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一首古诗了吧!小时候,读这首诗仿佛没有什么深刻的体会,长大后,才知道,那一轮月是故乡的月,那种情感是一种愁,一种乡愁……
李白笔下,无数个月,无数次思乡。也许因为他是游子,才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也许是他有着无数友人,才有“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怀念;也许是因为种种的颠沛流离,才会有“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愁绪。那种愁,是一种乡愁。
还记得苏轼《水调歌头》里的那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吗?我想,它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就是因为这其中的月是故乡的月。一轮明月高挂在天空,和点点繁星比起来,它可明亮多了。如此的璀璨,到底是有多少游子的泪珠啊……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那一声呼唤,唤醒了多少沉睡在游子记忆深处的那一颗归心!望着家的方向,仿佛听见了兄弟姐们的声音,不禁泪如雨下。“受降城外雪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远在边疆的人们也许都与李益一样吧,那种深深的怀念,是说不出的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盼着盼着,盼的是那一声钟声吗?船来了,故乡就不远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又有谁没有一颗思乡的归心;又有谁没有早些到达家的愿望;又有谁能顾得了旅途的劳累或沉沉的睡意,而放弃阔别已久的家乡呢?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君主,恐怕也不能吧!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霜晨日,马蹄碎,喇叭声咽。”“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也许只有故乡的月才能代表他们深深的思念吧……
故乡就是这样让每个人思念不止,无法忘怀!
回到故乡,见到了多年未见的至爱亲朋,见到了家乡的古树老宅,溪水潺潺。走在既陌生又熟悉的乡间小道。听着秋风吹过竹林,看着满目苍翠。一扫之前的思乡之情,心思也愉悦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儿时的回忆又回到了眼前。入夜我们去尽情玩耍,怎么能忘记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丽童年。借着月色,仰望星空,父母告诉我们“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好多美好的回忆涌上心头。
思人也好,思乡也罢。月是少不了的。她高挂天空,或黯淡或闪耀;或满盈或残缺。不管怎样,她一直都在默默地陪伴着每一个人。因为我深深的知道“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下一篇:母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汾河的水与空中的那一轮明月交相辉映,散发着一种清淡的香气,伴着河水中月亮的倒影,在寂静的空中久久不散……我想到了记忆中的故乡,一条小河旁边长满了绿草,在绿草中点缀着几朵忽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着窗外残缺不整的月亮,我想起了故乡如玉盘般无暇的月亮。故乡的明月有着无言的静美。故乡月是那么的圆润、硕大,如泉水洗过般的明净、澄澈。故乡的月,风情万种,适于饮茶,与君子谈...
故乡的那轮明月,是那样的明亮,是那样的晶莹剔透,纯洁无瑕。她系着我的思乡之心,像一个色彩斑澜的梦。每次想起故乡都是从那轮明月开始……每当我看见月亮从天边钻出来时,我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另一轮月亮,只不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今晚夜空,一片阴霾,没有看到月亮,这夜空和我的心情一样灰暗,因为...
但凡是人类,都逃离不了一种情感,那便是乡愁。身为中国人,更是如此。我们似乎自打月出生,骨子里就打下了那份挥之不去的愁绪的烙印。这份愁,让苏轼对月高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张九龄挥笔写下“海上生...
金秋时节,秋风阵阵。不知觉间,已从熳熳的夏天来到华丽的秋天。秋天来了,中秋也来了,就连天上的月亮都知道了人间有这等喜事,所以也来人间凑凑热闹。可月亮似乎有些心急,十三四就开始打扮了起来,生怕别人忘了她...
天涯共明月,每当望着那轮皎洁的月,故乡的影子也渐近,清晰,占据她的全部视野。中秋,裹挟着桂花的香气,款款而至。傍晚时分,天色暗了,室内却灯火通明,欢声笑语间充满了团圆的喜庆。晚饭后,我悠闲地踱到卧室,...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的,也是我这个中秋夜内心最深处的感受。一到杭州便连着七天课,好不容易放假,却又不得不在杭州住下,好在与妈妈一起。又是一年中秋,家人团聚却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