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从省城上完课回到老家时,已是过完了小年马上就大年三十了。回到家的感觉怪怪的,感觉今年过年和往年不一样,可是就是说不出哪不一样。似乎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息,年味淡了许多,往常那种喜气洋洋的感觉越来越少了。
走到家楼下,看见那公告栏上贴出一则公告,说今年过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看完之后我有所领悟,往年这时候四处都是小朋友们在玩烟花爆竹,那鞭炮声从四面八方传来,虽然闹腾了点,但这确实是过年的滋味。今年却不见这声音,这专属于过年的声音消失了,这年味自然也就淡了些。回头望去,小区里显得光秃秃的,望去一看,映入眼帘的就只是几棵树,几丝垂在半空中的电线。去年的红灯笼,彩灯,横幅标语,什么的都不见了踪影。莫名少了一股喜庆味,让这地方看起来像是一个落后的小村庄。这清淡的年味让人心生质疑,这到底是回家过年,还是回家休个长假……
到了年三十那天晚上,家人亲戚聚在一屋吃传统的年夜饭,一屋子人热热闹闹的,这才勉强有了些年味。一桌丰盛的佳肴,一伙人围桌而坐,看上去显得热闹,可实际上,这桌饭未免显得过于冷清。小孩们坐在一起激烈的打着游戏完全不问身边的事,大人们即使分开坐也拿着各自的手机低头刷着微信微博,老人们不加入低头族的行列,只得独自拿起筷子,端起碗默默的吃着这看起来热闹喜庆的年夜饭。看着小辈们玩的不亦乐乎,也许他们的心里并不好受。可能在他们那个时候,年夜饭确确实实是一年中最幸福、最热闹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吃饭、喝酒,在欢声笑语中迎新年,那滋味确实美,确实是过年的感觉。而现在,虽然也热闹,却少有人交谈,不像个年了。
晚饭过后手机便被轰炸个不停,各式各样的拜年短信一波接一波停不下来。群发祝福,甚至有人群发信息一个人发两遍,这种群发短信看着就令人厌恶。压岁钱变成微信红包,社区服务变成了关注社区公众号,电视机打开春晚也没几人看。这年味越来越淡,这过年越来越不像个过年。
在科技飞速发展,时代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除了要不断向前看,同时还别忘了放缓脚步,停下来回头看看。看看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优良传统,保护好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些不能被代替的习俗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的遵守。保护好我们的文化家园,同时也守护好我们自己的家庭。放下电子产品,多陪家人聊聊天,让温暖不只出现在屏幕上。多走几步去登门拜年,赢得的是更多的关心和爱;多花点时间向朋友们送上诚挚的祝福,赚来的是一生不变的友情;多费点心和家人门团聚在一起;获得的事温暖一辈子的亲情。
年!这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让我们努力,让年过的越来越像个年,让身边的年味儿越来越浓郁。
下一篇:年味
春节已迈着轻快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大家都开始张灯结彩,到处是一番热闹欢腾的场景。在这个一年一度,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带着满满的兴奋感,期待感,开始寻找大家都所期盼得到的年。年味在哪里?我告诉你,年味在和...
冬至,标志着一年中最冷时节的到来,也是制作年味的开始。家家户户都忙着腌腊肉,灌香肠,挂在风中的鸡、鸭、肉片虽色香不同,但都尽力将年味弥漫。半月过后,腊味日渐丰腴,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过烟熏火燎的考验,...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俗称“过年”它是孩子们期盼,大人们相聚的好日子。大年三十的早上,随着闹铃铛的欢唱,我早早爬起床匆匆洗漱后便踏上回家之路,一路上人烟稀少,平日里喧嚣热闹的城市变得静谧安详。不到4...
寒假中的许多时间我都是草草地虚度过去,唯有过年的那几天热热闹闹颇有年味。愈到年关,年味越浓。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阵阵浓郁的鞭炮味,从地上忽然飞向天空并像花儿一般绽开的就是那一个个花炮,垂直地飞向天空,...
“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一挂红红的鞭炮,在长长的引线燃尽后,炸响了这个不一样的夜晚——除夕。除夕晚上新旧年交界之际,叔叔带着我和弟弟来到老家屋外的前坪放鞭炮...
关于过年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个叫“年”的怪物,经常在除夕的时候来残害百姓,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兽要来了,都带着牲口进山里躲避,这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一位老婆婆劝白胡子老爷爷赶快躲一躲。白...
火锅里的饺子已煮得稀烂,里面的肉已微微露出,一桌子的菜却没有一个人在动筷子。他们热火朝天的聊着,谈着,彼此之间全然没有客套。“儿啊,这一年过得咋样哈?”老父亲的耳朵不太好,说话说得很大声。儿子立马恭恭...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最欢喜的日子。所有的亲人都聚在一起,去体会过年的味道。除夕,一家人就忙碌起来了,大人们去买过年用的东西,老人们就帮忙打扫卫生,清理房子,小孩子们也没闲着,帮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