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寒假里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生活变得充实而有趣起来。六本指定的书目,大家一起阅读,通过QQ群,交流心得,分享收获。在阅读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每一天都接受到新鲜观点和看法,每一天又都发表出自己的想法和思想。这是一件再快乐不过的事了。
阅读的第一本书,就从《大地上的事情》开始吧。这个被称着汉语世界里最后一位孤独放蜂人的的作家——苇岸,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大自然。熟悉的是他写的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可见的自然物件和现象。陌生的是我们谁也没有像他那样细心观察并且总结出心得。成功有时可能就是你比别人往前多走了几步吧。类似的读本还有《所罗门王的指环》,在鸟兽虫鱼的世界里,不仅仅是有趣,还有许多科学知识。只有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爱意的人,才能够写出如此妙笔生花的读物。
《城南旧事》是原先就读过的,再一次重温,忽然有了不一样的收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主人公英子的世界里一一悄然离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为何他们的人生如此悲惨凄苦?这也许就是不平等的旧社会为什么会灭亡的主要原因吧。另一本与之截然不同的小说《十八天环游地球》却又将我们带离了现实。机智,勇敢,富有爱心的福克用他的勇气和毅力,完成了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者凡尔纳用一种独特的幽默方式表达着故事,刻画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这是我们写作中应该好好学习的。
《居里夫人传》向我们讲述了玛丽·居里传奇伟大又充满坎坷的一生。她的一生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论语译注》虽然不是人物传记,但是我们从孔子的弟子及后人口中认识了一个谦虚谨慎,品德高尚,诲人不倦的“孔圣人。”他的学说和思想已经影响和造福世界两千五百多年。
如果说寒假的阅读使我们获得了知识,增长了见闻,那么开学后的三场分享会则更像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共同的名著,不同的认知和观念让我们的眼界更宽广,收获更丰富。分享会让大家避免了阅读上的闭门造车。不同的观念和思想只有不断碰撞,才会碰撞出璀璨的火花。分享会同时也提高了大家使用电脑,制作PPT文件的水平。从筛选资料,制作图片,整体排版,直至最终完成,每个人的每一步都力求精益求精,与众不同。当然,还要感谢为了分享会,制作出精美海报的同学们,他们的无私付出使分享会变的色彩斑斓,充满活力。我喜欢这样的阅读,我更乐意参加这样的分享。在阅读和分享中,我们的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和升华。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下一篇:母亲_800字
历史的河流淙淙而去,带走了泥沙,留下了精华。诗,便是其中精华之一。刚过咿呀学语的年纪,我便接触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骆宾王的《咏鹅》,起初读时只觉得朗朗上口,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体会到了作者灵魂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合目冥想:碧空如洗,阳光明媚,一只通体洁白的鹅惬意地泛于素波之上,时不时弯头啄一下羽毛,多清幽,多和谐的画面啊,猝不及防地闯入我的生活,变成我心底一角的柔软,我用诗的视角看世界,用诗意的心感受生活。我欣赏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也偏爱王维“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的恬淡,更喜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愉悦,万籁俱寂,我托腮遐想,镂空雕花的窗棂下,透射进无数细碎的金子,大诗人陆游运笔行云流水,俊秀的诗句落在古色古香的宣纸上,素雅又大方,阳光下或秀气的蝇头小楷,或豪放的浓墨行书,都在熠熠闪光,想着这样的情景,我竟不由自主地莞尔一笑。在诸多诗人中,我格外喜欢陆游的诗,底蕴丰富而含蓄,胸襟豁达,文笔隽永淳厚令人回味无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尤其喜欢放翁的这首诗,每当我徘徊在黑暗的岔路口,是它鼓舞我,是它使我相信,前方有光,前方会柳暗花明!多少个如墨的黑夜,我被繁多的作业弄得烦躁时,总会找出诗来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许是被陶渊明悠然闲适的情绪感染,我浮躁不安的心渐渐沉下来。沉下来,没有一丝波澜;沉下来,感受这淡然的诗意。诗意的生活,真的很好,我要说,我很爱这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多读些诗吧,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是灵魂的伴侣,指引无知的心灵;书,是初春的细雨,滋润干涸的心田;书,是冬日的阳光,温暖僵硬的身躯;书,是清晨的鸟语,丰富乏味的生活。初识它时,充盈着墨香的书架让我情不自禁地捧起了它,五岁的我并不认识什么字,但还是被它精彩的插画,工整的印刷字体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个下午,阳光肆意挥霍着余晖,岁月静好,墨香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中。二识它时,已然七岁,我捧着新发的课本,觉得十分新奇,可待我看完它时,简直大失所望,真是枯躁,无聊透顶。而老师还让我们天天背它。于是,我开始讨厌课本,尤为偏爱那些课外书。三识它时,是在一本诗文集中,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那种感觉真奇妙,和以往的阅读体验不一样,那时的我真实地领悟到了书的独特魅力。时光流逝,寒来暑往。在书中,我认识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怀着满腔悲愤跳进了汨罗江;在书中,我认识了吟着“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书中,我认识了留下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山水诗人王维;在书中,我认识了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悄然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些千古诗词,陶冶了我的情操。书,使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假期。同时,我被书中人物的精神所折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坚苦卓绝的毅力使我感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勇敢令人敬佩;《居里夫人传》中,居里夫妇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震撼了我。我在书中体悟了一份又一份美好,收获了一份又一份感动。...
书是一叶扁舟,带我遨游知识的海洋;书是一双翅膀,带我领略万千世界;书是一把钥匙,带我打开智慧之门;书是一支蜡烛,带我找到前进的方向。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蹒跚学步到稳健狂奔,在我的童年里,我最知心的朋友非书莫属。年幼无知的我,经常为善良的白雪公主流泪,为坚持不懈的乌龟拍手叫好……也是从那时起,书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幼童变成了一位知书达理的小学生,可我还是如饥似渴地“啃”着每一本好书。书中有苦辣酸甜,书中有喜怒哀乐;书中有纯洁的友情,书中有感人的亲情。书好像美味的棒棒糖,让我欲罢不能。书中的主人公以及他们曲折的故事,好像一条无形的线,把我拉入书的海洋。我对书的喜欢几乎达到了痴迷,记得有一次,我买了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我完成了沉重的作业任务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津津有味地开始阅读。书中主人公哈利・波特的命运遭遇使我牵肠挂肚,我看得如痴如醉,正当我看的入迷时,妈妈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我面前,她指着闹钟生气地说:“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还看,关灯睡觉!”妈妈果断的语气让我不得不收起书,乖乖睡觉。可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眼睛闭着却心心念念的都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越想越期待,越期待就越想看。最终看书的欲望还是打败了理智,我蹑手蹑脚地拿上书和手电,悄悄地钻到被窝里。手电筒一开,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最终还是被妈妈抓了个现行。虽然少不了斥责,但我却在这场精神盛宴中收获了知识与智慧。书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能让我终身受益。书如一股清泉,滋润我的心田;书如一缕阳光,照耀着我成长。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充实了我的生活,我的人生因书而改变,我的世界因书而精彩!...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在阅读中充实自我、丰富自我。你所读的书的厚度,等同于你人生的高度。喜爱读书,对我们大有裨益。从长远上看,阅读之于我们,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并使我们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气质,成功需要付出,这所需的毅力也是难以想象的。就短期而言,我们的阅读充满“目的性”。我们的阅读更多的是为了应试教育,是我们为了取得一定的成绩、完成一定的作业而主动或被动的进行的。或许有的人会因为这种阅读的出发点而否认它,但我认为,这样也很好,虽然这样的阅读“目的性”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使我们的大脑“装”进了更多东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管为何而阅读,多读书,多智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读都存在着差异,有的人喜欢内容多样的杂志,有的人则只爱大部头名著,有的人对报纸情有独钟……阅读虽分为若干种,但不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阅读好书、好文章都是我们所需坚守的一个原则。若是只对一些词藻绚丽、语句浮夸、总是在无病呻吟的书籍感兴趣,那将无法领略阅读的真正魅力,也无法从中提炼出精华,只能是一种纯粹的“耗时项目”,最终难有大成就。在科技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智能产品的普及,读书也渐渐被人们所淡化、边缘化。有人说:“周迅离我们越来越近,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 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听周杰伦的人越来越多,听贝多芬的人越来越少……”在我看来, 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文化的倒退,我们需重拾书籍,重回净土,重新找到那片宁静,在读书中使自己得到升华。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自身有思想,行为有修养,才可以在抬头时望见星空浩渺,在低头时脚踏实地,继续砥砺前行。青春因阅读而不被辜负,人生因阅读而更加精彩。...
当今时代,整容事件比比皆是,失败的案件也屡见不鲜,触目惊心。但整容事业却依然异常火爆,许多人想通过提升“颜值”来提高自我,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机遇,但在我看来,颜值并不重要,才能才是决定前程的最好准绳。所以,我们必须挣脱颜值的囚笼,不断充实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用本领说话。其实许多成功人士颜值并不高,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内在。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如今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可是马云却只是一个额骨深凹,头发扭曲,一副淘气的顽童样,但他却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马云的成就向我们说明了成功不是靠脸蛋而是靠才华,如果马云因没有高颜值而对自己失去信心,那么今天的他就不会取得如此高的成就,阿里巴巴就不会享誉全球。挣脱颜值的囚笼,做个真实的自己,才是独一无二的。明太祖朱元璋,一副月牙脸,成就他的并非颜值,可设想一个人仅有颜值,没有才能,那凭什么被众人仰慕?也许只是角落里不被人注意的芸芸众生而已。在大家拼颜值时,我们需要做的是提升自己的才能,胜过他人光有颜值、技不如人的外壳。所以,挣脱颜值囚笼放飞真实的自己,只能靠真本事。陈州,一个无腿可站的坚强人,外表的残缺并没有令他颓废,反而,他振作起来拄着两个小木箱登遍五岳。成为中国登顶五岳第一人,被誉为中国无腿勇士。颜值的不足并没有使他一蹶不起,反而更加振奋,他登上了《超级演说家》的舞台,成为超级演说家。他在《开讲啦》用自己的真实故事《我找到了幸福》感动所有观众,用内心的强大才能站得更高。他用自己的毅力站在泰山之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妻子,营造幸福美好的四口之家。可见颜值并没有才干重要。倘若陈州因为失去双腿而放弃生活,那么他也不会有今天的重大成就,或许还是一个到处卖艺的流浪汉。但他用顽强的毅力,出众的才干挣脱了颜值的囚笼,使他成为被世人敬佩的人。当今有多少人为了颜值,为了赞美,为了自信选择了整容,然而整容的高风险并没有使他们停止,反而愈发火热,使他们缺少见解,随波逐流,大众化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大可不必,反而独一无二才是最好的。通过提高内在来完善自己不是更好吗?让我们摆脱颜值的囚笼,放飞真实的自我,提升自己的才干,为了更好的自己。不囿于颜值,做真实的自己。...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古诗文,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很敬佩那些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他们腹有诗书,品德高尚:“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他们腹有诗书,谦恭有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们腹有诗书,胸怀大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两三岁还在牙牙学语时,我就开始背古诗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口齿不清的我被客人夸得原地打转,一屁股摔在地上,还不停地咯咯笑着。每当吃饭时,桌上掉了饭粒,只要妈妈一开口:“谁知盘中餐”,我就会马上接上“粒粒皆辛苦”,然后就赶紧把饭粒拾起来吃掉。上学以后,随着古诗越背越多,我逐渐领略到了古诗文的魅力。李白把我带进激情的山川;王维使我融入如画的意境;孟郊的拳拳报恩之心、陆游的殷殷爱国之情都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在古诗文的天地里如痴如醉地翱翔。秋风习习,月朗星稀的夜晚,坐在小区的凉亭里乘凉,不禁吟诵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眼前仿佛看到了在皓月当空、人迹罕至的幽静竹林中,王维独自一人,弹着琴,和着歌,有明月相伴的怡然自得的样子,我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心情平静而放松下来。我常常惊叹那么区区几行诗,寥寥几十个字,竟能蕴涵那么丰富的感情。就拿送别诗来说吧,能让我感受到朋友之间的友谊是那么真挚,也感受到了诗的多姿多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如此的洒脱、豪迈;“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又是如此的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充满了深深的依恋和牵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却把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李白和汪伦展现在我们眼前。古诗的奇妙真是让我赞不绝口。现在,我已经七年级了,诵读古诗文已成为了我生命成长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每每来到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景色,我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吟出一句诗来。跟妈妈比赛背诗是我的一大乐趣,并挑战着背更难的诗。《行路难》、《将进酒》、《短歌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每背出一首长诗都会令我欣喜若狂。《弟子规》、《三字经》早已不在话下,现在正向《百家姓》、《千字文》挑战。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背诵并内化更多的诗歌吧!那我们也能“腹有诗书气自华”了!...
诗是什么?诗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诗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诗是姹紫嫣红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书呢?书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书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书是攀登知识高峰的阶梯……诗书读得多了,头脑就充实了,腹中就有墨水了,别不信“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喜欢在夜晚的雨后读书,雨后,庭院里空气清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春雨霏霏,雨雾弥漫,千万条银色,千万缕薄纱,倾泻在天地间,荡漾在半空中,恰似穿成的串串珠帘,如烟似云像雾,笼罩着世间万物。庭院里深幽幽的,好似盛满了柔和,盛满了静谧,盛满了宁和,隐在了庭院中的枝叶深处。那丝丝缕缕的阳光漏过繁密茂盛的枝叶,在脚下铺出了一些参差不齐的树影,树影和着院草,竟也有几分绿意透出了淡淡的泥土气息。无风的夜晚是宁静的,一切都静止了。这是,捧书坐在庭院里,在温和皎洁的月光里,在书香醇酽的空气中,我陶醉了。最好在手指一杯香茗,读书清心,喝茶醒神,任思绪如茶叶在滚烫的水中翻腾舒展,我被书完全俘虏了。时间匆匆不等人,诗书尽在不言中。渐渐地,我腹中也典藏了不少珍贵的墨水。我钟爱诗。唯诗有华,秀于百卉。我爱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放;我爱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我爱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辛弃疾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清幽;杜牧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忧虑;范仲淹有“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凄苦……我仿佛看到了文天祥在狱中不屈地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千古佳句;我好似看到了陆游在村中孤独地写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这样的千古名句,我佩服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操。读诗,可以育德行,可以导人生。谁能用诗来充实自己,谁就能变聪敏;谁能用诗来充实自己,谁就能夺成功;谁能用诗来充实自己,谁就会走得远;谁能用诗来充实自己,谁就会看得开;谁能用诗来充实自己,谁就会行得顺……但读书也能医愚,能治穷,能励志,能使人学会怎样为人,如何谈吐,怎样交友……书能告诉我许多道理,数之不尽,学之不竭。我钟爱书。唯书有色,艳于西子。看一本书,如交一个挚友。我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看到了汤姆索亚的勇敢与正直;从《西游记》中,看到了孙悟空的坚定和机灵;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看到了保尔·柯察金的执着与刻苦;从《鲁滨逊漂流记》中,我看到了鲁滨逊的辛勤和乐观;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看到了海伦·凯勒的顽强与真诚;从《水浒传》中,看到了梁山好汉的坚韧和忠义……无聊时,我读书;空虚时,我读书;寂寞时,我读书;空闲时,我读书……一首首好诗如一坛坛美酒,虽经时间洗涤,岁月蹉跎,依旧散发出醉人芳香;一本本好书像一颗颗明心,任凭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依然闪着光闪闪发亮;一首首好诗,一本本好书就似一个个贝壳,海潮汹涌过后,散落在海滩上,发出美丽动人的光泽。诗就如清风,拂去心头的尘埃;书就如甘泉,洗去心头的负荷。我爱品诗,也爱读书。初三:梁艺馨...
我喜欢在阳光明媚的天气翻阅一本书同时感受着阳光的温度,我喜欢在阴雨绵绵的天气静读一本书同时感受着细雨的诗意,我喜欢……我喜欢的其实并不是天气的美好,而是在书海里畅游的那份快乐。“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我的座右铭,也许吧就是因为它,我开始爱上了读书,并且坚持了下来,如今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了读书给我带来的快乐。一年暑假,我在书店里玩着突然眼睛扫到了《鲁宾逊漂流记》。这本书是我一早就知道的,但是并没有读的冲动,可那天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它会带我进行一段新的旅程,会让我感受到无比的乐趣。我拿下那本书,静静的翻看着,我的心思开始和鲁滨逊融合到一起,我的情绪渐渐开始随着他的经历起落。我为他独自陷身小岛而落寞,却又为他的顽强而感动。他带我开创着孤岛求生的历程,我随他的脚步走着,我看到了他的山洞。走着走着,我又看到了他的猎物。走着走着,又有一位名叫知识的老者也加入了我们的队列。他身上闪耀着智慧光芒透过我的眼睛,仿佛点亮了心中的明灯。后来鲁滨逊结束了旅程。但这位老者却并没有离开,他又带着我了解到壮丽的巨塔也会倾斜,不败的钢铁也会沉没;有人为了一个圆用身体挡住了利刃,也有人为了一袋铜币而将生命钉在了十字架上。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就像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滑翔。思想的速度一被放开,就连光也跑得没有它快;但是阅读与书籍就像一个最完美的黑洞,总能把思维引向它,在它里面积蓄着,准备一次最壮丽的爆发。八千里路的云与月,全部在阅读中走进了我心灵的深处。我把这奇妙的感受告诉了妈妈,我问妈妈这个老人是谁,妈妈告诉我,他谁也不是,他陪着我们每个人,却随时又会从我们身边离开。如果我们经常读书就会经常遇到他,他又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给我们更多的知识。哦,这神奇的老人啊,请在下本书里等着我吧。无论阳春三月,还是冬雪连绵,都是读书的好天气啊。快,拿起书,翻开它,开始你新的旅程吧!让我们一起在书海里畅游,让我们去感受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