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篇关于

走近李清照

的作文
您是不是在找:李清照

走近李清照

初三|议论文|400字

晓风疏雨,更兼梧桐,乍暖还寒时,你争渡入我的遥盼锦书的西楼。从此,庭院深深,踏雪没心情,却把青梅嗅遍。

你应是多美的女子?难以想出你蹴罢秋千的慵懒,难以想出你和羞倚门的回首,但这动人的画面却在我眼前舞着。露浓花瘦,薄汗透衣,淡荡春光,梦回心枕。你终日凝眸,那楼前流水可将你的爱慕与相思载上了兰舟?

你应是多柔的女子?已觉春心动,却独抱浓愁,自是无好梦。帘垂四面,怎消得万千心事难寄?惜春春去,你也只得吟着“柔肠一寸愁千缕”独守这寂寞深闺。沉香断续玉炉寒,怎么伴得你柔情如水,又摧下千行泪?

你应是多傲的女子?笛声三弄,情怀不似旧家时;梦闻天语,九万里风鹏正举。浓睡不消残酒,怎知绿瘦红肥?欲说还休的多少事,你也道尽了。眉头的此情,在流水飘花中下了,而心头的闲愁,你怎屑于通晓红尘?

你应是多哀的女子?秋已尽,凝目犹长,梧桐恨得了夜来霜,你怎就只恨人归早呢?落月吟风多少事,老去无成谁怜憔悴?西风卷帘,你怎忍瘦比黄花?是人间天上浓愁,压得你离情别恨难穷吧?可你亦无法,被冷香销新梦觉,不由愁人不起。

走近李清照

高三|散文|900字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国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夕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这这样一首词淋漓尽致的道出了你——李易安生活的艰辛。不禁感慨:易安易安,何易何安啊?多想回到北宋,握着你的手,随你走过那段曾经开心而后凄苦的岁月。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时代的你曾在一个初夏露浓压得花太低垂的早晨来到后花园荡秋千,突见人影绰绰,走进了你的花园,你见自己衣衫不整,含羞而走,顾不得穿鞋,头上的金钗落地。我多想能握住你的手,随你荡秋千,又陪你写下《点绛唇》,亲眼看着少年时代的你活泼又无忧无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时的你享受着贵妇般的生活,幽情雅趣使你快乐。你与丈夫赵明诚对酒当歌,品茗香而作诗;你曾东篱把酒黄昏后,也将暗香盈满袖。我多想就是你身边的挚友,握着你的手分享着你的快乐,品味着你的幸福,陪你听暮雨潇潇,看云起霞飞。

“生怕离别怀哭,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你面对自己最爱的人的离别彻夜难眠,愁苦的滋味侵袭你的心绪。那些云中的锦书,那些醒时红红的烛花,那些黄昏滴雨的秋千,那些残蕊的余香,都是你风里雨里的牵挂。我多想握住你的手,陪你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陪你慵倚栏杆,看雁字成阵;陪你玉瘦香浓时,将翠帘低卷。我多想握着你的手,陪你写下这首抒发相思之情的《凤凰台上忆吹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在一个又一个梧桐夜雨之时,无法安息。你看着满地黄花堆积,你泪千行;你看着吹箫人已去,玉楼也成空,你肠断无人可依;折得一枝梅花,你却天上人间,无人堪寄。我多想握着你的手,用锦帕拭去你的泪水,陪你焚一炷香,斟一壶酒,在无数个凄凉的夜晚给你力量。我多想握着你的手,帮你拭去忧伤,帮你挡开生活中的愁苦,帮你找回快乐。

我想握着你的手,陪你在南山下采菊;想握着你的手,共同吟咏平平仄仄的韵律;想握着你的手,看你在春色中弄花香满衣;想握着你的手,同你三月踏青,九月登高;想握着你的手,走过那颠沛流离的日子,体会你的痛,你的愁你的无奈,做你身边的挚友。

我想握着你的手,站在高山之巅,吹着北宋的清风,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

走近李清照

初一|散文|650字

我早想走近你,那个晨曦,正好读你。

放下窗外的一弯秀水,一黛青山,只为了和你一起。看到你的海棠花,瘦瘦的蜷缩在雨里,丰腴的叶片上悬挂着你的愁绪、追问和怜惜。你在藕花深处和鸥鹭相遇,是你的美丽错误点亮了鸥鹭的翅膀吧。你惶急的桨声里欸乃出青春的情趣。

目光在金兵南下的铁蹄中慌乱迷离,你的一叶扁舟轻轻,载不动浓郁的愁绪,忧郁的清泪跌碎在泛黄的诗页里,洇开漫漶。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的憔悴落了黄花。望着那惨白的弯月,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枕寒衾冷,怎将息。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这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痩,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清愁里有你的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葩。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的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枯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既然伤心,那就大声的喊出来吧,就和着伤心化作声声呐喊,飘荡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飘荡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深深吸引着我。穿越时空,我看到你擎起一盏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

千年了,你那千年的眼神,跨越金国的兵戈铁壁,跨越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跨越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生命里的辗,满腹的辛酸,凝重沉淀在一条无尽的长河里。

在那个晨曦,我走近了你……

推荐老师:程予东

走近李清照

六年级|写人|800字

踏着她幽怨的字字珠玑,探索她的内心世界……

李清照新婚不久后,金兵来犯我国边疆,她的夫君赵明诚应诏参加军队,却传来了战死沙场的噩耗。李清照再嫁,却又发觉原来自己的丈夫只为图自己的嫁妆,三天两头对她又打又骂。她再次离了婚,在一片孤独与寂寞中默默逝去……李清照的一生是苦难的,人生的种种悲欢离合,她也是一一尝尽了,这便注定了她的多愁善感。李清照的一生也是多变的:幸福——悲痛——坚强——快乐——悲伤——寂寞,何况在古代诗词的巨大艺术陶炉中,她的性格更是在变,在酝酿。

婚前婚后,她是快乐而幸福的,她的词也就清新淡雅,字里行间流露出新婚抑制不住的欢愉和喜悦,她在《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中写道: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其中的女子不就是李清照本人么?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个女子满心的欢愉,仿佛清照心中已经溢满了快乐,只微微流淌了一点在词中,便流动起了欢快。只可惜,她的幸福并不长,只仅此一首。当她再婚时,她是无奈、幽怨的,词也悲伤忧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怎能比黄花瘦?虽李清照用的是夸张的手法,却真真切切地写出了她的憔悴与愁苦的心情。“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尽管有厚厚的棉絮盖在身上,盖得住身体上的寒冷,却盖不住内心的寒冷。今天,她的夫君又对她又打又骂,她心寒!

离异后,她的词更多变起来。时而豪迈:“九万里风篷正举,风休住,篷山吹取三山去。”她恨!她恨那些金兵抢走了她的夫君的生命,抢走了她的幸福生活;时而忧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好个绿肥红瘦,如此清丽而贴切的词语,既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又勾画出了海棠的凋零;时而寂寞:“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戚戚惨惨凄凄。”面对着绵绵的细雨和空洞孤独的房子,内心的空虚感强烈地涌上心头,确是怎一个愁字了得?诸位读过李词的人,不难发现,李清照的数词中都写到了花,以此来寄托心事。末了,还需体会:李清照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醉醒,为花恨风恨雨,何以然者乎?花如美人,花如欢喜,花如芳华,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这一悲痛惋惜中。若不然,何来古代文词闺秀李易安?何来古代文词的悠久流长?

走进历史人物——李清照

初一|记叙文|600字

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似水柔情的女人花,一瓣摇曳在动荡的北宋,一瓣在南宋的哀怨中飘零。

历史注定她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否则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柔情劲经南北宋朝,又怎会让一个女子的才情遮掩文坛墨客。

一介草民,惟求安。

风雨过后,不变是动荡。历尽了颠沛流离,何尝不愿安宁?却是世事难料,却是兵败马乱,即便如此,安逸的生活可以不要了罢,珍世的古董可以舍弃了罢,可家呢?不论家,国已逝,家何存!留下的,唯有一刬的哀怨与心酸,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一名青衿,惟求清。

清淡的生活是多少迁客骚人的追求啊,却终于被现实大海重重拍下。面对残阳秋水,晚秋落叶,诗人的苦闷,身处异乡的孤寂,也散落在水面,晕开思念的涟漪。女人花映在水中,水滋润了花,水却因她的思绪而惆怅,为她的柔情而妩媚。

一缕轻衫,惟求静。

才情缀满了一缕轻衫,但她终究还是一名女子,有血有肉,柔情似水。她与赵明诚明明相爱,却是天人相隔,是源于当时无情的乱世啊,才会让他们的爱情这般悲凉!这又是一个何等坚韧的女子,悲怆使她柔肠万断,她却化作细语追忆自己的爱情,然而,这柔丝般的细语又怎能载起她千钧的伤痛?

面对残香断酒,面对物是人非,面对绿肥红瘦,柔弱的女子要如何抵撑?只能以泪筛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恐怕连蚱蜢舟也载不下罢,既然载不下,那就忖度着旧梦,让泪滴下,滴在对国仇家恨的悲愤中,滴在对赵明诚的思念中。

女人花飘落了,镶在水面上,流水洗去了岁月的光华和铅华,变的是岸上风雨,垂柳芭蕉,不变的仍是东流水。

春花秋月,年年月月依旧,还有惆怅也依旧。纵使没有了风横雨狂,不再乱红纷飞,然惟有一丛芳草,蜂蝶纷舞里,年年月月爱与恨俱长。

梅落花香,花逝人叹,千古的情愫,留于后人咀嚼。

走进李清照

初二|散文|650字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出身于书香门弟的你,脑海中过早地烙下了书页的墨香,文学的滋养

使你外美如花,内秀如竹。在那种时代,女子为文作赋不过是沧海一粟,而

你却成就了历史的辉煌。没错,优越的身世是你前进的资本,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没有敏捷的才思与细腻的情怀,如何能够勾绘出如此俏丽的文字?少女时期的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怎叫你不显示出此等朝气蓬勃的姿态!这幅“争渡”的美景图仿佛连你的爽朗笑声也一并呈现了出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才刚经历了与明诚共看庭前花开花落,齐望天空云卷云舒的恬适,他留给你的,只有无尽的等待。明诚踏上了充满荆棘的仕途之路,留下你孤身一个独守空闺,终日伏守案台瞭望。等到那秋风又起,等到那大雁南飞,等到那一轮明月又悬上相思楼头,却等不到明诚的一封口信,那段风花雪月般的故事已尘封于记忆的深处……

风雨中已过了几载,人事早已变迁,而明诚似乎永远地属于他脚下的那条路。华帐前,红烛下,你无意中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风雨葬送的岂是那几瓣海棠花?不,是那离碎的红颜。风吹起你脚边的落花,如同卷卷片片破碎的红颜;洪流的古乐,诠释着你灵魂的落差。躲进梦的深处,听花瓣唱尽繁华,唱尽梦魇,唱尽那美好的夙愿,唱断那记忆的来落。

岁月荏苒,梦已逝,人犹在,却比黄花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短短几年里,国破家亡,文物散失,几次流亡,无不摧残你早已破裂得斑痕驳驳的心,这一切是一名弱女子能够承受的压力?恐怕此时的你已是空壳一具,无力欣赏那双溪的美景,无力回想路途中的颠沛流离,无力再回想曾经的悲苦亦或甜蜜,更无力再回首那日的争渡……

我多想走近你,拾起那海棠花,扮靓你的红颜,携你共尝乘舟游水的风景。

一代词宗,李清照

初一|议论文|800字

她,仅有七八十部留世作品,却与作品上千上万的李白、杜甫、陆游平起平坐;她,生在封建时代的男权社会里,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受三从四德的束缚……她就是李清照。

活泼灵动,富有生机,开朗明媚,是李清照的与众不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经常回忆起那个傍晚,伙伴们一起划船,误入藕花深处,一群纯白色的飞鸟从田田的荷叶上惊飞……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字闺中,专攻女红的生活,不是李清照的生活!

超越一般人的政治见识,技惊四座,是李清照的不同寻常。苏轼的学生张耒写过一篇《浯溪中兴颂》,应和唐朝元结的《大唐中兴颂》,当时许多男性的大作家纷纷应和,李清照也提笔写下”何为出战辄披靡,荔枝多马死“的句子。她引经据典,借用历史讥讽现实,朝廷腐败,兵戈声气,国家颓败。朱熹便说:”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李清照当时年轻气盛,这样的气质远不是古代一般女子所能达到的。她,令多少骚人墨客,后世才子惊叹折服!

”炙手可热心可寒“,热烈地恨,热烈地爱,是李清照的独具一格。公公赵挺之与父亲政见不同,赵挺之这些新党领袖开始打击报复旧党人物。父亲李格非被列入黑名单,不得做官,还要判罪。李清照请求赵挺之对父亲施以援手,哪知他压根不理会。你手握那么多权利,不会发烫吗?你的手越烫,我的心越寒。给一家之主,给当朝宰相这样的诗句,如此敢爱敢恨,爱憎分明!那日皇帝下至诏书,赵挺之毫不留情,将李清照推出赵姓家族,她以她铿锵的决绝远离赵家。试问历史长河中又有那个女子同李清照一般!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此情怀,是李清照超越时代的爱。中原沦陷,赵明诚夫妇二人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相知相契,相知相惜,致力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但赵明诚也许承受不起这样的爱意,浮生似梦,飞花如愁,李清照这样浓烈的爱,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做到的。

这,就是李清照。旷世奇才,绝艳倾城,万种风情,一代婉约词宗的成长,在这桑海沧田中见证。

她卓尔不群,高傲叛逆,她的清幽,她的娇柔,她的哀婉,她的豪迈,她的生命历程,跌宕起伏,感动世间无数才子与佳人!

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初一:蔡雅迪

婉约,李清照

初三|议论文|1200字以上

仲夏,初秋,残花轻上,浓墨满园。读着宋时的词字,学着他们落笔成诗,也不禁回到了旧时的光景,忘记了眼前的自己,却想起了多愁善感,清丽娟秀的她……

她步履蹒跚的一生,走了太多的苦难与坎坷。孤身一人像是海中的扁舟,摇曳飘零。但是,这些苦难和挫折从未压倒过她,她挺住了,留给了后人一首首精心艳丽的诗词。虽说现今流传的她的作品,诗,词,和文,全部的作品加起来也就不过七八十篇,但就是凭着这区区的七八十篇作品,她居然能够和作品上千,甚至上万的李白,杜甫,陆游等男性的大作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平起平坐,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的独特的创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甚至成为太阳系当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因为在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它们,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我想,这大概应该是在外太空惟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的名字命名的天体了吧。而这个被以其名命名山体的人便是“一代词宗”——李清照。

翻开《宋词三百首》,那充满愉快,清新艳丽的《如梦令》,充分的反应了李清照那充满生机和乐趣的心境: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时常记起那天的日暮余晖,她与一群和她同龄十六七岁的女孩儿一起泛舟于湖上,带着女孩子家爱吃的零食点心,小酒助兴,边歌边荡,轻松自在地欣赏着灿烂的夕阳和晚霞,还有美丽的荷花。游兴正酣,不禁忘了时辰,时间一长,酒也喝多了些。走偏航向的船误入到了荷花朵簇的深处,等大家发现走错了方向,便趁着酒兴比赛谁划得快,箭一样的船惊飞了水鸟,从眼前飞向远方……如此,闭眼轻思:灿烂的晚霞,静静的湖面,船桨轻过,湖面泛起层层的涟漪,绿色的荷叶衬着白色的荷花,还有醇香的美酒和她们欢快的笑声,如果你再仔细看,还有她们绯红的脸庞,可能是因为她们兴奋,也可能是因为她们酒晕未消。就这样“误入藕花深处”之后,“争渡,争渡”,船惊鸟起,扑啦啦的,一群水鸟从一望无际的荷叶当中飞起来。

这样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盎然情趣的画面出自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之手,谁又能说它的作者是一个娇滴滴的,终日以泪洗面的闺中小姐呢?而其异于旁人之处就是她不但能够享受快乐,而且还能够描写快乐,分享快乐。不然,九百年后的我们又怎能够有幸得知宋时的光景和她这泛舟的情节呢。

幸运的她没有“三从四德”的束缚,其才学水平自然广博高泛,旧时的女子寥寥能及。正值豆蔻年华的二八佳人,青春使其渐变成一位敏感多情的妙龄女子。除了与女伴儿们无忧度日以外,少女的情思也在她的心里暗暗生长着……

自古少女怀春,喜春,写春。春天对于这个心思细腻的才女来说,无疑是一个浪漫的季节。她的另一首《如梦令》写尽了春日里的那份温婉与遐想: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精妙地描绘了春日里的景象也留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那是细腻的生活细节。“昨夜雨疏风骤”,风很大,雨点小,她一个人在后花园喝多了酒。或许有人说,她怎么又喝多了酒?上面说了“沉醉不知归路”,现在又“浓睡不消残酒”,为何如此呢?就是睡了整整一个晚上,连上半个早晨,都没能够让她从这个酒醉的状态当中完全地清醒过来,喝得太多了,此为何故?

其实,李清照并不是整日醉酒之徒,在她的词里经常出现的这个“酒”实际上是一个意想。诗人和词人写酒都是虚实两面的。如李白写酒一样,若是真如他诗里写的那样喝酒,恐怕他的身体支撑不到他写上万首诗就已垮掉了。“酒”只是作为一种情绪的象征。高兴欢愉的时候,酒起助兴,酣畅淋漓。忧伤沉寂之时,杯酒化愁,一饮再饮。太白的“会须一饮三百杯”便是欢愉的气魄,倒不是真的喝上三百杯。故此,李清照的“浓睡不消残酒”亦是一种情绪。昨晚的风很大,雨很小,心情复杂的她不停地喝酒,酒后酣睡,一直到日上三竿。

早上还在床上腻着呢,小丫头过来把床帐给她卷起来,然后看着她说,今儿还上不上学了?她见这个家里的小丫鬟到跟前来,第一句话问的不是早餐是否已备好,妆饰是否齐全,并非这些日常生活的俗事儿,而是问后院的海棠花怎样了?“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此处省略了一句话,就是她问这卷帘人,后院海棠可还好?然后,卷帘人才说“海棠依旧” ,卷帘人便是这小丫头。

如此,这便也是她昨晚独酒的原因。可那小丫鬟怎知她的心思,她在词的结尾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低头轻叹,哎……你说的不对,怎会是“海棠依旧”呢,它应该是“绿肥红瘦”的。

经过雨水的滋润,海棠花的叶子自然会更加的丰茂,故此“绿肥”。可昨夜的大风该会吹落多少花朵呢,这最关心的“红瘦”才是她的惦念。这海棠就是其对青春时光的憧憬。独酒思量,如此的年少青春延续几何?再经风吹雨打,更不知容颜多久。红颜易老,如花摧残,那卷帘人又怎能体会她这绵密的心思呢。

浓文,残酒,泛舟,填词……待字闺中的易安除了文辞了得,受其父母影响还锻炼出了卓尔不群的胆魄与见识。

在《宋史》中,其母王氏仅“亦善文”三字表述。而李清照是七字:“诗文尤有称于时。”——《宋史》。她的诗文在当时特别受人赞颂,在正史中受七字之描,实属了得。

年方二八,才貌闺中,见识博广,此即到了适婚之时。可如此的一个女子何人敢娶,何人能配,她意何人呢?说来,还真有一段佳话……

李清照

初三|诗歌|50字

绿柳黄花不胜愁,

闷平湖波压沈舟。

无限家愁亡国恨,

挤满眉头和心头。

品味李清照

初二|记叙文|550字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题记

北宋,历城,楼阁上,烟雨蒙蒙。她出生在这个承载着淡淡忧伤的春天。她,便是李清照。

清丽淡雅的词,举措不定的意蕴。让我的思绪变成了一个个轻舞飞扬的幻梦。从她的笔下静静流淌,静静徜徉……

藕花深处,不知归路

身为大家闺秀的李清照,亦曾有过一段梦幻,使之乐在其间。豆蔻年华,一切都显得那般的美好。时而出游,泛舟水上,好一派无忧无虑,怡情悦性的景象。品她的词,我恍若置身其中,与她一同畅享,体味着怡然自得的惬意生活。少年时的她,天真烂漫,多情亦多思……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十八九岁的李清照,嫁给了正值春风得意,风华正茂的赵明诚。两人不谋而和,伉俪情深。初为人妻的她,不改乐趣之心,幸福依旧。独上兰舟,茕茕孑行,她翘首以待,盼望着迟迟未归的夫君,望穿秋水地等待着再一次的刻骨铭心。我仿佛又站在她的身旁,听她独自伤叹“花自飘零水自流”,我不禁感同身受。青年时的她,如此多娇,情真意切……

舟轻愁重,欲语泪先流

不知是天妒佳偶,还是生不逢时,李清照“不合时宜”的短暂幸福在时代的汹涌波涛中。岁月荏苒,流年却在她年轻的容颜上抹下岁月的痕迹。京都沦陷,情投意合的夫君病故,珍藏的古物遗失……只身一人的李清照已经身心俱备悦己者不在,“物是人非”“倦梳头”;教人如何不“欲语泪先流”……寄情词赋,她留给了我无尽延绵的悲欢,引我体会悱恻哀感,品味人生苦乐,让我坚强面对世事。中年的她,青春已不在,诗词却永驻!

品味着喧嚣中的诗词,也品味这生命中的感动。

哭过愁过,再面对我们的人生,“海棠依旧”,绿,红是心中永恒的风景线……

相关介绍

作文大全为您找到走近李清照作文共10篇,其中包含走近李清照600字,400字,800字等文章。您还可以找到品读李清照,夜读李清照,李清照——一场绚丽的花事等等相关作文。

相关作文:
李清照
热门推荐:
中秋随想 最美的照片 走走停停 醉人的西湖 粘知了 自己一个人 中秋节的月 在公共汽车上 战胜黑暗 制作手抄报 追忆往事 真水无香 珍惜机会 中秋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