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一次假期,我和表姐一起迎来了一个艰巨的任务,照顾我的表妹雨欣。让两个毫无自理能力的学生来照顾一个还未断奶的、年仅四岁多的小女孩,个中滋味,唯有我们俩才能体会得了吧!
首先要解决吃的问题,我和表姐手足无措。冰箱里的菜很齐全,但大多是未经处理的,还带着血腥的肉类。雨欣倒是陶醉在动画片的精彩中。于是,我和表姐手忙脚乱地备材:打碎两个鸡蛋,洗菜堵了水槽等,面对满地的蛋清和呻吟的水槽,我满脸愁容。表姐在思考后轻轻地说:“西红柿炒蛋不错,这个菜容易又好吃,也避开了一切雨欣的忌口。”平时在家我是很挑食的,妈妈每天都在为我买菜做饭而发愁。现在角色交换,我才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终于在一番折腾之后,一盘不太像样的“西红柿炒鸡蛋”端上了餐桌,居然还受到表妹的好评,真是大出意料啊!
就在我和表姐想放松时,雨欣便充分展现了她小孩子的天性。她要求我们陪她玩,若不顺从,她就会在房间里大吵大闹或放声大哭。无赖谁不会?只不过如果我和表姐也像她一样,谁都没法好过。于是我俩只好陪着她玩些过家家、小贴纸什么的。
到了睡觉时间,我扇扇子,表姐唱歌,好不容易才把她哄睡了,凝望她甜美的脸蛋和扑闪的睫毛,我和表姐都欣慰地笑了。
那一刻,我长大了!
下一篇:那一刻我长大了
我曾看过一首现代诗——《南城又落梨花》。可能当时年纪小,不懂事,根本体会不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现在不一样了,经历了很多事情,也从中领悟到了很多!自从我上了初中,因为学习跟不上大家的脚步而变得十分焦虑。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对待事情也是心不在焉的,没有一丝的耐心。我的外婆是一个非常唠叨的老人家。她在我做每件事情的时候,都一定要说上我几句,这让本来烦躁的心情,被搅得一塌糊涂。在那期间,妈妈找我谈过很多次,说要我对外婆态度好一些。可我一点都没有改。后来我偶然间看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有一个弟弟,叫楠楠。他很爱他的弟弟,总是很细心,很耐心地照顾弟弟。与弟弟说话时,他会蹲下身子,用与弟弟同样的身高,与弟弟交谈,不会给弟弟心理上的压力。他曾给弟弟写过一封信,记忆最深刻的是他说:“哥哥这条路很累,楠楠以后不要走了,哥哥替你走过了。虽然哥哥不能一直陪你,但是,哥哥爱你!”看完他的故事,我发现,我就是别人眼中的“不孝之女”。也才慢慢知道,这些我眼中的“小事”,都缘于外婆对我的爱。想想外婆整天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想想外婆起早贪黑地做家务,我不禁潸然泪下,后悔万分。亲情无价,兄弟情、祖孙情,都血浓于水,是人间最真挚、最无私、最宝贵的情感。当我理解它的那一刻,我长大了。...
进入初中后的第三个月,历史老师就交给我们两位历史课代表一个艰巨的任务——改作业。起初,我觉得改作业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可当我改完第十本时,就开始头疼了。有些填空题答案不唯一,我们也不知道对不对,有些打了勾,有些打了叉;还有一个问题是有些人不写学号,我们根本无法登记作业,只能一个一个地去查名字。改到这里,我早已经没有了刚开始的轻松和愉悦,但老师交给的任务却不能不完成,只好咬咬牙坚持改完剩下的十五本作业。看来,做历史课代表也不容易啊!改到后面,居然发现有人空题,而且一空就是一大题,这就让我有种想要撕作业的冲动了。老师只布置了一道填空题和一道选择题,有些人只写了选择题,有些人填空题只写一半,还有些人一道题都没写,这是该打勾呢还是打叉呢?眼看着一个个课间被改作业的时间占领,我还是有一点伤心的,不过,为了班级而牺牲这些时间也是值得的。终于改完了五十本作业,我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因为我们完成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考验!通过这件事,我感觉到老师们也是很累的,每天要改很多作业,要备课上课,真的很辛苦,所以,如果我们还在课堂上睡觉、画小人儿,说话,真的是很不应该的。...
六年级的那个暑假,我在家里自己做饭。在看到妈妈欣慰的笑脸的那一刻,我感觉,我长大了。一天,家里没人,我的脑子瞬间动了起来,望向那厨房。平时那厨房可是“闲人免进”的嘞!但今天,没人能管着我了,我这个被学业耽误的大厨是时候大展身手了!我走进了厨房,四处看却不知做什么。“哦,对了,先拟个菜单!”我拿出一张纸,写上:蛋炒饭,生菜丸子汤。我哼着小曲,跳着拉开冰箱,在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就凉了——空空如也。“这怕什么?什么事难得倒本大厨?”我对着空荡荡的房子喊了起来。我拿着钱包,就跑去了楼下的小店。平时看着五彩斑斓,各不相同的蔬菜,现在我看来都长一个样。我的头瞬间大了——哪个是生菜?不过还好,我还认得鸡蛋。在店员的帮助下,我终于拿了一捆生菜和一盒鸡蛋。交完钱后,我马上溜回了家。我笨手笨脚地洗着生菜时,看到了一个不速之客——一条五彩斑斓的长长的毛毛的正在蠕动地冲着我狞笑的虫子。啊……啊……啊……处理完之后,厨房像经历了一场大战似的,一捆生菜只剩下几片了。洗好生菜后,我舀了一杯米倒在锅里淘米,淘了三遍后放在电饭煲里,放了“适量”的水。盖上盖子,就等饭好啦!嘀嗒嘀嗒,我就这么端坐在钟前面等了半小时。“叮——”我弹了起来,飞奔到电饭煲前扭开盖子。没熟。难道是水放太少了?肯定是这样。我若有所思,总结经验后又煮了一锅。过了半小时,饭煮好啦!哦,我可爱的米粒们!我打好鸡蛋,在碗里搅匀。我小心翼翼地扭了一下灶台扭,“唰”的一下,锅下起了火苗,又“轰”的一下,开启了油烟机。我倒了点油,热了锅,把鸡蛋液倒进去与饭一起炒。炒了好久,终于熟了,尽管卖相不太好。接着我把生菜和丸子一起放到锅里煮,煮了二十分钟,终于煮好了汤。嗯,大功告成,饭菜都做好啦。我把炒饭舀到两个碗里,把汤端上了桌子,发现汤里的蔬菜都煮老了。我坐在餐桌上等妈妈,饭菜不知热了几次,终于听到了期待已久的开门声。“Surprise!”我到门口迎接妈妈。她愣了一下,露出惊讶的神情。“快来尝尝!”我塞了一勺蛋炒饭给她。“真好吃!”她笑了。那一刻,我比考了第一名还开心;那一刻,我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成就感;那一刻,我觉得,我长大了,能够孝顺父母了。尽管那勺饭并没有那么好吃。...
我从小学校园走出来,离开这个伴我六年成长的校园。明明上一秒还是小孩子,下一秒就变成了青少年,我感到一阵恍惚。晚上九点,我写完作业从房间出来,看到妹妹坐在沙发上看已经快到尾声的电影,怔了一下。上了初中,我发现最大的变化就是我的时间不够用了。小学时,五点半对我来说已经很晚了,而现在,这是我放学的时间;小学时,晚上九点,我应该已经快看完一部电影,马上要去睡觉了,而现在,我可能刚写完作业……我变得忙碌了,但转念一想,长大的标志之一不就是忙碌吗?起床越来越早,睡觉越来越晚,有越来越多的学业和工作,这正是成长所必须要面对的。也许,意识到这一点时,我长大了。在空闲时间,我偶尔会去我的小学打球;总会有许多“小粉丝”在身后夸我厉害。起初我很不理解,我打球可以说是非常烂了,可为什么他们觉得我厉害呢?直到我发现那群小朋友又跑去给另一个我同龄的朋友加油时,我想到了答案:小朋友总是觉得比自己大的人干什么都比自己厉害。而现在,我对自己和他人都提高了要求,不再谜之自信,不再盲目追求,更理性更稳重。这也许是我在从幼稚通往成熟中最主要的收获吧。现在,我把所有小孩子的天真烂漫都锁在了名为“回忆”的盒子里,偶尔会想起,却再也打不开了。毕竟在我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在潜移默化中长大了。...
以前,我认为,长大只不过是体检表上身高和体重那一栏的数字变大,或是开一个生日派对,吃一块生日蛋糕罢了。直到有一天,我才发觉我真的“长大”了。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深蓝色的天空犹如一块巨大的幕布,上面挂着一轮弯弯的明月和几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家里安静极了,就连那调皮的“捣蛋鬼”弟弟,此刻也只是在安静地玩着自己心爱的玩具。突然,门开了,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回来了,她面色苍白,显得有些疲惫。她向我们笑了笑,在我们面前坐下来,神情有些严肃,说:“今天我去医院检查了,”她又指了指自己的胸部下方,“这里长了一块肿瘤。”什么?肿瘤?我似乎听到了一个霹雳。一时间,我的心忐忑不安,我怕母亲会得些什么严重的病,我怕她在我十几岁时便这样离开我……我不敢去想,害怕那些可怕的事情降临在我的身上。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也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应该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我每天加倍努力地学习,下课也不再与同学嘻笑打闹,而是安安静静地读书,或是写作业。回到家后,我又和弟弟两人一起将杂乱无章的家里收拾干净,再帮弟弟辅导下功课,在那段时间里,我变得忧郁了许多,不像小孩子那般顽皮了。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告诉我,她动了一个手术,体内的肿瘤已经摘除了,并且是良性肿瘤,身体已经无恙了。她虽温柔地望着我,眼中却充满了疲惫,好像比以前苍老了许多。而我心中的那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那一刻,我长大了。我已不是襁褓中的小婴儿了,也不是父母臂弯下无知懵懂的小孩了。我们只有懂得在考验中磨练自己,才会长大。...
六年级那会儿,我坐了一次地铁。当我下地铁的那一刻,我感受到:我长大了。那我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很害怕。因为我平常坐地铁都是10分钟的路程,一个小时的,我从没尝试过。当我走进车厢时,手脚开始冰凉,不知怎么,看似普通的车厢在我眼里变得恐怖之极。玩手机的大人,走来走去的管理员,在我看来,一切都像鬼魂一样在我身边游走。我赶紧走到一个角落里蹲着,眼睛时时刻刻的盯着墙上的路程牌,生怕坐过站。过了几个站,车厢里上来了一位我认为很可疑的男子。我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怎么的,反正,我觉得他每时每刻都在看着我。我开始觉得那个角落不安全,便走到了车厢门边,这样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第一时间就能跑了。可悲的是,原本已经冰凉的手碰上冰凉的扶手杆,变得没有知觉了。我试着用余光悄悄地瞟那名男子。他没有玩手机,只是靠着扶手杆,看着车厢门,更像,是在看我的背包。“也许是他的手机没电了呢!万一他真的在看我怎么办?好吧,心理作用,心理作用!”我一遍一遍地安慰自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是不管用,我的脑子里开始浮现各种各样儿童被拐卖的新闻。我奋力不去想那种事,但是不管用。越来越多的新闻开始充斥在我的脑海里。有一刻,我感觉我的脑子要炸了,崩溃了。接着,我慢慢地调整呼吸,闭上眼睛,让所有杂念都离去。然后,我到站了。出了地铁,我的手脚开始恢复知觉。走进商场,似乎什么东西都变得和蔼可亲。店面口招待客人的服务员,陈列在柜台上的布娃娃,在我眼里都是那么的亲切,那么温暖。当手脚不再冰冷,内心不再慌张的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克服了我内心的恐惧,克服了以前不敢克服的困难,我长大了!...
小学六年级,是六年小学生活中最为繁忙的一年,当时的我们既要忙着应付沉重的作业,又要接受升入初中的压力。这时候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各科的分数了。我当然也不例外,成天为考试而担心着。记得六年级第二学期的那次语文考试。考之前,老师强调了无数次这场考试有多重要,所以我们都非常紧张。考试安排在第一、二节课,预备铃一响,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返回教室,开始了这场惊心动魄的考试。刚开始时题目还比较简单,一道题、两道题、三道题……正当我在庆幸考试题目很简单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道题目难住了我。我仔细地又看了一遍,这道题我在书上见过,可实在想不起答案,一下子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遇到不会的题目,就先空着,把能拿的分数给拿到,把会做的题目先做了。”语文老师平日里最不起眼的一句话,此时却变得十分有道理,我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继续完成后面的题目。很快,后面的题目完成了,我只好继续去解决这个难缠的“程咬金”。我极力地在所有的记忆中寻找那个重要的答案,甚至已经想到了那个答案在课本的第几页,可我就是想不出它的“名字”。忽然,我的目光扫到了桌肚里的语文书。“对哦,我为什么不打开书抄呢?老师不在,我又坐在最后一排,没人会注意到我。”当我的手慢慢伸向课本时,语文老师的声音再次从我的脑中响起:“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人的诚信。”我一下子愣住了,脑中在拼命衡量“分数”和“诚信”的价值。最终,交卷的时间到了,我迟迟没有翻开课本。也许在许多人眼中我最后的选择是个错误,但是我不后悔,因为那是我仔细考虑后的结果,也是千万诚信的人所选择的答案。试卷发下来时,我那道题果然错了,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我得到了用千万分数都换不来的东西——诚信。那一刻,我长大了。...
父母总说,我们会在某一刻突然感悟到一些东西,然后我们就会成长。我一直懵懵懂懂,终于,在六年级的六一联欢会上我体会到了那一刻所带来的震撼。我是一个性格内向且不敢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的人,与人交谈总会让我感到恐惧。一天午饭时,母亲突然说她给我报了一个诗朗诵的节目,要在六一联欢会上表演。我不以为然,只当她在开玩笑,继续吃我的饭。哪知母亲把这事当真了,从那天起,每天做完作业后,她都会监督我熟读小诗,然后,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语音、语调、甚至肢体语言。我很是反感,但拗不过母亲,最后总算勉强达到了她的要求。转眼六一儿童节就到了。我的节目排到一个不前不后的位置——第七个。我坐在舞台旁候场。唱歌、跳舞、钢琴弹奏,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跟他们一比,我的朗诵逊色多了。我不禁紧张起来,一会站起来走走,一会又把水杯的水一饮而尽。焦虑中,听到了主持人报幕:“第七个节目——诗朗诵,表演者六二班蒋欣怡。”我慢慢地走上舞台,脚像踩在一团棉花上,心砰砰砰地跳着,踉跄了一下差点摔跤!我面红耳赤地站在台上,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目光不知放哪儿才好。我心里发慌,手心冒汗,张张嘴想说些什么,可是喉头发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大概过了半分钟,但我感觉像过了一个世纪。这时突然看到隔壁班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提醒大家安静,之后,观众都定定地看着我。在她眼里我看到了鼓励和支持,好像在说:“别紧张,别怕,你一定可以的!”猛然间心头一热,我回过神来,浑身充满了力量,张开嘴,朗诵起了那首被我读了无数遍,早已烂熟于心的小诗。不知过了多久,台下那雷鸣般的掌声提醒我已经成功完成了表演。这件事后,我的性格开始变得乐观、自信起来,每每遇到我令我紧张不安的事情时,我总会想起那抹热烈的目光。是它,指引我走出困围,勇往直前!成长的过程纵然伴随痛苦,但得到深刻的感悟,挣脱禁锢思维的牢笼,人就会改变,就会成长。这真是应了父母说的那句话啊!...