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小时候,妈妈总带我去散步。那时的时光是诗意的,风景是美好的。
初春的湖边是美丽的。柳树以湖水为镜,梳洗着自己绿色的长发。那长发仿佛是翠绿玉石雕成的,显得十分清秀。妈妈便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盛夏的湖面是美丽的。荷花亭亭玉立,一张粉红的脸上绣满了高洁。妈妈又说:“风含翠蓧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初秋的湖岸是美丽的。五彩的秋叶落了一地,装饰了儿时的梦。妈妈就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隆冬的湖面是美丽的。寒冷冻结了湖水。妈妈说:“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
一年四季的风景都润在清香中,更添一丝情趣。
长大后,已不再需要妈妈为我读诗了。我常常在闲暇之时,欣赏唐诗宋词的美。
千年的蒹葭散发着晚香,细品淳朴的民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美景,铭刻着分手的惆帐;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容颜,美得超凡脱俗,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豪情,尽显忠心为国的肝胆……
一路走来,诗词丰润了我青涩的青春。
下一篇:温暖的等待
学完《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文选》这本书,我从一无所知,到流利地背诵诗词,我感受到了我们祖国文学历史的伟大与王献平老师的良苦用心。从书中,我学到的不仅仅是诗词,我学到的是整个文化历史。学习过程中,我就像穿越了一样,回到先秦,回到汉朝,回到盛唐……每个诗篇,每道文学常识,每个历史故事在我脑海里一次一次重演。我深刻感受到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古典诗词优美的韵律和所呈现出的美好,那诸多意境深深地感染了我。真是应了那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随着我对这本书的深入学习,我的写作水平也有了大大的进步。最重要的还是王老师的讲解,那些历史知识,从此变得非常有趣味。我聆听着王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忽然感觉到那些历史,那些文学,它们就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我是炎黄子孙,我要学习祖先的文学,我愿意接受王老师的教导。中国古代文学,不只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更是我们应该认真感受的,在趣味中接受文学,在快乐中感受文学。背诵过的那些诗词,像粮食一样融入我的身体,它让我像苏轼一样达观、乐观;它让我像杜甫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它让我像李白一样奋发学习。没错,这就是文学的力量,这就是历史的力量。在中国,身为炎黄子孙,我感到自豪,我们有那么长久的历史,我们能有这么多的文学珍宝,让后人去感受它的美妙。趁我还年少,我要抓住机会,好好学习文学。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文选》伴我成长!...
国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它能使人心境开阔,它能改变人的性格,它能改变人的生活习惯,它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献平国学书院的王老师不求我们成为孔子那样伟大的圣人,只要求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合格的少年君子。自从进入书院以来,在一首首或豪放、或优雅的诗词中熏陶,我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读懂了诗词,也读懂了作者,更读懂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以前,我只会背李白、杜甫等知名诗人最普通的诗句,而且只会死记硬背,那时我体会到了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多么的可怕!但是上了王老师的课后,简直来了个180度大转变,我就像从荒芜的沙漠走向了生机勃勃的绿洲。王老师让我的意识从上古穿越到明末清初,饱读诗书,丰富我们的见识,还改正了许多我们之前错误的读音和注解。在去成都旅游时,我能在武侯祠前大声地背诵《蜀相》,还在杜甫草堂临时发挥背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时爸爸和妈妈都夸我背得好,把文学运用在了生活中。因为王老师教育我们要带着文化去旅行,去游览祖国的大好风光。用文学给自己建造一个良好的内心,用心灵去感受国学之伟大,用实践来体验我祖国山河之壮丽!记住,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用心过好每一天。加油,我中国少年!...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就要和三阶的课堂告别了,回想起来,我学了那么多的诗词,有李白的、杜甫的、苏轼的、李清照的、柳永的……结识了许多文学家,他们都是文坛上的一颗星星,照亮了我的心。诗词让我快乐,每当我不如意的时候,我就会拿着文学简史的书看,心想:“我再惨还能有杜甫惨吗?”心情就会好起来。再读读苏轼的“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想着苏轼美好的生活,我自己也快乐了。有时我总想:“如果我一直过着小时候的生活该多好啊,每天没有写不完的作业,也没有上不完的课,更加不会有成长的烦恼,每天都可以快快乐乐的玩,心灵也阳光。”可惜我长大了,压力变大了,心事也多了。这时,再翻开文学简史的书,第一眼看到的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不管什么时候,想到诗词,我都会重拾快乐。我最喜欢的诗人是苏轼,因为他能使我快乐。他的仕途虽然很不如意,但是他非常乐观,我要向他学习,学习他乐观向上的精神。可惜我没能生活在他的时代,要是我跟他生活在同一时代该多好啊!我们可以一起玩耍,一起作诗,我的不快乐可以向他倾诉,而如今,我也只能多读他的诗来充实自己了。时光转眼过去,三阶课程马上就要结业了,我要暂时和诗词挥手说再见了。感谢王老师的辛勤教诲,让我学到先秦到明清这段历史长河中的诗词,让我更深切地感受这段历史。我爱上了诗词,爱上了国学,我知道这些诗词,不仅是文人们的心血和情感,更是他们的一种情怀,今后我要多多学习诗词,开阔我的视野,陶冶我的情操。...
学习了诗词,犹如走进了幻想,体会其中的神奇;犹如飞入一片浮云,体会其中的虚幻;犹如踏进了一片净土,体会其中的纯净。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文选》,我所知道的诗词更多了。以前,我不知道诗词之中竟有如此之多的趣事等着我去发现,我不知道诗词还可以“唱着背”,我不知道每位大文豪背后竟有如此多动人的故事……学习了这本书,我收获多多。我遨游在诗词的海洋里,我知道了纳兰性德写的诗很优美,又有些悲凉。我知道了苏轼与弟弟的感情深厚,“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知道了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的悲伤,“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知道了杜甫关心百姓疾苦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知道了李白是皇室血统,我还知道了许多许多……诗词,像一场盛宴,等待你去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像一片汪洋,等待你去欣赏其中的波澜壮阔;像一幅画卷,等待你去体会其中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鸟兽鱼虫。我喜欢诗词,因为诗词让我有一种别样的感觉——遨游在文学中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无法描述出来的,只有你自己去品味,才能感受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快乐。...
诗词,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它们短小却又意义深刻,让我们走进诗词,了解我们的文化,我通过学习一年多的《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文选》,也明白了许多道理。通过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大的胸怀。通过纳兰性德的“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让我明白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通过张养浩的“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让我了解了当时人民的艰苦,并知道现在我们拥有美好的生活,更应该好好学习。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文选》这本书中让我感到快乐,在学习过程中,我考了好成绩,旁边就会听到妈妈的声音:“这回考得挺好,下次继续努力。”我都会十分开心,虽然妈妈说的只是一句简短的,再也普通不过话,但是却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学习这本书,也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我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学诗词,也让我学会了做人。人要大度,善良,谦虚,谅解别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每次上课前,我们都会行礼,说:“学经典文化,做少年君子。”这十个字,伴随着我的成长,给了我人生启示,我十分喜欢这门课程。...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的风格和艺术价值都堪称世界第一流,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在去年9月份,我走进了献平国学书院三阶的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文选》,在这门课程里,我们可以吟诵、朗诵、表演……这使得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王老师上课幽默风趣,让我们能以最快的方式拥有高中甚至大学的语文能力。老师带领我们从诗经一直走到了明清文学,在这七八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学习了两千多年的诗词文化,中途既有快乐,也有收获和感悟。在学习李白的诗歌时,我们一个个振奋激昂;在学习杜甫的诗歌时,我们每个人都忧郁哀伤;在学习岳飞的词时,我们既斗志昂扬又崇敬怀念这位伟大的英雄;在学习纳兰性德的词时,我们又为这位短命词人哀伤叹息……这些诗词名句也激励着我成长。当我失败的时候,我就想起“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当我落后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我轻视别人时,我就会想起“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总之,这些诗词名句会一直伴随我成长。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不浪费大好时光,在诗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绽放自己的光芒!...
我自幼被爸爸天天在家里背诵宋词而耳濡目染,培养了我对诗词的浓厚兴趣。我喜欢李后主词中流露出无心政事、追求文学的思想,也喜欢苏东坡词中壮志凌云、意气风发的豪迈,喜欢易安词中婉约缠绵、人比花瘦的愁绪……大约在七、八岁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的词就是稼轩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我懵懵懂懂地疏通它的词义,理解它的感情,以及有韵路的句式,让我一下子对宋词有了兴趣。到如今,”“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等成为我闲暇时消遣的对象。豪放派的也被少时的我慢慢爱上。有一次,无意间翻看爸爸书桌上的《人间词话》。映入眼帘的就是王国维称之“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经历三种境界”中的最高境界便是稼轩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爸爸好像背过,我心想。敌不过好奇心,翻阅到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不禁被其中曲折的情节故事所吸引,读呀读,读到了几乎能够倒背如流的地步。同时也在感慨生于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辛弃疾虽然受到主和派压制,只得处于投闲置散的状态,却始终将个人的理想与时代的责任紧密联系,但是时刻准备上马杀敌、驰骋沙场却难以如愿。而他的精神他的词却千古广为流传。那时的我就憧憬着如果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为国献躯的女将好像也不错。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也许是因为作业堆积、学业繁重的原因,我喜欢上了有着淡淡愁绪的诗词。而李易安的词被我青睐着。在她生命的前期活得潇洒自在,到了后期历经丧夫之痛后诗词中便愁云密布。我欣赏如梦令中“应是绿肥红瘦”淡淡的惜春、惜少女时期的情怀;一剪梅中“红藕香残玉簟秋”所体现出来的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感情;醉花阴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重阳节酒后赏菊的情景;点绛唇中“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少女天真纯洁、感情丰富的少女形象……有时和妈妈走在雨后的街上,见着一棵被风雨打落下不少花瓣的海棠树,情不自禁地诵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我妈在一旁说:“当真是一个迷恋诗词的人呀,人家李清照愁的是春天易逝,少女时期将逝,也不知道你臭的是什么美。”我在一旁接着说:“吾不惜海棠,但惜这生命易逝啊!”妈妈在一旁无奈笑开了。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不可能一味地沉浸在哀愁之中,在拜读李清照的诗词的同时也观赏各种积极向上的诗词:比如说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词,如同阳光充斥着我的成长历程。伴我观赏夏日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带我西出阳关带我东临碣石,让我看尽楼兰古国的雄浑壮丽看尽长安开封的繁华富贵,伴我淋一场杏花雨观一场雨打梨花……...
如果中国有天堂,那一定是诗词所在的地方。——题记风起,轻轻翻一页泛黄的诗篇,发出极脆的声音,入目,皆是我所熟悉的诗词。她们,伴我成长,伴我走过风风雨雨,给了我莫大的力量。读李白,教我自信。诗仙太白,一直以飘逸洒脱的形象立于国人心中。寂寞时,他浅酌一杯,低吟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遇挫时,他昂首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闻友左迁时,他宽慰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失意时,他仰天长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好一个飘逸豪情的青莲居士,在我考试失利、自我否定、心情低落时,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令我重燃希望之火,点亮自信之灯。是啊,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我重拾信心,努力奋进,定能证明自己,感谢诗词,教会我自信,伴我成长。品杜甫,教我爱国。诗圣子美,济世为民的形象一直为后世所赞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他欣喜若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深秋时节,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他依然不忘天下苍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好一个忧国忧民的少陵野老!他教会我,作为“读书人”要放眼天下,心系家国,让我懂得了“匹夫之责”,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感谢诗词,教我爱国,伴我成长。赏苏轼,教我豪迈。北宋文坛领袖东坡居士,以全能型的形象成为后人所追随的目标。他能柔情满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能豪情万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亦能不畏世俗“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一代文豪有着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却从未沮丧过。于是,我在被人误解时,心中默念“一蓑烟雨任平生”,然后潇洒转身,因为我知道,懂我的人不需要解释,不懂我的人没必要解释。感谢诗词,教会我豪迈,伴我成长。诵一首小诗,读两句词,享受一场精神大餐,接受心灵的洗礼,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诗词伴我成长,并将永远陪我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