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与天空比,只是渺小的一粒沙子。没有天空的广阔,也没有天空的高度。可“不知量力”的人们已经敢和天空比高,天空正如那样空旷,除了云啥也没有。可人们居然敢和天空比高,因为我们渴望飞翔,高于一切。这就要讲到航天。“航天”字面的意思是飞翔在空中。其实在古代就有着“牛郎与织女”、“嫦娥奔月”等飞天的幻想的神话故事。难道这些就只能停留在幻想么?不,不是这样的,这些已经有人尝试。明代,一位叫万户的官员用48支...
作文《艰难的航天历程》
航天
人类与天空比,只是渺小的一粒沙子。没有天空的广阔,也没有天空的高度。可“不知量力”的人们已经敢和天空比高,天空正如那样空旷,除了云啥也没有。可人们居然敢和天空比高,因为我们渴望飞翔,高于一切。这就要讲到航天。“航天”字面的意思是飞翔在空中。其实在古代就有着“牛郎与织女”、“嫦娥奔月”等飞天的幻想的神话故事。难道这些就只能停留在幻想么?不,不是这样的,这些已经有人尝试。明代,一位叫万户的官员用48支...
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现代航天器将人们带入了崭新的航天时代。我热爱宇宙,更热爱航天,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航天事业的战士,乘着载人飞船去遨游太空,探索宇宙。
我对航天的理解很浮浅,认为飞机、火箭飞上天就是航天,实际航天领域研究的东西非常广泛,也非常深奥,不管我对航天认识的深与浅,但我非常喜欢航天。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给我买的玩具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飞机,现在家里还有两架遥控飞机模型保存的好好的;还记得我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和爷爷一起做了一支火箭模型,并在全幼儿园观展;上了小学我参加的是航模兴趣小组,在小组里我做了六架飞机模型。当我制作的飞机模型飞在天空中的时候,我想起了杨利伟叔叔,他乘着我国自己建造的载人宇宙飞船遨游太空,这一创举在全世界面前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露了脸。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不断增长,我对航天的理解也逐渐加深了,同时脑子里的疑问也一个一个的接踵而来,如:火箭没有翅膀是怎样飞起来的?人造卫星在天上会不会掉下来?再如:载人飞船为什么能遨游太空?……带着这些问题我买了一些有关“宇宙、太空、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通过学习我初步了解到:火箭是利用发动机向后喷射高温高压的燃气产生及作用力以获得前进推力,并由此向前运动的飞行器,它一般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结构系统三部分组成。人造卫星和太空探测器是无人驾驶的航天器,它拥有高度精密的自动控制装置,迄今为止它们已先后对月球、金星、火星、哈雷星等近距离或实地考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人类称它为“宇宙信息的侦察兵”。人类除了派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到太空考察外,也希望自己能够飞上太空,载人飞船就是人类遨游太空的工具之一,它一般由座舱、轨道舱、服务舱、对接舱和应急救生装置等部分组成。座舱是飞船的核心,轨道舱内装有各种实验仪器,服务舱则是为航天员提供生活保障的地方。载人飞船可以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作为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的“渡船”,并能与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联合飞行。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于11月3日凌晨1时36分首次空间对接成功,这是在美国、俄罗斯进行首次交会对接试验40多年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说明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我为之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也更加热爱航天了。
我是一名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知道宇宙间还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航天领域里还有许多难题在等着我们去认识和攻关,因此,为了实现自己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美好理想,长大后为我所爱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从现在起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牢牢掌握过硬本领,争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初一:祝朝遐
尊敬的航天员:
你们好!
当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你们乘坐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飞到宇宙的那一刻,我的兴趣无比激动,因为你们三个人,实现了我们中国的航天梦。
光荣与梦想始终紧紧相连。作为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民族,还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就曾把“两弹一星”的梦想变成了辉煌的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轮空间探索热潮已然兴起的今天,中华民族用自己的飞天智慧造福人类的时代已经到来。
神奇的事需要神奇的人,那么你们三位航天员就是如此神奇的人,你们三人也是根据优中选优原则,最终被确定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行乘组。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你们在航天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你们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操作技能、飞行程序等各方面考评优秀,完全具备执行神舟⑩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能力,既是耐力的考验,更是实力的考验,你们有能力也有信心能完成这次光荣任务。从杨利伟,到费俊龙,聂海胜,再到你们三人,从一人上天,到两人上天,再到三人上天,并还要上演太空行走,完成出舱活动任务,难道不是你们的神奇?
在浩瀚的宇宙中,你们乘坐着美丽的宇宙飞船,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围绕着蓝色的地球,遨游在太空中。为中国航天赢得了胜利,为祖国母亲赢得了骄傲,也永久地成为了我们心中一颗闪亮的星辰。
“神州十号”飞船发射成功是继“神州九号”圆了中国人的航天梦后,实现了多人、多天的飞天,太空漫步等梦想,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你们飞行在太空中,进行了许多科学实验,为中国航天事业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数据。你们像一颗璀璨的星,又一次让祖国母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也使我们国家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但是,我们都清醒地意识到,“神州七号”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仅仅是中国航天的一个新起点,我们期待着你们下一次航天飞得更高,飞得更快;我们更期待着建立中国的空间站……
最后,祝你们在未来,能够为我国的航天梦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我,也将努力加入你们的行列。
神6发射,举国欢腾!使中国人记住了聂海胜,这个航天英雄。到了2013年的今天,神10发射,尊敬的“航天英雄”聂海胜再次出征。带领新的队友: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再次乘坐飞船驶向浩瀚的太空。中国从古代就拥有飞向太空的美好愿望,当然不止中国,其他国家也同样有这样的愿望。可是要飞上太空,又怎么会那么容易呢?中国古代的万户,为了实现飞上天空的梦想,自己制作了飞行器,却由于制作不正确,飞行器点火后爆炸,他自己也随着爆炸声消失,他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重要领导者。俄罗斯宇航员加加林,1961年首次乘坐“东方1号”完成了太空旅行。在他108分钟的飞行中,他乘坐的飞船环绕地球1周,飞行了4万公里。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是世界航天史上最重要的一人,他领导了人类航天事业的开始,是世界航天英雄。我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上太空。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他是我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从“神州5号”到“神州10号”的载人飞行都见证了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个个里程碑。许许多多的航天飞行器发射都让我们中国人骄傲自豪。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是中国人!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梦想在萌芽,我的梦想让我自豪——我要当一名优秀的中国宇航员。我知道要想当一名宇航员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不怕。我要为了自己的理想执着追求。在太空中虽然处于失重状态,连生活都很困难。但这更加激发了我要飞向太空的激情,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等到长大了为我们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投身到祖国航天事业中。、投身祖国的航天事业既是祖国的需要,也是我自己的理想。
山西太原小店区刘家堡乡二中初二:卧薪尝胆
“十、九、八……三、二、一,点火、起飞。”我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神十”发射的现场直播。随着零号指挥员倒计时完毕,“滴”的一声,火箭点火了,底部瞬间吐出了五道绚丽的烈焰。强大的推力使火箭缓缓地离开了地面。顿时,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十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几十秒钟后,火箭好像铆足了劲,速度越来越快,终于摆脱了地球的引力,“大步流星”地向外太空飞去。火箭在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的精确操控下,将“神舟”十号飞船准确地送入了预定轨道。随着一声口令“太阳能帆板展开。”我和家人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并为此喝彩。
现场直播结束了,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一直浮现着“神十”发射的情景,想到小时候常听爸爸给我讲《嫦娥奔月》这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心想要是我也能像嫦娥一样能自由地翱翔太空,那该多好呀。我一定要去拜访一下地球的邻居——火星,探索一下火星的奥秘……想着,想着,迷迷糊糊中我便进入了梦乡。“咦,这是件什么衣服?”看着摆放在我面前的一件怪异的衣服,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大的头盔和皮球一样圆,上衣和裤子连在了一起,闪烁着白色的金属光泽,摸上去确非常柔软。大大小小的管子像蜘蛛网一样结在一起,衣服上面星罗棋布地布满了金属按钮。这是干什么用的?我脑子瞬间短路了。一连串的问号蹦了出来。忽然,我一拍脑门,想到了今天看的电视画面,这不是航天服吗?我成了航天员了,我兴奋地一蹦三尺高。我置身于一艘奇特的飞船里,一排排花花绿绿的按钮。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仪表盘上,看得我眼花缭乱。“启动飞船,向火星出发。”随着我的一声令下,飞船自动发动了引擎,升降器底部喷出四道烈焰,飞船呼啸着飞向蓝天,一眨眼的工夫就从地球飞到了火星。飞船慢慢地在火星表面着陆了。啊,我们终于来到了这颗神秘的红色星球。我们开着火星登陆车,看到火星表面的景色,跟地球表面实在是大相径庭:一个个陨石坑布满了火星表面,有大有小,大的难以形容。而小的只有碗口大。它们张着“嘴”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火星的过去。而无数的繁星像宝石一样镶嵌在漆黑地夜空中,望着我们,仿佛是在迎接我们的到来。“咔嚓”,“咔嚓”我东一张西一张照个不停。开始工作了,机器人助手帮我拿来了各种先进的仪器,真是个“憨厚老实”的家伙。我马不停蹄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取样、分析,忙得不亦乐乎……忽然,我感觉什么地方有点不劲,我怎么不能呼吸了,我要窒息了,我拼命张口呼吸……
“炀炀,你手舞足蹈在干什么呀?”爸爸在一旁摇着我的头问。我睁开眼睛一看,啊,虚惊一场,原来是一场梦。这真是一次愉快而又刺激的旅行,真让人回味无穷。看着桌子上那天宫一号模型,我不禁思绪万千: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举世瞩目,从神五、神六到天宫一号再到神十,从一人到二人再到现在的三人,我国不仅成功研制出许多航天飞行器,实现了中国炎黄子孙几千年的飞天梦,而且也能让“天宫一号”与“神十”在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中成功地实现交会、对接。中国的航天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向世人展示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迎来了长足进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全世界人民对我们的祖国刮目相看,赞不绝口。我们更是为之欢呼雀跃:“中国,我为你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我的航天,我的梦。我深知:希望是可以实现的梦想。我的航天梦想并不是一个幻想。现在打好基础,好好学习,锻炼身体,长大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宇航员,来圆我的航天之梦。我自己折叠了一只纸飞机,让它载着我的航天梦,不,是我飞翔的梦想,飞向远方。
今天,上作文课时,作文班的张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少年宫的航天厅。有一位姓陈的老师给我们讲解。从陈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可以看出,他是个十分幽默的人。
陈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航天的知识。他告诉我们,怎样区分航天、航空和航海。他说:“航海就是在海上行驶;航空就是在大气层里飞行;航天就是在大气层外飞行。”
我们还参观了许多航天图片和文字。从这些图片和文字中,我们知道了年7月21日,格林威治时间3时15分,第一艘航天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降落,阿姆斯特朗第一个登上了月球。
参观中,陈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美国的‘挑战者号’吗?”我们摇摇头。陈老师说:“在1986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其中还有一名女教师。这也是迄今为止损失最惨重的航天事故。”陈老师说:“当天,‘挑战者号’正在进行第10次飞行,从发射架上升空70秒后,发生了空中爆炸,这架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顿时化为碎片,坠入大西洋。这是美国在进行了25次航天飞行后,发生的首次空中大灾难哪!”
接着,陈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我们中国的航天飞行情况年11月2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州一号”发射成功,经过21小时11分的太空飞行后,顺利返回地球,我国首次航天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年1月10日,我国“神州二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了7天,环绕地球108圈后返回。这时新世纪全球第一次航天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我国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2年3月25日,我国“神州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4月1日顺利返回。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艘完全处于载人状态的无人飞船,表明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飞船的天地往返技术,并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有了突破。
2002年12月30日,我国“神州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的第四次飞行试验,也是飞船在无人状态下,各项考核最全面的一次。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载着我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月16日顺利返回地球。从而实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梦寐多年的航天梦。
看完这些,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对我们国家几代航天人的奋斗,感到的钦佩!
这时,我扭头发现了毛主席写的一首诗:“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啊!我们中国的航天人,已经实现了“九天揽月”的梦想。我们这一代人更要发奋努力,用我们的双手,造出我们国家自己的航空母舰和核潜艇,早日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五洋捉鳖”的“海底梦”。外国人能办到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办得到!
年12月11日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神舟九号飞船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分别于6月18日与6月24日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神9”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标志着中国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及载人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航天工程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也会逐渐迈大……
早在明朝时期,有个叫万户的人,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的设想是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但不幸的是火箭爆炸了,万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去研究……
当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华民族从此拉开了进入航天时代的序幕,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1990年4月7日21点3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同年7月16日9点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2003年,“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成功围绕地球飞行十四圈……
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行走……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这些事件都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在不断飞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已经齐身与强国之中!
航天梦,是一个从古至今的梦,是一个中国梦,这个梦想就在祖国稳步发展下一次次实现了。回想着旧时候的中国,受尽欺辱。但中国没有被打垮,反而强有力的反击了。我们的祖国一次次的向世界证明着我们的强大。我为祖国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山西吕梁交城县城南小学六年级:快乐在明天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在美国旅游时,到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附近的海空天博物馆参观了无畏号航空母舰和企业号航天飞机。
我们排了很长的队,才得以看到停泊在哈德逊河边的这艘航空母舰。好大的船哟!简直就是一座漂浮的小岛嘛!指挥塔有好几层楼那么高,人站在跟前,显得非常渺小。从船头正面看过去,是一个倒三角形,扎在水里的部分听说有大约10米深呢。它的长度超过300米,宽度将近60米,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足球场大小。排水量多吨,服役时舰上载有官兵2600多名。
我们进入船舱,观看了录像和很多展品,了解了无畏号航空母舰的历史年下水服役参与二战,经历过5次海战和7次爆炸,还遭到日军的1次鱼雷攻击和5次自杀式飞机攻击,先后有270名船员丧生,终于取得了击落日机599架、协助炸沉日舰122艘的战绩。后来历经多次改装和重新服役,最终于1974年退役来到曼哈顿,成了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和纽约的新地标。
我们来到甲板上,只见两侧停满了40多架各种型号的退役飞机。其中有一架侦察机称为“黑鸟机身涂着隐形涂料,执行任务时雷达很难发现它。此外,还有F-16战斗机、幻影战斗机、米格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等。有的机头上画着鲨鱼,有的机身上印着老虎,大概是想用凶猛的形象吓唬对手吧?还有一些飞机的机翼是可以折叠的,无论放在机库里还是停在甲板上都可以节约空间。
在无畏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最受欢迎的展品是不久前空运来的企业号航天飞机。我们来参观的这天,企业号第一次与观众见面,真是太巧了!航天飞机长37.2米,宽23.8米,高17.4米,空载重量是72.6吨。它由3500多个分系统、250多万个部件组成。这是美国宇航局建造的第一架航天飞机,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的最先进、最复杂、功能最齐全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
航天飞机既能代替运载火箭把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也能像载人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像飞机那样滑翔着陆。企业号于1977年诞生年退役,并没有进入太空实际飞行,但作为一个测试模型,却为以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顺利飞行奠定了基础年4月,企业号航天飞机“骑”在一架经过特殊改装的波音747飞机背上,从华盛顿飞到纽约,进入了海空天博物馆。
航空母舰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大型武器装备,航天飞机是和平利用太空的运载工具,博物馆的展出把战争与和平结合在一起,是不是很有意思啊?中国正在奋起直追、和平发展,我们的航空母舰已经下水,载人航天飞行进展神速,但愿中国的综合国力能尽快赶上和超过美国,为制止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多做贡献!
(指导教师 林方蓉)
星期三下午,老师说:“明天下午我们要去参观载人航天展。”这句话,仿佛在滚热的油锅里倒进了一杯水,寂静的教室顿时“炸”开了锅。大家个个高兴得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就像自己马上就要登上航天飞船一样。(听到消息后的激动)
第二天下午,同学们个个穿着崭新的校服、带着校徽,乘着学校租来的几辆大轿车,向展览馆开去。一路上车水马龙,去参观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不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啊,这里参观的人可真多,原来今天参观的还有好多学校,看来这“航天展”的名气还真不小。我们走下车,排着整齐的队伍,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摩肩接踵地向展厅涌去。(走进大厅)
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几艘火箭模型,有前苏联的“卫星号”、“东方号”、我国的“长征号”、美国的“土星5号”等。讲解员介绍说,火箭是一种运载工具,是专门用来向太空发射东西用的。它装上弹头就是“导弹”;装上人造卫星或飞船就是“运载火箭”;装上空间探测器就可以进行科学实验。我想,乖乖,这家伙可真是个“神”,要是都装上了“核弹头”,这人类不就在一瞬间被它毁灭了吗?这可是个“真神”呀!(火箭的神奇)
听讲解员说,火箭的发射是靠高压气体的“反冲”作用推动的。而高压气体的产生,是靠带有燃料和助燃氧化剂的发动机点火燃烧生成的。它的发射能力,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级数”,“级数”多的,就像一个一个的接力棒,这样发射得就比较远。(火箭的工作原理)
我们目不睛的看着这些火箭模型,听着讲解,仿佛自己也随着火箭升入太空,心旷神怡地在太空遨游。这时,不知是谁问了句:“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是什么时候发射成功的?”讲解员说:“那是在1960年2月1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探空火箭年4月24日,又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又有人问:“难道我国研制的火箭就这么几个吗?”“不!”讲解员不紧不慢的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研制并成功发射了12种不同类型的运载火箭,形成了长征一、二、三、四号四个不同的系列产品。到2005年底,我国已经发射了近百颗国产卫星、六艘飞船、27颗国外卫星。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就进行了88次发射。自1996年以来已连续46次发射成功。长征火箭发射的22颗返回式卫星,除一颗外,其它都成功地返回了地面。我国还为澳大利亚发射了多颗通讯卫星。”(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讲解员接着说,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高空火箭二次点火技术的国家,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和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目前,我国的火箭发射成功率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大家一边听,一边点头赞叹,心中对我国的航天事业充满了无比的自豪。(我国航天事业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长征一、二、三、四号的发射过程,看到了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神六”飞行员费俊龙和聂海胜那为国争光的骄人英姿;我还看到了航天员穿的航天服,除头盔和胶皮手套外,整个航天服是用一种特殊的高强度涤纶制成,重10千克,航天员只需3分钟就可穿戴整齐。讲解员说:“航天服主要是航天员在出舱活动时穿的。在轨道飞行期间,航天员可以穿飞行制服或便装,但在航天器发射和再入大气层期间,必须穿一种特制的防护救生服。”通过观看录像,我还看到了航天员在飞船上吃东西的场面,那些食物好像都在空中漂浮着,航天员吃的时候一抓一抓,看起来真有意思。(看航天发射过程)
“哈哈哈……”一阵笑声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是一帮同学围着机器人在看热闹。这机器人可真逗,眼睛一眨一眨的,动作好像在讲课,又好像要和你握手,真是太有意思了。随后,我们还参观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以及月球、火星等模型,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看机器人及其他)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想,我国的航天技术,虽然比前苏联和美国起步较晚,但我们能够奋起直追,靠自力更生迎头赶上,发展的速度很快。这充分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聪明、有智慧、不甘落后的民族。另一方面,我国的航天技术,主要用于空间的科学考察和实验,都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所以它是非常有生命力的。但愿我国的航天技术飞速发展,早日把月球、火星等变成人类的第二家园。(参观后的思考)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这就是我们中国的航天精神,一代代航天人承继着这种精神,铸就了我国辉煌的航天事业,让我国走向了科技强军之路。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岁月。但是帝国主义却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部队首先在朝鲜挑起事端,伺机进犯中国,在遇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迎头痛击后,曾想用核武器对付中国;在国共两党的台海争端中,美国以用核武器威胁新中国。这使中国人民深刻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新中国没有自己的航天科技,就不会有国家的安宁,中国人民就不可能过上和平日子。因此,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为首的老一辈航天人肩负党的国家领导人的期盼以及全国人民的梦想,按照周恩来总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质量工作指导原则,在大漠深处掀起了航天建设热潮。没有机械建设工程设备,航天人就用肩挑背扛,建设一座现代航天城;苏联专家撤走后,没有经验和数据,航天人就自己分析计算,边摸索边试验,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就成功引爆了中国的第一枚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引爆原子弹的国家,就连法国总统戴高乐都十分震惊,中国会比法国先掌握核武器。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中国航天人再接再厉,又成功引爆了氢弹和发射卫星,从此中国人有了自己的航天科技技术。先后建成了酒泉、西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及多家集科技、生产一体的导弹研制基地,为国家研制生产了多种型号的地地导弹、地空导弹,巩固了新中国国防,使帝国主义不敢通情再用核武器威胁中国,而是与中国谈判,与中国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
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我国已成功发射了一百多颗国产卫星。发射了神舟系列飞船,建成了天宫一号太空工作站并投入科研使用。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一直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中国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建成运行,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2012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首先覆盖亚太地区,到2020年,可以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每当我回想起这我国的航天发展历程、看到今天的科技成就,心里无比的骄傲自豪,我那颗想为祖国做出贡献的梦想在心里跳跃着,这些一个个伟大的成就,从小就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里。当我看到中国一次次成功发射卫星,增强国防,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将一批又一批航天员送入太空,取得一项项太空科研成果,不久将有航天员登上月球时,我心里就无比激动,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而骄傲,向我国的几代航天人致敬,正是一代代航天人遵循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树立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工作作风,才使我国日益强大起来,成为了东方的巨人。从此,我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用中国的航天精神激励自己,用航天人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在实验室里为人们带来更多神奇的东西。我会发明一种神奇的药,使人类不会失去亲人而痛苦。我又发明一种“保护伞”,使人类不在为火灾、水灾和天灾所担忧;使人类不在为生病而感到发慌;而我们不但要为先人们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还要自己奋发图强,不畏艰苦,创造中国的美好未来。做一名老师,把自己的所有知识传授给新一代的花朵;做一名建筑师,设计世界上最抗震的房屋;做一名清洁工,把大街小巷打扫干净……无论什么工作,都有它的伟大之处。待我们长大后,无论什么工作,无论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无论这个工作是否能使自己闪耀,只要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为中国奉献出自己微小的一份力就好。
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都应该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之路,勇于探索太空秘密,地空一体,强我国防,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不败之林,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六年级:冰灵玉璧
2008年9月25日晚上9时10分,“神七”腾空而起,不到半个小时,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神七”发射成功。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出征前,向祖国和人民致以庄严的军礼。
“神舟七号”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向世人露面,这是国人实力的又一次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实力的展示。这是北京奥运会给世界展示无与伦比的精神和神奇结束后,中国人民向世界的又一个宣告。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这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显现的过程,更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过程。神舟七号习天前,中央电视台组织了庞大的慰问演出阵容,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神舟七号”发射前的慰问演出,这是一个鼓舞士气,给航天飞行员打气的过程,也是代表全国人民向他们问好。那么他们也不会辜负全国人民的期待和重托,一定会在太空展示中国人的神奇,向世界展示神奇,也是让中国人民进一步探索太空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
神奇需要神奇的人,那么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就是如此神奇的人,他们三人也是根据优中选优原则,最终被确定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行乘组。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他们在航天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3名航天员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操作技能、飞行程序等各方面考评优秀,完全具备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能力,既是耐力的考验,更是实力的考验,他们有能力也有信心能完成这次光荣任务。从杨利伟,到费俊龙,聂海胜,再到他们三人,从一人上天,到两人上天,再到三人上天,并还要上演太空行走,完成出舱活动任务,难道不是他们的神奇?
“神七”来了要问天,他们上演的是神奇,是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英雄史诗,续写辉煌的篇章。中国航天事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取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收获。如果说“两弹一星”的研制,更多是为了奠定和平基业,那么,载人航天工程蕴含的意义则更加深远。它所承载的,不只是民族自豪和国家荣耀,不只是科技跨越和产业进步,更有人类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时,那永不放弃的求索和无所畏惧的挑战。
金秋时节,“神舟”再出征。让我们一起和“神七”飞翔,遨游太空,在太空上演伟大和神奇,并进一步见证中华民族首次太空行走的全过程,同时,我们翘首期待三位航天员在太空给世界精彩和震惊,迎接太空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