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知了
今天是星期四,我和爸爸去捉知了。爸爸先活好了面筋,把面筋放在一根竹竿上,我们就去捉知了了。
到了树底下,我还以为爸爸又要玩什麽鬼把戏,我给他说:“爸,你不要再耍什麽鬼把戏了,咱们还是捉知了吧!”爸爸不但没理我还哼起小曲来了,真把我气的!唉!
令我没想到的是爸爸看见一只知了竟然用面筋把它粘住了,这真是一个好办法,我这个聪明人怎麽把这个聪明位置让给爸爸了呀!我可真糊涂。
一下午我们粘了十几只知了呢!我今天真高兴!
夏天的时候,树上老是有知了在不停地唱着歌,我们这些小孩子可调皮了,拿着自制的工具就去粘知了。
工具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一根长竹杆(几米长的那种,如果不够长还可以把两根竹杆用绳子接连起来的),一些蜘蛛丝。工具制造是这样的,先在房檐屋角里寻找些蜘蛛丝(尽量多找些),把找到的蜘蛛丝弄成一团就用衣角包裹着,再用牙齿不停地把蜘蛛丝咬成粘性很强的,粘手的一团东西(原先白色的蜘蛛丝变成了黑色的了),弄好后就把这团东西粘在竹杆的末端,然后就拿着竹杆到树底下寻找树干上的知了了。
粘知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眼睛要亮,听见知了的声音后必须立刻发现知了的踪迹,否则会把知了惊吓地飞走了的;第二必须眼疾手快,发现知了的踪迹后就必须立刻轻手轻脚地从知了的背后粘住它,否则又会吓跑了它。其实说着挺容易,粘起来可费劲了,竹杆越长越难控制,那竹杆会左右晃动,不听主人的吩咐,你越想早点粘住知了,你就越不成功。我曾经好几次就因为竹柑晃动把知了吓飞了的,看着即将到手的知了飞走了,心里非常不爽,心想又要再来一次了。
粘了知了后,我们小孩子们常把知了的用来振飞的翅膀剪掉,这样知了就不能高飞了。然后我们就可以斗谁的知了的叫声大,谁粘的知了大了。
粘知了又是件不好玩的事情,因为衣角上弄蜘蛛丝的黑迹是洗也洗不掉的,我曾经想把痕迹毁灭,可是越洗越大面积,回到家,妈妈不用问就又知道我去粘知了了,又骂了我一顿,说衣服又报废了,并且警告我不准再粘知了。我只好一声不敢出地低头去干活去。
今天我粘了很多知了。
知了有着一对透明的翅膀,翅膀上有一些好看的花纹。但它全身上下都是灰黑色,爪子十分的尖锐,嘴虽然很细,但可以扎进树枝内吸取树汁。
粘知了要有耐心和很好的观察能力,还要有准确力。因为知了的皮肤和树枝是同一个颜色,所以这时就要看它的翅膀才能找到它。公知了要靠耳朵来分辨它在哪,因为公的会叫,母的是哑巴。
粘知了的时候,你往往在还没有粘到它的时候,它就会飞走。这有两种解决的办法,第一种办法是在公知了停止叫的时候,你也停止动,因为它不叫的时候就是要准备飞走。只有它在叫的时候,才能粘住它。这就要你具备足够的耐心。
第二种办法公母都可以用,就是直接粘它的翅膀,这就要看看把你的准确力了。
粘知了很费力,但让我十分的开心。
五年级:快乐王子
下午放学了,我回家赶紧写作业。写完了作业,我用面粉和出了面精,把它放在竹竿头上,提着竹竿跟张声意、甘艺玲,陈紫萱等小伙伴去公园玩。
我和一些小伙伴粘知了,一些小伙伴在斗蛐蛐,还有一些人在旁边观看。
我看见了一只吸着树汁的知了,把竹竿往上一捅,结果没有粘到,竹竿落在树枝上了,知了飞走了,我恨自己的手真笨呀!
我忽然又听见“知了“、”知了”的叫声,这次我看准了,竹竿不偏不倚地落在了知了的身上。“抓到啦!”我兴奋地喊到。后来,我又一连抓了好几只,和其他小伙伴一比,我抓的知了数量最多。
回家的时候,我仿佛闻到了泥土的气息,花草的芬芳,我的心情是格外的高心。
下午放学了,我回家赶紧写作业。写完了作业,我用面粉和出了面精,把它放在竹竿头上,提着竹竿跟张声意、甘艺玲,陈紫萱等小伙伴去公园玩。
我和一些小伙伴粘知了,一些小伙伴在斗蛐蛐,还有一些人在旁边观看。
我看见了一只吸着树汁的知了,把竹竿往上一捅,结果没有粘到,竹竿落在树枝上了,知了飞走了,我恨自己的手真笨呀!
我忽然又听见“知了“、”知了”的叫声,这次我看准了,竹竿不偏不倚地落在了知了的身上。“抓到啦!”我兴奋地喊到。后来,我又一连抓了好几只,和其他小伙伴一比,我抓的知了数量最多。
回家的时候,我仿佛闻到了泥土的气息,花草的芬芳,我的心情是格外的高心。
三年级:张呈聿
记得有一年暑假,姥爷带我回老家玩。在那里,我看到许多与我同龄的农村孩子都成群结队的来到树下粘知了,他们手里拿着木竿,使劲的把木竿向上举,脚底下还放着个不起眼的小罐。虽然他们看上去很累,但是个个脸上都挂着欢快的笑容。这让我这个“城市佬”不禁感到疑惑不已:难道粘知了比电脑游戏还好玩吗?我顿觉心里痒痒起来,硬是缠着姥爷教我粘知了。
姥爷一脸瞧不起的样子,不屑的说:“粘知了得有耐心,就你?能行吗?”我不服气地回了一句:“这有什么难的?可不能小看我啊!”姥爷没辙,只好答应了,我高兴的欢呼起来!
姥爷先是用柳条、木竿和面胶做成一个简易的“捕蝉器”,然后则耐心的对我说: “粘知了需要技巧。首先,不能着急,得慢慢来。而且,一定要稳,你明白吗?”我不耐烦地点了点头。
姥爷先是把我拉到一棵不是很高的树下,举起竿子给我做示范。只见他先是小心翼翼的把竿子伸向大树上的知了,快速的用面胶粘上了知了的翅膀,知了“哇”的一声叫了起来。姥爷不慌不忙,慢悠悠的把杆子缓缓抽回。接着,他又拿出一个小罐,把知了装了进去。
在一旁愣了半天的我早已按捺不住,一把夺过竿子,学着姥爷的样子把木竿举起。只听“嘭”的一声,我的竿子便打在了树上,知了被我吓跑了。唉,真是出师不利啊!无奈之下,我只好又找了一棵树。
由于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我蹑手蹑脚得向大树走去,轻轻地、慢慢地把竿子伸向大树上的知了。谁知,机敏的知了早已发现了我的“图谋不轨”,警觉的飞走了。
这下子可把我给急坏了!我刚想放弃,姥爷却发话了:“怎么了?想放弃?这样哪行呢?你才遇到芝麻大点的挫折就想放弃,人一生要遇到那么多的困难和挫折,这点又算什么呢?”说完,姥爷默默的走开了。
望着姥爷远去的背影,我缄默了。是啊,这点挫折算什么呀!我蓦地拾起木竿,继续进行我的“捕蝉行动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一颗颗豆粒大的汗珠从我的额头上缓缓滴落。
“哦耶!”随着我的一声大叫,第一只蝉进入了我的小罐。很快,第二只,第三只… …经过一上午的“艰苦奋斗”,我一共粘了五只知了!就在我正高兴时,老爷再次向我走来,笑眯眯的问:“凯来,粘到几只了?”我一边摇晃着手里的那罐“战利品”,一边开心的说:“姥爷快来看,我粘了5只知了呢!”姥爷拍了拍我的肩膀,问:“高兴吗?”我没有回答,只是使劲的点了点头。望着罐里的知了,我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回家的路上,我暗暗的想:粘知了真好,它不但能让我感受到乡村之夏的魅力,还能让我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的这句至理名言。不错,只要肯坚持,你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