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是有姿势的——飘扬的柳絮,荡漾的水面。阳光也是有姿势的,向日葵就是它明媚的语言。世界万物都是有形状的,爱又应该是什么姿势?母亲每天都会做我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看着我狼吞虎咽。母亲左手撑着脸颊,笑得好开心。每当有不会的问题请教老师时,老师总轻轻弯下腰,脸上洋溢着笑容,在我不会的题上细心做标记。爱是有姿势的——朋友离别时的拥抱,是依依不舍的姿势;老师给学生细心纠错是无限期待的姿势,父母给儿女做的每一...
作文《姿势》
姿势
风是有姿势的——飘扬的柳絮,荡漾的水面。阳光也是有姿势的,向日葵就是它明媚的语言。世界万物都是有形状的,爱又应该是什么姿势?母亲每天都会做我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看着我狼吞虎咽。母亲左手撑着脸颊,笑得好开心。每当有不会的问题请教老师时,老师总轻轻弯下腰,脸上洋溢着笑容,在我不会的题上细心做标记。爱是有姿势的——朋友离别时的拥抱,是依依不舍的姿势;老师给学生细心纠错是无限期待的姿势,父母给儿女做的每一...
“宝贝儿啊,今天是教师节,你要不要给你以前的老师发个短信啊?”
听了妈妈的话,我的脑海里猛地浮现出一个挺拔的身影,可转念一想,我与那个老师也只做了一年的师生,如今四年过去……“唉,算啦,想必他早把我忘了吧。”嘴里这么说着,可我的手还是情不自禁地开始编辑短信:
周老师,教师节到了,祝您教师节快乐。来自附中的XXX
点下发送按纽,我闭上眼睛,脑海里那挺拔的轮廓逐渐清晰:一张标准的国字脸,乌黑的头发和浓密的眉毛,银框眼镜的镜片下,一双睿智深邃的眼睛望着三尺讲台下的学生,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用一个字来形容——“正”。
班级黑板的一角,“责任”、“素质”四个字从来没有一个人去擦掉,时间一长,好似粉笔的白色颗粒已深深地刻在了黑板中。这四个字,横平、坚直,每一笔都蕴含着力量,每一划都透着骨气,端端正正,四四方方,那句“字如其人”,果然没错,这就是周老师写下的字,展现着和他一样刚正不阿的姿态。而这几个字,便是周老师时常提起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既要有责任,更要有素质。”
周老师时常跟我们提起,一次他带着中国学生到日本游学,饭店里没有一个人说话,每个人安静地吃着饭,即使谈话也是两人间低声细语,绝不会有第三人听到,而当他带着学生进饭店后,那里便成了了喧闹的菜市场,碗筷敲击声,谈话声络绎不绝,周围的人投来鄙夷的目光。每每讲到这里,他总是皱着眉头,眼睛里透着一丝悲哀,他说:“你们来学校,不仅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做人。”他的话深深地记在了我的心中,我从他那儿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品德,是一个人的基本姿态。
虽然,我和周老师并没有过多私下的交谈,但我永远也忘不了他,那个挺拔、端正的姿态。
初中的一天早上,走进教室,我发现了地上的一张纸,周老师的“素质”一词在脑中回荡,我熟练地捡起了地上的纸扔进了垃圾桶,顿时,全班响起雷动般的掌声。后来我才得知,纸是班主任故意丢在地上的,而只有我一个人看到,并把它捡了起来。在周老师的教导下,我也具备了一个有责任、高素质的姿态。
手机的提示音响起,我看到了周老师的短信:
谢谢你,祝你更上一层楼。
看着短短几句话,我的眼睛模糊了。呵,原来他还记得我啊,那个端正挺拔的姿态,便是我的语文老师。
巴尔扎克初入文坛以“彼从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以笔锋竞其业”的豪壮姿势提笔,项羽在出游的秦始皇前摆出了一副“彼可取而代也”的惊天动地的姿势以相对;正因此,欧洲才有了19世纪的文学巅峰,东方才有了纵横沙场扬名千古的楚霸王。
纵横古今,无数事情的生成发展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在命运面前,不同的姿势成就不同的人生。
姿势决定实现梦想的能与否。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那样的条件下写成《史记》,汗青溢光,是因为他执着于梦想,在命运面前摆出了一副不畏困难的大无畏的姿势,顽强抗争,向梦进发,最终取得了成功,但是,如果司马迁由大无畏的姿势改为畏惧的姿势,那么世上还会有《史记》吗?司马迁的名字还会千古流传吗?我想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来产无疑是一个最致命的打击,而贝多芬却能在那样的环境下写成最著名的交响曲,唱响千古,是因为他在命运面前摆出不甘屈服、勇于挑战的姿势,以坚强的毅力写出一个又一个的音符,最终世间之绝唱在贝多芬的手下诞生。
姿势决定抓住机遇的是与否。比尔·盖茨从哈佛轰学,但他并没有以一种失败者的姿势面对命运,而是摆出了一种探索创新的姿势,最终他在兴起的微软上看到了机遇,发展成为了世界首富。诸葛亮隐居深山,但他并没有以一种乐山乐水的姿势面对命运,而是列了三分天下的惊世之作“隆中对”,最终他的努力给他带来了机遇,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三分天下拉来了序幕。
姿势决定挑战困难的成与败。霍金这个名字现在已是家喻户晓,他无疑是个挑战困难的典范。当霍金得了重病,医生断言他活不过三月,但霍金并没有自抱自弃,他坚持每天靠自己的力量上楼,顽强向病魔挑战。最终,看似不可一世的病魔在他面前低下了头。他不但赢了,而且还成了一名举世瞩目的科学家,同样,若没有他那勇于挑战、不畏死亡的姿势,病魔他能战胜吗?他又能成功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不同的姿势成就不同的人生,就让我们在命运前持出乐观向上、勇于拼搏、不畏困难的姿势吧!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获得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
我不是一个勤快的人,擎着“舒服不如躺着”的盾牌,在父母眼皮底下有恃无恐的躺着。有时,学习很累,便摘下眼镜,到床上躺一躺。
后来学习任务重了,没有太多休息时间,只好边躺着边学习。效率自然是大打了折,而舒服程度也降到了“跳楼价”。
开始坐在床上,后背靠着墙,双腿摊放床边,再把书摆于腿上,弯腰,细看,若写字时则字歪歪扭扭,参差不齐。腰也痛过不少回。
有时倚在枕头,用胳膊支着脑袋,写字时用胳膊肘支着右手写字,不久便手臂神经麻木,动弹不得,苦不堪言呀!
或身体趴在床上,胳膊肘支在床上,用手托腮,向下瞅,看书。由于眼睛容易贴近书本,这种方式航空便被父母制止了。
后来又想起了一种妙招:趴在床上,脖子向左或右歪,把书放在离眼睛20厘米远处,用眼睛慢慢扫着书纸。
但最后还是未寻着万全之策,久而久之我便不往床上赖了。不是不想赖,而是我的眼睛,身体全不好得不能再不好了。
所以我便坐着,这样不必把腰弯得似个弓。
坐着是最好的姿势,他最美、最绿色、最健康!
学会做(坐)勤奋的人,远离懒惰,接近勤奋!
我只想做个单纯的孩子,抬起头就可以看星星看月亮。
我默默地念着这个小小的愿望,看着窗外不知名的花一朵两朵不紧不慢地开。想到了若干年前,也许有个人跟我一样,享受于午后的景致。可是不同的是,那个时候,他(她)一定是坐在屋里,偏着头就可以看见外面的风景了。而我,现在要走到阳台上,从高处低着头看。我想这是日益繁华的城市首先教会我们的姿势吧,我们逐渐改变了以前那种偏头看窗外的习惯,变成了从高处俯瞰低处的姿势了。有点凝重的情绪在一个不该思考过多的年纪里显得有点多余地扩散开来。
可是我依然高兴,在浮华的城市里我依然可以保持沉浮的姿势进行我还算是前途无量的美好生活。
沉。浮。这两种姿势并不相悖,反而很好地吻合。有了沉才有浮,有了浮才有沉。对于我来说,沉,即是消极的坠落,浮,即是积极的向上。无论我处在哪一种状态中都是很难去界定好坏与否的。我在随人潮起伏不定的急促呼吸中还能找得到空挡,然后悠悠地念“偷得浮生半日闲”。我想我总能发现契机然后获得有机可乘的小小快乐或是自认倒霉的小小难过。适可而止的态度才是我信奉的宗旨。
我并不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副天生乐天派的光辉形象。有些属于年龄,属于青春的伤感总是给我蒙上薄薄的阴影,有着挥之不去的伤感在慢慢地游荡,却不至于把身心啃食得疲惫。有那么一种伤感,只属于这个时间,这个孩子,只属于一种成长的因素。
我不想去缅怀我的青春,因为我的青春是单薄甚至是苍白的,以至于当我眼睁睁地看着我的青春以光速逃窜的时候竟没有借口加以挽留,我只能坐以待毙地想象着青春像个顽皮的孩子似的跑到终点时,回过头来看着远处面容憔悴的我,精明地眨眨眼睛,然后猛然之间躲进一个洞穴里就不见了。我就再也见不到我的青春了,它曾是那么轻盈地舞动在思绪纷飞的季节里,让我以为青春不会离去。可是现在它走了,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一种悲哀。这个道理,我不想真的要等到我青春逝去后才能懂得。
我只想做个单纯的孩子,抬起头就可以看星星看月亮。
我想着这些可悲可笑的小小愿望有点伤感,在浮华的城市里又有谁不是在小心翼翼地编织着一个巨大的网然后鬼使神差地把自己给罩起来呢?我还是不想做个作茧自缚的人。
所以我想,抬起头看星星看月亮这样单纯的姿势是我在抛弃了一切浮华,悲伤,快乐,思考以及青春的琐碎之后做的,回归最原本的姿势,没有任何目的性地看星星看月亮。
有个夜晚,有个孩子,星空之下,单纯的眼睛。时光飞速倒流,一切回归,最原本的姿势。
我默默地念着这个小小的愿望,看着窗外不知名的花一朵两朵不紧不慢地开。想到了若干年前,也许有个人跟我一样,享受于午后的景致。可是不同的是,那个时候,他(她)一定是坐在屋里,偏着头就可以看见外面的风景了。而我,现在要走到阳台上,从高处低着头看。我想这是日益繁华的城市首先教会我们的姿势吧,我们逐渐改变了以前那种偏头看窗外的习惯,变成了从高处俯瞰低处的姿势了。有点凝重的情绪在一个不该思考过多的年纪里显得有点多余地扩散开来。
可是我依然高兴,在浮华的城市里我依然可以保持沉浮的姿势进行我还算是前途无量的美好生活。
沉。浮。这两种姿势并不相悖,反而很好地吻合。有了沉才有浮,有了浮才有沉。对于我来说,沉,即是消极的坠落,浮,即是积极的向上。无论我处在哪一种状态中都是很难去界定好坏与否的。我在随人潮起伏不定的急促呼吸中还能找得到空挡,然后悠悠地念“偷得浮生半日闲”。我想我总能发现契机然后获得有机可乘的小小快乐或是自认倒霉的小小难过。适可而止的态度才是我信奉的宗旨。
我并不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副天生乐天派的光辉形象。有些属于年龄,属于青春的伤感总是给我蒙上薄薄的阴影,有着挥之不去的伤感在慢慢地游荡,却不至于把身心啃食得疲惫。有那么一种伤感,只属于这个时间,这个孩子,只属于一种成长的因素。
我不想去缅怀我的青春,因为我的青春是单薄甚至是苍白的,以至于当我眼睁睁地看着我的青春以光速逃窜的时候竟没有借口加以挽留,我只能坐以待毙地想象着青春像个顽皮的孩子似的跑到终点时,回过头来看着远处面容憔悴的我,精明地眨眨眼睛,然后猛然之间躲进一个洞穴里就不见了。我就再也见不到我的青春了,它曾是那么轻盈地舞动在思绪纷飞的季节里,让我以为青春不会离去。可是现在它走了,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一种悲哀。这个道理, 我不想真的要等到我青春逝去后才能懂得。
我只想做个单纯的孩子,抬起头就可以看星星看月亮。
我想着这些可悲可笑的小小愿望有点伤感,在浮华的城市里又有谁不是在小心翼翼地编织着一个巨大的网然后鬼使神差地把自己给罩起来呢?我还是不想做个作茧自缚的人。
我只想做个单纯的孩子,抬起头就可以看星星看月亮。
我默默地念着这个小小的愿望,看着窗外不知名的花一朵两朵不紧不慢地开。想到了若干年前,也许有个人跟我一样,享受于午后的景致。可是不同的是,那个时候,他(她)一定是坐在屋里,偏着头就可以看见外面的风景了。而我,现在要走到阳台上,从高处低着头看。我想这是日益繁华的城市首先教会我们的姿势吧,我们逐渐改变了以前那种偏头看窗外的习惯,变成了从高处俯瞰低处的姿势了。有点凝重的情绪在一个不该思考过多的年纪里显得有点多余地扩散开来。
可是我依然高兴,在浮华的城市里我依然可以保持沉浮的姿势进行我还算是前途无量的美好生活。
沉。浮。这两种姿势并不相悖,反而很好地吻合。有了沉才有浮,有了浮才有沉。对于我来说,沉,即是消极的坠落,浮,即是积极的向上。无论我处在哪一种状态中都是很难去界定好坏与否的。我在随人潮起伏不定的急促呼吸中还能找得到空挡,然后悠悠地念“偷得浮生半日闲”。我想我总能发现契机然后获得有机可乘的小小快乐或是自认倒霉的小小难过。适可而止的态度才是我信奉的宗旨。
我并不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副天生乐天派的光辉形象。有些属于年龄,属于青春的伤感总是给我蒙上薄薄的阴影,有着挥之不去的伤感在慢慢地游荡,却不至于把身心啃食得疲惫。有那么一种伤感,只属于这个时间,这个孩子,只属于一种成长的因素。
我不想去缅怀我的青春,因为我的青春是单薄甚至是苍白的,以至于当我眼睁睁地看着我的青春以光速逃窜的时候竟没有借口加以挽留,我只能坐以待毙地想象着青春像个顽皮的孩子似的跑到终点时,回过头来看着远处面容憔悴的我,精明地眨眨眼睛,然后猛然之间躲进一个洞穴里就不见了。我就再也见不到我的青春了,它曾是那么轻盈地舞动在思绪纷飞的季节里,让我以为青春不会离去。可是现在它走了,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一种悲哀。这个道理, 我不想真的要等到我青春逝去后才能懂得。
我只想做个单纯的孩子,抬起头就可以看星星看月亮。
我想着这些可悲可笑的小小愿望有点伤感,在浮华的城市里又有谁不是在小心翼翼地编织着一个巨大的网然后鬼使神差地把自己给罩起来呢?我还是不想做个作茧自缚的人。
所以我想,抬起头看星星看月亮这样单纯的姿势是我在抛弃了一切浮华,悲伤,快乐,思考以及青春的琐碎之后做的,回归最原本的姿势,没有任何目的性地看星星看月亮。
有个夜晚,有个孩子,星空之下,单纯的眼睛。时光飞速倒流,一切回归,最原本的姿势。
写水里的文字,只要用同样孤独的姿势观望,我们便可以彼此阅读。
——题记
小时侯喜欢去郊外的一条废旧铁路上散步,就我一个人。在季末的时候。
这里有成片潦倒滩下的残花。满地的余烬掩盖了生锈的轨道,偶尔清风掠过,落花扬起后沧桑的内里依然清晰可见。就像记忆中暗场的悲剧情节,刻意蒙蔽,却终究在苦苦追问的语境中爆了光,潦倒的伤口变更显惨淡。一无所值。这是一个突兀而妥帖的比喻。
铁轨上常有恋人散步,十指紧合,在窄窄的废铁上摇摇晃晃,前面有颠沛流离的路途,他们是同岁月漫步的精灵,或是各自奔走,或是没有尽头。
也曾注意过这样一个人,总是穿白色的连衣裙,乌黑的长发挡住了背上的蝴蝶结。黑与白的搭配使她仿佛注定归于暗淡,归于颓废,归于一个叫寂寞的辞藻。她喜欢在铁轨的转角处双手抱腿蹲坐着,头埋在膝盖之间,然后凝望着躺在石头路上死得最彻骨的残花,什么也不管,一直维持这个姿势,时间变自然定格在这一刻。一成不变。
有人指着她毫不忌讳地说:“那是个疯子。”
那时我还小,不懂寂寞,不懂那凝固的姿势,不懂在无助时遍寻不着微笑的凄凉。所以,我只是望着她在一片废旧中蜷缩着,不碰她,不扶她,任她在自己的境界中自生自灭。因为陌生。
有时我会想,如果有一列同样废旧的火车急速驶来,她是否就会破坏这个颓败的姿势,然后为了一个叫生的归宿尽力奔走。也同样逃离了孤单。一切都好。
这只是个想象。她选择了一条沧桑的铁路,越是陈旧,便越显长久,萎谢生锈,如同废纸,一日都不能拖延。这里不会有火车经过,她孤独于一片无人问津的荒芜,姿势无从,寂寞无尽。
学习紧张后,便不再去那个安静的地方,也再没见过那个人以为疯癫的陌生人。只记得有一条落花满地的铁轨上常蹲坐着一个神秘的女子。我没有看见过她的眼睛,甚至眼光。
再后来,便淡忘了一切,不剩一点残渣,只是时常遇见有人摆着一个熟悉的姿势,他们双手抱腿,头埋膝盖,或是在墙角,或是在树下,或是在操场旁边的阶梯上,他们有同样的内心,他们孤独至死。
开始懂得,每一个姿势里都深藏不同的内心。耐人寻味。
后记∶今晚的夜黑得彻骨,梦里摆一壶酒,长夜倾谈。在阳台上微弱的灯光下,我以同样的姿势写下了这些文字。
昨夜微雨初骤,风寒料峭云生。渺茫寂寥的夜里,我不经意间,以苍凉的姿势,聆听了你内心深处凄美的心声。
韵染一卷水墨,我愿我是那朵层层韵染的花朵,清澈晶莹的水滴化开了我内心凝结的美,让我做一朵花,一朵傲霜斗雪永不凋谢的花。你渲染了我的凄美,衬托了我的柔情,我以今生苍凉而凄美的姿势被你提及,被你碰触,但愿我是那朵被韵染的花。
折伞,我是风雨里凌风而立的女子,在风雨里等待一丝丝的温情,等待一句微微的寒暄。谁的折伞从我身旁擦身而过?谁的雨滴交汇我的泪眼?我眼里的柔情,在风雨里化作一滴滴飘落的雨,从天而降,滴落你的折伞,落在你的脚下,等待一滴的温情来将它柔和。
诗词,我是文人墨客笔下多情的字眼。你不吐露心声,我便用自己多情的字眼来描摹你的情感。一字一句,一诗一词,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在抑扬顿挫里点缀你的主题,你是笔者,我是你笔下的诗词歌赋,用我的花蕊抒写你的情感。
弦曲,箜篌,一曲抒不尽道不完的心灵之曲,轻柔的抚摸你,仿佛轻抚那支爱的悠曲,你的一颦,你的一笑,伴着一曲弦乐,在空灵中翩翩起舞。不经意间,我便玲透了你的一切,你的肢体,你的心灵,肢体的灵动优美,心灵的纯清秀美。
青山脚下,翠绿新醉,银河迢迢,你惊鸿一瞥,我便注定今生为你画眉。你眼角清媚,醉眼腼腆,一袭轻纱,随风摇曳,你的柔情,你的妩媚。冰冻了整个山河,凝结了千古江山。
我用文字来描摹你给过我的经年,流年在你我指尖悄悄溜走,它在我的指尖开出一朵朵艳丽的花来,七色的花瓣,娇嫩的花蕊,从含苞待放开到鲜花怒放,从香气诱人开到沁人心脾。这是我的文字,我苍凉而傲骨的文字,为了你的娇羞绽放,为了你的心声寂寥。
在有你的经年里,我愿以我最苍凉的姿势,聆听你内心最凄美的心声。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
5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5月14日7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5月14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3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下,48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拉住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他们惊呆了:29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什么是爱的姿势呢?在世间无边的爱河中,有友爱,母爱,父爱……每一种爱都能让人感到温暖,每一种爱都有一个姿势,而那个姿势也正能让你小小的心充满感动。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等多个县市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像无数个颗原子弹,击碎了多少个美满的家庭,击碎了多少孩子对未来的憧憬,击碎了多少人民的安定生活。在这次大地震中,一个个爱的姿势催人泪下。
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战士们徒手扒开瓦砾,发现了一位老师紧紧地搂着两位学生,老师的脸上仍挂着笑容,但她的身体已经冰冷僵硬,手仿佛就这样安在了学生的身上,怎么掰也掰不开。学生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仿佛对老师说:“老师,谢谢您,我们爱您!”这个爱的姿势让全场人的心微微颤抖。战士们流着泪,不忍地锯下老师的胳膊,抱出学生,永远记下了这个伟大的一幕。这爱的姿势,表现出了一名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更是彰显了一名老师的高尚品质!
我清楚地记得,一个母亲在废墟中双手撑地,跪在地上,成匍匐姿势,保护着自己的孩子,不顾自己的身体被巨石压变了形,三岁的孩子正笑着睡着了。当战士们救出孩子时,母亲已保持着爱的姿势安祥死去。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令人惊诧的姿势!母亲这个爱的姿势让所有人为之震撼:
每一个爱的姿势都令人感到温暖与感动,都诠释着一种爱——友爱,母爱,父爱……
不久前,我在读者上读了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生命的姿势》。这些天来,我脑海里始终显露出那尊圣神的母亲“雕塑”。
故事说的是:一对爬山行为佳偶背着一岁的儿子筹备攀缘七千米高的雪山。他们在登上五千米高度筹备苏息时,明朗的天空溘然变得惨无天日,狂风雪不期而至。毫无选择的他们只好躲进四面的岩穴。狂风雪一连了三天三夜,母亲掉臂丈夫的多次劝阻一次又一次给饥饿的孩子喂奶,当三天后营救步队赶到时,她已经冻成雕塑,一尊依然保持着喂奶姿势的雕塑。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带着8岁的女儿去爬雪山,在途中遇到了灾害,可是他们穿的衣服都是浅色的,所以救援队发现不了他们;一天又一天,母亲越来越虚弱,她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活不了多少天了,自己就算要死也不能拖累了女儿,接着她用冰块割了自己的脉搏,用自己的鲜血来保护了女儿的生命;当救援队们发现母亲时,她的脸上是欣惠的笑容!女儿在回去的途中,她回想起了以前的事情:父亲和母亲离婚了,母亲是个清洁工,她因此而很自卑,在学校同学们的讽刺,回家后邻居们的嘲笑,她从此从来不怎么理会母亲,还恨上天为什么给她怎么一个母亲,为什么给她怎么一个家庭。但是,今天她才发现原来母亲是怎么的伟大,怎么的无私,母亲原来是上天给她最好的礼物,但她以前从来都没有珍惜,直到没有了才感到惋惜。
确实,糊口中不知道尚有几多母亲在为孩子冷静地奉献着,有的虽然并不震天动地,但却不同的角度谱写出一曲曲活跃悦耳的母爱赞歌。关于母亲,永久有听不完讲不厌的故事在勉励着我们。
母爱是无私的,文章中的母亲为了孩子而掉臂统统,乃至生命,她的母爱已高出五千米高山的高度,在风雪中塑造了最壮美的生命姿势。
初一:钟学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