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又是一年除夕,大院里挂着的灯笼,一个个都亮了起来,灯火通明。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年除夕夜少了许多嘈杂的鞭炮声。夜里,我躺在床上,心想,炮味没了,年味却丝毫不会变得。宁静的空气将我带回到几年前的记忆中。
时光倒流,有一年除夕,我身在北京,亲朋好友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摆上了瓜子花生,欢声笑语填满了客厅。窗外漫天大雪,北京的雪可不是几粒雪籽那么简单,而是雪花,甚至棉绒绒的雪球,捧一粒雪花在手心里,用放大镜观察,他们晶莹剔透,纹路结实,紧凑而匀称。跟一针一线秀出来的一样。
北京,还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每到过年,大街小巷都会用板房搭起临时的“烟花鞭炮销售点”,每一间板房都很小,约莫三四平米,但里面的鞭炮却玲琅满目,成百上千,豪爽的东北人朝我吆喝:“小伙子,捡贵的买!”
最有趣的莫属北京冰车,每到过年,北京的湖面上就会结起几米厚的冰层,有人在课椅下面装上冰刀,人们坐在椅子上,拄两根雪杖就可以在冰面上畅意滑行……北京的冬季,寒冷干燥,但即使是冰面,也能孕育出这般欢声笑语。许多人常说,时代变了,年味也淡了。北京就是最好的反例,在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我们用心寻找,依然不难发现这里蕴藏着中国最传统的春节,最淳朴的年味。
大年初四,父亲把奶奶接回长沙,下午四点,奶奶便开始为晚餐忙活,她要做的是药汤鸡。新鲜母鸡,剃毛,放血,去除内脏,放入党参,云耳,桂圆,黄芪等药材,再加大枣去苦,料酒去腥,放入锅中小火慢炖近两个小时。晚上,药汤鸡终于出炉,打开锅盖,香飘四溢,都市令人食欲大开,金黄的鸡汤中飘着点点油星,色香俱全。浅尝一口,又甘又醇的鸡汤直达味蕾。奶奶说,这是她做了近四十年的拿手菜,而且食材都是从老家带来的。一顿佳肴,一碗鸡汤,都盛满了浓浓的年味。
年味,既是鞭炮门画,也是微信红包,不管何时何地,年味总是处处存在的。
下一篇: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春节,乃农历新年也。此节为一年之首,亦为最重要之节也。每逢此节,大年三十,愈至夜晚,年味越是浓厚。就连平日夜里黑灯瞎火的乡村,今天也是格外地喜庆。站在马路边,路灯上早已挂上了鲜红亮丽的灯笼,路边的每家...
年,我想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因为每年的最后一天,我们都会聚在一起通宵等待着新的一年。过年有时是在拼噼噼啪啪鞭炮声或是人们的谈论声中以及看春晚的欢笑声中过去的。只有这样才能算作年味吧。就这样14年过去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耳边一阵又一阵熟悉的爆竹声,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都是满满的喜庆。除夕,我们全家都坐在电视机前,围在火炉,看着春晚。随着那熟悉的“...
一进正月,伴随着小巷间段段斑驳的围墙边拂过的一阵清风,村中便飘来一阵糯米饭香。几家的小孩又在双手握着那温暖的糍粑,咧着嘴,呵呵的笑着,糍粑的余温在空气中散开,孩子们嘴边还残留着是的黄豆粉仿佛在诉说着过...
年味,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那份不可割舍的情感,是对每个在异乡的游子的呼唤,是每个家庭难得的相聚。年味,是我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今年过年回到许久没回的老家。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乡村的那份宁静和安详。今天过年...
过年,是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谈笑风生的时候。我不仅盼望着过年的美好,还期待着躲在其中的年味。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一道道美味的菜肴被端上餐桌,阵阵香味扑鼻而来。也许是太想品尝这桌菜肴,表弟早已按捺不住...
春节,中国传统节日。每当春节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擦擦洗洗,忙个不停。大街上,人来人往,买年货的人们络绎不绝,脸上挂着心中的喜悦。有的在买画有的在买年货,还有的人在写对联等等。商店里,商品齐全...
新年,让人想念的不仅是那熟悉的鞭炮声,更是那魂牵梦绕的年味。大年三十的早上,大家都早早的起了床,出门就能看到大伯拿张小板凳坐在坪里,用柴火熏腊肉腊肠;大伯妈,二姐和弟弟围在火炉旁包饺子;姑姑和奶奶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