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随着科技的愈加发达,信息网络已逐步攫取人心,在过年这个重要的日子里也不过如此,人们各自拿着手机向远方的人发个祝福或红包就草草了事,一点儿年味儿也没有。
我心中的年味可不是这样,回想起以前过年那可热闹多了。
在除夕的前三天也就是腊月二十八前后,人们便忙着准备扫尘、蒸馍馍、买新衣、办年货、贴春联、……在大街上,到处是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小摊,人当然也不少,商场里,小店里也挤满了人,都为了能买到更多更好的“新年礼”。我老家是土房子,还有什么牛圈,猪圈都要贴春联,爷爷便负责这件事,奶奶则在家收拾房屋,爸爸备年货,至于我们小孩子只能一旁玩耍,期待着新年的到来。
除夕这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饭桌上准备着丰富可口的年夜饭,有腊肉,腊鱼,凉拌猪耳,熬鸡汤,煮排骨……虽坐在饭桌前但不能先动筷,而是先放鞭炮,这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习俗,目的是为了除旧迎新。待鞭炮声响后,我们便动起了碗筷,迫不及待地想吃上一口这美味的饭菜,在饭桌上,大人们敬酒聊天,老人们乐开笑颜,小孩们吃喝嬉笑,在这热气腾腾的水蒸气的熏陶下,每个人的脸都被熏的红彤彤醉醺醺的,屋内其乐融融,使人完全忘记了窗外的寒冷。
待晚饭过后我们一家人都会围坐在一台又小又旧的电视机面前看春晚。奶奶会为我们搬来火盆并端来一些瓜果来,让我们在看春晚时不瞌睡,离十二点还有十分钟时,爸爸把烟花爆竹搬到场子上,到了还有十秒时,把电视机声音调到最大,跟着里面一起喊:十,九,八……三,二,一!十二点钟声响起,老爸点燃烟花爆竹,一朵朵灿烂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绽开,在不远处漆黑的天边,隐隐约约的鞭炮声,微亮的光在空中一闪一闪,山的那头的人们都在庆新春。这个夜晚好不热闹!
正月初一的这一天,家家户户敞开大门,把好吃的都端到火炉桌上,因为这一天是拜年的日子,小孩儿也非常喜欢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可以收到压岁钱,往往几年,我都会收到好几百的压岁钱,那快乐的滋味可真说不出来。在这天,我都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新鞋,和家人出去拜年,当然首先要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拜年,之后再去亲戚家拜年。一进别人家,首先也是放鞭炮,然后主人家会给我们端茶倒水,端吃的,一连拜完好几个人家,我的肚子就已经饱得什么也装不下了。接下来的几天你还会听到时不时的鞭炮声,一直响了好几天才会渐渐消声,喜庆的日子才在快乐中慢慢结束。
这便是我心中的年味,年味是人们期待新春到来的喜悦,而不是拿着手机无所事事,年味是全家人欢聚的幸福,而不是整天面对电脑玩永远不会结束的游戏,年味还是亲人们之间那浓浓的情,而不是用手机对每人发同样干巴冷漠的“祝福”。所以让我们来珍惜中华民族传统的年味,传达真情,摆脱网络的束缚。
下一篇:九鲤溪漂流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看到这首王安石的《元日》,才发现春节已悄然而至。收拾行囊,我们一家三口踏上回家的路,坐车颠簸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家门口了。一进门,...
点一滴清水,轻轻研磨;铺一张红纸,细细剪裁。墨香在空气中悄悄晕开,这就是我心中的年味。自我学书法的那年起,新年与墨为伴已成为一种习惯。今年亦是如此,回到家的第一眼便是爷爷为我准备齐全的文房四宝,如同见...
转眼间,2018欢天喜地地过去,2019热热闹闹地走来,春节来了!腊月一到,超市里就显出一番热闹的光景,货架上新鲜翠绿的蔬菜水果,柜台里琳琅满目的坚果零食,在人们挑剔的目光下接受着“审视”,街道的两边...
保康,这座倚南靠北的山城,北方粗犷豪迈的架势,江南滋润美艳的韵味,都有一些的。人的生活,不急不慢,像一张又一张微微泛黄的老照片,而等到鸟儿归了林,田野院子空旷,炉子生起火来,棉袄裹在了身上,年就来了。...
新年的到来给各地裹上一层红装,烟花阵阵惹人醉,鞭炮声声新春到。火红的灯笼高悬在每个人的心中,指引归来的游子寻找回家的路,照得人的心里敞亮、温暖。大街上,小巷中,必定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叫卖声,喧嚷声...
四季的轮回回到起点,忙碌的学习生活后精疲力竭的我,迎来了一个新春佳节,畅游在珍贵无比的日子里,心中的年味如同墨滴进清水中,逐渐弥散开来,包裹住新年的温暖与喜悦。心中的年味是热闹的大街,朋友的陪伴。炫目...
缕缕糯米的甜香弥漫街头,鞭炮声渐渐响起,披着金鸡红袍的年萦绕着团聚、幸福的味儿,姗姗而来。大年三十,我跟着爸爸,小爹,去给爷爷送亮,一路上空气中弥漫着鱼肉的咸香,家家户户的门窗上张贴着各样的福字、年画...
随着腊月的临近,年的味道似乎渐渐浓了。大街小巷的形形色色的小摊多了,置办年货的人和车多了,人们的问候语几乎都变成了“年货办齐了吗?”但这似乎并不是我心中的年味。爸爸的毛笔字是写的极好的,我家的春联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