲的非常好,我知道了很多风俗知识。我还观看了拉洋片、京剧等节目。
参观首都博物馆,让我了解了很多知识。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六一“节日啊!
今天,虽然雪下得很大,我还是和妈妈按照原计划去参观自然博物馆。
到了博物馆一看,人还真不少。看来大家和我一样,不畏风雪依然学习的热情很高涨啊!
通过听讲解员的耐心讲解,我学到了好多知识。原来世界上有150多万种的动物,其中无脊椎动物占95%,有脊椎动物只有5%。无脊椎动物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很熟悉的章鱼。
博物馆里的藏品很丰富,有很多已经灭绝了的动物骨骼化石、动植物标本和图片说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虽然恐龙早已经不存在了,但是通过那些巨大的化石我可以感觉到它们曾经的强大。那些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蝴蝶标本也非常的吸引参观者的目光。我也被它们美丽的翅膀迷住了!
参观博物馆很有意义,我会继续我的博物馆之旅。
7月2日,暑气最浓的时节。当我和爸爸妈妈走出家门时,便感受到了夏阳的热情。天空中,蓝天白云,太阳一早便把它的热浪挥洒下来,把整个榕城都快灼伤了。
我们撑着太阳伞,匆匆来到博物馆参观。一进推拉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幢高大的建筑,那就是博物馆吧!和旁边的西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高斜的屋顶,“人”字形的结构,红与白大胆地运用在一起,十分有特色。最特别的是,我们要进馆时,必须爬上几十级台阶,博物馆就在这高高的台阶上矗立着,骄傲地注视着所有来参观它的游人。
走进院里,里面花圃盎然生长,在一个椭圆形的花圃前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刻着六个苍劲的大字:福建省博物馆。
爬上了高高的台阶后,我们通过了一个小门,忽然“嘀”了一声,原来这是个安检门。签了名后,我和爸爸妈妈先进入了第一个展厅——古代文物展厅。里面陈列的古代文化遗产琳琅满目。有光滑的陶器,坚硬的青铜器,还有古人穿的丝绸衣服和交易用的铜钱等,我看得目不暇接,吸收到了许多新知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美丽的青花瓷。青花瓷洁白无瑕,上面点缀着一簇簇青色的花纹,看起来高贵清雅,摸起来很光滑。它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看完了古代文物遗产,我就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心情十分愉快。“时间不早了,我们快回去吧。”妈妈催促我了,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
诏安县实验小学三年级:美妙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