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等呀等,盼呀盼,激动人心的“过年”终于来到了。过年回老家穿过走廊,走进后房映入眼帘的是那个土灰色的灶台。它让我想起我和外婆的事,心里是满满的温暖。
小的时候爸妈去外地,我和外婆一起住。外婆相貌很一般,但很和蔼。她有着高高的鼻梁,小小的眼睛。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灶台那里为我做饭。
小时候我天天粘着外婆,觉得她很美很美。我也特别喜欢看外婆生火的画面,红彤彤的光照在外婆的脸上。冬天冷的时候我也特别喜欢在灶台旁边,因为这样会让我感觉到很温暖。外婆就会时常的开玩笑,说你这么喜欢灶台,那晚上就睡在这里吧。我嘟起嘴巴假装生气,看着我生气的样子,她哈哈哈地笑了。
那一年格外的冷,我因为晚上睡觉踢被子感冒发烧了。当时烧得很高,我的身上盖满了厚厚的被子。外婆在一旁很担心走来走去。走着走着她忽然想起了与其盖着厚厚的被子,不如到灶台旁边取暖。外婆带着一件厚厚的被子和我到了灶台旁边。
那通通的火照在了我和外婆的脸上,不一会身体里面的寒意瞬间烟消云散。就这样,我躺在外婆的怀里甜甜睡着了。一觉醒来,高烧退了,浑身觉得格外的轻松和舒畅。
外婆做的菜也非常的好吃。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是外婆她那炒的一手油菜花,可以说是全村最好吃的。和邻居聊天的时候,大家都会时不时说,弄得旁边的外婆也很尴尬的笑了笑。外婆炒菜的动作简直是全世界最酷的动作,将绿油油的青菜甩入锅中,白白的烟立马就冲到了房间顶上,那像是世外桃源烟雾一样。我在旁边只会流着口水大呼小叫。看着我的童真,外婆她也笑了。
外婆的爱细腻绵长,不像百合那样张扬,不像幽兰那样芳香袭人,只是小小的护盆草。不像汽水那样刺激,不像果汁那样甜美,只是一杯淡淡的茶,细细品味便会领悟其中滋味。岁月就像一把杀猪刀,少了几分训斥,少了几分苛责的外婆,脸上已经布满了深深的皱纹。我恨这个岁月,因为它把我最爱的外婆变老了。
下一篇:面对挫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无法准确地形容她。她是一件令我温暖的棉衣;是一棵遮风挡雨最终被小鸟遗忘的大树;也许她更像一条无声灌溉我的河流,直到有一天完全干涸;她就是我的外婆。在我的记忆中,外婆总是忙碌的,只有到了晚上才能稍稍休息一下。她躺在椅子上,一边帮我削铅笔,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外婆老了,你将来会不理我吗?如果我要一杯水,你会不给我吗?我想不会吧!”她抬起头发现我正怒视着她,便笑了笑,不作声了。凑近橘黄的灯火,用铅笔刀削去漫长的时间,她不过是把外婆的幸福和烦恼拿出来反复烘晒,却常常被我不客气地打断。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一天,我约了几个同学来家玩,外婆忙的不亦乐乎。同学们来了,我们去房间聊天,不一会儿一个满头大汗的脑袋凑了进来,说和我们一起聊天。可她总是在我们谈话时插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弄得大家都很尴尬。我实在忍不住了,压着火,对外婆说:“外婆,你可以出去了。”外婆愣了一下,慢吞吞地说:“好,好,我出去。”就在外婆踏出房门的一刹那,我把门“啪”地一下子关上了。我把同学送走后,一转身就发现外婆蜷缩在角落为我织毛衣,我的兴奋顿时凝固,仿佛看到了外婆被关在门外时,叹气、伤心,然后慢慢地退入夜的角落。我轻轻地走过去,外婆并没有察觉,我看着她那两鬓的白发,看着她那布满皱纹的双手,看着她那被时间刻满皱纹的额角,我的心碎了。那两滴不争气的眼泪落了下来……金色的秋季又拂世间,我看见了那片片落叶笑了,我知道这是她的付出,多么伟大啊。...
我的外婆是个伟大的女人,她并不识字,但她知书达理,她用她的方式将我抚育成人,在我的心里面从小到大她一直都是我最深爱,最牵挂,也是最佩服的人。外婆的身世很坎坷,很小的时候双亲就去世了,就剩下她和弟弟两个人相依为命地住在婶婶家里。而婶婶也是那种旧式的妇人,贪婪,小气,在别人面前装做贤惠善良,对兄长之子不嫌不弃,而背地里把姐弟俩的一点家业侵吞后,把他们当成下人来使唤。经常尖酸,刻薄地辱骂他们,咒他们为什么不跟着爹妈一起去死,还要活着拖累别人。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外婆也从不抱怨,双亲的离世让她迅速地成熟起来,她觉得只要姐弟俩能有个容身之处,做做下人吃点苦也没关系。那时候的外婆身上就有一种中国传统妇女特有的坚忍和善良。然而在她十岁那年,七岁的弟弟因为忍受不了饥饿,就瞒着她一个人偷偷地去河里捞鱼。可那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外婆找遍了河滩,只找到了弟弟的一只草鞋。一直容忍谦让的她,终于爆发了。她不顾一切地跟婶婶大吵大闹,要她去把弟弟找回来。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徒劳。弟弟永远地离开了她。因为她的吵闹,第二天她就被狠心的婶婶以一担稻谷的价格卖到了邻村一袁姓人家做童养媳。来不及惊诧的外婆,当夫家派人来接她的时候,她只拿了弟弟的那只草鞋,没有不舍,没有留恋,没有哭泣,带着满心的凄怆,头也不回地走了。袁家是书香门弟,原世代在朝延为官,后遭小人暗算,贬为庶民。但官宦人家的家底和山野村民自是不同,家道中落后也比一般的平民百姓来得富裕,只是袁氏夫人未曾生养,过继了邻家的孩子,袁家对这个独子很是宠爱,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有个伴,自己的孩子形单影只,心里面好生着急,又无奈自己不能生养,只好另想他法。而外婆的身世也让袁夫人大动了侧隐之心,就花了点钱以童养媳的名义买了下来。对外说是给儿子买了个媳妇,而实际上则把她当作女儿来养育。就这样外婆脱离了她痛苦的童年生活,开始了她这一生了最幸福的少年时光,并且也有了自己的名字,袁玉兰。在袁家度过的那几年,让外婆知道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温暖。温婉的袁夫人对外婆很是疼爱,视如己出。外婆也知道感恩戴德,对二老孝敬有加,对袁家少爷也服侍周到,家里面上上下下都把她当成了一家人。二老也把她当成了准儿媳,就等到他们都年满十八岁再圆房成亲。不过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袁家少爷在京城读书的时候参加了革命军,只给家里留了张纸条就征战天涯了,这一走就是好几年沓无音讯。在这几年里,外婆已经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袁家老爷由于连年战乱,本来就体质不好的他儿子走的第二年就已过世。袁氏夫人也因为思子心切而变得体弱多病,偌大的一个家也因为没有男丁而摇摇欲坠。可是不管日子多艰难险阻,外婆始终不离不弃,在她的心里,袁夫人并不只是她的婆婆,而是当成了自己的母亲,慈祥可亲的母亲。日子一天天撑着,总算等到袁少爷回来了,彼时的他已经是新四军的连长,并且在部队里有了志同道合的爱人,此次回来就是因为放不下母亲和这个并不是亲生的妹妹而专程探望。袁少爷的的回来让本来摇摇欲坠的家一下子注入了活力,而外婆也觉得只要袁少爷过得好,做妻子和做妹妹也没有多大区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对袁家的感情早已是一种超越了亲情的单纯的依赖和服从。袁夫人的病也因为爱子的归家而突然好转。爱子一切都好,现在也只有外婆会让她放心不下。她开始张罗替外婆找婆家,虽然当初是以媳妇的名义买进来的,但这么多年的相依为命,心里面早就把她当成了自己唯一的女儿,生死与共,不离不弃的女儿。几经周折,袁夫人终于找到了一户颇为理想的人家,是隔壁邻居家的亲戚,姓徐,也就是我外公。当时双方见面,外婆觉得男方除了有点面黄肌瘦外,其它都还过得去。不过那个年月要找几个不瘦的都难。就这样双方往来了聘金,这门亲事就算订下来了。无奈造化弄人,袁夫人觉得儿子平安归来,爱女婚事已定,心里面一块石头落了地,就了无牵挂地睡了个安稳觉,可这睡她就再也没有醒过来。按当地风俗,若有重孝在身,要么红白一起办,要么要守孝三年以后再办,男方觉得三年时间太长,就催着仓促含糊地把婚事给办了。在外婆从还没从丧母之痛中醒过来的时候,就已经稀里糊涂地嫁作他人妇了。从少女变成少妇的过程,外婆也是迷糊懵懂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床,没有人教她要如何面对,那时候她常常会深刻地怀念袁夫人,如果夫人还在肯定会给她鼓励,教她适应。但她咬牙坚挺,满心虔诚地融入到这个家庭中。外婆和外公的婚姻生活曾有过一段甜蜜的时光,外婆知书达理,勤劳善良,孝敬公婆。对外公也是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可惜好景总是不长,这种甜蜜的生活仅仅维持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而起因就是因为外婆一直都没有怀孕的征兆。在乡下,新婚的妇人如果超过一年还不见有喜,邻里之间就会议论纷纷,然后就谣言四起,说外婆是妖精转世,罪孽深重,这辈子注定要断子绝孙。外公的父亲在当地是一位侠客,劫富济贫,深得民心。而父亲的光环使外公始终不甘于人下,特别是这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事情,对他来说是一个太大的打击,一开始他也被外婆的贤惠温柔所折服,对风言风语还能置之不理。但日子久了,外婆也始终没有动静,他也慢慢开始觉得谣言是有点道理的,也开始觉得外婆真的是个罪人,自己罪孽深重,还要来害徐家也断子绝孙。变了心的他也就开始夜不归宿,公然对外招募,只要有人肯为他生出个一儿半女,他就会另起炉灶,与其相守一生。这个时候,外婆的压力是最大的,她连心碎的时间都没有。外面的谣传她都不会放在心上,她在乎的是外公,她以为她的贤淑善良,温柔体贴一定会让外公相信她,不像谣传的那样可怕。她暗地里看过很多?中,也了解到自己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前世今生的轮回,只是因为子宫寒气太重而导致无法受孕。可是外公不再怜惜她,相信她,关心她。而是对她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面对压力,外婆始终坚强,外面谣言满天飞,所有人都对她冷潮热讽的时候,她委屈求全,她学会忍耐,她孝敬公婆,只是当她看到外公有了外室,公然出双入对的时候,心口痛得话都说不出来,也是从那时候起外婆就落下了心口痛的毛病。丈夫的变异让外婆变得更坚强,她一个人撑起了生活的重担,对内勤俭持家,侍奉公婆终老,对外忍气吞声,笑脸迎人。想到自己的丈夫却在离家并不远的地方为别人撑起一片天空,为别人心疼,给别人依靠,其中的辛酸和苦痛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但外婆咬紧牙关,所有的苦和泪全部吞进肚子里,对外她始终乐观善良,不计较得失,可是每每夜深人静,孤灯只影,也会悲从心来,痛哭失声。外婆始终未曾生育,她知道这一切并不是她的过错,是世俗的无知和愚昧造成的,丈夫终年不归家,她的身体养好了想要也再没有这个机会。她也喜欢孩子,公婆都过世后,她就领养了三个孩子,最大的是女孩子,也就是我的阿姨,含辛茹苦抚养成人,后来远嫁他乡失去联络。第二个是个男孩子,也就是我舅舅,因为家境贫寒被送到了外婆的家门口,外婆自是喜欢,全心全力抚养,教育,成材,直至其成年,让他回去认祖归宗。外婆的这种做法,很多人都不理解,都说外婆傻,自己吃了一辈子苦,好不容易儿女成材,虽然都不是亲生的,但总还是个依靠,就这样让他回去,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可是外婆总是笑着摇摇头,她就是知道失去儿女的痛,才会让他们远走高飞,认?归宗。外婆的第三个孩子就是我的母亲,是外公的外室所生,母亲刚出生的时候特别瘦弱,看着像不太好养活,她自己的母亲也不想要她,正打听着送人。外婆知道后就出面把孩子抱了回来,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发现外婆的胸襟是我见过的女人中最宽广的。然而在外婆抱养的几个孩子中,我的母亲是最幸福的,随着外公的年龄渐长,他也开始正视外婆始终如一的温婉和坚强,权衡再三后,还是在离家出走的二十年后再次回到了外婆身边。此时的外婆对感情已经看得很淡了,外公的回头她很高兴,也深觉得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是只要想起以前吃过的苦,她还是无法对外公释怀,这个时候的母亲就起到一个很大的缓冲作用,在他们相对无言的时候,她总能左一声爹右一声娘地缓和僵局。渐渐地,外公和外婆也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习惯了依赖对方,习惯了为对方着想。所以当后来外公身染重病,奄奄一息的时候,外婆的眼泪始终没有干过。她哭自己的命苦,哭自己的幸福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哭自己忍辱负重了一辈子也逃不过生死离别。外公去世的那年,母亲已经开始读中学了,外婆一个人带着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力更生,容忍坚强。这种状态一直到母亲高中毕业后认识了我父亲并相爱了,而我父亲也被外婆的勤劳善良,坚韧不拔所折服,心甘情愿地入赘做上门女婿,为外婆分担起这个家。三个人相亲相爱地过了一阵子,直到母亲生下我以后,家里多了一个人吃饭,开销,经济变得紧张起来。而外婆也开始思考,她觉得我的父亲和母亲在当时的村子里面是最有学问的,应该有所发展,不能因为她这个老太婆而误了他们的大好前程,于是她又做了一个另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然而这个决定对于我的父母亲来说无疑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外婆变卖了所有家产,用所有的钱为父母亲在城里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安乐窝。父母亲一开始都很不能理解,他们不想离开外婆,外面再好那也是流浪,家里再不好那也是家呀。可是外婆一旦决定了就不会再更改。她用她有史以来最凶狠的语气把他们骂了出去。然后就带着刚满月的我住进了用建筑边脚料垒起来的一间又小又矮的房子里。我的童年的所有记忆几乎全都是和这座房子有关的,这是一座属于我和外婆的乐园。我是个懒人,从小都是,特别是早上起床,总要外婆唤了好几遍才肯醒来,有时候其实已经醒了,还是装睡,眯着眼睛偷看,一碰到外婆那怜爱的目光,就忍不住笑,然后趁她不注意猛亲她一口,于是我们两个一起大笑,外婆一般很少笑,但她笑起来的时候是最让我心动的,虽然芳华不再,但依稀还是能够看出她年轻的时候也曾美丽过。晚上如果没有外婆给我讲故事,我是怎样也不肯睡的,虽然她讲的那些无非就是那几个都能倒背如流的故事,但是只要是从她的口中讲出来的,便能让我马上安静下来,静静聆听,直至睡着。有时候碰上外婆要熬夜赶活,我宁可弄张小板凳坐在她旁边困得四处摇晃也不肯独自睡觉。那时候外婆就会哼一首很好听的曲子,这个时候我的摇晃便会停止,我从小就喜欢音乐戏曲之类的东西,外婆哼的这个曲子有点像黄梅调,又有点像民间小调,一种很单纯的表达方式,让我的心里面暖暖的,有种四季春常在的快乐。外婆对我的教育方式很特别,她对我从没有说过一次不可以,不行,不许这样之类的话。通常都是我说我想怎样,她都不会马上反对。但是如果这件事她不想让我去做,她会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来让我意识到这么做的后果会是什么。有时候也固执,不听话,气得外婆一个人掉眼泪,当我看到她掉泪我就会六神无主,后悔莫及。但她从不打我,也不骂我。对于我的无理取闹她总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化解。外婆就是用她这种特有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诱,教我如何做人,教我勤劳勇敢,教我明辨事非。虽然那时候的我总是一知半解的,但我会记在心里,因为外婆肯定是为我好才会教我这么做的,她所教的一直到现在对于我来说都是很宝贵的财富。然而在我们的矮房子的旁边不足500米的地方,就是我亲生外婆的家,她的房子高大而漂亮,虽然在若干年后我的双亲真的衣锦还乡的时候,她曾主动要求我住到她家去,她的理由是因为她生了我母亲,是我亲生的外婆,可我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再舒适的生活如果没有外婆的陪伴那也是很无趣的一件事情。而且我也不放心外婆一个人,抑或像她不放心我一样,我们的心是相连的,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贵,住高楼还是矮房,我们都始终深爱着对方。随着我的渐渐地长大,父母亲为了给我更好的教育,没有问过我的感受就断然把我转到城里读书,进了城的我没有了外婆的陪伴开始变得郁郁寡欢,感觉生活了无生趣,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书桌,陌生的同学,生活就像和我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把我从极度快乐无拘无束的地方带到了一个充满着寂寞忧伤和我的性情格格不入的地方。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因为没有外婆暖暖的故事陪伴而夜夜失眠,上课精神不集中,眼神飘忽,神情呆滞,成绩一落千丈。有好几次晚上忍受不了思念之苦,就一个人偷偷地从后门溜出,跑了十几里的乡村土路,只是为了想见外婆一面。可是每次当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家门口时,总能听到外婆嘤嘤啜泣的声音,那一刻我真想永远不要离开她,她对我的思念也是等同的,每次她看到我风尘仆仆地站在她面前,她只会抱着我流眼泪,她说我是她见过的最傻的孩子,有好日子过的时候总不知道珍惜。因为我的桀骜不逊,曾经有一度父母亲都对我失去希望,不再管我,任我自由散漫,而我那时个一颗心好像只为外婆一个人跳动,每一个节假日,哪怕是半天的假我都会跑到外婆家去过。只有在那里我才是最真实的,肆意地和外婆亲近,大声说笑,笑着说着外婆就会掉泪,我也跟着心酸落泪,那一刻我们不像是祖孙俩,更像是一辈子的朋友,我们之间除了亲情以外还多了一种朋友间的信任和支持。也就是那一刻让我深深地觉得我是真的离不开她了。于是下定决心找父母谈话,和盘托出我的感受,那是我回城以后的几年里说话最多的一次,我说我要的只是外婆能常伴在我身边,那样我才能安心读书,才有可能成材。他们听了我的话后很是震惊,也作了深刻的自我检讨,并于第二天就将外婆接到了城里。我们还像以前一样,同睡一张床,每天还是外婆唤我起床,只是我不再恶作剧,听到外婆唤我马上从梦中醒来,开始忙碌的一天。只是临睡前外婆不再讲故事,而是改由我说学校里的趣闻,讲笑话,把学来的新歌唱给她听。我如果累了说着说着就会睡着。第二天早上还一脸茫然的问外婆,昨晚什么时候睡的,外婆总是轻敲我的脑门说我是个傻孩子,于是我一整天心里都是暖暖的。我们的日子继续四平八稳地过着,我上学放学吃饭睡觉,有外婆的陪伴的日子简单而快乐。我有一度以为这一辈子也就是这样了。也没有想过人终有老去的一天,所以当外婆身染重病,奄奄一息的时候,我一下子六神无主,心像被掏空了一样,只知道整夜整夜地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地说话,要她坚强,要自己坚强,我们一起共度难关。可是这一次外婆没有听我的话,她没有陪我坚强,一个人走了,我抓着她的手,感觉到了生命一丝丝的抽离,温度一点点的消失,我的精神都快要崩溃了。我恨,恨苍天,恨病魔,恨自己,对于生命的无能为力,那一刻我真的也想一死了之。可是外婆能猜到我的想法,她在弥留之际艰难地告诫我要好好地活着,就当是替她活着,她所受的苦难,要变成幸福落在我的身上。要我学会忍耐,学会取舍,学会珍惜,学会把握,学会成长,学会体谅,那一刻我的眼泪找不到流淌的方向,纵横满面。外婆过世后,我并没有选择死亡,而是按照她所嘱咐的那样要求自己。让自己充实,快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这一辈子只喜欢过一个女人,那就是我的外婆,她的为人和品质是我此生努力不懈的目标,她给予我的绵绵柔柔的爱,也是我此生此世都无法忘怀的。虽然现在她远在天国,她的笑脸和她那慈祥的声音始终没有离开过,偶尔午夜梦回,依稀看到她还是轻坐床畔,轻抚的我头发,笑说傻孩子,我也想你,眼泪无声落下……...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每当寂寞难忍,独自泪流满面的时候,这熟悉的童谣总是伴着我,化解不平、委屈。我一生中,最想要保护和守护的人,就是我的外婆。她为我付出了那么多,还以她博大的爱让我确定,外婆,就是我最敬仰,最爱的神!寒冷的冬季,微弱的阳光照在院中的雪地上,显现出寒气弥漫的冰蓝色。这个时候,她总是温柔的把我抱在怀里,慈祥地对着我微笑,接着,轻轻晃着胳膊和腿。在她怀里那惬意的感觉,绝对胜过了较小的摇床和外公的躺椅。也正是因此,我爱上了外婆,爱上了在她怀中的感觉。妈妈对此很不满意,她认为外婆对我过于溺爱,因为外婆总是抱着我,不许我爬高,不许我乱窜,还为了我,第一次与妈妈发生分歧。而我呢,只要能在她怀里,默默地看着她为我付出,等待她右耳边的头发散下来,温柔的拂过我的脸颊,闻着她的发香,我就会十分满足,十分欣慰。渐渐的我长大了,开始跑步,来到院子,抓着泥土,揉成团,然后想要把树上那飞来飞去会叫的东西打下来,外婆在我身边,还是那样慈祥的笑着。那时,我想,一定是因为外婆知道,我爱上了她的笑容,所以,她总是对着我笑,这是,我一定会高兴的扑到外婆的怀里,对着她小声地说:“外婆,我爱您,抱抱我。”那时的生活,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季,这个冬天,外婆没有笑,我看到的,只是她被病痛折磨时难受的神情,不论我怎么哭喊,她却再也不笑了,我流着泪问妈妈:“外婆不爱我了吗?”“不”妈妈使劲摇着头,“外婆爱你,真的爱你。”这样,我止住了眼泪不再哭了,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她又流下了泪水。三天后的清晨,我最敬仰、最爱的神走了,这个时候,我却只能流泪。外婆,我好想对您说:我要守在您身边,保护着您,为您遮风挡雨,看到您慈祥的微笑,听您说,您最爱的就是我……“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每当寂寞难忍,独自泪流满面的时候,这熟悉的童谣总是伴着我,化解不平、委屈。我一生中,最想要保护和守护的人,就是我的外婆。她为我付出了那么多,还以她博大的爱让我确定,外婆,就是我最敬仰,最爱的神!寒冷的冬季,微弱的阳光照在院中的雪地上,显现出寒气弥漫的冰蓝色。这个时候,她总是温柔的把我抱在怀里,慈祥地对着我微笑,接着,轻轻晃着胳膊和腿。在她怀里那惬意的感觉,绝对胜过了较小的摇床和外公的躺椅。也正是因此,我爱上了外婆,爱上了在她怀中的感觉。妈妈对此很不满意,她认为外婆对我过于溺爱,因为外婆总是抱着我,不许我爬高,不许我乱窜,还为了我,第一次与妈妈发生分歧。而我呢,只要能在她怀里,默默地看着她为我付出,等待她右耳边的头发散下来,温柔的拂过我的脸颊,闻着她的发香,我就会十分满足,十分欣慰。渐渐的我长大了,开始跑步,来到院子,抓着泥土,揉成团,然后想要把树上那飞来飞去会叫的东西打下来,外婆在我身边,还是那样慈祥的笑着。那时,我想,一定是因为外婆知道,我爱上了她的笑容,所以,她总是对着我笑,这是,我一定会高兴的扑到外婆的怀里,对着她小声地说:“外婆,我爱您,抱抱我。”那时的生活,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季,这个冬天,外婆没有笑,我看到的,只是她被病痛折磨时难受的神情,不论我怎么哭喊,她却再也不笑了,我流着泪问妈妈:“外婆不爱我了吗?”“不”妈妈使劲摇着头,“外婆爱你,真的爱你。”这样,我止住了眼泪不再哭了,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她又流下了泪水。三天后的清晨,我最敬仰、最爱的神走了,这个时候,我却只能流泪。外婆,我好想对您说:我要守在您身边,保护着您,为您遮风挡雨,看到您慈祥的微笑,听您说,您最爱的就是我……...
入夜,我搬起藤椅来到院中,坐在藤椅上纳凉。闭上眼睛,细细倾听着院落中的蟀叫蝉鸣,调动着感官感受着柔柔晚风拂面带来的清爽。当晚风掠过我的鼻尖,藤椅的香味钻进我的鼻里,那香味沁人心脾。睁开眼,望向天空,满目星辰,不由得追忆起星空下的童年。小时候,每当第一声鸡鸣响起,一抹鱼肚白在天际中出现时,老屋的房前准会有一个年老的妇人和一个小小的孩童,那妇人肩头上扛着一柄锄头,手里端着一个大木桶,桶里装着昨日的衣裳外加一根棒子,而那小孩则扎着两条冲天辫,与那妇人嬉戏,快乐无比,丝毫没有岁月的沧桑。那妇人领着孩童蹒跚的走到河边,放下锄头,把衣服浸湿,拿起棒子一遍又一遍的“打”着衣服,直到太阳升起,而那小孩则在一旁捡起石子用力的丢到河中,“扑通”一声水花四溅。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响起,后头紧跟着一声“阿娃,别闹。”这场游戏便在这银铃般的笑声中结束了。啊,那小孩不就是我吗,而那白发苍苍的妇人不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外婆啊!夏日里,白天田野热浪滚滚,田野上有农民在辛苦劳作,有调皮小孩在嬉戏。不用说,嬉戏的小孩中一定有我,劳作的农民中也必定有外婆。我在一旁玩的嘻嘻哈哈,外婆则在一旁辛勤耕种一边喊“阿娃,天热,来喝水。”可你额上挂满的汗水被风娃娃悄悄拂落,咸了下方的农田。当太阳有了醉人的红,摇摇晃晃朝山下倒去时,外婆便背起我,我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拽着外婆的盘髻,将它解开在手指上绕了又绕,偶尔当几根银白色的发丝被我扯断,我便再胡乱系上。在外婆“你这个鬼丫头,看我回家怎么打你”的笑吟吟的“恐吓”下,沿着田间小路,悠哉悠哉的回老屋。老屋到了,不一会,饭菜的香味便氤氲了整个院子。当一切事物忙完,外婆便搬出藤椅到院落中,抱起我放在大腿上,轻摇着蒲扇,扶着藤椅搂着我,指着星空给我讲述星空中那些神奇的故事或望着星空给我唱最动听的歌谣。每当此时,蝉鸣与蟋蟀的叫声此起彼伏,调皮的风儿吹过,调动着树叶发出动耳的沙沙声,似是给外婆伴奏,当它们一同响起时就如一支完美的乐队,同外婆一起为我奏出了世上最动人的乐章。外婆识字,但“不多”。她总爱戴着个老花镜在纳凉时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甚至看得把我给忘了,当她回过神来,便会急忙忙的喊一句:“阿娃,帮阿婆看看,阿婆老啦,有些字不会咯!”被外婆“遗忘”的我总会快乐的踏着月光向外婆跑来,用我仅识的几个字,教外婆那几个所谓不认识的字,“教会”后外婆总会笑吟吟地说:“阿娃就是聪明,这么难的字,阿娃都会,真棒!”然后举起我的手朝璀璨夜空比出一个胜利的姿势,并刮刮我的鼻子将我抱起同她一起阅读。可调皮的我总会把书关上,玩弄着封面凸起的部分——《儿童睡前故事》。星空下的外婆在我的儿时的眼中是一位音乐家,也是一位故事家,因为她会给我哼唱世上最美的童谣,她也会给我演奏世上最动听的音乐,而她的嘴角永挂着一轮弯弯的月牙。我是她世上最独一无二的阿娃,她的嘴角是我在世界上见过的最美的风景。清晨,鸡鸣仍在奏鸣;河边,流水依然潺潺;藤椅,至今尚在酣睡。可外婆你在哪里?向天一望,星空里,一道流星划过,绘出美丽的弧线,似外婆的笑颜。哦,外婆,你在那里。初三:汤颖...
3月29日星期一晴星期天的下午,我从外面回来没发现外婆不在家,我就到菜园里去找。我到了菜园,看到外婆在锄地。外婆脸上一脸的汗水,她弯曲着腰,一下一下地吃力地锄着地。外婆已经七十多岁了,不应该再做这些吃力的事了。我看到外婆那么辛苦地工作,我忍不住地想说一句:外婆您辛苦了。我以后会努力地孝顺外婆,还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因为他们那么辛苦地工作,就是为了让我好好上学,我要好好回报他们。...
天还没亮,外婆就轻轻起床了。我悄悄睁开眼睛一看,厨房里明晃晃的,外婆在灶台前忙开了。外婆非常疼爱我。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 咳嗽不止。外婆难过极了,伤心地 说:“我的心肝宝贝儿呀,怎么咳得这么厉害?”“喉咙痒、疼……”我叹了口气说。话没说完,又是一阵“喀喀喀……”外婆听在耳里,急在心头。下午,外婆冒着瓢泼大雨出去了,不一会儿,她全身湿漉漉地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鼓鼓的袋子,衣服也没顾上换就钻进厨房忙活起来。我蹑手蹑脚地来到厨房门口。外婆从袋子里拿出一包中药粉剂和几个梨,先用刀在梨的顶部削了一个小盖子,用勺把里面掏空,再把药和冰糖放进里面,放到锅里蒸。一切完成后,外婆才回到屋里换衣服。原来,外婆专门去为我买药和梨了。过了十几分钟,梨蒸好了。可药实在太苦了,虽然里面放着冰糖,但那刺鼻的苦味还是令人“发颤”,我怎么也吃不下去。外公急了,绷着脸说:“你看你外婆,冒这么大的雨出去给你买药,忙前忙后的,这么辛苦!给你弄好了药,你还不吃……”我听了外公的话,又看了看外婆,感觉脸上一阵阵发热。我吃了一口梨,似乎没有那么苦了,很快我就把药全部消灭了。外婆看着我吃完药,露出了笑容。疼我、爱我的外婆哦,我长大了会好好孝敬您。...
我的外婆脾气好,她不高不低,不胖不瘦,今年81岁了,眼不花,耳不聋,就是为一度电、一吨水而发脾气,从而破坏了脾气好的形象。我的外婆是个节约使者。昨天,我写作业时,天气非常热,我汗流浃背,马上采取了果断措施——洗一个冷水澡。等我洗完澡,发现电扇不转了,马上仔细调查是否停电了。经调查,没有停电,我又开启电扇开关,“工作”了起来,我聚精会神地计算,脑门上沁出了一层层细细的汗珠,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忽然,我遇到了难题,我一手托着下巴,一手又去抓头,紧皱着眉头,两颊涨得通红。我马上想到查资料这个好办法,等我查完资料回来,准备“工作”时,又发现电扇不转了,我气愤地冲外婆吼了一通。外婆严肃地对我说:“是我关的,咱们要节约用电,做个节约使者。”听了外婆的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我的外婆不仅是个节约使者,还是我们全家的开心果。我的外婆是个开心果。前天,我在练习弹吉它,只见外婆闻声而来,外婆也是个乐迷,她嘴里还不停地哼着曲子,合着我的节奏。我弹得正入迷时,外婆问道:“这是什么呀?”我随口说:“吉它”。“什么,踢踏儿”。我和妈妈被外婆的话逗乐了,我刚放进嘴里的糖块一下子喷出老远。连向来十分严肃的爸爸也笑得前仰后合。我的外婆呀,你是纠正我坏习惯的使者,你还是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让我的童年。...
天使的心灵也会脆弱......就是那么脆弱,如同一小片花瓣,一撕,就轻轻的飘下来...落在河面上,流向了大海,那小小的心,就这么碎了....就这样装着自己没事,傻傻的笑一笑,很美....晶莹的泪水,不明显,那眼泪.....谁会发现呢?就这样慢慢的遗忘。。。又一次的伤害,那疼痛折磨着她.....羽毛...那么美丽的羽毛....。。。。。她,没有了思绪痛的没有了思绪,那痛......呼唤着她的心.....谁会注意到,她的羽毛.....再慢慢的凋零···当羽毛全部脱落时.....她纯洁的生命就将·结束....恩·她会坚持的.....头上的汗水一滴一滴的流下来。。啊.....好难受,真的.......渐渐的··~夕阳落下了...她。。。。不,是美丽的天使,就在那前世的痛苦中,消失了....就那么慢慢的消失了.....没有人会记·得这件事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