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习主席在十八大的时候就提出了“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孝”、“勤奋”。
依然清晰地记得在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时逢中秋节,难得爸爸回来陪我过节。我和爸爸、妈妈正在露台上赏月、数着天上的繁星,突然被一阵急促的铃声打断。原来是奶奶突然脑中风,送去厦门第一医院急救。只看爸爸妈妈刷地站起来,立刻往外走,爸爸一边走一边说我刚从家里回来不是都好好的,怎么突然这样。然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去厦门照顾奶奶。因发现及时和照顾细致,奶奶很快就痊愈出院了。当时爸爸的工作单位在福州,尽管我很小不懂得大道理,可是他常常告诉我就是不想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他申请调回了漳州。
爸爸和妈妈不管有多忙,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打电话问候他们。例如:“今天身体怎么样?”“有出去散步吗?走路要注意安全。”“天气很热,太阳大不要出去,不然会中暑。”“天冷了,要穿暖和。”“爸,少抽烟,抽烟对身体不好。”“爸,不要喝太多的酒,醉酒伤身”等等。记得小时候玩性大,放暑假回老家,外曾祖父年老走路不稳,在他走路的时候,我拿起一根长竹杆从他脚缝里穿过去,然后扫来扫去,差点把外曾祖父弄摔了。那次被爸爸严肃地批评教育,并且非常正儿八经地告诉我什么是“尊老”,何为“孝”。爸妈时常教育我和表弟:“在家也好,出门在外也好,一定要尊老爱幼,大的要让小的,要孝顺长辈,不能没大没小,做事要有分寸,体贴和主动照顾长辈。孝顺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要代代传承。”年小的我对爸爸的话虽似懂非懂,但我已记忆深刻。从那以后,只要回老家,我都会扶着外曾祖父上下台阶,陪他去散步,照顾他。坐公交车遇到年老的我也懂得主动让坐。
放假回老家,爷爷常告诉我“勤能补拙”,他会要求我每天早上6:30起床晨读,然后要去小花园浇花和菜,边浇边背诵古诗词。还要写阅读训练,甚至于教我写硬笔、毛笔,每天都要练一页的硬笔。每当我不乐意外加偷懒时,爷爷就会苦口婆心地告诫我,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任何时候都不要松懈,勤奋的人更令人尊重。当时我不懂,如今,也渐渐明白了爷爷的用心。是的,勤奋是每时每刻,而不是一时兴起。
这就是我的家风,感谢我的亲人他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他们美好的品德温暖了我。今后,无论我身在何地,都将这些美好传承下去。
下一篇:勿忘初心 继续前行_650字
我家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却有着“不平凡”的家风。说它“不平凡”,并不是说我家的家风有多么“高大上”,而是它在我们家每个人的心中,都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逾越的。因为在我们看来,家是幸福的港湾,而家风就是港湾的航道,没有航道就会错综复杂;家是缤纷的花园,家风就是花园的沃土,没有沃土就没有芬芳的花朵。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每个成员之间都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而这样的幸福源于我家的家风—百善孝为先。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回家父母已经把饭菜都做好了,等着我回来吃饭。每次看到热腾腾的饭菜,我总觉得做饭特别容易简单,否则为什么每次进到家门后,总会吃到热腾腾的饭菜。我不止一次的跟妈妈说做饭很简单,我也想试试,而且我一定会做的很棒,以后我做给你们吃。终于有一天妈妈肯教我炒菜,还是我最喜欢的“西红柿炒鸡蛋”,我兴奋到不行。但是妈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教我做的时候,我才体会到,做饭真的不容易。原来做好一道菜需要这么多的步骤,还要记住要放什么调料,放调料还不能放太多或者太少。这时我想:“原来每道菜都不简单,而父母却能把每一道菜都做的非常好吃,那要记住多少东西和配料啊!”我终于知道原来父母真的很辛苦,不管挣钱养家,还是洗衣做饭,他们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百善孝为先,以后我会努力学习更多的生活技能来孝敬我的父母,多为他们分担一些,让他们能歇息一下。...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今天,我们不说远的国法,就来说说近的——说说我们家的家规。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家有一条家规的“年龄最大”,那就是吃饭不准看电视。一个原因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对肠胃的消化非常不好,再一个,晚餐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利用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各自讲述一下这一天的发生的事情。比如,我会把我在学校里一天发生的高兴的或不高兴的事情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时,我们还会就一件事情来进行讨论和分析。爸爸也会说他在公司里的事情。有时,我们还会互相讲一些有趣的笑话,不过,我和爸爸最喜欢在妈妈嚼一口饭的时候讲一个恶心的笑话,一看到老妈那想呕吐的表情我和爸爸就高兴。第二条家规,家里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要物归原位。在哪里拿的东西,用过之后一定要放回到原位去。有很多次,我拿了东西用过之后,随手一放,等下次再用时,怎么也找不到,唉,我亲爱的老妈恨不得将我们家挖地三尺来找。妈妈说从小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不然,这些不好的习惯将来就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的。虽然我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有时真的就会忘记,就因为这条,我可是没少被老妈训,有时害得老爸跟着我受牵连。我们家的第三条家规,不许老爸抽烟,如果被我和老妈发现,就会被罚款,第一次抓到要罚款二十元,第二次抓到罚款四十元以此类推。有时候,爸爸在外面应酬的时候就会抽上一两根烟,但是,在家里我就几乎看不到他抽烟,这摆明是不让我抓他现行么!不过,老马也有失蹄的时候。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一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玩过之后回家冲凉的时候,我突然在浴室里发现了一点点的烟灰,我马上就以离了弦的箭一样的速度冲到老爸面前,不怀好意的笑着对他说:“老爹,付钱吧。”一开始,我老爸还抵赖说:“我没有抽烟,你看到的是蚊香的灰。”我说:“你敢确定?”抽烟心虚的老爹就不敢点头了,最后,老爸乖乖的交了二十元的罚金。嘻嘻,我这条家规不仅能控制住老爸的抽烟次数,还能让我好好的赚上一笔钱呢!我真是太聪明了!其实,不让老爸抽烟,最重要的一点是吸烟对身体不好,在外面让不吸烟的人和家里不吸烟的——我和老妈都被迫吸二手烟。类似这样的家规我们家还有很多,家规虽然很难遵守,但是它不仅使家庭生活变得有秩序,也为我们增添了不少家庭的乐趣!...
家风,就是一个家族、家庭中的风气。它等同于家规,却又不仅限于家规。相较于家规,它少了些约束,却多了些自由;少了些磕绊,却多了些生动;少了些严格,却多了些和善。何谓家风?这便是家风。家风的这个词,在我的记忆之中既有些陌生,却又多了些熟悉。以至于“家风”在词典中的解释竟也是如此的模糊,却深不知所谓的家风正在生活中一点点的渗透进我们的骨子里。五岁,第一次学会了骂人。当时的母亲听到后勃然大怒,令我自己打自己的嘴。并联问今后到底还骂不骂人,直至等我开口说不骂后方才让我停手。从此我几乎从未骂人,那是第一次的骂人,却也是最后一次。母亲告诉我:“社会很乱,不好的事情绝对不能去做。从此,我学会了洁身自好与品行端庄。七岁,第一次被人冤枉,与同学打了一架。我哭着跑回家同父亲倾诉,父亲问我要再打一架吗?我点点头,要让父亲帮我。父亲点头称赞,却再不过问此事。第二天放学回家,父亲问我打架了没有?我摇摇头,因为我们今天玩的很开心。父亲笑笑:“生活便如星空,总有一两颗陨石从天边划过。生活中的烦心事便如陨石般一闪而过,倘若星空没了陨石,那就称不上是星空。生活中没了一两件琐事,那就称不上是生活。从此,我学会了谦虚礼让与乐观豁达。八岁,我在姑姥姥家吃饭。一伸筷子便被姑姥姥打了一下手,说是要等长辈先吃之后才能再伸筷子。好不容易等到开吃了,我立马夹起了母亲面前的一块肉,却被姑姥姥用筷子硬是压了下去。告诉我吃饭要有规矩,只能夹自己面前的吃。大为不满而不从,姑姥姥便一直压着我的筷子,无奈之下只得照做。从此,我学会了尊老谦让与严以律己。家风,表现着一个人的气质;表现着一个家族的风气;表现着一个社会的品德;表现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家风,是长辈的指教,是父母的教诲,是七大姑八大姨们对自己的教导。“家风“或许在我们当即的生活中早已消失殆尽,然而它却无时无刻的将我们的品质所刻画出来。它似曾相识,却又似素未相逢。或许如今的我们无法再总结出来何为“家风”,然而那所谓的“家风”却早已刻进了我们的骨子里,它将作为我们的一部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