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欧阳修的文章开头
我心目中的欧阳修,源于五年级上语文老师给我们讲唐宋八大家时说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秀才,自觉自己才高八斗,文如锦绣,自视当世之下,只有欧阳修一人能与其相论。他偶遇欧阳修,几番卖弄诗句,欧阳修都能随口对出好的辞句。最后欧阳修用善意的口吻调侃了那位秀才。那时,我对欧阳修的印象是一位才华横溢,机智过人的大儒。
作文《我心目中的欧阳修》的文章开头
-
1.《从勤奋里走出的天才》的作文开头
-
2.《勤》的作文开头
-
3.《醉意的境界》的作文开头
-
4.《彩虹的前奏》的作文开头
-
5.《欧阳修追字》的作文开头
-
6.《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作文开头
-
7.《欧阳苦读读后感》的作文开头
-
8.《以苏轼为话题》的作文开头
-
9.《秋声赋读后感》的作文开头
-
10.《千年为楔》的作文开头
-
11.《我喜爱的大文豪欧阳修》的作文开头
-
12.《酒之滋味》的作文开头
-
13.《母爱.永恒》的作文开头
-
14.《烟雨醉翁亭--何为》的作文开头
-
15.《上了中学以后》的作文开头
-
16.《《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_800字》的作文开头
寒假,老师布置作业要求我们看《百家讲坛》关于苏轼的内容,并且还要我们写一篇观后感。我艰难的看完了苏轼的十集一开始不以为然的,可到后来听《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热血沸腾,再到《江城子-记梦》时,感于苏东坡先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言简意深。全篇看下来,让我觉得这位古人为世界创造了许多历史。
年少的苏轼,有着很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写得一手好文章,对苏轼很严格。苏轼之名的由来,便是父亲对儿子的一片苦心期待。苏洵希望儿子不要太过于锋芒毕露,而是一点一点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苏轼少年成名,22岁考了相当于现在全国高考的第二名,实际是第一名,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考卷,写的太好了,但怕人说他徇私舞弊,把这份考卷点了第二名,实际考卷是苏轼的。后来欧阳修对老友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说起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苏轼25岁时在制科考试中被皇帝点为第一名。制科考试在宋朝只举行过22次而且不定期,录取的人员只有41人,苏轼是所有人中成绩最好的,百年第一。
查看全文 -
17.《琅琊山游记》的作文开头
-
18.《为祖国山川点赞》的作文开头
-
19.《千年为楔_1200字》的作文开头
-
20.《徽之美_1200字》的作文开头
江南水城,山水相绕,文墨相随。安徽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省份,用她独特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展现给人们一幅别样的山水画卷。
徽之美,最美于山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见闻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是宋代词人欧阳修所写的《醉翁亭记》一段景色描写。词中主要写的是琅琊山的壮丽景色和曲径通幽的林园风貌。此山位于群山峻岭之间,风景秀丽,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等美誉。一进山,沿着一条古道步行六七里山路,便可听见潺潺水声。有一口泉水位于两山之间名为“酿泉”。泉水清澈见底、明透如镜可直接饮用,用双手捧一口泉水放入口中,味道清爽甘甜让人流连忘返。继续沿着山路往前走,可以看见山腰上立着一座亭子,此亭乃欧阳修晚年饮酒作乐之处,以欧阳修的号为名——醉翁亭。继续往上走,便可来到山顶处。山顶有一座望月台,站在望月台上,可见琅琊山全貌,向远方眺望可见滚滚长江水在远方奔流着。词中欧阳修还写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酒不醉人,人自醉,这里的美景更胜于美酒使人陶醉,难以自拔,可见此山之美无语伦比。
查看全文
热门开头: 五种作文开头 党建作文开头 父子之间作文开头 长隆作文开头 家乡人作文开头 相识相知作文开头 拼博作文开头 春日作文开头 和你们在一起作文开头 打羽毛球作文开头 充满童趣作文开头 劳动基地作文开头 心灵的距离作文开头 我不想说作文开头 肉夹馍作文开头 并非如此作文开头 丢失作文开头 小溪作文开头 宝巾花作文开头 春风春雨作文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