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汉字在许多人眼里都是枯燥、无味的。可在我眼里,它们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你知道这些“小精灵”的起源吗?你知道它们的结构吗?如果不知道,请接着往下看吧!
甲骨文是我国古代最优美的文字,它雕刻在龟壳、兽甲上,形状与所表达事物的意思相似,就像一幅画。金文又名钟鼎文,刻在青铜、钟鼎之上,图画逐渐减少,增加了符号。篆书分为两类,大篆和小篆,篆书上紧下宽松,粗细一致,左右对称,区于线条化。楷书是其中最为端庄的一种字体。行书也分为两类,偏草为行草,偏楷为行楷。草书是为了提升书写时的速度,但人们却不支持这种写法,因为这种书法只保存了轮廓,而人们给予它的评价是龙飞凤舞!同学们,做作业时千万不要写草书喔!
现在大家清楚了汉字的演变了,那你们知道它们的结构吗?有的说上下结构,有的说左右结构,有的说……这些都不完整,一共有八种:独体结构(为),上下结构(笔),上中下结构(意),左右结构(珠),左中右结构(街),全包围结构(围),半包围结构(区),品字形结构(晶)。
看见“妈”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意思是愿意为你做牛做马的女人,只有你的妈妈!“人”这字就像走路时迈出的一步,但这步路可以无限延伸。也许,创造这个字的人是希望我们顶天立地吧!
我爱汉字,爱它的深邃,爱它的多变!
下一篇:有趣的汉字
一大早火红的太阳就从窗外斜斜的照进来,天气还是那么炎热,我的心情更坏了。妈妈叫我练琴,可是我练了半天,她总是不满意,惹得她大发脾气,训的我哇哇大哭起来。正在这时,爸爸回来了问怎么啦?“我不学琴了”我边哭边回答,爸爸看了看妈妈,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若无其事地拉着我到书桌旁坐下,爸爸对我说“最近你最喜欢看的电视是什么?”我擦着眼泪说“是汉字英雄。”爸爸说“那我们来写个字怎么样?”“什么字?”“就是‘我’字啊。”我听了觉得很奇怪,但我还是写了出来。爸爸问我“知道我字为什么要这样写吗?”“不知道?”我摇摇头。爸爸平静地说“没关系,现在我们把它拆开。”于是我把它分成了左右两半,但我还是不知道爸爸葫芦里,究竟装的是什么药?这时,爸爸笑着对我说“右边是什么字?”“戈字。”“对啊!”可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疑惑地看着爸爸,这时,爸爸打开电脑,为我搜索了戈字。戈是一种常见的古代兵器,当时,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原始森林中,那里有很多野兽,人们时时面临着各种危险,我们的祖先很聪明,手里拿戈就再也不怕了。所以戈代表本领,一个人有本领才能生存下来。“‘我’字在甲骨文中左边是一个彐字,也就是三字加一竖。”爸爸又问道,“你知道三除了表示具体的数字还有什么意思?”我说“三五成群,三翻五次。”爸爸高兴地说“对,没错,那这一竖呢?”我想了又想,摇摇头。“这一竖就是磨刀石呀,就是我们用来磨刀的石头,整个字合起来就是把戈放在磨刀石上反复的磨,一个人就像戈一样,只要不怕艰难反复磨练才能拥有超高的本领。”我听了爸爸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爸爸接着说:“你每晚爱看汉字英雄,你只是在看热闹,关心谁闯关成功,其实你更应该认真听专家讲解汉字的意义和给人的启示。”今晚,我还要看“汉字英雄”这个节目,但这一次我要用心的看,用心体会汉字的魅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却是她最的特的艺术造诣,最珍贵的瑰宝,不可多得的财富。汉字的历史极为悠久,从仓颉造字到现在,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它不光有鲜艳而丰富的色彩,有深沉而独特的情感,还有无穷无尽的魅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汉字亦如此。它的魅力就在于每个汉字都有横竖撇捺这些简单的笔画组成,却都有着自己的情感。每个笔画虽然简单,却都蕴藏着自己的故事。在现代汉语中,"一波三折"是个成语,形容事情进行中阻碍变化很多。其实这个成语最初来源于毛笔书法中的一个笔画——捺,用笔时平捺称“波”,一波三折,指繁写捺笔要三次转换笔锋,经过三折之后,笔画才波发矫健。汉字,它是最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书法家,由于人性格的不同,写出的书法也就各具特色。王羲之的书法清亮如溪,秀丽如画,古人所说的“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真是一点都不为过。还有笔画细劲,棱角峻厉的柳体。这些美丽的汉字,它们在书法家的笔下,生发出无尽的变化,无穷的魅力。或挺拔如峰,或鹰隼雄立,或鸿鹄群游。当然,汉字笔不只是一个个僵硬的符号。它所富有的灵性,也许让多人哭笑不得。从前有个财主,他请秀才写一副对联,秀才写过后念了一遍,财主听了很高兴,便把对联贴在了大门上。正在他得意洋洋时,过路人看了却笑了。财主抓住一个过路的人,让念给他听听。过路人一念,财主上前一把将对联撕个粉碎。这对联是:东家年年好晦气实在少不得多生杂病,府上步步高债台不会有粮丰多富贵。原来,秀才是这样念的:东家年年好,晦气实在少,不得多生杂病,府上步步高,债台不会有,粮丰多富贵。而路人却是这样念的:东家年年好晦气,实在少不得多生杂病,府上步步高债台,不会有粮丰多富贵。由此可见,断句的不同,语境也就截然不同了。汉字在诗人笔下涌动着灵性,历经岁月的洗礼,却永不退色。那些代代相传的千古名句,至今读起来,依然朗朗上口。在春节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总能让人想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欢乐;清明踏青的路上,总是会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愁;中秋赏月时,脑子里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汉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字,任何一种文字在它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自惭形秽。汉字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令人心醉。...
汉字是有灵性的。它们让诗人谱写了一首首美妙的诗词。过年时,听着“劈劈啪啪——”的爆竹声,我不禁吟诵起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秋时,望着又圆又大又亮的皎洁的月亮,加上那被月光照透了的天空的映衬,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脱口而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春雨析沥沥地下着,春风轻轻地吹拂着,这时脑海中浮现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汉字是神奇的。它们像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它们还能像小精灵般表达出我们丰富的情感。如“吵”“闹”两个字时常耍起小孩子脾气,又是吵又是闹。“驰”“骋”可是亲兄弟,一起奔驰在草原、山川和大地。“哭”“笑”虽是双胞胎孪生姐妹,可性格却差之千里,“哭”字整天泪流满面,一把鼻涕,一把泪;“笑”字乖巧可爱,天天睁大眼睛,笑容可掬。“风”“雨”“雷”“电”是一家,给我们的自然气象立了大功,为人们带来了蓝天白云、晚霞朝晖、彩虹日晕、闲云迷蒙……汉字是美丽的。它们在书法家的笔下,能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鹰隼雄立,或鸿鹄群游。隶书古色古香,行书自然流畅,楷书端庄秀气,草书凤舞龙祥,让你美不胜收。汉字世界有着数也数不清,道也道不尽的奇特魅力,等着你去探索、挖掘、拓展……...
我们读书、看报、写作文,都离不开汉字。这一个个汉字,是我们中国人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工具。汉字,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别看它只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方块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个不同含义的词组,一篇篇语句优美的文章,一首首抒发情感的诗歌,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看着这些字,就像一颗颗星星在纸上闪烁,就像一朵朵美丽的花朵愉悦你的眼睛。每当我认识了一个汉字,就像结识了一位新的朋友。在我写作文的时候,它便可以为我提供帮助,给我的文章增添一分不同的色彩。每个汉字都由横竖撇捺这些简简单单的笔画组成,却有着自己的情感。你看“月”字,它外部轻灵,内部紧凑,既像龙蛇盘绕,又似鹰隼雄立。它那一撇如同月牙往上翘;它那一勾好似小鸟张嘴叫;它那横折不方不圆,若行若飞。整个字加起来,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再看,“朝阳”这两个字能让你感受到一丝明媚的阳光照耀着你;“晚霞”似乎能看到天空中那绚丽的色彩;“芬芳”好像散发出花的香味,看见“愁眉苦脸”这个词,就会想到一张哭丧的脸……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有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等。这一个个汉字,在他们的笔下,生发出无穷的魅力。各种各样的书法字体,有着不同的特点:篆书和隶书,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草书虽然潦草,却带给人一种奔放的感觉……欣赏这一个个书法作品,就好像在欣赏一幅幅不同风格的图画,带给人们不同的感觉。这些有着独特性格的汉字,这些各具特点的书法作品,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我爱你,汉字!我为你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