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目前人们都流行于刷微博和空间,为别人点击一个“赞”成了家常便饭。空闲的时间浏览动态成为我的爱好之一。
不知何时QQ空间出现了一个叫为“亲密度”的功能,它能够将自己与好友的“亲密度”通过数值反映出来,要说“亲密度”如何提升,那就是多点击几个“赞”。
现实生活中有一位朋友与我交情深厚,此人也疯狂热衷于此。他喜欢看动漫而我喜欢看美剧,因为有这样的隔膜,我就不怎么访问他的空间、浏览他的“说说”,他同样也不怎么关注我。因此我俩的亲密度极低。他无法忍受最好的朋友在分数栏中垫底,就急着给我发信息:“我们互相点赞吧,提升彼此的亲密度!”
我平时不怎么喜欢给别人点赞,除非偶尔有几条特别喜欢的“说说”,我才不会吝惜那小小的“大拇指”,我甚至鄙视那些不明辨信息内容,只会疯狂点赞的“点赞狂魔”!但好友之托不可不从,只好访问他的空间并给我并不了解的“说说”一一点击“赞”。重复这样的操作,乐趣何在?
原本还是挺开心的,毕竟谁都爱被别人关注的感觉。我的亲密度也直线上升。不过没过多久,麻烦来了。由于我给那些说说点击了“赞”,导致一大批网友请求添加我为好友,大约也是认为我是动漫爱好者,兴致勃勃地想要和我探讨一番刚出的动漫,啥都不了解的我只能含糊其词地接受提问。好友是个性格开朗的人,朋友非常多,而我相对较少,估计他没有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但仍然催促着我去为他多点击几个赞。
“今天有没有给我点赞呢?”
“我又转发了一条‘说说’,快去帮我点赞吧!”
“我们的亲密度马上就要挤进前三了,快点去多点击几个赞啊!”
点赞,点赞,我用手指漠然向下划动,拉着一条条被视而不见的“说说”,一句句过眼云烟的话语,手指飞速点击那小小的“大拇指”。亲密度在不断点击中飞快提升。然而用数值衡量的亲密度和我们各自心中的亲密度完全不一样,哪一个更深厚呢?
我突然不想点赞了!这毫无意义的点击证明不了什么友谊,只有那空虚的友谊才会用数值来衡量!
下一篇:我爱杜鹃花
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驱走了寒冬姗姗而来。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午,吃过早饭,我们一家人和外公、外婆、老表开车从家里出发,打算到渔洞水库去游玩。一路上,车来车往,洒渔河畔柳丝轻拂,如少女在轻梳自己的秀发,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想用一句春联“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来赞美大好春光。到了目的地,这里更是人山人海,有老人、小孩、年轻人,男的、女的,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小摊贩的叫卖声、吆喝声混在一起,好像一首交响曲。我们小孩只顾追逐、打闹、嬉戏玩得多么开心。“着火啦,着火啦!”突然一个人边走边大声地喊。所有人的目光一齐朝对面山上望去,只见山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人们有的边走边看,有的指指点点,有的打电话报警。而我多么希望现在下一场大雨该多好啊!然而,老天爷不但不下雨,反而刮起了大风,大火越烧越旺,越烧越猛。爸爸和表哥看了一会儿,就从农户家里借了两把破旧的拖把,直往山上着火的地方奔去,我远远的只看到晃动的人影,大火借着风势面积越烧越大,任凭山上的人们怎样扑打,还是不能扑灭。一下、两下、三下……爸爸和表哥舞动着拖把拼命地扑打着,这面灭了,那面又燃了起来,大火无情地吞食着一草一木。火光中,爸爸用自己单薄的身躯同大火搏斗着,我真替爸爸捏着一把汗,时间一分分过去,所有的努力都没有阻止狂妄的大火,爸爸累得气喘吁吁的下山了,整个身上、脸上,都是灰秃秃的,脸上被烤得红扑扑的,如烧红的木炭。手被刮出了血口子,裤子也被刮破了几处,可爸爸好像全然没有察觉,眼睛一直看着着火的地方,嘴里叹着气说:“要是下雨就好了。”这件事虽然很平常,却深深地触动了我,爸爸和所有救火的人面对危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上了一课,我要为他们点赞。...
点赞,本是近几年网络上新兴的一种网民表达意见的形式。“这个微博有趣,赞一个”;“这条说说也太搞笑了吧,狂赞!”进而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促进友谊方式,给人勇往直前的力量。逐渐蔓延开来,成为评论或称赞一个人常用的手段:“亲爱的班长,给你点三十二个赞。”而点赞,到了我这里,又有了不同的意义。清晨,我独自地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眼前摊着画满红珠笔轨迹的试卷。双手重叠摆放着,眼神空洞。明明很努力了呀,可是这道题怎么会?——大大的叉子,零分。我开始陷入痛苦的沉思中:一定是方法出错了,可是错在哪了呢,会不会永远找不到读好文科的方法?我的脑子是不是天生适合读理科?越想越找不到答案,越想就越是迷茫。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永远那么大,兴趣与能力也总是矛盾。而且到现在,我还依然不知如何回复父母的问题“考得怎样?”我该怎么回答?说假话?你都没有能力考好有什么资格骗人。说真话?恐怕父母满怀的期望又得在一字一顿地阅读我的回信的过程中消磨殆尽了。迷茫中,手机一震:“考不好也没关系,不要像上次一样太伤心,让我们担心,明天就回家了,好吃的等着你。”后面还加了个微笑的表情。我的心弦不由得被触动了。想起那条感人的说说:对不起,从未让你们骄傲,你们却待我如宝。周末回到家,爸妈还是一如既往地给我鼓励:我就不信我儿子会读不好,会没有能力读好,。以前可以,现在也一定可以!这样的鼓励,就像是在给我点赞,为我的能力点赞。心情不好的时候找同学聊天,他们也还是像以前一样支持我,相信我,为我点赞。他们相信,终有一天我能重现江湖,叱咤风云的。感谢你们,不管我的人生是起是落,依然在背后挺我,不管我优秀与否,依然默默为我点赞。你们的赞,给了我巨大的鼓励和强大的自信,让我继续向着梦想的方向狂奔。...
随着微信这种沟通方式的不断普及,点赞越来越成为炙手可,的流行词了。的确,我也喜欢常打开朋友圈,看看朋友们的话题,顺手送出一个一个的“赞”,朋友们也很受落。我的话题也常能收到朋友们的点赞。,真正的是送的开心,收的欢喜啊!呵呵!稍微深入地想一下,这其实是现代人的一种认同的需求,特别是像我们一类的中学生们。平时在学校总是或多或少地接受老师各种批评,即使是没有批评但能受到老师表扬的总是极少时候。在同学间也是相互间较劲的多,能得到认同的少。在家里就更是难以得到认同和认可了。所以说能有一个地方自己的观点和所做的事情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这实在是给予了我极大的满足和幸福。说来大家可能不太相信,我们认真地付出,当然也需要别人的肯定,认同,支持,赞赏和鼓励。只要有一点一滴的被肯定,我们的心里都会美滋滋地,都会生出无穷的动力去勇往直前。曾记得,还在孩童时代,人们对我们总是表扬和称赞,就是犯错了也总是包容和体谅。但是一路走来,我慢慢长大了,称赞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怀疑,否定。大人们一面要求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要学会自己思考和决定,一面又要求我们绝对服丛。真让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啊。那么,朋友们,请不要吝惜你的称赞吧,请用赞美的眼光回望我们的成长道路吧,当我成功时,请用称赞表示你的祝贺,当我失败时,请用赞赏肯定我的付出,当我在努力地赶路时,请用点赞为我加油!...
人生中,总有一面鲜红如日的旗帜,指引我们想着正能量前行,困境中,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浴火重生,亦是如此,为你点赞!凉风徐徐,绣湖广场上,彩旗飞扬,西部小朋友运送物资的捐赠现场,人头攒动,温暖一直涌上心头,“您好,衣物放这边,文具等放广场那边的运送车上,谢谢您的合作,这是我们小学特制的勋章给您带上!”心里泛着丝丝甜意,我挂着红锦缎,看着川流不息的市民,心里感慨万千。响午时刻,急急回到广场,发现已稀稀疏疏的人群有密集起来,赶紧回到岗位,满面笑容迎接第一位捐赠者,“您好,你要捐——”“小弟弟,你要捐什么?”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巍巍颤颤的站立在我面前,一位十一岁左右的男孩,扶着她,看上去像个瞎子。“不不不,是我奶奶要捐!”男孩慌忙摆手。“老奶奶,你要捐些什么?”我连忙掩盖错误,改口说道。“哦,我来捐钱和书包!”“奶奶,你不是…………”男孩欲言又止。“小孩子家家的,随便说些什么——”“嗯,服务员,我要捐钱!”“哦——这边——”我神思恍惚。老奶奶亲手将钱摸索进捐款箱,朝着另一个方向,俩手迷茫着我的方向,“我在这儿!”我连忙扶了过来,“服务员,这笔钱一定给我送到,嘿嘿,你知道么,只是我的养老钱,孙子她爸妈都不知道,哈哈,救了那些可怜的孩子再说……”这是他的养老钱!难怪那么厚厚一烙!我的心中一下涌上了一股不知名的味道,快乐,伤心,羞愧……人生中,为你点赞!...
随着空间微博的流行,为他人的动态点赞变成了如家常便饭般普通的事。空闲时浏览几位好友的空间,也成了我的爱好之一。不知何时,QQ空间出现了一个名为“亲密度”的功能,能以打分的形式反映出自己关注好友的密切度,要问亲密度怎么提升?答案不言而喻:评论加点赞嘛!有一个好友疯狂热衷于此。此人与我现实生活中交情甚密,但爱好却截然不同。她喜欢看电影、美剧,我却对动漫情有独钟。由于这样的隔膜,我就极少访问她的空间,她也不怎么关注我的。之直接导致我们亲密度极低。她无法忍受最好的朋友在分数栏中垫底,于是急急地发了信息:“快去提升我们的亲密度!我们互相点赞!”我平时并不怎么给别人点赞,只是偶有几条我特别喜欢的动态出现时才不会吝惜那小小的大拇指。我甚至还有些鄙视那些不会明辨信息只会疯狂点赞的“点赞狂魔”。但好友之托不可不从,我只得点进她的空间,给我平时从不了解的信息一条条点赞,重复那机械化的流水线操作,为我毫不喜欢的信息盖上“赞”的钢印。想必好友也是这样。一开始我还挺高兴的,毕竟大家都喜欢被人关注的感觉。我们的亲密度直线上升。不过很快,麻烦就来了。一些看到我“赞”的痕迹的好友的好友,大约也是美剧爱好者,很快加我为好友,兴致勃勃地要与我讨论新出的剧集。什么都不了解的我只好含糊其词,一边接受着他们连珠炮般的提问。好友是一个开朗外向的人,朋友很多。我的朋友相对较少,估计她还没有遇到和我一样的问题,她每天仍催着我点赞点赞。“今天点赞了吗?”“我刚刚转发了一条说说,快点赞!”“我们的亲密度马上就要挤进前三了,不要忘记点赞呦!”她充满了期待。……我越来越有一种成为提线木偶的感觉,每天每天的这样,给我们互相眼里毫无意义和乐趣的信息点赞,我们都成了曾经被我鄙视的点赞狂魔。点赞、点赞。我鼠标漠然地向下拉着一张张被视而不见的图片,一句句如同过眼云烟的话语,鼠标飞快地咔嗒咔嗒,那是在点赞。亲密度在咔嗒咔嗒声中飞快提升。然而,那用数值衡量的亲密度和我们各自心中的亲密度,哪个更深厚?那为了赚取“赞”和发自肺腑的字句,哪个更能将人打动?那机械化的“赞”和真心的赞美,哪个更能让人喜悦?我突然不想点赞了,这毫无意义的赞证明的不是友情,只有空虚的友情才要用数值衡量。而我与好友间的友情,怎能用它概括?好友发:“今天也去点赞吧!”我回:“不。”...
“点赞”这个词,在我们生活中很流行。我往往对自己身边的好玩的事情或者感兴趣的,点赞。但是最近,我看了一档综艺节目,是关于一些少年他们为了他们的梦想,为了实现他们的梦想,站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我。其实我看这个节目的真正目的是看明星,因为我最开始听说他们来做推广的,我特别喜欢他们,所以就注意到这个节目了,但是我看了节目,就觉得追星已经不重要了,里面的内容好几次都让我流泪。为什么说它和点赞有关呢,是因为有三位大使和三百名由妈妈组成的妈妈团一起为这些少年点赞,而点赞也表达着他们对这些少年的肯定,正是因为点赞,他们才能脱颖而出,最终进入少年中国强的年度盛典。这个节目的名字叫“少年中国强”,参加节目的少年都怀揣这一个梦想,他们都个个身怀绝技。他们的年龄都很小,小到只有三岁,而年龄最大的也不过和我同岁。虽然年龄和个子都很小的他们,但是他们能做出来大人所做不到的,这也是我敬佩她们的地方。当他们做出来高难度的动作时,每个人都在为他们捏一把汗,为他们的安全捏一把汗。他们与众不同,气宇非凡,但是你可知道,他们的背后都有什么悲惨的故事,让在场的观众和大使以及在电视前的我泪流满面。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背景也不同,身上的故事自然也不同。我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虽然我已经忘记了他的名字,但是他的故事我仍铭记在心。他从小被人用两种眼光看待,而恰恰这两种看法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弱智,另一个则是天才。他的妈妈天天为这两种说法所困惑。这个少年他弱智的是他的表达能力不好,语文方面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甚至老师还找到他妈妈,让他妈妈带自己的儿子去医院检查一下,是不是智障。他的妈妈确实去医院了,但是那时,他听到了别人对自己儿子的夸奖,他非常高兴,当时就把检查报告给撕了。她非常生气,人们都说她的儿子在数学方面是天才,这是得她非常骄傲。另外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她不得不动用武力,但是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妈妈带着一个疑问来到了少年中国强,“我的儿子是不是弱智?”经过重重考验,他每次都冷静对待,以自己高超的计算能力,让所有人都吃惊。让计算机都佩服他,还没等你按完按键,答案就从她的嘴里脱口而出。计算机也有做不到的,但是计算机可以根据他给的答案来检验是否正确,最后他的所有答案都正确了。大使开始点赞了,前两个大使都给了他大大的鼓励,但是最后一个大使只给了五个赞,最后一位大师说:“我给你五个赞不是说看不好你,只是希望你们能继续努力,不让你进入年度盛典是让你们从新认识自我。”这位大使说的还有很多,也很有道理。点赞不只是让别人快乐,也是一个让别人认识自我的一个好机会。说了这么多,小伙伴们,快为你身边的朋友点赞吧!...
先来讲这样一个故事吧!语文课上,老师读完一篇文章,问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一个男孩默默地在位子上说:“赞一个。”老师听见了,回头白了他一眼,说:“踩你一脚!”“点个赞”与“踩一脚”是网络世界中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就在屏幕的右下脚。不论看完什么,它们都会跳入你的眼帘,躲也躲不掉,这进的你或许满腹牢骚,或许是高兴万分,随手就点下它们中的一个,或许片刻之后,刚刚那篇文章对你的影响已经烟销云散,可你点下的赞却依然在那里。点赞是文章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主动,咱们权且不说它的好坏,先来看看我小时候的“主动”。小学时,老师每学期会找上两篇文章让我们在中午传阅,一人一天,阅读文章的同时在小本子上留下自己的感想。许多同学留下的感想比文章本身还长。传到我时,看完文章,又看看前面那么多同学的感想,仿佛就像是全班整齐的在教室里讨论一样。互联网这一平台切断人们见面的机会权且不说,那是大势所趋,但文章下面的留言板被强行删除字数,有的甚至完全销声匿迹就被简简单单的“点赞”、“拍砖”两个图标取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开始时,我总是尽可能地精减我的字数,像发短信一样尽可能地把每一个字的空间都利用上;渐渐地,评论框找不到了,我便开始在读完文章后谨慎地考量这篇文章该不该我赞,值不值得我赞。当然,我也真心地希望别的“点赞”的人,也是和我一样的。有一天,某个朋友加了我为好友,瞬间就赞了我一篇关于星际进行的日志,我以为遇见了知己,急忙问:“你看懂了?”她回:“没有,只是觉得很厉害。”听了这话,又看看自己的那么多赞,我叹了口气:看来现在给我点的“赞”只能说是活动手指的痕迹啦!现在想想,也不能说人们变得那么随意。网站节省运营成本固然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们生活也已经变得“碎片化”了,“快餐式”的消费让他们没有时间思考,更无时间评论。相比之下,“点赞”这种互动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了。我无权说“点赞”是好是坏,它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一个碎片化、快节奏时代的缩影,而我只希望它快些过去。...
人的一生离不开别人的赞美,但如果在前进的路上,只羡慕别人,赞美别人,也不会成才。那样的人注定卑微。那是好几年前了,父母陪我去北京参加一个口语比赛。那时候,看着其他选手气宇轩昂,朝气蓬勃,满脸阳光自信,看着他们唾沫横飞的和外国友人交谈,阳光下的他们,是如此的美好。我默默的站在一旁的阴影处自卑的几乎抬不起头,泪水啪啪的落下。比赛安排在第二天的中午,进入了考场后,被闪着光的照相机照得刺眼。还有几个选手,就快轮到我了。我站在等候区,咬紧了牙,双腿不住的颤抖着,心中默念着台词,生怕上了台后冷场。选手们的表演都很出色,他们华丽的声线,优美的吐露,赢得了评委们的好评。我很害怕。我害怕失败。几乎是下意识的看了母亲一眼,母亲在一排显示器的后面,我看不见她的脸。但是我看到她给我比了个赞。心中顿时暖了很多。突然,我发现其实没什么好紧张的,我在心中默念“你最棒了,你一定能行的,加油!”自己给自己点了个大大的赞。比赛过后,一切烦恼烟消云散。得到了个还算不错的名次,我懂得了,成功的前提是要相信自己,战胜自己,突破自己。给自己点赞。希望在以后的路上,能一路欢歌,勇敢自强。在人生中挫折来临的时候,请学会,给自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